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母和陶葵也就不说了,就是想仗着祖母的话让我们带他们去见见人,多多应酬。我还是可以理解的。就是她们不明说,非得这般算计着来,我就不舒服了。”
安泰长公主点头赞同,“咱们都是亲戚,帮衬一把不算什么事情。可要是想着逼迫我们,那她们也太没脑子了。”
一番话逗得陶妧哈哈大笑,“可不是。还有陶玥。这个陶玥应该只是想在我面前扮演一个被嫡母嫡姐欺凌的可怜庶女,可我眼睛不瞎,看得出来陶玥在二房其实还是有几分脸面的。”
安泰长公主听了却低头沉吟片刻,轻声道:“阿妧,你没有觉得不对劲吗?”
“嗯?”陶妧不解。
“陶玥想博得你的同情和认同,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不过你想过她为何这么做吗?”
“不过是看中我的家世,或者跟二伯母和二姐姐一样,想让我带着她,顺便提升一下她的地位。”陶妧看着娘亲郑重的表情,思忖良久慢慢将她想到的东西说出来。
“可这值得吗?”安泰长公主反问,“陶玥身为庶女,这般越过嫡母和嫡姐讨好你,甚至抢了嫡姐的风头,你说背地里你二伯母会不会整治她?她知道她这样做的后果吗?我毕竟只是她的三婶,对她的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最起码在她的亲事上肯定插不上话。你说她这么得罪嫡母,不怕嫡母到时候给她找个面甜心苦的亲事吗?”
陶妧蹙眉顺着娘亲的话想了想,陶玥这样做确实不值当。讨好她还不如讨好嫡母嫡姐,最起码能让陶玥的日子好过一些。
“你说陶玥像是蠢到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的人吗?”
不像!陶妧心里一震,陶玥可是初次见面就知道她喜欢豆腐肉沫的人,怎么也不像是掂不清轻重的人。那陶玥到底是为了什么来接近她的?又是什么能让陶玥觉得好处能压过讨好嫡母嫡姐?
响鼓不用重锤,安泰长公主见陶妧脸上的表情就知道陶妧想明白了,笑着揉揉陶妧的头发笑道:“遇到事情还是要稍稍往深里想一想。不过也不必太过忧心,你只要知道陶玥心里在算计你,你提防着她也就罢了。”
虽说如此,陶妧却只觉心里空空落落,没有个着落。不知为何,她心中隐隐有感觉,陶玥肯定会给她的生活掀起巨大的波浪。
“好了,快用膳吧。过几日就是皇后娘娘的千秋节了,虽说娘会准备一份重礼,不过你也准备一点东西才好。总不能失了礼数。”
陶妧颔首表示明白,嘴上却嘟哝道:“皇后娘娘又不喜欢我,我选什么她都不会喜欢的。干脆我选个皇帝舅舅喜欢的东西好了。皇帝舅舅高兴了,皇后娘娘自然也高兴了。”
“你这孩子!”安泰长公主听着就嗔了一句,却没有多说。
第23章 进宫
皇后娘娘的千秋节马上就要到了,整个京城的贵妇们都到处搜刮好东西以期望能在千秋节上给皇后娘娘留一个好印象。
不过,也不是谁都能进宫赴宴的。陶国公府只有陶老夫人和世子夫人有资格进宫。
陶葵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想到这是跟太子爷见面的好机会,磨着陶老夫人想进宫。或者让陶老夫人压制着安泰长公主,让安泰长公主带她们进去。
谁知道话还没说出口,陶国公世子夫人陶大夫人就率先开口道这件事情不能做,否则会影响陶国公的官职,陶老夫人才偃旗息鼓。
千秋节当日,安泰长公主府的马车是随着陶国公府的马车一起走的。安泰长公主刚准备出门就被陶国公世子夫人陶莫氏携着手。
世子夫人随手将一个绣了并蒂莲的荷包塞到陶妧怀里,轻声道:“唉,都是我家那个不成器的缨儿,不知轻重好坏,好不容易日子好过些了偏偏又闹出事情来。听说前些日子又顶撞了亲家母,亲家母在给她立规矩,我真真是臊的慌。”
安泰长公主不禁看了陶妧一眼,听着世子夫人这话分明是陶缨得罪了陶妧来请罪了,可她却没听到半点风声。
她打个哈哈应付过去,“都是自家姐妹,上牙磕下牙的,闹一闹便过去了。”
“那就好,那就好!”
“萍枝,马上就要出发了,你磨蹭什么呢!”
不远处的陶老夫人绷着脸喊了一声,世子夫人回头应了一声,歉意地朝安泰长公主笑笑便回去了。
陶老夫人却还不甘心,不过到底在外面,不能做的过分。她笑得一脸慈祥:“阿妧,你要不要跟同坐一辆车?我们祖孙两个也能亲昵亲昵。”
陶妧也回了个甜美至极的笑脸,“我还是不打扰祖母了。”
“那好,我出门的时候带了一匣子点心,是你二姐姐亲手做的,一会儿给你送过去些。”
“多谢祖母。”
祖慈孙孝的画面在两人各自上了马车之后就戛然而止,陶妧习惯了陶老夫人在外好面子的举动,也乐得应酬两句,毕竟她也不想着真的传出去两人不对付的名头。
安泰长公主当然看到了方才的事情,心疼地摸摸了阿妧的头发。她的女儿合该最好的,可明明都是陶老夫人的亲孙女,偏偏待遇如此不同。
她也害怕因着这个陶妧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只能加倍疼爱阿妧了。“离皇宫还有段距离,你今儿起得早了些,眯一会儿吧。”
陶妧窝进安泰长公主的怀抱,惬意地闭上眼,嘴上却吐槽道:“每次都是这样,可从来没有见过祖母送过来半点东西。就是做个样子也好啊。”
安泰长公主没有说话,只是抚弄着陶妧的头发听着外面粼粼马车声,想起了远在边疆的丈夫。陶季晨膝下只有陶妧这一女,向来宠爱有加,说不上言听计从但也是宠在手心。
陶季晨要是在京城的话,哪里是看着陶老夫人这般折辱自家女儿?
安泰长公主垂下眼睑,即使丈夫不在,她也要呵护好自家女儿才是。
一柱香的功夫,马车就慢慢停了下来。陶妧从安泰长公主怀里爬起来掀开帘子往外看,就见周围挤满了各家府邸的马车。人虽然多却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有前面引路的太监和侍卫低声交谈着。
安泰长公主看见了也不制止,顺手帮陶妧整理了有些散乱的鬓角,笑问:“今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
陶妧看着外面规整的马车,随口答道:“没什么新奇的。舅舅也怪可怜的,每年都是这些花样。”
“你这孩子!”
陶妧讨好地冲安泰长公主笑笑,余光却瞥到一人策马扬鞭飞驰而过。她一下子起了好奇心,毕竟这里离皇宫不远,很少有人敢在这里喧闹的,一个不留神就会被治个“大不敬”的罪名。
火红高头骏马昂首扬尾,随着男子的轻喝声停住脚步。陶妧暗赞一声“好马”,体态轻盈还能做到令行禁止,少了一分烈马的张扬,却多了一分军马的内敛和坚定。
男子翻身下马,马儿立刻亲昵地凑上去,马头轻轻地蹭了蹭男子的脸庞,换回男子的轻拍。
本来招待贵妇们的小太监匆匆忙忙放下手头的事情,朝男子迎去。男子这时才不经意地偏过头来瞥了小太监一眼。
陶妧登时微微张嘴,那男子肃着一张脸,嘴唇紧紧抿着。小太监的点头哈腰都没有换回男子的一个眼神,似乎是察觉到陶妧灼灼的目光,扭头朝陶妧看了过来。
陶妧丝毫不扭捏,反而顺着男子的目光又看过去。手中的帘子却不禁攥紧了些,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瑞王戚舒。自那天起,她就打听了瑞王的动静,只是到底没有听到他的丑闻。也没听到瑞王有背着芭蕉叶招摇过市的轶事。
想到这里,她略微遗憾地抿抿嘴唇,随即朝戚舒绽放笑脸,似乎一点都没有介怀那天的事情。
可这幅样子落在对面戚舒的眼里却满满都是挑衅,他身形僵了僵,脑海里又闪现出遇见陶妧时悲惨的场景:从树上掉下来、被鸟抱头、芭蕉叶、还有空空如也的后背……
本来还算可以的运气在碰到陶妧的时候荡然无存,甚至还有见底的架势。太阳穴本能跳了跳,他别过头去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只是迈步往前的时候另一头冲过来一个端着牌子的小太监兜头就朝他怀里撞了过来。
他立马闪向一边,却还是被小太监撞到了肩膀。他立稳身形,虽然肩膀不疼,可到底差点又出了一次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