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南山下(55)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黄豆借了宋娘子店里的纸笔,画了平面图,琢磨着怎么装修。

铺子小,不能打大柜子,那就都上墙吧,可都挂墙上也不好看。

那就打一面墙窄柜子,最里面一面墙也打上柜子,另一面直接刷白物品上墙。一定要吊顶,黄豆可不喜欢那种,在店里一抬头就看见屋梁的感觉了。

回去让黄老三和黄德光带上工具来,先给店里打上柜子,再给租的房子里打一个上下铺的床。

房子不大也要打个一米五乘二米的上下铺,以后家里人再来襄阳府,三五个人,完全可以凑合着临时住住,省得再去客栈。

黄豆兴致勃勃在给房子搞设计,黄米黄桃进进出出地帮着黄德忠扫地糊窗纸。下午吃了饭,又买了石灰,姐弟五个把两间屋的墙给刷了个雪白。

因为要吊顶,所以不用刷得很高,就这样姐弟五个还是累的腰酸背痛,高的地方够不到,还是黄德磊回来帮他们做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只觉得坐下来就不想动了,饭都不想吃,张嘴都嫌累,手更是握筷子都握不住。大家一天太拼了,当时没觉得,晚上歇下来,立刻现了原型。

黄宝贵和黄德磊加上黄德落三个人买了三把刀,普通的随身刀具,有护套,可以削水果,估计着位置捅得准确也能杀人。

黄豆想起自己有一把匕首,又想,算了,回头给赵大山吧,他家里应该没闲钱给他买刀。在黄豆心里,总觉得那把污渍斑斑的匕首比哥哥们买的五两银子的刀有用的多。

一行人第二天下午才收拾了东西回去,上午被黄豆强硬留了下来,买了店里柜子用的木料,和打上下铺所需的木料,还有吊顶的板子。

又用炭笔,在需要打柜子的西墙和后墙细细描绘出大致的图形。都时候黄老三叔侄只需要按照图纸觉得尺寸,再按照墙上画得线打出高度和中间间隔的高度就行了。

到了家,黄米和黄桃迫不及待就进入了各种花饰和小动物的制作中去。只用了小半天,姐妹俩就把宋娘子给的两大包零头碎料分的清清楚楚。

这个可以做花饰,这个可以娃娃,那个可以做香包。黄豆看她们的精神头,实在不忍打击她们,不过还是很诚恳地建议,在村里找点小姑娘一起来做。

其实黄豆是真的懒,她觉得光靠自己动手,完全是没必要,让别人替自己挣钱才能挣大钱,靠自己,猴年马月啊!

黄德忠也进入一种亢奋状态,去山上砍了竹子回来,跟着他爹后面开始编制花篮。黄梨拎小熊的篮子,就是黄德忠编制的,在黄豆奇奇怪怪的要求中,编出来的小篮子出乎意料地好看。

如果换成他爹来编制,那就更好看了,毕竟他的手艺有限。

黄家对姐弟几个开个小铺子大部分持反对意见,不过黄老汉支持,再想想黄豆买珍珠的钱,家里人都沉默了。

卖了那么多钱,本来是准备分点十几二十两给黄豆做私房钱的,黄豆没要,家里建房造物确实紧张,也就算了,现在这十两,就当给黄豆的补贴吧。

黄老二家没有闺女,就没有这小铺子的股份,但是小儿子去做了管事的小掌柜,不管铺子能不能开下去,历练个一年半载,以后去城里做个小伙计也算不错。

黄老二两口子这么想,黄豆却不,她家的哥哥弟弟也不多,怎么能去当小伙计,哪怕在别人眼里做伙计比种田有出息多了。

对于黄豆来说,宁愿哥哥弟弟们以后种田,也不能去受人差遣,低眉顺眼地一副奴才相。人的脊梁有时候弯习惯了,就忘记直起来了。

黄豆又跟着黄老三一起跑了一趟襄阳府,黄老三和黄德光打床,制货柜,黄豆就跑去各家货行,杂货铺子翻找她需要的东西。

比如各种式样的木梳,一些可以做簪环的材料,去最有名的银匠铺定制超细的银丝。

这家小店会出售一部分外来货,再加上一部分自己手工制作的货物。黄米和黄桃在家,已经组织了有七八个人的手工小组。

按照黄豆的想法,会在这些人中择优留下三到五个小姑娘,为她们做事挣钱,也为她们自己赚嫁妆钱。

一个冬天很快过去,春节过后,年十八,黄家小姐妹的铺子“米巷”开张了。

年十五下午,黄豆和黄德忠就踏上了开往襄阳府的大船,她要在这里陪黄德忠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这里就丢给黄德忠,好也罢,坏也罢,一切都要靠黄德忠自己了。

第五十章 儿行千里路

春天似乎一夜之间来临了,积雪融化,山涧的小溪开始欢快地流淌,河里的水面已经破冰,而绿色一天比一天更苍翠起来。

山上一部分地方已经整理出来,原本黄豆是打算种果树的,后来被黄老汉拦了,说还是种核桃,方便管理,也方便储存。

南山深山里,有很多野核桃树,附近村民秋后,不怕吃苦去打了野核桃回来卖,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他们需要的核桃树苗,只需春天进山去找枝干粗壮的挖回来就行。

在这片山里还有一大片松林,这是不用动的,只需要维护一下,让它往周边发展就行,每年采摘下来的松子数量也很可观。

最后,为了安抚孙女,黄老汉还是跟船跑了一趟襄阳府买了一批果树苗来,说是准备栽在屋后靠山的地方,留着自己家吃。

黄豆对种植并不是很懂,只能说是个半吊子。既然黄老汉说板栗和松子好,南山镇就有地方收购也利于储存,那么就种板栗松子好了。

另有大片地方,被圈了起来,养了一百多只鸡,一小片地方散养了二十只母羊一只公羊。

小山的好处,就是山不大,便于管理,主要的进出口注意一下,比如养两条狗,几只大公鹅什么的,也就差不多了。

近水的这边养了十来只鹅,四十多只鸭子,黄老汉预备在公鹅里挑出两三只留着看山护家。

感觉爷爷是不是有点腹黑啊,用大鹅看山护院,好像有点狠,小时候乡下孩子看见大鹅就要跑,跑慢了就要被追。

特别那种额头有大瘤的老鹅,红了发紫的那种,别说孩子,大人都怕,一嘴咬过来,就是一个紫疙瘩,疼的钻心。

靠近村子的这一边养了两条狗,是黄老汉在襄阳府特意买的看家大狗,就有点凶悍。白天栓住,晚上放了绳索。

一般人根本不敢近身,有一只反应很快,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是一阵狂叫。

另一只闷声不吭,一度大家都以为它是怂包,直到有一次,有流民想偷上山,一只叫着追着一个流民跑了,另一只却一声不吭,悄无声息跟着另几个流民。

等四个人进了山,它一下就窜了出来,直接扑倒,咬住其中一个。一口咬中,又去追另外三个,等黄老汉听见动静,四个人躺了一地,个个伤在腿上。

另一只狗早追着人跑出了村口,等它换回来,这边战斗都结束了。

果然是,咬人的狗不叫。

小黑,属于自由职业,每天的日常就是打滚卖萌,没事跑到两条大狗身边联络联络感情。或者就跑到鹅群鸭群里,去调戏一番。不过不能被发现,谁发现它去鹅群鸭群就是一顿胖揍。

这些钱买狗买家禽的钱,都是黄家以壮劳力的名义向南山镇贷来的,用黄豆的话说,又没有利息,不贷白不贷,拿别人的钱挣钱的感觉才爽。

黄家湾穿村而过的大路大致铺出了一个路形出来,基本上下雨也不会一脚水一脚泥了。而这个时候,老叔和黄德磊黄德落的行程已经上了日程。

黄老汉在黄豆强烈要求下,湊了三十两银子给叔侄三人。黄豆很干脆地告诉他们,这是给他们三个做本钱的,一人十两,可以合作也可以分开投资,他们自己商量着来。

商船出海,一年到三五年都很正常,船老大会允许船工适当带一点货物,只要不占了货仓就行,一般都是存放在住宿的仓里。在各码头之间挣差价,至于能不能挣到就看经验和眼光。

黄豆翻出了上次在河滩捡珍珠时候捡得匕首,这把匕首拿回来,她就和那块很结实的板砖放在一起,埋在床下垫床腿。

因为不知道它属于什么人,有没有见过血,所以黄豆并不敢去摸它,她甚至还想过这把匕首会不会如武侠小说里一样,削铁如泥,杀人不见血或者认主什么的!

上一篇:女尊之恃宠而娇下一篇:良辰美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