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娘疑惑的摇了摇头,“没听过,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他舀起一勺,尝了一口,真甜。“小的时候,我娘也给我煮过。”
那时,她总是温柔可亲,笑得眉眼弯弯,将他抱在膝上,讲许多趣事给他听。
只是后来,她就忙着争宠,忙着让自己在父皇跟前出风头,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了。
芸娘见他的神色有些落寞,像是想到了什么伤心事,她有些不忍心,于是便说道:“王爷若是喜欢,我明日煮了再送来。”
“好。”端王微微笑了笑。
芸娘看着他,有些出神。他平日总是神色淡漠,但她觉得他笑起来的样子其实十分好看,仿佛春风拂在了心上,令人心悸不已。
这时,突然听到刘得贵在外面回禀道:“王爷,傅先生来了。”
芸娘见状,便忙将用完的碗勺,收回托盘中,又拿了出去。
刚出去,就见外面站着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
他见了芸娘的脸,神色诧异,可只是一瞬,脸色便又恢复如常,朝芸娘点了点头,进了书房。
芸娘有些奇怪,他方才一看到自己,明显脸色变了变,虽只是一瞬,可她却看的清清楚楚。
她想了想,自己似乎并没有见过他。
刘得贵将傅年的举动看在眼里,也是十分惊讶。
傅年是王爷的亲信,十分受王爷的器重,他怎么会对一个丫鬟,如此客气呢?
*
傅年进去后,见端王看上去心情不错,不禁想到方才见到的女子。
那女子正是王爷命人暗中寻找了半年的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王府呢?
难怪上次刚有了线索,查到她往端州来了,王爷却说不必再找了。原来如此!
可看她的衣着打扮,只是一个丫鬟,这难免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端王见傅年有些心不在焉,知他定是方才见了芸娘,心下奇怪。他看了一眼傅年,只问道:“京里可传来什么消息了?”
傅年敛神,将京中传来的密信交予端王。
端王拆开密信,扫了一眼,“父皇到底还是不忍心。看来太子的位置暂时保住了,我们暂时也可放心了。”说着,又静思片刻,“科场舞弊的案子,暗中查到些什么了吗?”
“查到了一些与益王有关的,但是不多。”
“够了,不用太多,剩下的就让太子去查吧。叫慕之找个机会,露一些口风出来。”他笑了笑,“太子此刻应是正恨着四郎吧。”
*
芸娘刚回到自己的屋子,便见良医正来了。
她正觉得奇怪,便听他说道:“王爷担心姑娘的身子有碍,着我过来瞧瞧。”
芸娘想起今日在书房里,自己随口说了身子不舒服,没想到他却当真了。她不禁有些好笑,“没事了,现在好了。”
“还是把把脉吧,否则,王爷问起了,我不好回话。”
上次她落水昏迷的时候,也是他医的。芸娘想了想,不欲让他为难,于是便笑道:“既这样,那便有劳医正把一把脉吧。”
良医正闻言,拿出了一块青色的垫子,芸娘伸手放在了上面。
他仔细把了把脉,沉吟片刻,“姑娘的身子已无大碍,只是上次落水,受了些寒气,我开个方子,好好调理即可。”
芸娘点了点头。良医正的年纪,看上去与她爹差不多,已是两鬓花白。
她的爹爹也是个郎中,医术自是不能与良医正相提并论,可她看着他,无端就想起了爹爹,心里不禁有些难过。
想当初,爹爹在,三郎也在,日子虽是过的紧巴巴,可一家人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
后来,三郎离开了家,再后来,爹爹也没了,只剩她孤零零一个人。
好在,现在三郎找到了,她在这世上,又有亲人了,不再是孤身一人。
春雨进屋的时候,看到芸娘的眼圈有些红红的,担心她又遇到了什么事,于是便问道:“姐姐怎么了?”
“没什么事,想起家里人了。”
春雨怕勾起她的伤心事,没再多问,只道:“对了,方才我在园子里遇到了一个叫碧微的,她知道我是王爷院子里的,便问到姐姐。姐姐可认得她?”
柳侍妾之前被罚禁足,这么快就出来了吗?
不过她早就打定了主意,以后还是离她们远一些。
那碧微,自己刚来王府的时候,她便让自己去去送珠花,不想却误闯了端王的院子,被关了起来。后来经了这么多事,她觉得,那次应不是偶然。
而且她总觉得那柳侍妾,不像看上去那么柔弱,她先前曾见过她说变脸就变脸,让人捉摸不透。
第18章
因着昨日答应端王的事,芸娘今日早早的便去了小厨房。
她备好要用的食材,将银耳撕成小朵,又将雪梨去了皮、核,仔细的切成小块。
想到昨日的事,她的嘴角不由上扬,手上的动作也快了起来,将切好的雪梨放入了锅中。
“好香啊。姐姐又在煮东西吗?”
芸娘听声音觉得有些耳熟,转过身,原来还是昨日的那个小太监。
她点了点头,“昨日多谢了,不知小公公怎么称呼?”
那小太监挠了挠脑袋,迟疑了一下,说道:“姐姐叫我小豆子便好。”
他看起来不过也就十三四岁的年纪,身材瘦小,看着有些孱弱。
“小豆子,我今日煮的多,等下也给你盛一碗吧。”芸娘看着他,笑着说道。
两人正说着话,便见刘得贵来了,脸上的神色似有些着急。
他一见着芸娘便说道:“你怎么一大清早跑到这里来了,叫我好找!”说着缓了口气,“王爷急着找你呢,快跟我走吧。”
芸娘见他找的急,回头看了看灶上煮的东西,才刚刚放上去,这会儿水都没开呢。
她有些犹豫,“刘公公,昨日王爷说还想喝我煮的汤水,这才刚刚煮上,没人看着,我担心……”
“姐姐别担心,交给我就好。”
刘得贵看过去,见说话的是一个小太监,有些眼熟。
可他似有些顾虑,上下打量着那小太监,“你成吗?”毕竟是王爷的饮食,可马虎不多。一个不慎,就会惹出□□烦来。
“昨日也是我看着的,不信你问这个姐姐。”小太监似完全不怕刘得贵,大着胆子说道。
刘得贵看着小太监,想了想,便也点了点头,就带着芸娘走了。
走了两步,芸娘回头看了看,见小豆子已然搬了张凳子背对着外面坐下了,她稍稍放下了心。
“刘公公,王爷这么急找我有什么事啊?”方才走的急,也没来得及问。
“我也不知,王爷没说。”
*
两个人走得快,没过一会儿便到了端王处。
端王见芸娘来了,笑了笑,唤她坐下。她刚坐下,便有人捧来了茶点。
芸娘的目光,立刻就被桌上的糕点吸引了过去。一只青釉莲花纹盘上,摆着几块精致的糕点,每一块都各不相同。
一眼看过去,有桂花糕,玫瑰酥,梅花香饼还有海棠酥,甚是好看。
端王见芸娘看着桌上的糕点发呆,不由笑了笑,“你喜欢吃?”
明明知道自己喜欢吃这些,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芸娘也不拆穿,“嗯,从前夫君在时,也常买给我吃的。”
“那你觉得哪个更好吃?”
芸娘想了想,“还是从前的更好吃。”
端王原想逗一逗她,却没想她会这么说,一时有些语噎。
她拿起一块海棠酥,轻咬了一口,突然想起方才刘得贵说他有急事找自己,于是问道:“刘公公说王爷有急事找我,不知是什么事?”
端王闻言,轻咳一声道:“上次的帕子绣好了吗?”
芸娘愣了一下,自从那日猜到他的身份后,她就心里欢喜,不想竟把这事给忘了。
可他这么着急叫自己过来,竟只是为了问这个吗?
她有些心虚,小声道:“还没绣好。”
“那便回去接着绣吧。”
芸娘闻言,一不小心被海棠酥噎了一下,忙拿起手边的茶杯,灌了一大口茶。
“这茶是去年化的雪水沏的,你觉得如何?”
她这才发现,自己手中拿着的这只兔毫盏,是端王平日里惯用的。
其实,她并没觉出与平常沏茶用的水,有什么不同,可心下有些动容,于是点了点头:“味道……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