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我死了+番外(180)

“你要抛下我了——”朱霓哑着嗓子低吼。

褚瑗发了一会呆,然后说:“霓娘,我一直是很喜欢你的。我小时候想过,我长大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女孩,见到你后,我发现你就是我幼年时希望长成的模样。”

不是谁一开始就喜欢撒谎,喜欢提心吊胆的隐藏自己的性别投身到权力角逐之中。在十三岁之前,褚瑗一直都是以女孩的身份存在于世上,她也曾穿着轻软的纱罗裙裳,对着镜子悄悄抹胭脂描花黄,也曾在月下畅想自己的未来,风吹起她鬓发。

“在遇到你之前,我挺讨厌女孩子的。我想女孩能做什么呀,这一世只能规规矩矩的待在笼子里,不管那笼子是金笼子、铁笼子还是草笼子,都是一样的。我要实现我的心愿,就只能放弃‘褚瑗’这个身份,以‘卫贤’之名活下来。可以说,‘褚瑗’在我十三岁时就死了,被‘卫贤’吃掉了。”

她一个病弱之人,实在不该说这么多的话,徐姓青年频频示意她该休息了,可是她摇头,强撑着继续说了下去。

“可是后来我遇到了你,霓娘。你的父兄、亲友都拿你当疯子,认为你不识抬举又不懂规矩,可我偏偏喜欢你。我喜欢不甘心钻进笼子里的人。如果我没有选择成为‘卫贤’,或许我就会成为你这样的人。我一次次帮你,正是出于这份喜欢。我想要知道你能够走多远,这样我就可以推断,我能够走多远。”

“所以。”她握住朱霓的手,“即便我不在了,你也要好好活下去。你走过哪里,便等于我也去过哪里。”

*

朱霓终究是个过于感性的人。褚瑗不避讳自己即将死亡的事实,但这对于她来说,对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如同刀一般往她的心口刺了下去。

然而她是有孕之身,情绪这样波动自然受不住。在她哭得声嘶力竭昏过去后,褚瑗对清河王说:“带她回去吧。”

“你呢?”清河王迟疑:“她很担心你。”

“她留在这里,只会越来越担心。我也不希望她看见我走到末路的样子。”在同清河王说话时,她的语气要理智许多,也冷淡许多,“若是清河王不放心,就替她留下来吧。”说到这里时,她的眼神忽然有些古怪,“清河王留下来吧。”一个油尽灯枯的人,眼睛却是那样的明亮,像是陷入了某种诡异的亢奋之中。

清河王该想到的,虽然褚瑗在面对朱霓时状态并不算,可世上有哪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够风轻云淡的接受自己的死亡呢?

那时的褚瑗,其实已经被恐惧给压垮了。

将朱霓送走后,他再回到洛阳城郊那处褚瑗暂时住着的褚家庄园,他听见了女子声嘶力竭的大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意识到那是褚瑗的哭声。

认识这人多年,以“卫贤”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她,从来都是温和优雅。在濒死的时候她终于尖利的大哭了起来,好像要将自己的不甘、怨恨、畏惧都宣泄在哭声中。

“我三岁就学,熟读五经、遍览史籍……我十三岁入尚书台、二十一岁入凉州……我助我父亲推行过新政、也为他铲除过政敌……我杀过人也救过人……我曾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身入险地整顿边防,我也曾冒着风暴大雪周游西域……可我现在居然就要死了?我居然要死了!我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又做成了什么!我怎么可能甘心——”

他听见带着哭腔的吼声,字字撕心裂肺。

她的确快要死了,即便怀着许多的侥幸,然而所有的大夫都说,她要死了。

她在凉州之乱中受到的折磨、她多年殚精竭虑留下的积病、她一路颠沛流离而错过了救治的时机——这些都组成了网,勒住了她的脖子。

她不可能喝下打胎的药物,因为她的身体根本受不住,而她也没有多少精力能够顺利生下腹中的孩子。

她迟迟不肯踏入洛阳城,就这样在城外等待着死亡降临。

她的母亲卫夫人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猝然病倒,听说也命不久矣。

她的父亲褚淮四年前被贬官琅琊,至今未归,也不能归来,否则将会被视为谋逆。

四月,褚淮检举上官家族侵吞民田、私毁堤坝之事。

清河王不明白褚淮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那个徐姓的年轻人告诉他,褚淮这是要与琅琊世族正式开战了。

“他这样做很危险。因为他还没有积蓄足够的实力,很有可能遭到反扑,就此一蹶不振。”徐姓青年虽说因褚瑗而日渐消沉,但仍是敏锐聪慧的。

对此清河王表示同意。

他和朱霓曾在琅琊上官家短暂的待过,那些天里他们已经目睹了上官氏是何等的富足、族中子弟又是何等的优秀,就像是一株参天古木,人力哪能轻易推倒?何况上官氏背后还有无数琅琊郡的大小世家。

“褚公为何要贸然向上官氏发难呢?”

徐姓青年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说:“因为他的女儿快死了,他得为自己的女儿复仇。”

清河王倒吸一口凉气,什么都懂了。

褚瑗死在永懋四年四月的某天,具体是哪天清河王也记不得了。因为她是受尽了折磨才死的,连续三天的生产,耗尽了她的体力与心力,最后她才在第三天的黎明时分彻底断气。

血的腥气在风中飘散,无孔不入。

原本待在房中陪伴自己妹妹的褚皇后在褚瑗断气后,终于忍不住从那间满是血腥气的房子里跑了出来。人前端庄雍容的皇后,跌跌撞撞的狂奔在繁复曲折的长廊中,最后冲到了庭院内,放声大哭,痛苦的揪住自己的头发,又将手塞入口中,咬得鲜血淋淋。

生下来就不懂什么是恐惧的褚亭,在那一天知道了何为恐惧。她拼了命的逃,就好像褚瑗死前流的血会一路追着她过来似的。

她回到了皇宫中,将自己关在寝殿七天七夜不敢出来,直到褚瑗下葬时她都不曾露面。

好像她不看着褚瑗被埋入泥土里,褚瑗就没有死似的。

褚瑗死的时候,朱霓并不在。她也是孕妇,不能见如此惨烈的场面。褚瑗料到了自己走时会有多难看,所以坚决的拒绝了她的探访。

对了,褚瑗拼尽全力,生下了一个女孩。

一个瘦小孱弱,先天不良,生下来就满载着罪恶的女孩。

第161章

永懋四年五月初, 琅琊上官氏因谋逆而获罪。

其实他们的罪行应当是毁堤冲田、掳民为奴、兼并无度, 只是因为他们在琅琊郡势力实在是过于盘根错节, 短时间内褚淮无法以这样的罪名扳倒他们,索性给他们扣上了谋反之罪。

皇帝寻求制衡之术,在褚淮被贬官后的这四年里,他感受到了世家大族给他带来的威胁不比褚党要小, 再加上上官氏的诸多行为的确妨碍了朝廷的利益,于是在听闻上官氏有拥立藩王谋反之嫌后,他毫不犹豫的下令铲除上官氏。

这也是为了斩去京中楼氏的左膀右臂,使楼氏在短期内能够安分的为皇家所驱使。

但这些复杂的博弈,是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

五月下旬,外放四年的褚淮亲自押送上官氏族人进京候审——他本不该进京的,因为这时皇帝还没有下令将他重新调回帝都, 他名义上仍是琅琊的地方官。

可是他的女儿死了,他的夫人得了重病, 他怎么可以不回来?

就在他到达洛阳后没多久,他的小女儿也到了。

这位褚家三娘子早些年被自己的父亲嫁给了上官家的七郎, 这回进京,自然是为了救丈夫。

褚淮当然不能同意,为了向皇帝与天下人表示自己的公允,他甚至连小女儿的面都没有见, 坚决的将其拒之门外。

那时卫夫人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她在次女回来后便病倒,褚瑗出殡后, 大夫们都说,卫夫人或许活不长了,偏生褚淮不信,找来了当时他能找到的一切名医,并衣不解带的照顾发妻。虽然他那时听说小女儿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听说自己的外孙也病倒了,可是他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理会。

当长女提出愿意派人将三妹带去别处安置并亲自照顾她时,他欣然同意。

自小被家人宠爱着的明月,在面对长姊派来的人时,全然没有怀疑。

那时她的第一个儿子,因为种种原因病重,褚亭为她请来了御医诊治,可依旧没能救得了那孩子的性命。

上一篇:嫁给女主她哥下一篇:夫人万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