徐天看着太后离去的身影,眸中风云涌动。
“外公,舅舅,你们觉得太后的话,朕该听么?”
徐常林闻言启唇道:“作为臣子,臣觉得太后所言不无道理。但是作为您的舅父,臣不赞同太后的建议。”
“臣复议。”
徐天闻言叹了口气,摆了摆手,派人将徐常林三人从了出去。
护国公府门口,徐常林看着站在那里的人,皱了皱眉头,走上前去。
“见过北狄……”
徐常林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慕白打断,他紧拧着眉道:“将军,安平公主不是自己跑了,而是被慕凉和慧智带走了,估计凶多吉少。他们说不定会借着这件事让北狄和大梁开战。”
徐常林闻言看了眼他身后不远处傻站着的老李,动了动身子。
“有话进来说。”
周桂兰跟在徐常林后面,看了眼没有动作的慕白,出声道:“进来吧,叫上那个一起。”
然后提着裙摆走了进去。
内堂,徐常林坐在主位,看着下首的慕白道:“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昨晚,我听到了慕凉和慧智的谈话,本来想来告诉你,但是你没回来,就想着今天再说,没想到他们行动这么快。”
慕白的脸上带着些许的歉意。
徐常林闻言没说话,只是心中捋顺着这些人的关系。
慧智和慕凉是一伙的,那安平在这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还有太后?
“对了,听慕凉和慧智话的意思,安平和他们应该是一伙的,还有太后。”
徐常林听到慕白嘴里说出的最后一个人,面色终于变了一变。
他横眉看着慕白道:“你没听错?”
慕白闻言摇了摇头道:“将军,我不会骗你。”
而一旁的周桂兰听着慕白话,心里却是一阵恍然。
她说太后这段时日怎么不来找她的麻烦,原来是另有所图了。
不过……
周桂兰想到宫里的徐天,不由得升起几丝的心疼。
皇宫人情薄,但是当母子亲情都能背叛,徐天他一个人要怎么办?
“你先回去吧。”徐常林站起身,将心中的一切都尽数压下,平静的对慕白道,“你们也小心些。”
也许是因为安平的失踪,大梁与北狄婚事告吹的缘故,京城的天又一次的阴了下来。
而京城内的流言则是越传越凶。
慧智站在乾清殿内,看着脸色阴沉的徐天,没有一丝丝的反应,只是手里的念珠一直不停的拨动着,显现着他心中的不平静。
“大师和慕凉皇子之间的关系还真是不错,朕倒是不知,什么时候慕凉皇子竟是对佛法感兴趣了。”
面对徐天的话,慧智只是道了声佛号,说道:“陛下,万物有法,北狄皇子心存善念,有佛缘。贫僧自然愿与其探讨佛法。”
徐天闻言脸色更是沉了几分。
“大师果真是在长了一张巧嘴,你不是总说出家人不打妄语么?你刚刚和陛下说的这些,你敢对着佛祖说,敢对着圆寂的灵真大师说么?”
周桂兰站在下首接过徐天的话说道。
慧智听到灵真的佛号,眼中划过一丝不明的情绪,手中的念珠也顿了一顿。
“灵真大师若是知道他教出来个狼子野心的东西,怕是宁可破了杀戒,也要在遇上你的时候,将你扔出寺外,不问生死吧?”
周桂兰看着慧智,接着出言讽道:“灵真大师一世慈悲,有你这样的弟子怕是一辈子的污名吧?大梁的护国寺成了北狄人的据点,这是你的过错,还是灵真大师的过错呢?若日后大梁真的遭遇苦难,那背这一切恶果的人是你还是灵真呢?慧智,灵真一辈子积累的福报怕是都比不过你带给他的恶报吧?”
“住口!”
慧智厉声打断了周桂兰的话,以往慈悲的脸上,满是面目可憎。
周桂兰也不害怕,只是拉着旁边徐常林的衣袖,接着说道:“慧智大师觉得我说的有错么?佛家讲求因果报应,你是灵真大师载的因,那这恶果可不得灵真大师自己背?”
说道这儿,周桂兰啧了两声,语气里满是痛惜。
“想不到灵真大师慈悲为怀,死了之后还要在地狱为不孝弟子受尽苦难。”
慧智被周桂兰的话刺的双目通红,就连一直默念的心经都不能让他保持冷静。
“啪!”
念珠断裂,慧智却不管不顾的朝周桂兰冲了过来,魔怔的道:“闭嘴!你闭嘴!不准再提师父!”
第522章 身死
周桂兰看着朝自己冲过来的慧智,听见徐天的喊叫,心中不见丝毫的怕意。
因为徐常林在她的身边!
果不其然,慧智还没有冲到周桂兰身边,就被徐常林一脚踹飞了出去,跌落在地上。
他挣扎的起了身,看着满地断裂的珠子,失去的神志算是回了少许,他跪下身,将地上散落的珠子捡起,却怎么也找不到最后一颗。
他手里攥着佛珠,眼中划过一丝悲伤。
“徐夫人,不管慧智做了什么,还请你不要再将师父牵扯进来,让他安心侍奉佛祖。”
慧智抬眼看向周桂兰,眼中满是抑制的冷意。
周桂兰闻言没说话,只是看向徐天。
徐天看着跪倒在地的慧智,深吸了一口气道:“朕不问你北狄的事,只问你,朕的母亲!大梁的太后……在这件事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徐天话中带着一丝的沉重,慧智闻言抬起了眼眸看着徐天,眼中尽是嘲笑,说出口的话不知是在说自己,还是在说徐天。
“心经里总说五蕴皆空,人坠七情六欲,不察其害。贫僧如此,皇上如此,世人皆是如此。”
说完这句话,慧智的嘴角边滑下了一缕血痕,脸色变得灰暗。
徐常林眯着眼看着跪倒在地的慧智,上前伸出手去探他的鼻息,然后默默的收回手,对着徐天道:“死了。”
慧智的死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徐天挥了挥手让人将慧智的尸体带了下去,送回了护国寺,对外宣称慧智为百姓祈福,佛祖感念他的诚心,带走了他。
而关于太后,徐天则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安平失踪,慧智身死,没有什么人能证明太后在这件事中的位置,只不过徐天再未去过太后宫中。
徐天的态度对于太后来说好像已经不重要了,自从北狄的人离开之后,她就一直闭门不出,整个皇宫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味道。
护国公府内,周桂兰看着一身戎装的徐常林叹了口气。
她上前抱住他的腰,眉宇间满是担忧,轻声说道:“你这次出征要小心一些,那满夸查木那边一直没有什么消息,再加上慕凉,你……”
徐常林听着周桂兰的担忧之语,心中一阵温暖。
“媳妇儿,放心。”
周桂兰抬头对上徐常林满是信心的双眸,欲说的话化成一声叹息,围绕在两人周围。
徐常林这一走,整个京城的风言风语再次刮了起来,甚至比之前更甚。
徐天每日面对着朝上大臣的唇枪舌战,下朝之后,还要为军饷和粮草担忧。
再加上时不时传入耳中的各种流言,徐天心中的压抑一度到达了定点。
周桂兰面对这一状况,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徐天是皇帝,这些是他必将经历的。
而徐鼎只是像是没有听见一般,只是每天上朝下朝,也不出个主意。
这样的日子过着,本该日渐消声的东西,却因为大梁再一次的天灾而变得真实起来。
就连徐天有时候都在心里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配当大梁的皇帝,否则为何从他继位开始,大梁就多灾多难。
徐鼎站在乾清殿中,看着神色有些迷茫的徐天,叹了口气。
“皇上,保重龙体。”
徐天坐在龙椅上,听到这话眨了眨眼睛,看向徐鼎,眼中可见一抹红。
“外公,你说朕……”
“皇上不可妄语,大梁气运如何皆是天定,与人无尤。”
徐鼎弓着腰说道。
可是徐天只是喃喃道:“与人无尤?那为何先帝在位时,大梁说不上繁华富足,百姓却也丰衣足食,可到朕继位之后……”
徐天的话没有说完,嗓音就已见沙哑。
“皇上继位乃是天命所归,可盛极必衰。在此之前,大梁已经经历过盛世,到您这儿,自然会发生些事情,可挨过去,便又是一番盛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