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我死了+番外(139)

“画很漂亮。”走之前,他这样告诉她。

他并不懂丹青之艺,所能给出的不过是最直观最简单的一句评价而已。

然而仅是这一句就足够了。朱霓看得懂他眼里的真挚,知道他不是在哄她高兴,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她的画。

家里人其实并不喜欢她握画笔,事实上,她的一切行为都是不被喜欢的。

两位兄长决议在洛阳暂时住下,慢慢谋求一个晋升之阶。短时间内,他们便在洛阳结交了不少人,每逢洛阳城内权贵之间的宴饮,他们会带上朱霓一块出席。

公卿的宴席如同市集,她是市集上待价而沽的货物。

她懵懵懂懂的跟随兄长们见识洛阳笙歌之中的奢靡繁华,时间久了,开始怀念建邺的山水。但她想,她应该是回不去了。

某日,她又一次跟着兄长去参见某位夫人的寿宴。其实她并不想去的,兄长们喜欢帝都宴饮间觥筹交错的欢乐,可她始终都记得自己是个来自吴地的南蛮丫头,那些衣着华美的娘子们在明面上与她保持着客套的疏离,背地里嘲弄她带着吴语的口音。她在故乡便与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到了帝都依旧如此。

然而没有会去问她的意愿。

在那场寿宴上,她惹了麻烦。

那位夫人的花园中,有一株开得绝美的牡丹,她生来喜欢这世上一切美丽的事物,于是站在花园里多看了一会。

后来却不知是谁在酒醉中折去了开得最好的那朵花,又将它随意弃于泥泞中。后来东道主追查此事,所有人都将罪名推到了她的头上。

操着吴地口音,什么都不懂的南蛮丫头。

若不是明月也在席上为她解围,她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但这件事并没有简单的结束。那名贵妇人之所以对一株牡丹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大张旗鼓的追查折下牡丹的人,都是因为那株牡丹并非是她的私有物,而是要被送入皇宫赠给皇后的礼物。

那是价低千金的名品,天下仅此一株。

“没什么好怕的。”明月这样安慰她,“长姊本身也不是很喜欢什么牡丹,只不过陛下为了表现出对她的喜爱时常会让人给她送这些东西而已。她要是怪罪下来,我帮你去求情。长姊往日里最是疼我,不会拿你怎么样的。”

然而即便明月和她说了那么多,她还是感到害怕。对于在洛阳城内艰难的想要立足的兄长来说,对于还未找到合适夫家的她来说,洛阳的诸多权贵,没有一个是他们得罪的起的。那天她回到住处,忍不住偷偷哭了起来。

忽然间,她听见窗外响起了几声清脆的叩击声。

她胡乱抹了把泪,推开窗子,看见的是卫贤。

“你今下午遇上的事,我都挺说了。”少年用他惯有的冷静语调对她说道:“我有法子帮你。”

他在这之前和她并没有多少交情,每次碰上面,不过是点头打个招呼而已。上一次和他说话,还是在他归还画作的时候了。

“你搜有三条路可选,下策是调动全部的人脉,设法找出那个真正毁坏牡丹的人,中策是恳求明月,皇后珍爱幼妹,必然会看在她的面子上放过你。”卫贤的嗓音偏于柔和绵软,并不具有多少威慑力,可吐出口的每个字都带着一股让人信服的从容不迫。

朱霓对上少年清冷而湿润的双眸,逐渐平静了下来。

“但这两条计策都不建议你用。”少年继续道:“上策,是你还一株更好的牡丹送给皇后。”

“我怎么可能找得到名品牡丹送给皇后?”

“不,你找得到。”卫贤指了指她的手,唇边含着一丝鼓励的笑意,“这世上最美的牡丹,在你的手中。”

她先是怔愣,继而迟疑,“真的在我手中?”

卫贤动手合上了窗子,走之前只留下一句,“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能回答。”

那日之后,朱霓便闭门不出,只专心作画。兄长们那些责怪抱怨的话,她只当没听见。

终于她画出了在她十八年的人生中,自认为最好的一幅作品。那是一株盛时的牡丹,牡丹侧畔,是雍容华贵的美人。人衬花亦或是花映人,谁都说不清,见到这幅画的人会惊讶于这幅画绝妙的色彩和扑面而来的高贵气势。

无论是牡丹还是国母,都理应如这画上的一样,凛然夺目。

卫贤将这幅画献给了皇后,使皇后大为赞赏,作为画师的朱霓,理所当然的在洛阳城内声名鹊起。

第123章

向皇后献上那幅牡丹图后。朱霓这个名字开始在权贵的圈子中流传开来。

朱霓生平第一次被推到了众人面前, 她不知所措, 却又在心中忍不住泛起些许欣喜。

她找到了卫贤向他道谢, 这少年平日里看起来清冷疏离,朱霓有些怕他。可一想到是他帮了她,她便觉得自己与这人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不需要道谢。”他应是很忙碌的,朱霓找到他时, 他正埋首于一堆公文之中,“你本来就有资格赢得旁人的赞誉,我不过是不忍心你被埋没,所以为你搭了条路而已。”

“还是得说谢谢,你……是第一个夸我的人。”她半是羞赧半是苦恼的皱了皱眉,“只可惜我什么都没有,不知道该报答你什么好。”

卫贤放下笔, “你近来有新的画作么?”

她愈发羞愧,摇头。

“怎么了?”他关切的询问。

“近来总待在府中, 都不知该画什么。可是两位兄长都不许我出门。”他们忙着为妹妹挑选夫家,生怕不识礼数的朱霓在这时候贸然出门闹出什么笑话来。

“那你想走出这扇大门么?”卫贤问, 他站起,理了理袍袖:“如果你想的话,那就随我来吧。”

“我兄长——”她迟疑。

已经走到门口的卫贤扭头看她,并不催促或劝说什么, 一切只凭她的意愿。

朱霓咬了咬牙,跟了上去。

若是能见到足以入画的山水人物,就算是被兄长责怪又如何?

卫贤带他出城, 沿着洛水一路慢行。他并不是专程来带朱霓游玩的,他此行的目的是观测堤防,以此来确定需不需要拨下那一笔加固河堤的款项。

“上一次加固河堤,是五年前的事。间隔并不算久,但今年多雨,京畿一带不少官吏都提出要加固河堤。”

“堤防应当是很重要的吧。”

“是很重要。”少年走在她前方几步的位子,在回答她这句话时,略一偏头,点了点自己的眼睛,“然而眼见为实。”

卫贤虽说是她的表弟,但沉稳得不似少年。

他的阅历深厚,在他们路过农田时,他会告诉她这几年大宣国库的收益及农人的艰辛;他们走过山林时,他则为她介绍那些她不认识的花木;途中他们还见到了一队西域来的商贾,他告诉她那些人来自鄯善,在她露出疑惑的眼神时,他便耐心的为她解释鄯善是个怎样的国家,有着什么样的风土人情。

那次出行的时间并不长,她回来时却满载着欢喜。

这份欢喜在回到褚家见到两位兄长时便有如投入水中的火苗一样瞬间熄灭。但卫贤挡在了她身前,面不改色的朝朱氏兄弟淡淡一颔首,就好像他带着他们的妹妹随意外出,是一件再合理不过的事。

在他面前,朱氏兄弟偏生什么话也不敢多说。他们暂住在褚家,都看到了褚相对这个年轻人是何等的重视,都不敢得罪他。

心中跌入水中的火苗好像又窜了起来,她跟在卫贤身后,与兄长擦肩而过时,忍不住弯了弯眼。

之后卫贤时常会带她外出。

偶尔她很忙的时候,便会让侍女领着她出门,但没有谁敢于阻拦。

然而……然而看了那么多山山水水,却还是不知道该画什么。

她又找出了那张还未完成的江景图,画还未完成,缺了一部分。

她提笔,想要在那一部分补上卫贤。

细细回想一遍,那日她遇上的卫贤是什么模样的?

隔着那样远的距离,他像是一片飞羽,轻飘飘的随时都可能不见,又仿佛烟雾凝成的幻象,透着一股不真切的意味。

如果要画他,一定要用最轻柔的笔触,最简练的技法,但却要用最鲜亮最明快的色彩,那份鲜亮,就如初春时枝头第一朵黄素馨那样能给人喜悦欢欣。

心中构思了许多,落笔时却迟疑,迟疑久了便还是放下了笔,对着画卷上空缺的那一部分叹息。

上一篇:嫁给女主她哥下一篇:夫人万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