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来帮忙给婴孩选些软布料。”阿婆走进后说道,
那掌柜把招呼的客人留给另一个女掌柜,便笑盈盈走来,对阿婆道:“好久不见了,我那老弟也来了?”
阿婆满脸开心,道:“他没来,我带两个姑娘来的,我两个如花似玉的义女,女儿有身孕了,这不来你这选些软料子,帮忙给选选,你是行家。”
掌柜看了眼阿婆旁边的两个姑娘,含笑道:“弟妹有福,这俩女儿长得多好看!等着,我这就给你拿。”
栩夕和霓裳不觉看向对方,笑而不语。
很快,他就拿出了几匹布料,放在眼前桌上,展开讲道:“这几种料子都适合做婴孩的衣裳,软,穿着舒服。”
“栩夕,你觉得怎么样?”阿婆问道。
栩夕看着那些布料,道:“我觉得不错,我初为人母不懂这些,母亲做决定就好。”
“为什么没有黄缎?我觉得婴孩大都圆滚滚的,穿黄色好看。”霓裳突然问道。
那掌柜笑了笑,回道:“黄亦为皇,非皇亲国戚是不能穿的,这是各朝遗留下来的规矩,咱们平民百姓万万穿不得黄缎。”
霓裳撇了撇嘴,心想:这人界还真是繁琐,穿个衣裳还得有规定。
“这些,各来一块,顺便裁剪一下。”阿婆道。
掌柜道:“好,你们随我来。”
栩夕和霓裳跟在阿婆身后,从一侧朝展架后面走去,有两位年轻的姑娘正坐在那,那掌柜走过去,对她们二人道:“以出生婴孩大小的图样裁剪,多余的布料给她们带回去。”
那两位姑娘手巧利索,接过布料平铺在桌上,拿起一张图纸放在布料上量好,握起剪刀麻利地就剪出了衣服的样子。
栩夕和霓裳站在那看呆了,人穿的衣裳居然是这么做的呀!
霓裳更是双目圆睁,仔细看着,生怕错过了这一项见识的过程。
小巧的衣裳很快就剪完,阿婆接过放进了篮里,交了银子,那掌柜念及旧情,只收了少许,从布艺店走出后,没有其他事,便返回农家。
“累不累阿姐?”走在街上,霓裳关心地道。
栩夕摇头道:“没事。”很久不曾走那么多路子了,真的有些累,好在走的并不快,农家也并不算远。
阿婆道:“镇上人多,等出了镇子,找个地方咱们歇息一下再走,女子有孕在身,本就容易累。”
“嗯。”栩夕轻轻回应,已掩饰不住声音中的疲惫感。
来来往往的镇民很多,烈日高空。
栩夕只盼望快点出镇子,到了人少的清净地就会好很多,人越多,那种疲惫的感觉便越是烦躁。
走了一段路,出了漫漫长街,总算是出了许阳镇宽大的大门,喧哗的声音渐离渐远,心绪也渐渐宁静了很多。
“我们去那边歇息,走。”阿婆指着不远处那座亭子说道。
“嗯。”栩夕已是累的连回应的力气都快没了,浑身都软软的。
霓裳活力十足,愉快地道:“好。”
亭子里也有几人乘凉,但一圈长椅呢,加上她们三人也足够了。
走进坐下来之后,终于舒服了很多,栩夕倚靠在栏柱上,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
“累了是吗?”阿婆坐在身边轻声问。
栩夕疲惫的回道:“嗯,歇息下就好了。”
阿婆道:“什么时候不累了,就什么时候走,时间有的是,大不了晌午到家,你老伯也把饭做好了等我们。”
霓裳咧嘴笑了,这敢情好,正好吃现成的,可笑着笑着,忽然间笑不下去了僵在脸上,望着对面坐着的那个人。
那人一直歪着身子看向别处,丝毫还未发现。
“元止!”霓裳失声道。
那人闻声别过头来,才诧异地道:“霓裳!”
栩夕闻声睁开眼,看了看坐在对面的那个男子,又看看身旁的霓裳,原来是霓裳碰见了熟人,看后又把头靠在亭柱上,闭目养神不再理会。
“怎么哪都有你?”霓裳蹙眉道。
元止微微一笑,摇着折扇,回道:“无处没有我的存在。”
说话间,元止的目光渐渐落到了栩夕身上,霓裳见此,心下暗惊不妙!不带面纱太显眼,带上面纱还是显眼,这下该怎么办?
她迅速起身几步小跑到对面的元止身旁,抬手抓住他的脸庞,强行扳向自己,道:“看什么看?哪也不准看?只能看我。”
元止被她突如其来的举动,吓的一懵,支支吾吾的道:“看……看……看你干什么?我就是觉得那姑娘眉目好生面熟……”说罢,还用折扇指了指坐在对面的栩夕。
栩夕实在累的很,话都不想说一句,纵使这两人都奇奇怪怪,也无心理会。
霓裳故意嗔道:“面熟才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男人看见漂亮姑娘说谁都面熟,前些日子还跟我说与我有缘,今天又说跟旁人面熟,心里打的什么注意?”
“我……我真不是。”元止抬起手想要把她夹在自己脸上的手拿掉,可一动弹,她夹的更用力了,一张脸恨不得皱在一起,真不知道这是用了多大的劲。
霓裳使劲按着他的头,不给他转动的机会,“反正哪也不许看,只能看我。”
元止忽然笑了,挑了挑眉,反正哪也看不了只能看到她,便故意撩道:“你就不怕,看出什么事来。”
这种情况下,是个姑娘也得羞了吧!更何况面对自己这么个风流倜傥潇洒不凡的上神殿下。
自己正得意着,不料,霓裳一把揪住了他一只耳朵,提起来就朝亭台外走去,“你给我出来,出来,我倒要看看你想干什么?来,咱俩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看个够。”
“哎吆~哎吆放开,疼死了快松手。”
第54章 意念
“这是谁呀!”阿婆指着被霓裳揪出去的那人,看向栩夕,笑的合不拢嘴。
栩夕何尝不是,笑着摇摇头疲惫不堪,一句话也不想说。
眼看着霓裳把他揪出老远,似乎直奔镇子里去了,隔着树荫已是看不到人影。
霓裳哪里会让他靠近亭子,真要被他看出来了那还了得?直接把他揪到镇子里,按到一堵墙上,当着围观镇民的面,把他堵在那,倾下身靠近他,两张脸差点贴在一起,盯着元止冷声道:“说吧!你想看出什么来?”
围观镇民一阵起哄!仿佛看戏台子也没这么热闹。
元止不停地眨眼睛,手扶在墙上,偷偷移动身子就想溜,暗道:这是什么女人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她不羞他都要脸红了。
“说啊!”霓裳抬腿踩在一墩袋子上,挡住了他想要逃的路,一手支在墙上盈盈含笑,死死盯着他。这一举动,又使镇民欢呼高涨。
元止咽了咽口水,慌道:“没看什么?就是……看……看玩笑。”
“看玩笑?”霓裳故意问道。
元止意识到自己说错,立即纠正道:“开玩笑,真的真的,开玩笑。”
霓裳放下手脚,朝后退了两步,正想说什么呢,只见那元止抬脚撒腿就跑了,镇民在后面越是起哄,他跑的越快,拐进一道巷子里没了影。
“哼!”霓裳娇哼一声,才转身离去,镇民纷纷让开路子让她走过,各各眼神都差不多传递着:这姑娘不好惹的意思。
亭台内。
阿婆为她拂去被清风吹乱的发丝,问道:“好些了吗?”
栩夕点点头,道:“嗯,等霓裳回来,我们就走吧!”
“好,天气太热,等过阵子入了秋凉爽些就会好多了。”
“霓裳回来了。”栩夕看向阿婆身后,说道。
阿婆立即回头,果然,树荫处霓裳正得意忘形的走来。
两人相继起身,朝亭子外走去,迎面对上回来的霓裳。
“霓裳啊,那人是谁呀?”没等霓裳走来,阿婆已忍不住笑着问道。
霓裳也忍不住笑了,这次,就算他倒霉了,谁让他乱看,便回说:“我一个朋友,这人特讨厌,就得这么对他,阿姐歇息好了吗?”
栩夕道:“好多了,咱们走吧!”
“嗯。”
三人步下亭子,沿着山路朝农家走去,没走多远,霓裳还回头看了看,唇角扬起一抹笑,久久不逝。
栩夕刚好看在眼里,浅浅一笑,道:“怎么?捉弄了人家还不够吗?”
霓裳立即收敛了下笑容,嗔道:“谁让他说话不正经。”
栩夕又是一笑,看着前方平坦的山间小路没有再说什么,心底深处,不知怎的涌上一丝丝淡淡的忧伤,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忧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