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攸神色凝重,抬手接过了侍卫手中薄薄的信封。
第56章
作者有话要说:过渡的部分终于快要写完了,后面又要撕逼了...
宇文攸看完信后顺手就将其投入了旁边的火炉子里,其实这封信虽然是李汝宓写给他的,但里面的内容跟他关系不太大。
宇文旷看着炉子里腾起来的火苗,故作惋惜说:“你怎么给烧了?”
李汝宓的字很好看,宇文攸也是到齐国后,有一天整理旧物才发现他竟然没有一片李汝宓写过字的纸,今天这封信之所以狠心烧了,是因为信里的内容和宇文旷有关,这件事关系重大,他没想好要不要告诉宇文旷之前,还不能让他知道。
宇文旷见宇文攸脸色不豫,追问道:“她说什么了?她不会是,不会是改嫁了吧?”
宇文攸一拳擂了过去,“乌鸦嘴。”
宇文旷闪身躲开,“不说就算了,我出去吃肉了,你可别跟来。”他说着在帐篷门口伸了个懒腰,大大咧咧走了出去。
他的身影遮挡了帐篷外射进来的光,宇文攸盯着他,心里莫名升起一阵哀伤。
(转)
开春后,李汝宓就在她那小院子里种起了菜,院子里只有一株桂花树,余下除了一条小径便都空着,她以前见吕氏种花草莳弄起来繁琐,还发愁这一方空地要如何利用起来,幸服侍她的丫鬟青梅以前家里是种菜的,她就想不如在院中空地上都种上菜吧,长大了既能送去厨房做菜吃又打发了时光。
如今她种的一畦秋葵刚长成筷子那么高,旁边的韭菜也绿油油的甚是喜人,正弯腰浇水呢,小桃快跑着走来,“小姐,有信。”
算算上次送去齐国的信,如果路上没耽搁,宇文攸看完就回信的话,回信也该到了,李汝宓走到井台边洗了手,理了理鬓发,接过信纸拆了开来。
回信只有两个字,知悉,字写得很大很潦草,墨痕也浅,想来他胡乱找了个笔随便写的。
李汝宓将信折了折塞进衣袖里,又走回田畦间忙碌起来。
时光倏忽而过,只要勤恳,便不会辜负,韭菜吃过两茬,秋葵绿油油半人高的时候,陆宛生了个男孩,李寔为其取名李霁,字新晴,因为淮南的四月多雨,孩子出生的那天恰好雨过天晴。
陆宛产后体虚,李汝宓便把后宅里的一应事务都揽了下来,甚至新晴的吃喝拉撒睡她也事无巨细都要照料着。
日子随着李霁的一天天长大慢悠悠从指尖划过,齐国偶尔有书信来,杜雪晴跟秦诺学会了书写,时常会给李汝宓来信,主要是告诉她小长安的近况,偶尔会提及宇文攸,极少涉及政事。
而这一次的来信,杜雪晴却告诉李汝宓,皇帝卧病一月有余,京中可能就要易主,太子理政这半年已苛责齐国三次,最近,他要将李汝宓的小妹李汝珍指给齐王为新妃。
李汝宓捏着信纸,脑中一阵眩晕过后,身子晃了晃就要跌倒,幸好被小桃扶住了。
李汝宓想起自己离京已经五年,珍儿现在也有十四岁了,是差不多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龄。只是太子这样做,未免辱人太甚,宇文攸应该会拒婚的。
李汝宓向小桃道:“哥哥今日在家吧?”
小桃点头,“在呢,奴婢刚才过来的时候,听他们说老爷在教大哥写字。”
李汝宓点点头,就往李寔和陆宛起居的院子里走去,她李家这些年渐不如前,她父亲李昶早年征战四方,身上落了些伤病,岁数大了,伤病发作,再不能带兵打仗,就闲在京中,皇帝大概是念及她哥哥李寔镇守淮南有功,同时还需要笼络,就给她父亲李昶升官加爵,虽有一堆头衔,尊崇无比,但没有实权,所以现在太子一理事,就开始作践他们李家了。
李霁正伏在案上写字,小孩子坐久了不耐烦,又被父亲盯着,少不得眼中噙泪,李汝宓走进来,李寔只当是陆宛又来替孩子说情,不耐烦道:“慈母多败儿,他今天这个功课是务必要做完才能出门。”
李汝宓不觉叹了口气,“哥哥,是我。”
李寔转过身,脸上神色中仍旧带着些怒气,“她让你来的?”原来这些日子李寔忙着公务,没亲自盯着李霁写字,陆宛心疼儿子,就悄悄替儿子代笔,虽然她极力模仿儿子的字迹,还是被李寔看出了端倪,一家三口这两天正闹不快呢。
“不是。”李汝宓摇了摇手里的书信,“是我有事找哥哥。”
李寔在李霁的案头屈指敲了敲,“我跟姑姑去说事情,你不许偷懒。”
“是。”玉琢般的小孩委屈巴巴说。
初夏时节,院子里是浓浓的绿荫,李汝宓和李寔出了书房,在旁边的敞轩里坐下,丫鬟端了茶水过来,李汝宓冲她笑笑,“下去吧。”
李寔看着院子里的花木,盯了儿子半天,其实他也有些累了,端起杯喝了一口,问道:“你今年又种了秋葵吗?”
李汝宓摇头,微笑说:“我种了菰菜。”
李寔讶异道:“那不是长在水边的吗?”
李汝宓道:“院子里有井,勤浇水就是了。”她说着将杜雪晴的信递给李寔,“哥哥先看看这个吧。”
李寔放下茶杯,接过了信,前面提及小长安的部分他看的时候眼中甚至浮上了几分笑意,“跟新晴一样顽劣。”待看到后面,他的眉头慢慢皱了起来,看完后他放下信纸,“父亲怎么没说呢!”
李汝宓捏着帕子道:“或许父亲那边还不知道此事?”
李寔摇头,“应该不会,太子为齐王择正妃,齐国都知道消息了,他不可能不告诉父亲。”
李汝宓道:“要不哥哥写信去问一下?”
李寔点头,“我也有此意。”他顿了顿又道:“不管怎么说,已经过去五六年了,你是不是也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呢?从前让你嫂子问过你,你总说再等等,再等,你都成老姑娘了。”
李汝宓垂下了双目,盯着手中的绢帕说:“哥哥是嫌我用度太多,不想养我了吗?”
李寔知道她在开玩笑,不过他没有接李汝宓的玩笑话,而是认真问道:“你说呢?”
李汝宓见搪塞不过去,伸手拿过信纸,慢慢折了起来,“等遇到合适的,我会考虑的。”
李寔也不想太逼着她,点了下头,喝了半盏茶后忽又道:“有件事忘了告诉你。”
李汝宓道:“何事?”
李寔道:“我给新晴请了位武师。”
李汝宓微笑说:“那很好啊,男孩子要文武双全才好,文成提笔成章,武能上马对敌。”
李寔道:“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怕你嫂子太娇养了他,回头没什么男子气概,再则嘛,让他习习武,也好强身健体。”
李汝宓端起杯子慢慢啜着茶,“哥哥的想法不错。”
李寔看她一眼,“这个武师你认识的。”
李汝宓讶然道:“我认识?”她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果然,李寔道:“就是送你来淮南那人,卢缺。”
李汝宓点了下头,“我知道了。”
上次上元一别,也有五年多未见此人了,李汝宓轻轻捻着手中的信纸,这五六年的时间,她由于劳作,手指已不如从前那般纤细光滑,生茧子的地方擦在纸上沙沙作响,眼角也有了细细的纹,晨起梳头的时候,甚至发现了几根白发,时光虽然带走了一些东西,但也并非没有任何馈赠,从前那些爱恨纠缠在她心底留下的伤疤已经渐渐被抚平,她的心里充满了力量,让她想起未来的时候,不再彷徨,不再觉得无所依靠。
唇畔不觉就浮上了一丝笑意,她听见自己轻声问道:“他什么时候来?”
李寔微笑道:“后天。”
(转)
淮南城西北方向数百里外的齐国,这一天也是艳阳高照。
宇文攸正在上林苑中指导小长安骑马,父子俩都穿着骑服,宇文攸见小长安畏惧那匹小马驹,未免心中不悦,非逼着让他立即上马,小长安人虽小,性子却倔强,才不肯向宇文攸示弱,父子俩正在较劲。
杜雪晴远远坐在旁边的亭子里坐着嗑瓜子喝茶水,寻思着宇文攸虽然凶神恶煞,但是在长安眼里,大概还是小马驹更凶一点,想到这里她就忍不住想笑,忽见一个小寺人急冲冲跑过来,她便让人唤了那寺人过来,问道:“秦詹事又带人来找殿下拒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