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七回到家,也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不过是日行一善为求系统升级而已,剩下那半锅人参汤填了只山鸡炖上,大半个人参让她给了大哥收起来,以后治病救人用吧,家里人都健康着呢,而且年纪都不大,用不着进补,别补的鼻子窜血就得不偿失了。
如今的冯小七已经是县令大人的座上宾了,因为这个小神童说出来的东西都一一应验,尤其是她想出来的那些在耕种及其他方面的方法,调动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力、让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不少,只要肯干,再也不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吃的饱就是好生活!
“小七,你觉得接下来我应该侧重于发展哪方面产业?”周业卿和小七在书房里相对而坐,开门见山的问道。
他去年开始已经接受小七的建议,在全县推广小七提供的优良种子和沤肥办法,让每个村出一个人统一到石崖村学习种植技术,回去好指导本村的村民种植,去年风调雨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各个村子尝到了甜头,格外重视石崖村的变化,时不时的私下就派人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品种新技术。
小七并不急于将所有的东西都强硬塞给其他人,你来看,我欢迎,你看好了学会了自己回去种,种的不好可以来问我,我帮你找原因解决,但你不能把责任都推在我身上,怪我这东西不好,坑了你。所以一直以来,大家都相安无事,也有个别回去伺弄不好的,但别人家都种的很好,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百姓自己也认。
这周县令口中所称的“产业”当然也是跟小七学的,什么农业、手工业、餐饮业、娱乐业……小七都给分的细致着呢。一开始小七就特别强调,农业是一切的根本,只有粮食产量供应充足,老百姓不再担心挨饿问题,接下来才能去关心穿的暖不暖、漂亮不漂亮、住的好不好、吃的精不精、玩的乐不乐……周县令照做。
“农业这块还是不能放松,该拓荒种田还是要继续,多多益善,咱们青山县吃不下的,可以拿去其他县城卖,只能多,千万不能少!”
周县令点头称是。
“在保证农业的基础之上,其他产业都是允许发展的,这些嘛,可以让有特长的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做菜好吃的可以开酒楼、做衣服好看的可以开裁缝铺、会盖房子的可以带些人专门盖房子、衙门对这些行业都可以提倡提倡,等到各行各业都有专人做了,消费一活跃起来,这经济也就发展起来了,到时候整个县城就一片繁荣景象了,不过这些事不能急,也急不来,需要一步步引导推进……”
“主观……啥?是啥意思?”周县令细细领悟小七的每句话,可这句真不明白。
“呃……就是看他们自己的意思,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爱做什么、什么能做的好就做什么。”
“哦……哦……”周县令大概了解,点头称是……
两人在书房谈了近一个时辰,周县令难得抽时间回石崖村的周家,所以趁这次回来自然是要请教个彻底。
小七如今是大忙人,在其他村子买了几百亩田地,雇了人耕种伺弄,在自己的地上可以种更多品种的瓜果蔬菜,村民们没见过的她不能直接让人家种,比如苹果,要种下去两三年才能结果,若是想要大丰收,怎么也得个五六年,别人没看到满树硕果累累的样子,如何告诉他们说等几年、再等几年就结果了?就算基于对小七的信任听信了小七的话,可万一中间出了什么差错,到时候都没法解释,小七可不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
况且,带领哥哥们发家致富才是主要目的,至于其他人,不是她的责任,她现在也没想要往自己肩膀上揽那么大的担子,虽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可毕竟连她自己也需要时间一点点发展壮大,她不想中间出什么岔子,毕竟要分清主次,而且要充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让大家看到好处从而愿意主动来求,比她上赶着督促大家去做,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好在,这里的百姓是饿怕了、穷怕了,一听说有办法能够多产粮、多挣钱,积极性颇高,而且思想远没有后世的那么复杂,大多数人也没什么花花肠子,一心只想着多干活、吃饱饭、过好日子!
小七基本上是遵从了社会发展规律,从最底层的农业生产入手,把这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打牢之后,慢慢发展一些能够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产业,比如针对家居用品的手工业。衣食住行的基础都是农业,农业不仅能填饱人的肚子,从而提供劳动力和消费能力,更是其他各种原料的来源,比如种了棉花才能纺成线、织成布、做成衣,这两年,她没少让大家种经济作物,都是为了积累原材料。
现如今,石崖村已经有十几台纺车和织布机,当然都是纯人力操作,这个还真不是小七提供的现成图纸,而是周老夫人特意请家主从南方运来的机器,还安排了一个技术工人过来教授,不过小七将这台机器和系统里的图纸核对完毕后,假装和哥哥们一起研究改良,画出了新的图纸,给李木匠制作。由于工序繁琐细致,周县令特意调配了全县其他的木匠一起研究制作,大大加快了制作进度,新产品比原来的效率更高,很多年纪大了没法下地种田的婆婆在家里也能纺线织布,百姓们自然是乐意在家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
第43章
小七之所以没有直接提供图纸,实在是为了保护自己及家人。以前她提供的各种工具图纸都是能够找到原型的,她只要说是和哥哥们在那些原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便能搪塞过去,就好比那些新品种的粮食蔬菜,都能在林子里找到一样的或类似的,她也好解释,这复杂的纺车若是凭空让她拿出来,还真是没法解释。
和大多数穿越到古代的现代人一样,对于这里生活的不便,尤其是基本生活上的不便,小七也是抱怨多多,比如洗澡、比如上厕所……好在小七前世小时候就是在农村长大,一两个礼拜不洗澡也是常有的事儿,上旱厕也习惯,唯一不习惯的是没有卫生纸!这里的人都用一种叫“厕筹”的木片,唉,也罢,等她有能力了开个造纸厂,专门生产卫生纸!她现在十岁,再过几年,恭迎大姨妈驾到之后,没有小天使的呵护,她要怎么办?想想都头疼!
……
一晃又是两年过去,两个哥哥已经满18岁,虽说在现在这个时代要20岁才算成人,可在后世,18岁便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了,能够独立自主的拿主意了,所以她决定和大哥二哥谈谈,听听他们的想法,她为他们准备了创业资本,若他们有想法,就可以大干一场!
“自己开医馆?”大哥冯保恭诧异的瞪大了眼,看着小妹,“恐怕不行,虽然我知道的药方很多,可在望闻问切方面,我还有不足,很多病不是简单的一种,而是好多种混杂在一起,我还需要再继续累积经验才行,给卢大夫打个下手,或是看些简单的病还可以,太复杂的我……”
小七对着大哥笑的无奈,她这个大哥啊,聪明、善良,只是比二哥少了份闯劲儿,大概因为是老大的原因,要承担太多的责任,所以处处小心谨慎。
“大哥,我们开个诊所不一定要包治百病啊,再说有哪个大夫敢说包治百病?我们的诊所可以卖药、帮助有需要的人调理身体,至于治病嘛,你有把握的就治,没把握就明说,让他们另寻高明就是了,这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实在不行,我们和卢大夫商量一下,让他入股,你们合干,年底分红,你觉得怎么样?”
冯保恭在闹明白了何为入股何为分红之后,觉得这个可行,于是颠颠儿的跑去找卢大夫商量去了。
二哥冯保喜的脑筋就活络的多,主要是小七给的书看的多了,跟随周家老三到处跑,世面见的也多,想法就更多了。
如今的店铺都只卖单一货品,比如布铺、米铺、肉铺……你想多买几样就得整条街走过去、挨家的店铺进,所以冯保喜打算借用后世综合商场的概念,开一家百货商店,只要进一家店,基本上你需要的商品就都能购齐,而且买的越多折扣越大,这些刺激消费的手段,后世的书中有太多的高招,冯保喜摩拳擦掌想要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