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我死了+番外(216)

常昀在批阅奏表的同时,在另一张纸上规划着逃跑路线,顺手摸了摸侄儿的头发,“都告诉你了,她不是胡女……唉,我跟你争这个做什么,她是不是胡女和我要离开洛阳有关系么?”

“江山不及美人重乎?”

常昀用看傻子的眼神瞪了眼小侄儿,“对于乔木而言,泥土是其生存的根本,对于鱼儿来说,没有水它就无法活下去。你这问话就好比是一只猫对着树木和游鱼说——我那么喜欢耗子,你们为什么不喜欢耗子?耗子不重要么?”

小侄儿怔怔的想了一会,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总之人各有志。”常昀转过头去继续去看尚书台递上来的粮仓数目清查结果,“我做了这么些年的皇帝,自认为不曾亏欠过山河社稷。留给你的江山算是安稳,你虽然年轻,但是足够聪明,再加上我为你挑选的臣子辅佐,我相信你是能够做一个好皇帝的。”

他一个本不姓常的人为常家的天下卖命多年,仁至义尽。

元光十四年年,在经过了重重设计之后,他总算成功的离开了皇宫。

大宣开国百年,历代皇帝中,有人是老死、有人是病亡、有人是被臣子所杀、有人死于妻儿之手,唯有常昀,是以这样的方式退场。

不知他这一生若是载入了史册中,后人将如何看他。

不过,管这些做什么?旁人怎样看他,和他有什么关系?

**

常昀不后悔舍下皇位和褚谧君离开皇宫。

他唯一后悔的就是出宫钱带上的财物太少了。

早知道褚谧君这些年攒下的身家不少,可没想到她能那么有钱,原以为两个人浪迹天涯风雨同舟,却没想到他是从一个锦绣堆爬进了另一个锦绣堆。

常昀穿着齐鲁冰纨、手边摆着西域美酒、熏着安息香料——心里怎么都觉得不是滋味。

“我觉得,我似乎有些像是……”

一旁低头算账的褚谧君精准的回复了他两个字,“面首。”

是了,面首。

常昀郁卒的捂住脸。曾几何时他也坐拥天下,早知道离宫前就多准备些东西了,顺手把太和殿里的金砖敲下来几块也行啊。

“我觉得我不能再这样吃闲饭了。”常昀认真的对着褚谧君道:“你身边的人手足够么?我也可以出一份力的。”

褚谧君想了想,用赫兰语问他:“该学的东西你都学好了么?”

常昀顿时无话。

他们眼下已经离开洛阳,现在是在西赫兰的地盘。

不,常昀并不是觉得西赫兰有什么不好,虽然这里风沙很大刮得人脸疼、虽然这里的食物他吃不惯,那些奶酥、乳酪他一碰就犯恶心、虽然这里有很多习俗他暂时还无法接受,但常昀觉得西赫兰是个不错的地方,真的。这里天地辽阔,不同于高楼栉比的洛阳,是另一种新奇的风景;这里的人也爽朗豪放,与他们打交道让常昀十分愉快。他在西赫兰可以四处撒欢,骑马来去如风的跑,打兔子、猎狐狸;夜晚走出帐篷,便能看见漫天的星海。

唯一不好的就是,他胡语学得不好。

年少时他的确学过西赫兰的语言啦,但是很快他就去当皇帝了,在那个位子上待了十多年,早年学过的东西差不多都忘光了。

褚谧君手下管着数支商队,其中不少是胡人,常昀若学不好胡语,有什么脸面说要帮她?

所以年过三十的前任君王,也只能委委屈屈的跟着陌敦为他请来的老师学赫兰的语言及风俗。

陌敦虽然做了单于,但脾气还是和少年时一样,时不时会跑来常昀这里嘲笑他一番,说白了就是欠收拾。常昀偶尔被他惹急了,也会捋袖子和他好好打一架,打完之后再一同喝酒。

“总这样跑过来找我,你很闲么?”常昀问。

“呃,别说,还真挺闲的。”

短短几年时间,东赫兰差不多已经被西赫兰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了,陌敦也就理所当然的松懈了下来。西赫兰的大小事务有他的长姊延勒和母亲冯翊公主帮忙管着,他也乐得自在。

延勒是个颇有才干的女人,这么些年为西赫兰的复起出了不少力。

她也帮了褚谧君不少,褚谧君能够自由的行走与西域,很多时候都是倚靠着延勒撑腰。

“替我向令姊问好。”常昀说。

在西域待了大概半年,常昀总算将胡语学得差不多了——当然,倒也不是说多么精通,但是与胡人交流基本没有问题。

这时常昀开始帮着褚谧君管理商队。

不过很快,他与褚谧君就收到了清河王的来信。

清河王在褚谧君和常昀成婚之后,便彻底放下心来,开始四处游玩,这年他来到了江左,恰好遇见了褚淮与女儿东安君。

褚相这年已有九十高龄,东安君想要请常昀褚谧君夫妇来到建邺,见上褚淮一面。

第185章 番外:谧昀夫妇(二) ...

风尘仆仆四五个月, 总算到了建邺城。

曾经的相国, 而今就隐居在建邺城的郊外。东安君陪着父亲一起来到了这里, 在牛首山角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小庄园,而后便长居于此。

褚谧君和常昀从塞外到江左,一路车马劳顿。来到东安君这园子,便如同是到了仙境一般, 彻底放松了下来。

东安君有爵位,有封邑,私产不少,从前在琅琊时,过得就是奢华的日子,来到建邺后,生活模式照旧。进入山庄后, 前来迎接的褚谧君二人的是容貌秀丽的年轻仆役,马车驶入庄园内, 一路上所见皆是奇花异石,楼台精巧。

东安君站在廊下迎他们二人。她有许久不曾见他们了, 这两个年轻人于她而言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她当然要亲自来迎。

“你们可算是来了。”她握住褚谧君和常昀的手,“这些年,我一直在想你们。去年听说皇帝退位, 我还以为你们会来我这,谁料到你们居然去了塞外。”

“这也是情非得已。”褚谧君说:“毕竟云奴是私逃出来的,去塞外也可避开纷扰。当时要是直接到了建邺, 说不定还会连累姨母您。”

褚谧君还是称呼东安君为姨母,东安君待她也一如从前。唯有常昀在面对自己的生母时总有些忸怩,目光停留在东安君脸上,却又在东安君看向他时,匆匆转头佯作在赏风景。

毕竟他和自己的生母接触不多,在身份不明之前,只于少年时匆匆见过一面。元光四年,他终于在东安君面前坦诚身份,但在那不久后,东安君便随褚淮一同南下建邺了。

这些年虽与东安君时常有书信往来,但乍然见到东安君容颜,常昀还是免不了紧张。

好在东安君这些年过得也还不错,贵妇人大多保养得当,看不出岁月的痕迹,见她面色红润,鬓发乌黑,常昀悄悄得舒了口气。

但东安君却说自己老了,是被阿念气的。

东安君将他们二人请进了屋里,用最好的茶汤和自己亲自做的糕点来招待,如每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那样絮絮叨叨的问起了褚谧君和常昀之间的事情,比如说,平日里相处得如何,手头的钱财可否足够,何时能有子嗣。

等到把小两口问得有些不知所措之后,她叹了口气,又开始抱怨起自己的女儿。

褚淮辞去相位后,东安君为了照顾父亲,弥补多年未能尽的孝道,也跟着一同去了建邺。作为她女儿的阿念也跟着一块。

当初东安君是想要反对的,她想让阿念留在洛阳或是琅琊,也好凭借原有的权势为她找个不错的夫家。奈何阿念执意跟着母亲来了建邺,先是陪同在褚淮身边学了几年的诗书,然后开始研究起了《周易》。

去年常昀退位,身为元光一朝“佞幸”的钟长生赶紧也离开了朝堂,以免惹祸上身。前不久他来到了建邺,请求东安君看在多年前的情分上,给他一个庇护之所。

说实话东安君和他没有多少情谊可言,她身边人大多年轻英俊,她才看不上老得须发灰白的钟长生。阿念虽然流着他的血,却是东安君一手养大还跟着她一起姓褚,算不得他女儿。

不过东安君还是一时心软,将他留了下来。

“谁料这混账成日里不做正事,只知教我女儿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看相、望气、卜卦、星象!”东安君愤然一拍红漆楠木案,望向常昀和褚谧君后,她的目光倒是柔和了些许,“就在几日前,钟长生带着阿念出去胡闹了,说是寻仙问道,呵。我倒要看看他们能从哪里给我找来一位神仙。”

上一篇:嫁给女主她哥下一篇:夫人万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