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小七的锦绣前程+番外(47)

作者:树玲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当然,兄妹俩也没忘记,在这个时代做生意,没有靠山怎么行?于是他们找到周家老三周业津,商量着两家出资合股,周业津负责货源,这方面他轻车熟路,冯保喜没少跟着他跑,也都了解个七七八八,对他的为人也认可,冯保喜负责店里的销售管理,周家其他人不得插手,这个店独立结算,年终分红。

两人一拍即合,得到周老夫人点头许可后,便各自忙活起来。

既然要开百货商店,店铺的面积一定要够大,县城里街市上的店铺都是不太大的一间一间,冯保喜决定盖一座小七空间里那种小洋楼。

经过四年多的辛勤劳作,小七空间里的房子已经是一座装修还算可以的小洋楼,冯保喜第一次进去看到小洋楼的时候简直惊呆了!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这是房子?真能在上头再摞一层?现在他知道了,原来第一层的房子是可以没有凸起的屋脊的,一样是平的,二层上面才是屋脊,照这样的逻辑,二层上面还可以再继续摞,能盖的好高呢!小七告诉他,那叫楼房。

原本小七是可以拿一些后世高楼林立的图片给二哥看的,可转念一想,看了又怎样,不过是张大嘴巴吃惊感叹一番,他们现在又没法盖成那样的高楼,万一二哥问起来,她免不了要解释一番,虽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没有意义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小七让小王子从系统里帮他找了一张面积差不多的三层楼的图纸,找县衙就在主街再往南的尽头批了一块地,办理了相关手续就开工。

这块地现在看起来处在主街的尽头,看起来寂寞冷清的很,可小七和冯保喜都相信,等他们的店建起来,这里会慢慢吸引人气,一是因为稀奇,二是因为这县城的经济迟早都要发展壮大,街市一定要往外拓展,南边地广人稀,自然是拓展的好地方,如今的清冷之地迟早会成为繁华之所,他们非常有信心!

官府所建的砖窑去年因为百姓的生活好了起来,盖房子的需求也多了起来,停产了好几年的砖窑又重新烧了起来,小七又从小王子那里得了些先进技术加以改良,提升产量和质量。

第二年开春,历时七个月的建筑与装修,“冯周记百货商店”正式开门纳客!

开业这天,县城百姓几乎是倾巢出动,将街市堵得几乎水泄不通,好多人只能远远的望着三层楼高的百货商店议论纷纷。

“这叫楼房,这么高的听说只在京都才有呢,就连兴安州也没有几栋三层高的,二层的我倒是见过。”

“可不是怎么,我也听说了的,这冯周记啊就是冯家和周家一起合伙的,听说里面的货品也都贴了冯周记的标签,这叫什么……什么……哦,对,商标!这叫品牌商标!”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这贴上冯周记的品牌商标啊,就代表是冯周记出品,品质有保证,若是出了问题还可以找他们呢!”

随着一阵锣鼓喧天,冯保喜、县令周业卿、周业津三人一字排开,县令在正中,三人在扎着大红花的红绸前站定,一人手握一把剪刀,随着冯保祥一声“剪——彩——开——始”!三人同时握动手中的剪刀,三朵大红花落在礼仪小姐的托盘中,冯家兄妹们带头鼓掌,大家就都跟着拍起了巴掌……

“冯周记百货商店正——式——开——业!开业头三天所有货品打五折!欢迎各位光临惠顾!请进!请进哎——!”老四冯保祥已满17岁,过了变声期,声音清朗纯净,每天除了被三哥拖去陪练,就是被小七逼着大声朗读名著,被□□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一股后世的播音腔,所以被邀请作为主持人,果然不负众望,众人纷纷议论:这人说的这什么腔调?太好听啦!

冯周记百货商店里的商品除了普通市面上该有的,更有冯小七独创的产品,比如香皂、皂角熬制的洗发水、铅笔等等,一部分是冯小七自己要用到而现在还没有的,她就从系统里找了自制的方法,质量当然没法和后世的比,但优点是纯天然,再一个就是用起来很方便,能够大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比如铅笔就比毛笔用起来方便多了,总不用走哪里都带着砚台现磨吧!

百货商店的店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统一着装,冯小七直接把后世酒吧KTV服务生的服装拿过来用,女生白衬衫酒红色马甲长裙、男生白衬衫深蓝马甲长裤,马甲的前胸和后背都绣上了“冯周记”的字样,这也是冯周记的标识,并且,冯小七还特意去县衙注册了“冯周记”的品牌所有权,声明其他任何人不得使用“冯周记”字样和标识,否则官府将对其进行惩处!相对应的,冯周记每年要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费用,相当于品牌保护费,周业卿在听取了小七关于品牌概念的解释之后,欣然同意。

百货商店的所有商品并非完全出自周冯两家,很多产品直接由外地进货,冯保喜专门成立一个质检组,负责货品的质量检测,只有达到要求的才能进店销售,以保证货品的质量,而且一些非快消品,冯周记是提供质保的,为了自己的声誉和经济效益,也不能任由残次品流入店内。

开业前三天,暂且不看到底有多少消费者前来光顾,但看售货员,一个个忙的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由于这个时候不可能按上监控什么的,所以尽管冯保喜非常希望,但还是没有做成自选超市,都还是传统的货柜形式,这就辛苦售货员了。好在受光线的限制,此时的营业时间定在早九点到晚五点,做售货员怎么也比在田里刨一天的地轻快,所以很多年轻人更愿意来这上班挣工钱。

火爆的五折头三天过去后,百货的顾客开始回落,这些都在冯保喜的意料之内,他要再观察些时日,做好店内数据的统计,然后根据数据开始做一些相应的促销活动,力度肯定不能跟开业期间的五折比,不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某几款产品进行促销优惠,这些都将是百货商店以后营销的常态,什么打折啊、买送啊、限时促销啊……办法多着哩!冯保喜乐此不疲,仿佛他天生就是干这行的,从中得到的乐趣比坐在炕上数钱的乐趣还大!

第44章

作为青山县城数一数二的两大家族之一的韩家,眼巴巴看着周家的百货做的风生水起,自然是嫉妒恨的!这几年,他们韩家的家主虽在朝中得势,可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小县城,韩家还是只能望周家之项背,周家有冯小七这么个小神童,况且周家本身也并非酒囊饭袋之辈,总能不时的推出新产品,而韩家只能跟随周家把新品加以发扬,要么原料更高端、要么附加上更值钱的附件,将商品价格提高,针对中高层人群。

可如今,周家在小七的建议下,逐渐从基础原料上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也开始往中高端市场发展,加上他们的产品设计总是能推陈出新,慢慢的,富足人群更愿意购买周记的东西,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穿的用的跟底层老百姓款式一样只是材质不同而已的服饰,有新款,当然都追求新潮。

韩家书房里,这回,包括韩家大女儿韩政雅和小儿子韩政端,老两口和几个子女悉数到齐,针对冯周记百货热火朝天的销售场面,一家人严肃的开会,以寻求解决办法。

韩老爷子先发话:“那冯周记百货都开了两个多月了,顾客还是络绎不绝,再看看咱们韩记,这都亏了几个月了?要不是有其他县城的生意撑着,我看啊,用不了多久,韩家就得要饭去了!”

韩老太太端坐在韩老爷旁边,倒不似挨训的几个子女那般尽量低头缩小存在感,脸上却也是没了往日的得意之色,像是在发呆。

韩老爷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在几个子女身上轮一圈,见竟没有一个敢和他对视或是敢出个声的,更是气愤了,提高了声音,怒道:“大妞儿!你身为周家的长媳,周家这么大的动静你竟一无所知,害的我们跟那些底层老百姓一样,直到周家开始宣传了才得到消息,这时候得了消息又有何用?我们能在十日内盖好那么大栋楼房?我们能在十日内找齐那么多的货源?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搭台唱戏赚大钱!你说我要你有何用?”

被点名的韩政雅内心很是气愤,可面上可不敢露出半点不满之色,在周家虽说周家的各店铺都归她夫君管理,但是那冯周记百货当初可就说好了的,周家只出钱和周政津,其他人等一律不得干预百货的运营,更无权过问与百货相关的一切事宜,即便她在周家把两只耳朵竖起来、把两只眼睛瞠起来,也丝毫打听不到关于百货的任何消息,周家那些跟冯家兄妹走的近的孩子们,她也打过主意,想从他们嘴里套话,可那些小王八蛋一个比一个精,真不知他们是真的一无所知,还是都防着她,总之,每次都无功而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