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安小都督的兵马突袭进入江南道腹地,淮南道剑南道再想打过来,也没那么容易。”
“你们不要被他们的名头吓到,剑南道淮南道自身都困在泥潭中,不可能倾力来援助江南道。”
厅内寂静无声。
黄茂生再一声轻叹,看坐在一旁的官员:“因为承庆的退败,安小都督大为恼火,你们如果能不废一刀一枪就能解决了这些人,让那些兵马知道,我们这些无缚鸡之力的文吏也不是没用的,让大家知道,这世道就算变了,文也不轻与武。”
原本是武轻与文的,但现在一个白身小兵丁,都能对他们这些官吏呼喝,厅内响起低低的叹气声。
“我得到安小都督的许诺,这件事成,江南道就交给诸位管制了。”
一只手伸过来握住官员的手,出神的他不由吓了一跳,抬头看昏暗中同窗一双眼闪亮。
“阿市,你忘了吗?当初我们的志向,当一府府尹,守一方平安,立一世之名。”
官员被握住的手僵硬,但最终没有抽回,僵直的肩头也慢慢的放松。
“这种药,可不好找。”他慢慢说道。
黄茂生一笑:“待我去取来。”
他起身,官员没有阻拦,厅内的其他人主动打开门,有几人还迟疑一下,跟上他。
“黄先生坐车吗?”
“不如我们陪同去吧。”
黄茂生嘴角含笑说声好,那几人很高兴抢着打开衙门,晨光从门外洒进来,一瞬间有些刺目,还好有一人站在门外,投下一片阴影......
“你,什么人?”黄茂生嘴角的笑微微一僵,人便向后退去。
但还是晚了一步,阴影猛地拉长,一步迈进来,长剑也挥过来,血花在晨光中绽开,砰的一声撞在被关闭的衙门上。
......
......
晨光大亮,然后便炙热,胡知府抬手搭凉棚看着前方的小城。
小城没有以往官吏热情相迎,但城门是打开的,进出的民众不安的让开路看着他们。
“这样的小城,叛军不用打,喊几声就攻破了。”胡知府感叹。
身前有个官吏连声道:“是啊是啊,所以我们大人才想请大人和明华小姐在此歇脚。”
胡知府已经不是那个好说话的官员了,淡淡道:“不过我们没有兵马留给你们啊。”
官吏忙道:“不敢不敢,只要大人们从这里过,就足矣威慑叛军了。”
李明华安抚道:“你们不用担心,有吉卫袁卫镇守,你们这里不会有事的。”
官吏感激的道谢,引着一众人进了城,城池虽然有些惶惶,但总体来说很安稳,官衙还是重新洒扫过,地面湿滑干净,倒是解了几分暑气.....
土蝗嗅了嗅鼻头:“腥气。”
看着官衙门口只站着两三个小吏,胡知府有些惊讶。
“战乱一开始,能寻生路的都跑了。”官吏低声叹气。
这也是很常见的,胡知府点点头,那官吏先跑进去道:“我去请大人。”又伸手指了指两边,“大人和明华小姐要净手的话....”
人有三急,在荒田野地总没有在官衙舒适,胡知府和李明华也不客气,由那两个小吏引着分别向两边去了。
小吏低头推开门,李明华迈进这间小室。
一个声音兜头砸来:“这是你家吗?让你来你就来?你怎么那么轻信人呢?你以为穿着官袍就是好人吗?”
李明华靠着门,看着坐在桌子上的男人,有些惊讶,但也没有震惊失态。
她依旧皱了皱眉:“你跑女人的净房干什么?”
向虬髯一怔,又恼怒:“这不是净房!”
第五十二章 各有功业
李明华进来了当然就知道这里不是净房,也知道这个县衙有古怪了。
向虬髯没有再扯远,将发现安德忠细作,追踪到这里,这个细作用同乡同窗的情分诱惑这里的知县投叛。
“装可怜请你们进来,然后下毒。”他伸手抹脖子,神情倨傲,“如果不是我,你们现在就死了。”
李明华道:“现在我们还没开始喝茶吃饭呢。”
向虬髯笑了:“你这个丫头还真是狂妄。”
李明华没有理会他的话,而是问:“你一直没有走?一直还跟着我们?”
所以说他其实根本不放心这些土匪,只是为了避免惹祸上身就藏起来了。
向虬髯一眼就看明白小姑娘想什么,笑道:“你可别替我自怜,我本来是要走的。”
李明华问:“那为什么还没走?”
向虬髯有些恼怒,这恼怒不是因为李明华问的话,他手抚了抚鬓角:“遇到个疯子!不过是摘了他一朵花,疯了一样追杀我,狗皮膏药一样甩不掉。”
李明华不相信:“那朵花对人来说可能不只是一朵花。”
向虬髯哼了声:“不管是什么花,能插在我的头上,花生无憾。”
李明华有些无语:“所以你是因为被追杀无意中遇到我们的?”
向虬髯拍了拍手在桌上一撑跳下来:“非我本意,跟着你们倒是让我甩开了那些人。”他抬抬下巴,“我走了,这里的细作和人我杀了,留下的都是认罪求饶的,后续怎么做,是你们的事了。”
李明华让开门,看着这男人越过走出去,还是忍不住开口道:“你不喜欢建功立业吗?”
向虬髯回头一笑:“天下谁不喜欢建功立业?”说了又摇头,自言自语,“她不是喜欢。”
她或者他是谁?李明华听到了好奇。
向虬髯停下自言自语,答她的话:“我是要建功立业的,但我的功业不在这里。”
说罢挥挥手大步而去。
李明华没有再挽留,他要留自会留,不留有不留的自由,走出门目送来如风去如风的男人。
向虬髯走出侧院,拉了拉身上的皂隶服,将帽子压低,刚低头有小兵风一般跑进来,差点撞向他。
向虬髯一个错步转身避开,喂了声要骂.....
“好消息好消息。”小兵挥动着手里的急报喊,“楚国夫人将马江围困了,马江困守扬州城,淮南道贼兵四逃。”
那还真是个好消息,向虬髯收起了骂微微一笑,扯下一旁树上一绿枝的嫩尖,插在鬓边从角门闪出了县衙。
这个信兵一路捷报喊着,街上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民众们聚集在一起议论。
向虬髯原本要走到对面,眼角一闪,看到人群中有两个男人走动,视线还左右的看,他骂了句脏话,抱臂缩肩口中喊着好消息好消息像匆匆而过的小兵那样沿着街跑开了。
街上民众以为是皂隶没有在意,但很快那两个男人就挤开人群追了上去。
这个消息在江南道传开的时候,李敏也知道了,应该说他知道的更早,毕竟元吉的信是十几天前写的,虽然他现在才收到。
“那个时候马江已经败势了。”亲随念着元吉在信上写的话,高兴的赞叹,“这是大小姐养出的兵马,有这么强的作战能力了,真不愧是大小姐。”又轻叹一口气,“元爷还是很难过的,项云变成这样.....”
李敏不耐烦摆手:“不要说这些,说重点。”
重点?亲随看信:“....大小姐说不用在意项云不跟我们合作,大家本来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明玉那边她已经交代好了,有韩旭在可以托付.....江南道这边....”
李敏将信夺过来:“是最要紧的那件事。”
他的视线在信上快速的扫过,又接连翻过两张。
“小爷要找什么?”亲随忙跟着看。
李敏的视线落在最后一行,啊呀一声将信扔下狠狠拍桌子:“我不活了!”
怎么好好的又不活了?亲随一头雾水捡起信看最后,见元吉写道:“....大叔吗?不显老啊,跟我比你很年轻....”
......
......
一阵热风刮过,本该湿润的江南大地上卷起沙土。
旷野上的树地上的草木都被砍去或者烧死,到处一片焦黄,风卷着沙土成群结队呼啸扑过来。
一把伞稳稳的压下,恍若一朵大大的黑云,将风沙隔开,片刻之后稳稳的抬起,只余下微风拂过,卷起面纱衣袍。
李明楼裹着白细纱长袍,从头遮住了全身,纱袍上有金丝银线,日光下恍若天上的云霞。
白纱后露出来的一双眼透过旷野看向远处,那里似乎平地拔起一座城池。
“马江驱使民夫在州城四周挖起了无数壕沟。”中五站在李明楼身后指着说道,“这只是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