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神婆(123)

外头,白家的老奴拼命敲门,一边敲一边喊:“家主,唐云提前打过来了!咱得立刻走!”

姜琰琰回头,下意识地去看闻东,喊了一声:“闻东。”

姜多寿推门出来,看了一眼天色,掐指算了一下:“太邪门了,好像不止活人在攻。”

白旗凑得近,问了句:“什么意思?”

“有蛊。”

白旗皱眉:“又是龙家,这龙家怎么和蚂蚁似的,踩也踩不死,烧也烧不完呢。”

闻东和姜多寿相视一眼,闻东只对着姜多寿说:“你带着所有人先走。”

这个“先”字儿,姜琰琰听出来了,她问:“什么意思?”凑近了又说,“你不走?”

闻东个子高,他垂眸看着昂着小脸的姜琰琰,大手摸了摸她垂在肩头的麻花辫子,笑:“的确很好看,你乖,先和你爷爷走。”

“你为什么不走?”

闻东看着姜琰琰的眼睛:“东北万灵洞,西南昆明湖,这句话你听过没?”

姜琰琰摇头。

“这两处都是灵兽的栖息地,原本灵兽传来的消息,是唐云会在月底打过来,滇池的灵兽还没迁徙完,还有一半,滇池原本是靠辛承护着,可他为了救你,割了蛇皮,护不住,总得有人护灵兽一把,琰琰,你先跟着你爷爷走,最多三天,最迟一天,我就会追上,到时候,我再答你最后的那一个问题。”

姜琰琰心头沉甸甸的,咬唇不答话。

时间不等人,闻东抬手摸了摸姜琰琰的头,轻轻哄:“乖。”

姜琰琰深吸一口气,突然一把抱上闻东的腰,头埋在闻东的胸口,声音闷闷的:“好,就三天,你可别骗人,”继而声音小得和蚊子叫,“骗人你可就没媳妇了。”

才说完,闻东还没反应过来,姜琰琰又立刻进屋背着包袱,催着其他人:“走!”

街上,全都是四处奔逃的昆明城百姓。

母亲抱着孩子,丈夫牵着妻子,儿女们拖拽着双亲,努力往南门和西门涌去。

只要脚下不停,就还有生存的希望。

从北边燃起的战火顺着风一路蔓延,火舌像是一只巨大的妖怪,张牙舞爪地慢慢笼罩昆明城原本湛蓝的天空。

整片天,都变成了灰色。

白家人备了马车,就停在街角,可街上人太多,马车走不开,一行人索性弃马而行,阿毳和阿蚁的人在前面探消息开路。

路上,还遇到了一样在逃难的陈沅君和庆嫂。

陈沅君看到姜琰琰,一眼就认了出来。

陈沅君似乎受伤了,靠着一家没人的店铺门口干坐着,庆嫂拼命地给她揉着腿,可陈沅君已经没力气再站起来了。

“别往西门去了,西门也已经打起来了,我们就是从西门回来的。”陈沅君大喘着气,“姜姑娘,你们赶紧往南门走,从我身后这条小巷子就能走,巷子里人少,南门也人少,还没唐军的人,再晚一点,只怕也要打过来了。”

乔美虹擦了把汗,瞧着陈沅君没有站起来的意思,问了一句:“你呢?不走了?”

庆嫂摇头:“夫人跑不动了,脚崴了,摔倒的时候,还被人踩了好几脚,站都站不起来了。”庆嫂揩了把眼泪,“都说月底才打月底才打,我们买的就是今天下午的票回广东的啊,真是老天爷不开眼,非得让人提前打过来了,晚半天也好啊。”

白旗把背上的包袱一下掼到前面护着,半蹲下身,示意让陈沅君上来,又说:“既然碰上了,就没有不管的道理,您就跟着我们,别看嫂子和乔小姐都是女人家,她俩身手好着呢,您只管指路,我背着您,咱们保管能出去。”

过了马拉山,一行人一直腿脚不歇地到了附近的乡镇才敢停下来。

他们回头,已经看不见背后卷起的黑烟,天空依旧湛蓝,和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乡镇上的人晓得他们是从昆明城里逃出来的,一个劲地都在问,是不是打过来了,什么时候会打到南边来。

有人收拾好了金银细软,随时准备逃命。

有人开始拿木板钉封门窗,企图圈地自保,躲过一劫。

还有些有些年纪大的,倒是坦然,大打开家门,搬了张板凳坐在门口,手头拄拐杖,眯着眼,看着这刺眼的太阳,像是在洪水里静候洪峰的到来。

已经是中午了。

找了个乡镇上的小饭馆吃中饭,饭馆装潢简单,招牌上就写了四个字儿——卤肉饵丝。

店家懒得取名,直接把自己卖什么给搁上去了,也是直白。

店内不大,过了中午正点的饭点了,也没什么人。

两张方桌子拼成一张,几个人就着眼前的六份饵丝和小菜,吃得心事重重。

姜琰琰眼前的饵丝没动几口,她只看着自己右手上的那绳圈,铃铛没响,一路都没响,她不晓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姜琰琰知道自己这样挺矫情的,可人吧,一旦有了牵挂,就总是希望能有回应。

姜多寿夹了一小筷子卤肉,搁姜琰琰碗里,催了一句:“人总得吃饭,吃饱了饭,才有力气。”

陈沅君胃口小,吃了半碗就吃不下了,加上脚崴了,痛得厉害,待会儿还得找这乡镇上的大夫,临时看一看。

她搁了筷子,问白旗:“你们是准备去哪里?”

白旗看着极有主意,方才主动背她的也是白旗,陈沅君以为,这几个人之中,是白旗做主。

白旗没说话,只努嘴朝着姜琰琰:“那得看嫂子了。”

姜琰琰盯着铃铛盯得出神,一时没听着,姜多寿和了一句:“我们一直往南。”

“我得往东边去了。”陈沅君看了看还在大口吃饵丝的庆嫂,“我们还是准备回广东,虽然也乱,可我爹娘哥哥姐姐都在那儿,”陈沅君轻笑了一声,“一家人,这要死,也得死一块嘛。”

白旗“哟”了一声,又道:“那你俩女人上路,很危险呐。”

陈沅君:“如果他能出来,会陪着我一起回去的。”

“他是谁?”白旗下意识补上一句,“凌保国?”

“不是,是另一个人。”陈沅君摇头,又看着姜琰琰忧心忡忡的模样,轻轻拍了拍姜琰琰的肩头,“姜姑娘,你我都有放不下的人在城内,我们出来了,活着,既然活着,就得穿衣吃饭喝水,一边活着,一边等他们。”

“况且,闻先生不是一般人,他会没事的。”

陈沅君刚说完,姜琰琰突然听到铃铛响了,连续响了两下,她摸着腕子上那枚铃铛,突然噗嗤一笑,看了一眼陈沅君,大口大口地开始往嘴里塞饵丝,看得姜多寿连忙给姜琰琰倒茶:“丫头,你慢点,慢点。”

四人先送了陈沅君去乡镇上的医馆,白旗看着这天伸了个懒腰,问姜多寿:“前辈咱们去哪儿?”

姜多寿没答话,倒是姜琰琰主动说:“去芒丙吧。”

“嗯?”

“云南南边的一个小村落,和南洋紧紧挨着,我和我爷爷之前去过,在那儿有熟人。”

“南洋?”白旗皱眉,“会不会和龙家太近了?”

姜多寿点点头:“可以,芒丙东有澜沧江,南有一片原始森林,除非从内陆走,一般人也过不来,想来龙家也不会想到,我们敢一路往南,和他们一江之隔。”

白旗听了点头:“行,我让人想办法找马去。”

第96章

九月初一,芒丙。

掐算着日子, 姜琰琰应该化猫了, 可她的身子迟迟没有动静,不仅没有动静, 而且颇不老实,每天晚上姜琰琰就会爬上屋顶看月亮, 朝着北边, 一看可以看一晚上。

四人是三天前才彻底落脚在芒丙的。

芒丙村人不多,一入村,村口就有人在等着了, 是个黑脸精瘦的汉子, 个子不高,脸上的皱纹和这云贵高原的沟壑似的,一条挨着一条, 这是常年在日头底下干活, 晒的。

这位就是姜多寿和姜琰琰之前说的故人,名字挺拗口的, 叫羌顶,姜多寿喊他阿顶,白旗和乔美虹就跟着喊这位汉子叫顶叔。

这三天来, 这小院子里吃的用的, 都是羌顶从山下背上来的。

起初一推门,白旗就闻到了这院子里的一股血腥味,不由得就警惕起来, 后来姜多寿解释,这院子是挨着山林建的,目的就是自己换藤身的时候,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这解释已经挺明显了,白旗晓得,姜多寿的意思是,当时姜多寿也好,姜琰琰也罢,刮肉换藤身,都是在这巴掌大的院子里操作的,难怪,这院子里总带着一股血气,旁人看不出来,可白旗的鬼眼却看得一清二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