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南山下(8)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黄老三觉得闺女就是想吃鱼了,想想反正也没事,干脆就喊上兄弟几个,一起去砸,弄个几条鱼给孩子们解个馋也行。

“好,爹吃了饭去喊大伯他们帮忙一起砸,砸鱼给我家黄豆做鱼吃。”

黄三嫂看着闺女和她爹认真劲不由摇摇头,反正闲着没事,就由着他们去弄吧。

下午雪又下了起来,不大,但是把所有在外面玩的大人孩子都给赶回家去了。

黄老三看看天空飘起的雪花,又犹豫了起来。黄豆一看,这是要反悔呀,连拉带拽给爹爹推出了门。

黄德磊一看,连忙和黄桃拎起黄豆吩咐带的两个家里挑水的水桶,跟着爹后面喊上伯伯们和伯伯家的哥哥姐姐一起下了渠道河。

黄家兄弟五个,加上黄豆这一辈小兄弟姐妹几个,一群人带上工具浩浩荡荡去砸冰去了。

黄家住村子东头,他们一群人出来,整个庄子也没惊动。

锤头,铁锹,撬棍,黄家四兄弟轮番上阵,黄宝贵带着几个侄子侄女在旁边帮忙,砸了好一会,才把冰凿裂了。

裂开的冰面上就不能站人了,黄老三在河堤边挖了一块地方,站河堤边开始砸。

很快,冰层裂开的面积越来越大,裂痕越来越多。

兄弟四个轮流上去开砸,终于,哗啦一声,冰块碎裂了一小块,涌出了河水。

沿着露出河水的冰块一块一块往四面敲打,碎落的冰块越来越多,河面慢慢露了出来。

“大伯伯,冰块赶走,不要浮在水面上。”黄豆扯着小嗓子喊。

此刻,正在砸冰块的是黄老大,听见侄女吩咐,笑眯眯答应了一声,换了铁锹开始捞冰,大块的推到冰层下面,小块的用铁锹捞到河堤边。

“大哥,你歇歇,换我来。”黄宝贵兴奋的直跺脚,要不是太冷,他真想跳河里去游两圈。

“你站一边去,大哥我来。”黄老四说着,把最小的弟弟黄宝贵提溜一边去,滑下大堤换黄老大。

黄老三也滑了下午,用铁锹又挖了一块可以站脚的地方,帮着黄老四一起清理起碎冰块。

碎裂的冰块很快被清理出来,一块一米左右的河面露了出来。

黄老四还在尝试往旁边在拓宽一点,就见一条鱼突然跃出水面,落在旁边有裂痕的冰面上。

“啊,鱼。”大家都惊叫起来。

一时,整个空旷的原野响起此起彼伏的叫声笑声。

第七章 豆豆要吃鱼

随着时间推移,不时有鱼跃出水面落在冰块上,露出来的水面下,也能看见挨挨挤挤的鱼头。

黄老四还想再砸大点,黄豆连忙喊:“四叔,不要砸了。砸多了不好捞鱼了,而且塌了就不好了。”

黄老四停了砸冰的动作看看黄豆,黄老大连忙说:“豆豆说的对,这一小块,鱼都来了,砸大了,冰整个塌了,鱼就散了,不好捞。”

黄老二喊自己儿子:“德明,你去给爷爷家里捞鱼的网拿来,那个大的网,顺便再带两个桶来。让你娘帮你奶把杂物间几口大缸给清出来,打上半缸井水,等会鱼养缸里。”

“哎。”黄德明响亮地答应一声就跑,黄德磊也往家里跑:“我也回去拿两个桶,让娘帮我奶打水养鱼。”

黄老大连忙嘱咐:“顺便叫你大伯娘和你四婶也帮忙腾缸,鱼不能养太挤,容易死。悄默声点,别嚷嚷的一个村子都听见。”

小兄弟两连忙答应一声,就往家里跑去,不过雪地雪厚,跑也和平时走差不了多少。

黄老汉家,前屋杂物间堆了四口大缸,都是以前黄家存粮用的,后来都有芦苇编的围子屯粮,缸太大也不适合腌菜就闲置了。

黄豆站在岸上,兴奋地直跺脚,连寒风吹到脸上都不觉得冷,好多鱼啊,发财了。

黄宝贵急得乱转,可是几个哥哥都不让他下河堤,怕他掉水里。

别说他,就是黄德光几个大小子也只在岸上,没让下去。

要知道,这渠道河,可是人工顺着东湖支流开凿的,堤高坡陡,不小心滑下去,砸冰面上也能摔个鼻青脸肿,别说掉水里了,那不得冻死啊!

黄德光大,带着几个小兄弟一桶一桶往家里来回跑着送鱼。

最后连黄老汉也惊动了,跑来帮忙,黄家四个儿媳妇,和黄奶奶在家忙着腾缸养鱼。

冬天的夜,来得特别早,好像没什么感觉,天已经黑了。

几个小的,早被领回家烤火去了,黄家四兄弟和黄老汉,一直忙到天黑才回来。

此刻大雪纷飞,几个汉子头上却冒着腾腾热气,脸上却是笑开了花。

各人回各家,把已经汗湿的里衣换了,又都到了黄老汉家。

今天晚上,因为都忙着捞鱼养鱼,也没各家做各家饭,黄奶奶直接告诉几个儿媳妇,今天晚上都在老屋吃大锅饭。

杂粮米饭,大锅炖鱼,放了腌制好的酸白菜,也不用大碗,直接用盆。

堂屋黄老汉带着几个儿子并几个大孙子一桌,上了一盆鱼。厨房小桌子上,黄奶奶带着几个儿媳妇加孙女和小点的孙子一桌,也是满满一盆酸菜炖鱼。

黄豆用鱼汤拌饭,又夹了几块鱼肉,很快吃完,就往堂屋跑,她要去听听爷爷他们准备怎么卖鱼。

黄老汉今天心情特别好,一家一下午冒着风雪捞了这么多鱼,打眼一看最少也有百八十斤。按现在市场价来卖,相当于今天全家赚了一两多银子了。

要知道,全家二十几口人,光靠种地,一年也余不了二两银子。这还是他家地多能结余点,地少的交了赋税,都不够温饱的。

家里的额外收入,基本上都靠壮劳力去给富户帮工,或者去镇上码头扛活。

黄老汉当初回村盖房子,就把村东头一整片荒地地都包圆买了下来。

出了村子,再东边是一片荒野,因为土地贫瘠,没人开垦,长满了杂树野草。

村里浇灌农田的渠道河就在东边,不过,靠近村子的这一片田地都是黄家的,当年是一个地主大户人家,可惜儿子败家,卖地的时候渠道下面三十多亩地,被黄老汉都买了。

黄老汉还一口气建起了四栋大房子,全部是前面三间小点的屋,后面三间大屋。

前面三间,东间做灶房,中间一间前后有门,家里平时吃饭,进进出出都从中间过。西间放杂物农具,孩子多了还可以住人。

后面三间,中间是堂屋,有供香炉的柜子,一张大方桌四条长条凳,平时用来招待客人吃饭议事用。东西两间住人,中间一个院子。

院子大,地方也宽阔,院中间一条石板路,从前屋直通后面堂屋。路两边,一边是牲口棚,养着鸡鸭鹅,一边种果树。

门口有大路,黄老汉农闲就带着几个儿子去山上刨碎石头,给几家院子里和门口的路铺的平平整整的,阴天下雨也不陷脚。

院墙开有小门,四家互通方便走动,小门一关,各过各的日子。

黄老汉住的屋子和隔壁王家隔了有五十多米的距离。

这隔开的五十多米空地就围上篱笆,整理出来种了蔬菜,做了菜园子。

从两家地界交接处,西侧还开了排水沟,也就一米来宽。

排水沟成“匚”型,现在的四套房子和大菜园子,就在这条排水沟里。

当初这样砌,一:是图个清净,即方便村里走动,以后再有儿孙还可以在空出的地方建房。

二:排水方便,也可以浇灌屋后和西边的大菜地。

平时最近的邻居要来串门,也得走过菜园子前面那条路,才能到黄老汉老两口的院墙。

当时黄老汉已经有四个儿子了,这四栋房子就是黄老汉砌给四个儿子的,就是以后再生儿子,还有空余地方。

黄老大住最东边第一家,兄弟三按序排开,黄老汉就住了第四栋房子。

农村砌房子兄弟多是有规矩的,长子住上首,东为上,以后儿女都成家,老人是要和长子住的。

别小看这五十多米的距离,平时邻里往来并不影响,还少了很多矛盾。

比如:什么你家猪拱了我家的菜,我家鸡跑你家生了蛋,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不挨着,少了很多是非。

今天他们是趁风雪捞了个便宜,没有惊动村里人。明天,风雪一停,再去捞说不定会惊动邻居。就是风雪不停,迟早也会被发现,轮不到他家一直占这个便宜。

上一篇:女尊之恃宠而娇下一篇:良辰美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