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言之姻(3)

作者:张寻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青哥,今年我做这月饼味道可好?没像去年似的,齁着你吧?”

“很好吃。”他刚咬下第一口,急忙回答。“你年年都亲自刻模做这月饼,少有人像你这么用心。”

“不知你还记不记得,那年你到我家,正好是八月十五那日。你穿着青色的衣裳,手里提了一捆月饼。那是我第一次吃肉馅的月饼。”

“所以自打那之后,你每年都做肉馅的月饼?”

“不错。”小君点头,温柔又妩媚。“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八月十六。

“这中秋都过了,还吃月饼呢?”许青晃晃悠悠地走进西院,语气里满是调侃。

“这不是月饼,就是普通馅饼……不对,我吃什么你都管不着。”赤玉不看他,闷声闷气地反驳。

“小君今天一早就回娘家探亲了,我闲来无事,就想着来看看我这西院的牵牛花被你糟蹋成什么样了。小吉呢?”他往小厨房里张望。

“昨日我让她回家过节,明儿个再回来。”

“你也爱吃这牛肉馅儿的饼?”他从她手上掰下一小块儿扔进自己嘴里。“嗯?这是东边城门口那家糕饼铺的吧?”

“看不出你还是内行。”她边嚼边说。“小时候我二哥总爱吃这个,隔不了几天就带着我往城东门跑一次。连着这么吃了大半年,他才终于吃倦了。”

“所以现在换你成那家铺子的常客了?”许青问。“你要是喜欢,以后我常给你备着当饭吃,人小吉还能偶尔偷点儿懒,不用顿顿不落地给你做饭了。”

“我没多喜欢。只不过是习惯了,每年中秋前后都吃两个。”

“那它在你这儿就是月饼。”

她突然笑笑。“八岁那年的中秋,我溜出家门去想买这个饼,结果弄丢了一块红玉,回家被父亲罚跪了一整夜。”

许青一下像是被点了穴,看向她:“你八岁那年?”

“对。那时候父亲还不怎么敢让我独自出门,每次出门都是哥哥或者管家陪着。但那天全府上下忙着准备傍晚的家宴,大家进进出出的,我溜出去也没被发现。”她回忆起来,不自觉地笑得灿烂:“我只带了几个铜板在身上,想着就买一个饼,在路上就吃完,回家也不会被发现。结果到了那铺子里,老板说今天是中秋,馅饼都包好了按摞卖,不肯单卖一个给我。我特别难过,就坐在店门口,不肯离开。没多久,有个十来岁的小哥进了那家铺子,说想买月饼当作礼物。他原本想买蛋黄馅的,我跑过去同他讲话,问他能不能买一捆牛肉饼,然后拆开来卖一个给我。老板赶我走,还说他既然是要买饼当礼物,当然要送够一捆十个,不可能分我一个。于是我只好打消念头,从铺子里出来打算回家。刚走出十几步,突然有个声音在后边喊,让我等等。”

“是买饼送礼的那个人?”他心照不宣。

“对。”赤玉又笑,像是如今回忆起仍旧觉得相当温暖:“那个小哥手里提着一捆牛肉饼,朝我晃了晃。后来我就随他在附近城墙脚下找了个地方坐,他把系饼的草绳解开,给了我一个。我把准备的那几个铜板给他,他死活都不肯收。我又问他,要是只剩下九个,这捆饼是不是就没法拿去当礼物了。结果他说不碍事,他也吃一个,这样剩下八个,人家说不定还会觉得这是个好意头。后来我们一起坐在墙根吃饼,他跟我说了好些他的事情。”

“他说了些什么?”他接着问。

“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到京城来。他应该是一个人来的,多半是刚从东城门进的京城。他说他本来很害怕,但看见我这么个小丫头为了吃一个饼就能在人家铺子里侃侃而谈,才觉得这里也没那么可怕。这饼挺噎的,吃着费时,他边吃边唠叨,前前后后说了好多。具体的我也记不清了,大意就是他来京城是为了投奔亲戚,但还不能确定别人会不会收留他。反正越说越可怜,饼都吃完了他还在滔滔不绝。我急着回家,又觉得他这么可怜还请我吃饼,我吃完了就弃他不顾也说不过去,就把身上戴的玉佩给了他。我知道那块玉值钱,想着给他傍个身,要是他投靠亲戚的事儿成不了,有那块玉在,他也不至于太快走投无路。后来想想,那小哥倒是精明的——给他几个铜板他就死活不收,装得一身正气刚直不阿,给他一块好玉,他半句推辞的话都没说就收下了。”

“那后来——”

“后来我就跑回家了。过了两三天,父亲终于发现我身上戴着的那块红玉不见了,罚我跪了一晚上。”

许青看她:“那你有没有想过——把那块玉找回来?”

“父亲说武将家忠义当先,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能为已经说出的话后悔。而且我想,说不定那个小哥正好靠那块红玉解了他生死攸关的温饱问题。那样的话,就相当于我跪一晚上、父亲损失几十两银子,我俩就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也不亏。”

许青“咯咯”地笑了好久,直到赤玉气得试图挥拳打他了,他才摆手求饶,用手掌捂住嘴憋笑。

“有什么好笑的?就算那个人是骗我,他或许也是走投无路了才出此下策。”

“你可知道,男女之间互赠玉佩有定情之意?”

“那时自然是不知。若是知道,定不会把那块玉赠他了。就算是回府里要些银两给他,也不至于后来被罚。”

“你应相信那块玉佩后来真的救了他性命,这样便不会再后悔了。”他一边这么说,一边仍旧挂着一个莫名其妙的笑容,看不出是在宽慰她还是在嘲笑她。

“你这人总神神叨叨阴晴不定的,以后再也不跟你说这么多了。”赤玉看看桌上剩下的那半个饼,“你还吃吗?不吃我收拾了。”

“吃,这剩的半个都归我了。”

“您慢用,别噎着。”她起身要走。

“你去哪?”许青下意识地拉住她的手。他这一抓,赤玉还没来得及反应呢,许青却先一步像碰到了什么烫手的东西似的,急忙松开她。

“四宝答应带我去赶集。”

“小心点儿,别再让人用个肉饼就骗去喽——”

“闭嘴!”

赤玉走后,许青往自己嘴里塞满牛肉馅饼,油皮的酥脆口感、牛肉丝的油香四溢——一切仍旧是十二岁那年他蹲在城墙脚下同那个女孩儿一起尝过的味道。

被罚跪的八岁将军小姐一定想不到,落魄潦倒的少年从没想过她赠给自己的竟然是块货真价实能换钱的“玉”——这么多年来,他只把这红色的“石头”,当作是那个在他最孤单无助的时刻走向他、陪他在这偌大京城的边缘啃馅饼的红衣姑娘的化身。无论是寄身在义父家中、殚精竭虑想猜中这位高深莫测的义父的心思时,还是“回”到那并不属于他的许府,一个人在后院破旧背光的小屋里读书时——只要看见那块石头,他就想起那个奢侈的牛肉馅饼的味道,想起那天坐在城墙脚下看见的马车、脚步,想起那天听到的陌生的、只属于这京城的喧嚣。京城还是那个京城,那天的小丫头也一定还留在这城里经受着属于她自己的那份历练——所以,他也不能怕。

这就是他与那块红玉的故事。

“二少爷,今日是少夫人的生辰,您可别忘了。”四宝一边打开装饭菜的木盒,一边提醒许青。

“她跟兄长同天生辰,我忘不了。今日营里实在走不开,请四宝你代我去给兄长上炷香,明日我一早我再去拜他。至于少夫人那儿,待会儿回去路上你买些她喜欢的吃食,给她送去。”

“这些即使您不吩咐,我也会做的。可您今晚回府后也得亲自去西院瞧瞧——您都好些天没跟少夫人说上话了。”

“你让她等着我,我今天同她一起用晚饭。”

“真的?那游夫人那边……我去通报一声,让她不用等你?”

“别。我早些回,先去她那儿一趟,然后再去找赤玉。”

“也好。对了,前几日游夫人赠给少夫人那些熏香,我已经找到用来替换的相似香料了。我昨日托给了小吉,嘱咐她当心处理了。”

“你也随时注意着,让小吉想个借口备着,别让小君发觉是我们特意换掉的。”

“还有件事儿。”四宝又说:“您知不知道咱们少夫人有个青梅竹马?”

上一篇:寻月谣下一篇:我就是这般好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