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穿书者盼我死(16)

这般说说笑笑将陶妧送上马车,钱夫人才有空回头对陶二夫人笑道:“陶二夫人,此次时间尚短什么都来不及说,只等来日再叙了。”

不过是句客套话罢了。

陶二夫人勉强扯扯嘴角,方才钱夫人对她不冷不热的,任她如何奉承都没有一句准话,这趟费尽心思的交际显然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不管陶家二房的人如何想,这场匆匆的宴席就此结束。回去的时候,陶妧也没有招呼二房的人,只独自一人乘着长公主府的马车回了安泰长公主府。

而陶家二房的马车一片静寂。

陶玥咬唇懊恼此次出行丝毫没有得到好处,正思忖着该找什么由头往女主身边凑还不显得莽撞和唐突,却听一旁的陶荇嬉笑道:“五妹妹怎么不坐四妹妹的车回去了?是不是四妹妹不允许你坐了?”

像是被碰到的刺猬一般,陶玥立马打起精神反唇相讥:“三姐姐还是顾好自己吧。”

话音刚落她就敏感地察觉到嫡母陶二夫人阴恻恻的眼神。

陶玥打了个寒颤,这才意识到这里还有个嫡母,干脆埋头不说话。

陶荇看着她的样子却以为她怕了,仰着头骄傲道:“你还是别硬生生往四妹妹身边凑了,反倒败坏了咱们二房的名声。”

寂静无声的马车里只有陶荇略显聒噪的声音,陶二夫人和陶葵本就心里不痛快,听着陶荇的话只觉烦忧,不由异口同声地喝道:“好了!”。

陶荇被喝得愣了愣,就见陶葵蹙眉道:“荇儿,你也大了,总得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该怎么说话。不能再这般肆意妄为了,你可知道你这般样子出去了只会显得自己无礼罢了。”

一句话说得陶荇眼眶泛起了泪光,她不由求救般地看向娘亲,岂料娘亲也一脸严肃,没有帮她说话。她顿时心里委屈极了,这件事情明明就是陶玥做的不对,为何娘亲和姐姐不站在她这边。

嫡庶之别,贵贱之别,如今根本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即使是出门在外,贵家小姐们都会因着陶玥的举动非议她们陶家嫡庶不分,毫无家法。

陶玥的言行举止传出去了难不成不会影响她们陶家的声誉吗?再说陶妧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招惹的人,陶玥要是在陶妧面前做了什么事情,难不成还要她们跟着一起承受吗?

可娘亲和姐姐却根本不理解她的心思,或者根本就不在意她的看法。

越想越委屈,她别过脸不再看娘亲和姐姐,嘴里却不由憋出啜泣声。

陶二夫人听到陶荇的哭声有点迟疑,想着是不是应该安慰安慰她,却被身旁的陶葵一把拉住。

陶葵蹙紧眉尖朝陶二夫人摇摇头,陶二夫人咬牙干脆狠下心来。

陶荇确实年纪不小了,等陶葵的婚事定下来,也该给陶荇相看人家了。陶荇总不能还是这幅小孩子模样。天真烂漫只适合于未出阁的少女,真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哪家的婆婆会希望自家儿媳妇幼稚无比,只会看你会不会持家,是不是贤良淑德。

想到这里,陶二夫人觉得葵儿说得对,不能再惯着荇儿了。

陶二夫人这下子打定了主意,冲陶葵点点头,随即真的不再管陶荇了。

陶葵见陶荇委委屈屈的样子,心里还是不痛快。同样是二房的人,陶荇总是这般无忧无虑的模样,对二房的处境一定都不清楚,简直蠢到家了。

她捻捻眉头,也知道这次是她迁怒了,可陶荇确实该长大了。

陶玥却一点都不在意其他人的行为,陶荇哭就哭呗,关她什么事情?她头疼的是,该如何不着痕迹地接近女主,顺便将她有所图谋份形象洗干净了。

一行人各有各的忧思,只有陶荇一个人哭得情真意切,只觉全世界都抛弃了她。

至于陶老夫人听到钱府发生的事情,又差点气得厥过去。她厉声呵斥下人却安泰长公主府唤安泰长公主和陶妧过来,却被告知她们都没空,又被气了一回。

陶老夫人这下子是觉得哪里都不舒服,胸口像是憋了一团棉花,又闷又痒,重重地喘着气。

后院的陶国公世子夫人听到盛荣堂的下人要拿着牌子请太医,不耐烦地摆摆手,“这些日子正是皇后千秋节,哪有这个时候请太医的?去给老夫人把府上供奉的随军大夫叫一个过去,两付药下去也就顺畅了。”

盛荣堂的人不敢吭声,只能悻悻地回去复命了。

不出意外陶老夫人又气了一回,整个陶国公府也因着这个不得安宁。

第22章 妖怪

陶妧一回到安泰长公主府,就像是将背后的重包袱甩了个干干净净,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不少。

如果可以的话,她实在是不想再跟二房的三个姑娘再交往了。太累了。

不过,她是越发看不懂陶玥了。

陶玥平日能跟陶荇肆无忌惮地犟嘴打闹,定然是在二伯父面前有几分脸面的。只是她为何要朝自己哭诉?真的只是为了沾她的光,或者博得她的好感吗?

那豆腐肉沫又是怎么回事?

陶玥如今在她的眼里,就像是话本子里披着人皮的妖怪,怎么也看不透里面是什么。

想到这里,陶妧不禁笑出声,她这也是被二房的人痴缠傻了,竟然想出这般不着调的事情。

“小姐,殿下等着您用膳呢。”安泰长公主身边的迟兰急急迎上来。

陶妧闻言冷下脸,轻叱道:“娘亲怎么还没有用膳?你们也不知道劝着点?”说着就快步往正房走去。

迟兰也赶紧跟上去,“殿下知道您在外面肯定吃不好,干脆就让等着您。还让厨房做了小姐最爱吃的菜。”

陶妧脚步未停,不等候着的小丫鬟进去通传,她就自己掀开帘子走了进去。

“怎么这么急匆匆的?小心摔着。”安泰长公主在窗前摆弄着棋子,应该是听到声音,笑着朝她望过来。

陶妧缓缓气,这才放慢脚步慢慢靠过来,笑道:“还不是听着娘亲不听话不肯用膳,女儿当然急了。娘饿了就先用膳好了,不必等我的。”

安泰长公主将棋子一一捡好,起身拉着陶妧坐到八仙桌旁,桌角的流苏晃晃悠悠将陶妧的心彻底安定下来。似乎方才的一切烦忧都烟消云散,根本不曾烦扰她半点。

“迟兰,葛巾,去吩咐厨房上菜。一定要热乎一点的,暖胃。”

安泰长公主吩咐完,就拉着陶妧一起净手,品茶。在安泰长公主府用膳前一定要喝茶,说是这样益于养生。

“娘,以后要是用膳的时间到了,我还没有回来,就不必等我了。您先吃好了。”

“你这孩子。我一个人用膳有什么意思?我也知道你肯定用不惯外面的饭菜,倒不如等你一起回来一起用。”

陶妧听着就叹口气,知道多劝也无益。毕竟从小到大,她劝过这么多次了,也没见娘亲改分毫。不过倒也是,这么大一个长公主府,一旦她不在,就只剩娘亲一个人了。一个人用膳确实没意思得紧。

“阿妧,这次去钱府没有不长眼的欺负你吧?”

“娘亲,你还不知道我的性子?谁能欺负得了我?”陶妧看着小丫鬟们将准备好的佳肴一一摆上桌,面前摆着的一盘豆腐肉沫。

白嫩的豆腐块匀称地染上酱色,每块都攀附着点点肉沫,上面还撒了些许翠绿的葱花,色泽诱人,让人食指大动。

不过,看着这盘豆腐肉沫,她竟然想起陶玥那张漂亮的脸蛋。本来应该让她食欲大开的菜肴也跟着失了几分颜色。

安泰长公主听着就无奈地摇摇头,拿着公筷帮陶妧夹了一块,示意她快吃。“你性子再厉害,也架不住别人算计。防人之心不可无,谁知道哪个人就装的好呢?”

“娘在宫中见得多了。远的不说,就说钱老夫人,往日咱们去了她哪次不是对你亲切无比?可结果呢?算计起你来也丝毫不手软。”

陶妧将嘴里的滑嫩的豆腐抿下,只觉整个人都因着这些吃食鲜活起来。

她微微颔首,赞同娘亲的话,“知人知面不知心也就是这个道理了吧。这次去钱府,别的不说,我实在是不耐烦二房的那些人。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想的,明明身份段位都不够,偏偏要算计着。”

安泰长公主顺利从自家宝贝女儿嘴里套出话来,危险地眯了眯眼睛,“怎么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