诳诈之徒(64)

作者:萌吧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呀!”杜大太太摇了摇头,“你怎么能使出这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数?”

“母亲……”

“你这一招,第一句话说出来,老爷没有接话,就不该再说第二次!不然,以老爷的睿智机警,怎会察觉不出你是存心要治杜新词于死地?她是谁?她是你姐姐!就算不是一母所出,你这做妹妹的也不该使出这样狠辣的招数对付她!更何况,你怎么会知道有这把扇子在?怎么会刚刚好摔坏这把扇子?更甚至,老爷还会猜我知不知道有这把扇子在?知不知道杜新词在暗中和靖国公府的公子哥来往?你这个昏招,险些把我也给坑了。”

“……我到底不如母亲想的深远!可恨,那贱人品行如此不端,却被父亲捧在手心里……她哪里配得上江南王府的少爷?”

“你何必这样急躁?事缓则圆,慢慢来吧。你瞧那个李红豆怎么样?”杜大太太的指甲轻轻地抠在窗纱上,在水蓝的窗纱上留下一个小小的眼洞。

“不过是个没什么见识的野丫头。”杜清词不肯认输,只把蘅姑张头张脑的模样,算在红豆头上。

杜大太太道:“两淮节度使家老夫人养大的女孩子,怎么会是个没见识的野丫头?你先去佛堂里避一避风头。等我叫人劝得杜新词为你求情时,你再出来走动。你这扇子也别拿走,就撂在这。”她扫了一眼杜新词这让人眼花缭乱的闺房,莲步轻移走了出来,见蒋丰年家的还站在廊下等候,招手叫她过来,“向榆钱打听一下李红豆的事,另外再准备一些厚礼,给她四个压惊。”

“是。”

“太太,太医来了。”

“领太医给大姑娘瞧病去。”

“是。”

厢房中,桃英、桃英忙着熏屋子、铺被褥,杜新词裹着厚厚的大毛衣裳坐在熏笼上,出声道“我好多了,叫太医回去吧”,拈起一枚梅子放在嘴边,轻轻地一啮,“桃英,是谁出卖了我?”

桃英忙放下手中的香炉,走来小声地说:“姑娘别急,这事得慢慢地查起。疑神疑鬼的,反倒不利于保养。亏得那个红豆姑娘脑筋转得快,不然,我们没这份急智,姑娘就被二姑娘害死了……”

“她的话,我都听见了。”杜新词闭上眼睛,虽说方才李红豆的话不多,但她寥寥几句就把握住了风向,叫她得以保全名誉,“你把匣子里往日里得的金银锞子用荷包装了,送给李姑娘。再送她们四个一人一只攒珠凤钗、一对东珠耳坠;她们的丫鬟,一人二两银子、一条销金绫帕。”

“姑娘安心歇下吧……方才当着老爷的面,太太、二姑娘没敢说话,以后她们也不敢再提了。”桃英服侍着杜新词躺下,走回杜新词的闺房,开柜子取东西时望见撕成两截的扇面,忙用帕子将扇面裹了揣在怀中,取了锞子、帕子,就向戏楼走去。

得了杜新词送的东西,乔莹莹叫汀兰把乔太太准备的东西赏给桃英,因方才那场变故,她和乔茵茵看戏时都有些心不在焉,被蘅姑撞了一下,听蘅姑说“瞧,那个丑儿真好笑!”,她一回神,就见蘅姑已经恢复了,且立时把杜新词送的攒珠凤钗簪在了鬓间。再定睛一瞧,红豆不知何时被陶二太太叫到了身边,瞧她和其他夫人有说有笑,俨然是已经把人都认全了,而那些夫人们因为陶二太太的缘故,待红豆也很是亲近。

“看来,以后和她来往时,千万不能耍心眼。”乔莹莹心绪复杂地叹了一声,想起郑川药出事时,她告诫乔茵茵和红豆来往要多个心眼,不禁自嘲道地一笑。

第036章

36.

康国公府内宅里闹出“巫蛊”一事, 虽然杜大太太极力遮掩, 但天底下没有不漏风的墙, 这件事终究传到了筵席上。

除了极力巴结奉承杜大太太的几位太太、奶奶,其他的夫人们因觉得今儿个康国公府成了是非之地,唯恐沾上关系——都是久经风雨之人, 凭直觉,她们就猜到杜新词的“病”,甭管是真病还是遭人镇魇,都和杜大太太、杜清词母女二人撇不清干系——于是各人都找了借口告辞。

陶二太太告辞时, 拉着红豆的手亲昵地笑, “你也随着我走吧, 咱娘儿两个还有许多话没说呢。”

杜大太太笑道:“你要告辞, 我不拦你, 只是你怎么能横刀夺爱, 把我的干女儿带走?”笑微微地注视着红豆, “好孩子,你留下, 等傍晚干娘打发蒋丰年两口儿送你们回家去。”

红豆为难地看看陶二太太,又看向杜大太太。

“就那么说定了。”杜大太太笑道。

陶二太太笑道:“难怪看相的都说红豆面有福相,你瞧可不是吗?她家底子虽薄弱了点,但在扬州时我们家老夫人一见她就爱的了不得。她才进京没几天,就又得了你的欢心。”

“可见我的眼力劲不输给你家老太太。”杜大太太拉着红豆的手轻轻地拍了拍,宠爱之情,溢于言表。甚至一等陶二太太走, 她就坐在榻上拉着红豆细细地问宋姨娘骗婚的事,蘅姑不甘寂寞,愤愤不平地把那天宋姨娘如何叫人打她的事抢着先说了一气,杜大太太义愤填膺地道:“岂有此理!他柳家也太猖狂了!当初兵荒马乱的,趁乱抢了我们杜家粮仓、钱库也就算了。这太平年月里,也敢这样大喇喇地欺男霸女!只是,红豆,你也太不小心了,怎么才进京,就被他家看见了呢?”

这年月的女儿间,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美德,杜大太太这轻轻地一句问话,俨然给红豆定下一个不守本分,到外面游街窜巷、招蜂引蝶的罪名。

“干娘,”红豆委屈地看着杜大太太,“不是我不小心,是防不住人家的害人之心。就像新词姐姐那样,饶是她人在深闺,也防不住有人镇魇她。”

“镇魇”二字,在座的众人虽听各自的婢女们说了,因这事牵扯到人家的家务事,众人先前都装作没听见。此时被红豆戳破,有人装作没听见,眯着眼故作沉醉地听戏台上的咿咿呀呀的戏词;有人一惊一乍地赶紧问:“哟,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巫蛊’简直比投毒还要厉害!经过这一件事,日后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要杯弓蛇影地向这事上想。人的心思乱了,元气就散了;元气一散,那邪祟就要上身了……查出是谁动的手脚没有?”说这话的,是杜家的三太太。

杜大太太心中一阵烦躁,“这种事,一时半会怎么能查得出来?新词的丫鬟在事情一出来,就指着清词的丫鬟,说是那丫鬟的老子娘干出来的事。新词病成那样、老爷又怒气冲天,谁也不敢辩驳一句,就把清词的丫鬟和她的老子娘拿下了!这又是一桩无头官司,查,叫人怎么查?当真抓个鬼来审问吗?”

“说来也奇怪,一家子,就数新词这个小姑娘爱去庙里烧香祷祝,她给庵里庙里的和尚、尼姑送了那么多的香油钱,怎地菩萨佛祖不保佑她?”杜三太太的笑声十分的短促,像是在提醒众人仔细地思量她的话。

蘅姑对杜新词的私情一无所知也就罢了,乔茵茵、乔莹莹二人不由地吓出一身的冷汗,偏生杜家三太太扭过脸来问她们:“听说是清词跌坏了新词的扇子,新词立时就病发了……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一把扇子?”

乔茵茵、乔莹莹讪笑着不答话,红豆笑道:“那把扇子说来,大有来历呢。”

“哦?这话怎么说?”杜三太太连忙问,杜大太太也侧过脸颊,等着红豆说。

红豆笑道:“那把扇子,我在陶家见过,是人家孝敬给陶家老夫人的。”

众人恍然大悟,难怪会有传言说杜、陶两家会联姻,原来她两家私底下早有默契。

“……你没看错?”杜三太太眸子一黯,杜新词的私情,她也略有耳闻,毕竟,一位姑娘年纪轻轻的却酷爱礼佛,不但时常和僧尼来往,更常去庵里烧香,这样的事怎么想都蹊跷得很,她着人打听一番,就打听到杜新词做下的荒唐事。方才听心腹丫鬟来禀报,她还以为杜新词的私情被杜清词撞破了呢。

杜大太太笑道:“三弟妹,她是在陶家长大的,她还能看错?”一只手搭在红豆肩膀上,下巴向戏台上一点,“小关张上场了!这个小关张,早先请他,他借口说嗓子哑了,唱不得了。我叫蒋丰年打听了一下,嗬,原来他是怕来了我们家,就得罪了靖国公府!若不是蒋丰年打发人强搬了他的行头来,他今儿个还不敢来呢。”

上一篇:下堂将军要亲亲下一篇:洛阳鞍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