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夜晨光(40)

坐在冷泽华身边的位置,冷泽华恢复了在办公室应有的样子,斯文不多话,见到林娣也只是微微惊讶了一瞬,简单了打了招呼就自个忙了。

林娣坐下,东挪挪身子,西挪挪身子,如坐针毡,因为昨天晚上她仔细想了想王珏杰吩咐的事情,所以马上联想到周六见完客户还没结束的谈话,她不知道那天冷泽华有没有生气,她不敢贸然请冷泽华,怕被他会直接拒绝,她很懊恼,为什么只要是王珏杰的事情,总有办法让她分心。

“椅子上有钉子?”冷泽华看着电脑冷不丁的问。

“没,有。”

“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冷泽华侧头笑着问。

“没有”林娣斩钉截铁的说。

见冷泽华笑,林娣心里更没底了。

“昨天客户谈的怎么样。”

机会来了。

林娣叹气:“我本来就没有经验,所以把你教的都套用了,结果一通说完,人家问我还有没有更好的政策,我,我说没有,人家拍拍屁股就走了。”

冷泽华抿着嘴,似笑非笑。

“师傅,你看,这个客户是不是黄掉了?”

“这么说你说的利益还不够吸引人了。”冷泽华灵活的转动手中的钢笔。

“不盈利的项目还能提出什么利益吸引人?”林娣泄气。

冷泽华笑道:“说话是一门艺术,利益不用大的惊人,但是你要让客户觉得他是赚而不是亏。”

“那要怎么说?”

“下班一起吃饭吧!”冷泽华看着周围明明都在勤勤恳恳的工作,却早就竖起耳朵的同事轻轻说道。

林娣不明白其中的道道,点头答应后等待冷泽华的下文,结果一直到下班,冷泽华都没有再说一句话。

下班后,林娣被冷泽华载着到了一家自助西餐厅,一路上林娣心里很忐忑,不知道冷泽华心里怎么想的,整个上班期间她还在盘算晚上吃饭的时候怎么跟冷泽华提起这个事情。

拿好食物,两人坐定。

林娣食不知味,就听冷泽华的笑声传来:“你怎么了?”

“我”,林娣看着冷泽华欲言又止:“那天对不起啊,我。”

冷泽华低头吃饭,没有接林娣的话。

林娣不知所措。

好一会,冷泽华说道:“不知者不怪,不过可别有下次了,我可不保证我能把上一次的打上记号,下次再告诉你。还有,不要将公私混淆,对待客户要专注,认真,你那天的表现我确实不太满意。你作为新人,能学习的时候因为私人原因分心,这是对客户的不尊重,也是对我对你自己不尊重。”

林娣赶紧点头:“对不起,下次不会了,原来冷泽华真的生气了,还好,还好”她现在知道了。

“嗯。”

气氛立马又冷了下来。

第53章 真相

林娣本来就是一个不愿低头的人,觉得自己已经很诚恳的道歉了,而且又不是故意的,她也埋头吃饭不再说话。

“好吃吗?”终于还是冷泽华忍不住这么安静的气氛,语气里带了些无奈的笑意。

林娣赶紧抬起头点头如捣蒜。冷泽华肯主动说话,至少证明有话可以继续说下去了。

冷泽华面露浅笑,摇摇头:“那你是想继续吃饭呢?还是想听我说话?”

林娣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听你说话,”林娣哪里敢说想吃饭,可不敢这么放肆。

“那好,”冷泽华说完从包里掏出一个文件递给林娣,林娣接过翻来一看,三张合同,有两张是她认识的,第一位她见的袁总,投资了一百五十万,合约标明其中一百万无偿投资,还有五十万由甲方冷泽华先生进行其他项目投资,第二位王总,投资了四百四十万,合约标明其中两百二十万无偿投资,还有两百万由甲方冷泽华先生进行其他项目投资。

另外一个,林娣不认识,投资了九百九十九万。合约标明其中八百万无偿投资,还有一百九十九万由甲方冷泽华先生进行其他项目投资。林娣张大了嘴,简直不敢相信。

“这,他们还真敢投啊”林娣咂舌。

“不是他们敢投,是他们相信我。”冷泽华道。

“可是,这可是没盈利的啊。”

“看事情别只看一面,做生意的人会比我们笨?”

林娣摇头。

“我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来了解我和我的能力,他们投资的百分比分为二八,八不过是一个数字,二才是真金白银。”

“你是说在其他项目上进行投资盈利?”

“对。”冷泽华从包里再次掏出一个文件夹递给林娣。

林娣疑惑的接过一看,居然是客户的履历和另外几份合同,仔细一看,袁总的孵化器公司居然才成立四年,合同上还有密密麻麻的借款率,还款率,资金投入比率。王总要成立的早,七年多。还有一个通航国际快运,是十二年,也是投资最多的。

林娣有些不解。

“看的懂吗?”

林娣摇摇头,揉了揉太阳穴。

“那我就给你讲讲吧,袁总你见过的,孵化器有限公司。”

林娣点头。

“你看他多大?”

没想到冷泽华会这么问。

林娣:“我看不出来。”

“二十七岁。”

“不会吧,这么厉害,才比我大四岁,”然后低喃,“是富二代?”

“你二十三?”冷泽华问。

“呃,对啊!”林娣尴尬。

“他不算富二代,家里小康生活,对于他的事业来说没有阻力罢了。”

林娣听到对方并不是靠父母发家的,不自觉的坐直了身子。

“他毕业后同朋友开孵化器公司,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的事业刚起步。那天我们同在一间咖啡厅,他正在同一位外商推销自己的公司。听完他滔滔不绝的演讲,虽然很青涩,但是他很了解他所从事的行业,很专业,客人听的很满意,我也很满意。”

“嗯。”

“最后我走之前递给他一张名片。后来我就成了他的客户对象。”

“原来师傅你之前是他的客户啊!”林娣有些明白了,这不就是礼尚往来。

冷泽华点点头:“可以这么说,他跟我们算得上是同行,却也不同。”

“哪里不同?”

“孵化器,就是培育,创新为主体。资金收纳,房产赋税为辅。”

林娣点头。

冷泽华接着说:“一年后他的同伴都坚持不下去离开了,结果是,人心散,导致公司资金不足,面临破产的危险。我向他抛出我们公司的橄榄枝,他不愿意。”

“为什么啊?”

“因为他相信他自己,后来我请他来我们公司,然后申请我们分公司总经理及高层展开一次演讲。

他很优秀,所以他得到了我们公司的投资,但是我们有合同,三年内他必须向公司无偿投资百分之十。如果公司在他手中经营不利,将再交出百分之四十的股权,由我们公司为大。”

“那他现在无偿投资了。”

冷泽华勾唇:“我说过,他很优秀。所以我们之间是合作伙伴,你把自己定在什么位置,这很重要。因为位置的高度取决于你的思想深度,眼界高低。如果我不给他机会,或许他同样会很好,却跟我没有关系,如今的皆大欢喜,在于他的努力和机遇,也在于我的坚持。”

“嗯。”

“第二个投资人王叔,是个很务实的人,他说他之所以离职而为什么要选择自己创业而不是寻求另一家工厂继续工作,他说,他公司研发的机器出现很多弊端,他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就是需要再多花一些钱和时间,他提出的建议自然没有被采纳,在自己认为最骄傲的地方屡屡碰壁,他一开始很沮丧,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后来他觉得这也许就是自己的机遇,所以最后一不做二不休,不顾家人反对辞职单干,这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来说无疑是更加困难的。他活了大半辈子,支持的人少,自己必然承受的就要多,每次讲到被哪些公司拒绝时都忍不住落泪。”

林娣都有些感同身受起来。

“他找了很多公司进行融资贷款,因为他没有资历,公司也没注册,个人也不具备偿还能力,所以被拒绝,这当然也包括我们公司,这个客户曾经是同事甩手不要的。我接过来时公司已经成立两年,当时我去找他时也很惊讶,由于没有资金推广,公司租在地下室,整个办公室简陋不堪,全是各个零件,而他自己穿着沾满机油的工作服,趴在机器下面检修。他给我的震撼很大,一个人独自支撑整个入不敷出的工厂。那个时候我也想搬他,可惜无能为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