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南山下(56)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当然只是想象,匕首还是那边匕首,没有什么变化和不同。

黄豆原本准备把匕首给哥哥或者叔叔们的,可是年前黄老汉带着三人去买了崭新的刀具。这把锈迹斑斑的匕首就不够看了。

后来四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个东西适合给赵大山,毕竟赵大山有功夫,给他更有用也更安全。

他们这种只会蛮力的,多把匕首真打起来还不如棍棒合适。这么锋利的匕首原本就是为了杀人用的,被夺了,反而会害了自己的性命。

看着这三个胆小如鼠的叔侄,黄豆一度怀疑他们不是嫌弃自己匕首是捡来的,不好看,而是怕死。自己是不是把他们想象的太美好了。这样的胆量怎么去经历大海里的大风大浪的洗涤?

黄豆去找了赵大山,原本黄宝贵说由他们代为转送,被黄豆拒绝了,她觉得自己这么大一个人情不能由老叔糟蹋了。

当黄豆拿出那把匕首,赵大山的眼睛亮了,那是一个强者对趁手武器挡不住的渴望。

赵大山有九把飞刀,这是他爹留给他的,自从赵大川能进山,赵大山就分了四把给弟弟,这次出海赵大川又把四把给了赵大山。

飞刀很小巧,半掌长一指宽,上山打猎做点偷袭的野鸡野兔的事情非常得心应手。近身搏击,它们就成了鸡肋。而黄豆送来的匕首更适合近身搏击的时候。

赵大山很喜欢,可是他不能接受,这个东西太贵重了,他去铁匠铺看过,要想打一把好一点!的刀子最低都要五两银子,而这样带血槽的匕首在南山镇根本买不到。

“我哥哥我老叔都不敢要,他们说又破又旧还丑,爷爷不是给他们买了新的刀具嘛,所以这个他们看不上了。你不要放我这里也没用啊,难道我再扔回东湖去?”黄豆说着,伸出小手指点在刀柄上,把桌子上的匕首往赵大山那边推了推。

“大山哥,我还有事情拜托你。我老叔和两个哥哥以后你要帮我照顾他们,还有就是最好也监督他们日日锻炼。不要求有身手,起码跑起来的时候能够比别人跑快点。”

听黄豆这么一说,赵大山不由啼笑皆非。唔,跑快点,还挺有道理,起码跑得快,也能最大程度减少伤亡。

其实黄豆还想把那块超重的板砖送给赵大山,看见不顺眼的拿板砖往头上呼,多爽气利索,比捅刀子正大光明多了。

就是太重了,拿着不方便,想想还是算了,继续垫床腿吧!

赵大山接受了黄豆的好意,他们四个人以后就是一条船上的兄弟,他多一把趁手的武器对于黄家叔侄来说未尝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黄豆前脚刚走,赵大山就把匕首好好打磨了一番,打磨过的匕首虽然不漂亮,却锋利的多了。赵大山又翻起家里剩下的品相不太好的动物毛皮,这些硝制过的皮毛因为品相不好,卖不出价格,赵大山就一直留着。

他先挑出一块小的牛皮边角料,准备给匕首做一个护套。又把一些大小不一的皮毛拿去给他娘,想让娘和妹妹抽空给他做几个护膝护腕什么的,留着出海备用。

隔了几天,赵大山给黄家叔侄送来三副护膝护腕,三件贴身背心,而他自己也各留了一套。黄家为三兄弟做换洗衣服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赵大山,给他做了一套冬装。

做衣服是心意,做成冬装送出去就明显不一样的情分了。夏装单薄,费布少,做起来也简单。而冬装无论是用布用棉还是时间都要比夏装多的多。

想着他们都是长高子的高峰期,所有衣服做的都偏长偏大。袖口裤脚下摆都用的收进去的样式,没有松紧绳,就用粗布缝制的带子来收紧,这样哪怕长点也不觉得拖拉。

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的日子终于到了,黄三娘和黄大娘并黄奶奶一夜醒来,眼睛都是又红又肿,明显是夜里偷偷哭了。

黄家人今天全家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下午就要送叔侄三上船出海了。黄豆跟着黄桃黄米并两个嫂子一起忙碌,做了一顿大餐。

依然是男人一桌,女人孩童一桌。

菜品丰富,黄宝贵叔侄却有点咽不下去,一家人,除了什么都不懂得孩子,都有点食不下咽。这一别,山高水长,他们再也不是父母身边的孩子,而是一个成年人,去面对自己该面对的风雨。

吃完饭,黄老汉领着儿孙和赵大山一起往码头走去。该说的话已经说给,该嘱咐的也嘱咐了。黄家其余男人都继续上山下地去了,黄奶奶带着儿媳妇抹了眼泪该干嘛干嘛去了。

就连黄豆也没有把他们送到码头,她吃了饭就借口上山,爬到了一株大树山呆呆地坐着。这里可以看见进村和出村的路,可以目送老叔和哥哥们远行的身影。

不知道为什么,黄豆还是没忍住,任由泪水一滴滴滴落了下来。

送别是为了团聚,希望老叔哥哥们早日归来,平平安安……

第五十二章 秋天的收获

一座小山脚下,是一片刚刚新建的村落,房屋整齐,道路宽敞,鸡鸭和狗子大摇大摆在路上走过。

村道外的道路上铺的是山上开采下来的碎石,经过一道道的碾压铺垫,现在即使暴雨过后,这条路也不会那么泥泞不堪,雨停就可以行车。

经过一个夏日暴晒的道路,人畜一走就是腾腾的烟尘。

村东就是东湖,河水退了又退,许多地方都露出了河床。有调皮的孩童会追着落水去摸泥螺和河蚌,回来用石头砸碎喂给鸡鸭,可以让它们多多生蛋。

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开始转成深绿,边缘隐约有微黄,路边的荒草被大批割倒,晾晒在日头底下,等着晒干收回去引火烧饭。

此刻,正是午后阳光开始退温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走了出来,在田地间辛勤劳作。

一条黑色大狗,从路边草丛窜了出来,跑上大路,跑了一会,又转回头,向着一头毛驴叫了两声。

一匹小毛驴“得得得”地出现在人们眼前,毛驴上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上衣是一件浅粉色交领窄袖的细布褂子,深蓝色滚边,只在滚边处用深蓝色绣了简约的花纹。

下身穿着深蓝色细布长裙,系腰处绣着简约的花纹,一条浅粉色绣深蓝色花纹的腰带,在细腰处打了一个蝴蝶结,自然地垂了下来。

小姑娘唇红齿白,一双乌溜溜的大眼,透着股机灵劲。人很漂亮,吸引人的却不是她的漂亮,而是她斜着身子骑在毛驴上的神态,悠然自得。

有路过的领居看见,纷纷与她打招呼:“黄豆,赶集回来了。”

“嗯,王伯,您下地啊,这么热带水了没?”小姑娘声音清脆悦耳,脸上带着甜甜的笑意,坐在毛驴上并没有下来。

“带了带了,你去忙,我去地里看看。”说着老汉扛着锄头带着儿子往地里走。

黄豆一路和碰见的村里乡邻打招呼,点头微笑地应答,并不下来,骑着毛驴一路往东湖边走去。

东湖边是一大片开阔的空地,顺着湖边向东走,不足一里地眼前豁然开阔,是一片伸进去的滩地,依山傍水足足有百十亩之多,种满了稻谷,此刻已经沉甸甸地垂下了头。

进入八月初,稻谷灌满了浆,整株的稻苗已经是深绿,眼看就要转黄,而灌满浆的稻穗更显得有点低沉。

把毛驴顺手系在一边的一棵树下,拍了拍大黑的脑袋,顺着稻田的田埂往里走。稻杆高且壮,走在田埂上大约才能觉得比人低了一个脑袋,不知道走在田地里会不会就和黄豆差不多高了!

今天来稻田边清理沟渠的是黄老大和黄老二兄弟俩,他们看见黄豆走过来立刻笑开了颜:“豆豆,你去镇上回来了,买了什么新鲜吃食?”

“嫩菱角已经上市了,我买了一筐,碰见涂家大哥了,他说,等会他帮忙送过来。”

涂家大哥涂华生是黄米的女婿,南山镇杂货店涂老板的侄孙。涂老板的大哥在襄阳府开了一家杂货铺子零售兼批发,生意不错,涂华生经常往返各地送货。

黄米春天和黄豆去涂家杂货铺子买东西,遇见了涂华生,二十岁的涂华生没有婚配一直是涂家老少的心病。涂奶奶看见眼前的黄米和一旁的涂华生,不由眼前一亮。

这两年,黄家媒人踏破门槛,黄家三个最大的男孩子人不在家,也不耽误媒人一颗想拔头筹的心。而黄家三个大姑娘,更是引得周围十里八乡有少年人家的无数心思。

上一篇:女尊之恃宠而娇下一篇:良辰美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