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我死了+番外(114)

听到这个回答时,他倒是有些失落,至于这失落是为什么,他一时半会没有意识到,褚谧君看破了,却也不点破。

两人之间的气氛比起之前要沉闷了许多,一路无言的往前走了很久。久到就连褚谧君都无法忍受这样长久的寂静。

其实她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告诉他,比如说他的父亲早在他登基之前就已经去世了,虽然她也不知道清河王是怎么死的,但如无意外,清河王也就这几年的寿数了。

比如说,他即便做了皇帝也不是什么好皇帝,朝堂上受制于权臣也就罢了,边境还不得安宁。

比日说,他自己的性情都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开始扭曲。如果让现在的常昀去见一见未来的常昀,他或许会觉得可怕吧。

“你该不会当真了吧?”她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袖,唇角上翘,带着些许嘲弄。

“嗯?”常昀还有些懵。他难得有如此迟钝的时候。

“刚才说的那些,都不过是是个故事罢了。”褚谧君望着前方熙熙攘攘的市井,夏末的风仍带着些许灼烫,轻柔的拂过她的鬓发。

“都是假的么?”他若有所思。

“你说呢?你可以将这当真的,也可以将其遗忘。未来有千百种可能,这不过是其中一种罢了。”

“再说了——”沉默须臾,她忽然用力的扣住了常昀的肩膀,“就算是真的又如何?就算是真的,也可以试着去改变。就好比今日有个混蛋神棍守在路边告诉,你明日必死,难道你第二天就真的规规矩矩的躺在棺材里等死么?”

她用了前所未有的冷厉口吻,这些话她不仅仅是要说给常昀听,更是要说给自己听。

从她十三岁那年第一次离魂起,她一直在寻找着能够使自己摆脱既定命运活下来的方法,两年过去了仍旧没有头绪。

偶尔她也会倦怠,觉得索性不要再去想自己的结局,安心等待那一天到来就好了,又或者偶尔会开始怀疑自己所见到的未来是否真的就是真实的未来。

可是每回倦怠下去后,她又会重新打起精神。

两年的时间里虽然没能确定凶手是谁,可刀剑骑射上的功夫她始终不曾落下,这样就算自己真的遇上袭击,说不定也能设法逃生。洛阳城里的道路她也差不多摸熟了,皇宫里的也是。

只是有很多事情,她一个人扛着终归是有些累,所以才会忍不住将这些说给常昀。

短时间内听到了太多秘密,对常昀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在听到褚谧君那番话语后,他原本黯淡下去的眸子再度恢复了神采。

“说得也是。”他轻笑。

且不管这所谓的未来到底会不会成真,但至少可以试着改变些什么。

“就当你见到的那个未来是虚假的,只是个故事而已。那能不能告诉我,咱们的陛下,还能活多久?”因为走到了人多的地方,他们两人不得不将声音放得很低很低,几乎到了要凑到耳畔才能听清楚的地步。

“大概四年后吧。”褚谧君说。

眼下不少人都在担心褚相会做出废帝甚至是弑君的事来,但实际上庆元这个年号可以一直沿用到四年后。

这究竟是因为废帝的条件有所欠缺,还是因为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故,褚谧君不得而知。

“四年啊,那时间很充裕。”

“算是吧。”十五岁的褚谧君注视着同样还是少年的常昀。

他们一同走过长巷,道旁栽种的槐树枝叶繁茂,翠碧的颜色看着十分讨喜,蝉声断断续续的树上传来,却偶尔有几片叶子落下,随风悠悠的投入脚下泥土中。

“既然时间还算充裕,那有件事我得同你说。”远处河川在夏阳下波光粼粼,而常昀的眼中,也仿佛有细碎的光芒,“是卫贤的事。”

***

尚书台内没有找到多少和卫贤有关的东西,倒是从陌敦那里听到了与卫贤相关的线索。

“卫贤哪,这个人名好耳熟。”某次闲聊时,常昀提到了卫贤,接着便听见陌敦说出了这句话。

陌敦是认识卫贤的。

卫贤死去十余年后,还认得她的人竟是一个长于塞外的异族少年。

常昀直接带着褚谧君去找到了陌敦。

“我听说过卫贤这个人,他曾是你们大宣的屯田中郎将。”陌敦说:“你们宣人的官,你们自己都不知道么?”

“尚书台找不到与她有关的记载。”常昀说。

“而且她故去已有很多年了。”褚谧君补充道:“奇怪的倒是你一个赫兰人,为什么会知道她?”

“她的名声在西域一带还是很响亮的。”陌敦问:“你们,知道凉州之乱么?”

又一次听到这个词,褚谧君不犹心头一颤。

谈到两邦交恶之事,陌敦多少有些不自在,“当年你们凉州武威、敦煌郡郡守叛变,向我们赫兰人献城投降。后来这这两郡的土地也的确落到了我们手上,可过程却并没有那么简单……那时我还没出世,这些都是阿姊告诉我的。她说当我们的骑兵全副武装冲入敦煌时,遭到了来自宣人的抵抗。那一战我们死了不少人,组织这次抵抗的,就是一个叫做‘卫贤’的人。我们草原儿郎重英雄,所以这人我们至今都还记得。”

褚谧君听后不禁默然。

假如她的推测是正确的,这个卫贤真的是她的母亲。那么……

褚谧君想起了外祖母说过的话,无声的笑了笑。那么她的母亲,这短暂一生的阅历,还真是相当的精彩。

“后来,她是怎么死的?”

“这我就不清楚了。”陌敦一脸遗憾,“当年两方的人马为了争夺敦煌武威斗得不可开交,这两郡的城池也几度易主,大概他是在战乱中死了吧。”

从陌敦那里离开时,褚谧君边走边在沉思。常昀无声的跟在她身旁,最后实在看不过去了,对她说:“你为什么不去向你的外祖父、外祖母询问这个问题?”

“外祖母身体不好,据说母亲的死给了她极大的刺激,我不敢在她面前说。至于外祖父……他好像也有些遮遮掩掩的。他老人家城府极深,我担心从他那里得来的,只是糊弄孩子的说辞而非真相,包括姨母也是这样的,他们好像在共同守护着这个秘密,什么也不肯透露。”

常昀想了一会,抬起头,“你还有别的渠道。”

第100章

褚相共有三个女儿, 长女母仪天下, 幺女为祸一方, 都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唯有次女褚瑗,留给众人的印象几近于无。

若不是褚瑗还有个名为谧君的女儿活在人世并被封作了平阴君,只怕世上都会疑心她并不存在。比起长姊与幼妹来说, 褚瑗没有留下任何可供人传扬的故事。她似乎是平平无奇的出世,平平无奇的死去。即便是与她同龄同辈的贵女,仔细回想起来都记不得这样一个人。

褚家二娘不善交际,甚少出门,没有朋友,也没有多少人见过她的样子。

所以当若干年后,褚瑗的女儿想要寻找母亲留在世上的痕迹时, 才会那样困难。

但是,即便是再怎么深居简出的人, 也不可能彻底断绝与旁人的接触。褚家对褚瑗生平集体缄默,徐旻晟更是以严厉的手段禁止女儿接触与妻子有关的事情, 就连褚瑗生前的奴婢都早早的就被遣走不知所踪。

可常昀说,还是有办法。

“褚家这边找不到线索,你可以去徐家。”他是这样说的。

她从生下来就姓褚,长于外祖父与外祖母膝边, 再加上自己与父亲并不亲近,时常会忘掉自己本该姓徐,在这世上还有祖父祖母。

不过在听到常昀这个提议时, 她还是迟疑了下。褚谧君的祖父在她幼年时就已经病故,至于祖母……她与那个老妇人的接触并不是很多,只依稀记得她并不喜欢自己。

徐家早就搬离了洛阳城,眼下居住在巩县。这也是为什么褚谧君下意识忽略掉了他们的缘故。巩县与洛阳城相去不远,但也不算近,即便眼下风气不严,闺中贵女要出门也最多只能在洛阳近郊晃荡两圈罢了,一声招呼都不打就往巩县跑,不是容易事。

但仔细想想,对她来说想去巩县其实是很容易的。她最近外出的概率太过频繁,说不准她的外祖父母都要习惯了。

“不错,是可以去徐家。”有如被点醒一般,褚谧君意识到了自己长久以来遗忘的祖母说不定真的能提供给她有用的线索。

上一篇:嫁给女主她哥下一篇:夫人万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