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想,或许是因为嫁入沈家的姑婆去世了,也或许是因为当初沈家在王家落难的时候没能帮一把,王家人心里的坎还是过不去吧。
如今,沈家嫡系在政界没人,沈家大伯在科学院工作,娶了战家的女儿战兰为妻。这个战兰倒是守住了沈家的部分产业,却也是靠着沈老爷子的余荫,以及以前王家人留下的人脉。
王明远说过,战兰是没有什么抱负,也没有什么经商天赋的人,想要守住他家姑婆的嫁妆,确实有些难度。如今能平平过,还无所谓,但在商品经济来临之后,这些产业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能否保住,还是个问题。
沈家小儿子沈琅有京都有小神医之称,专注于医学研究,没有兴趣与精力经商。而沈家大孙子沈泽铭,竟然去学建筑设计,似乎也无心于经商。
倒是那个沈家二孙女,沈美琪,有些经商天赋,只可惜学的是外语专业,听说经营了几家服装店,倒是做得不错,可毕竟是小打小闹。
这诺大的家业,他们沈家以为凭着战兰就能守住么?
王明远说起这事的时候,肖庸很惊讶,因为,这说明王家一直关注着沈家。并且对他们没有人培养后代接手家业,很有意见。
肖庸心里有所猜测,他推断,会不会是王家人觉得那些产业好歹是王家留下来的,如果能继续发展,也能让大家记住王家以前全国首富的地位。反之,沈家人不珍惜,把产业败光了,那么,不但沈家会沉寂下去,王家,也将会不在存在于国内百姓的心里。
如今,沈家在政界与商界都没有什么作为,对于纵横全球商界的王家人来说,实在没有再进一步接触的意义,除了,王家人想保住留在沈家的王家产业。
这个曾文芳会不会是促使王家出手相帮的一个契机呢?要知道,国家领导人非常盼望王家人能回国投资。因为,王家人在全球商界算得上是风向标,王家人去哪个国家投资了,大家就会觉得这个国家的形势一片大好,其他投资商也会纷纷抢着去投资,这必然会带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知道他与王家人有交情,国家领导人把说服王家回国投资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可是,他一直找不到切入口,即使他去见过王明远的父亲与叔叔,也认识王明远的其他兄弟姐妹。
沈家这个新认回来孙女,曾文芳,不,应该叫“沈文芳”,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肖庸有理由相信,除了桌面上摆的这些,曾文芳一定还有其他没有写在这里的惊喜。这些,都等着他去挖掘。
第五百六十八章 休息室的女人们
曾文芳自然不知道肖社长心里想的这些,她是那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性格,来了,便不悔,做了,就要做到最好。
无论被分配在哪个部门工作,她都坚信——是金子迟早都会发光的。再加上,如果单位阻止她发光发亮,那她就把精力放在别的行业,在别的行业里发光发亮。
坚守在政府部门的行政或事业单位,只是因为重生之时的一个愿望。她想,既然那个时候她这样想过,那就去做呗。反正多做一份工作,也不会妨碍她走在赚钱的道路上。
曾文芳进到休息室的时候,休息室里还很热闹,大家刚吃过中饭,都还没有睡意。
她不知道这报到证怎么用,估计是证明自己是这里的员工,不然,大家不让她在这里休息怎么办?所以,她举起手里的报到证,礼貌地问:“你们好!我是沈文芳,新来的员工。不知道这里有没有空的床位,可以让我午休。”
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少妇瞅了她一眼,见是一张新面孔,有些奇怪:“你是新进了职员?在哪个部门?”
曾文芳摇头:“我刚来报到,只知道被分在十楼,但不知道具体在哪个部门。”
“你的衣服是在哪里买的?”
曾文芳被一个有些尖锐的声音吓了一跳,循着声音望去,见到一个高个子姑娘,看上去应该比她大上几岁,瓜子脸、柳叶眉,也是一个美人胚子。
不过,这姑娘已经换了睡衣,看向她有些平的胸,曾文芳不由有些遗憾:这姑娘最多是个A杯,可惜了,这么高这么漂亮的姑娘,竟然是飞机场。
这漂亮姑娘哪里知道,曾文芳只是瞄了她一眼,就判断出了她的胸围,如果知道,那么,估计以后在休息室午休,再也不会脱掉里面的内衣了。
“我问你,你这套衣服在哪里买的?”
“步行街的菁华女装专卖店啊。”
曾文芳有些好笑地看着这位一脸复杂盯着她看姑娘,穿着睡衣问她的衣服在哪里买的,难不成是看到她上身效果好,想试穿一下?
“菁华女装?”这姑娘喃喃地重复。
上床有个懒懒的女声传过来,语气里有些漫不经心:“就是步行街街心那家吧?好像明友商场也有专卖店,那里应该也能找到。”
曾文芳看过去,见到有个女子斜躺在床上,圆脸、大眼睛,看不出具体年龄。她背后靠着个大抱枕,给人一种慵懒、性感的美感。
站在地上、穿着睡衣的女孩声音还是那样的尖锐而不好听:“这只是国内的品牌?”
曾文芳奇怪地瞥了她一眼,两手一摊:“是啊,国内品牌怎么了?也不一定比外国品牌差吧?”
穿睡衣女孩神情复杂地打量了半晌,才不甘不愿地重新上了床。是啊,可怜她这几年费尽心机,花光了所有积蓄,追求那些个外国著名品牌。可是,她一直恋着的肖庸却始终没有多看她几眼。
她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预感:今天刚进来的这个女孩,凭着这一身穿着,就能获得肖庸的好感。她也姓肖,叫肖丽慧,不过与肖庸不是一个地方的人。
“慧”,聪慧之意也,与肖庸的名字的意义刚好相反。办公室的同事还有人称他们“大肖、小肖”。有幸跟在肖庸身边几年,有幸成为肖庸的助理,还有幸被别人把她的名字与肖庸的名字并列在一起,肖丽慧自然万分满意。
不过,凭着她的聪慧,她总能敏锐地感觉到,肖庸对身边所有女子的穿着打扮不甚满意。她还以为是因为肖庸在外国留学多年,应该是习惯了外国女孩的穿着打扮。
为了获得肖庸的好感,她不惜花上大价钱购买外国的品牌服饰。只是,无论她穿的服装再贵,她自我感觉再良好,肖庸从来没有赞美过她的打扮。
今天,这个新进职员进了休息室,立刻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她这才突然这么激动,她突然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应该像这个新进职员这个打扮,肖庸才会喜欢。
只是,这怎么是国内普通品牌呢?即使是以专卖店的形式,明友商场与步行街都有,但也不能否认,这个衣服品牌她听都没有听过,肯定只是国内的普通品牌。
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曾文芳并没有致力于北方市场的开拓,沈美琪与汪媛媛又没有开拓市场的经验,如今,在京都,菁华服饰还只算得上是普通的品牌。不过,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曾文芳已经很满足了。
休息室里,上了一个上午班,大家都累了,也都躺下了。曾文芳在那位最开始跟她搭话的大姐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新铺位。还在一个柜子里拿到了干净的床单、被单,与一床柔软的棉被。
这位大姐叫钟怡情,是《经济参考报》的编辑,她跟曾文芳闲聊了几句,也就是几句话的功夫,就看到曾文芳三下五除二的铺好了床单,然后把棉被装入被单里。她有些惊讶地看着她:“你家务活做得真快真好!”
“当然,五六岁开始就会做家务活了,都做了近二十年了,能不熟练吗?”
说完,她就向钟大姐道了谢,脱掉身上的外套与裙子,舒服地睡下了。
铁架床,却比起南方的铁架床要大上一些,估计是北方人高大的缘故吧。因此,曾文芳觉得床挺大、挺舒服的,她睡得也很舒服。
一觉醒来,她生出一种不知道到身在何处的迷茫。休息室里的闹钟此起彼伏。因为这不是学校,没有叫醒钟声,为了不迟到,大家只好调好闹钟。
或许只有心大的她,忘了这一茬了。
她揉了揉眼,看了看手表,两点十五分,时间正好。只可惜她只带了杯子,没有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