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番外(64)

作者:越人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京城的仕人都有这么一种心理,哪怕在京城赋闲,也不想去外地做官。尤其是外放的地方是穷山恶水,官职又是苦多甜少没油水的,才没人会去呢。

他爹要是会做官,有靠山,怎么不能给儿子在京里谋份儿差事?这一外放,起码五年回不来。要是连任、转任,十年二十年回不来都不稀奇。刘翠怎么说也是个郡主啊,人家出嫁求的是麻雀变凤凰,她这可是凤凰落到草窝里去了,又不是小老婆生的,宣王和宣王妃当真狠心。

就算刘翠之前做过糊涂事,可那事儿已经被更新的流言盖过去了,就让她嫁在京里又怎么样?面子真比女儿的终身幸福重要?宣王府行事这么凉薄,翠郡主将来到了夫家只怕也不会受尊重。

“宣王妃来见娘娘的时候,奴婢在一旁伺候,听着她倒是一片慈母心为翠郡主着想。说一来成亲就出京,不用在公婆跟前拘束,小两口过日子自在。二来嫁的不是那家长子,而是长辈都挺偏疼的小儿子,小儿媳妇过日子清闲享福,不操心不劳力。能跟着丈夫出京,不用困在京里那么不自在,别人想出去新鲜新鲜还没那个机会。三来……离了京里,过去的事就当全过去了,对别人对她自己都是好事。”

刘琰静默了片刻,问:“王叔也是这个意思?”

“是。”

宣王妃是出名的软弱糊涂,宣王也不是个明白人,她却大事小事都听丈夫的。

看来这亲事主要是宣王的意思吧?

“那其他人呢?翠姐她哥哥没说什么?”

宣王府只有一位公子刘震,三个姐妹捆在一起也不如他一根手指头金贵,宣王简直把自己儿子看得跟天王菩萨下凡似的,提起儿子那除了吹还是吹,宣王府的事情,这位堂兄刘震能做一半的主。

要是他替妹妹说句话,这件亲事也不会做成。

英罗很好的掩饰了嘴角的轻篾。

就宣王和宣王妃那一对糊涂蛋,又一味纵容溺爱,能养出什么好孩子来?刘震现在还没及冠的年纪,已经吃喝嫖赌样样来,自己例银不够使,就变着花样从府里公账上支。把自己看得如同金玉,而姐姐妹妹如同烂泥。

他甚至这么说过,说要是姐妹都高嫁,那得赔多少嫁妆出去?他可是刘姓,皇帝的亲侄子,又不指望着将来的姻亲帮衬他,那些巴着王府结亲的人还不都等着他提携?

听听,这也是亲兄弟说出来的话?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肯定不是同母生的呢。

第八十三章 破例

“宣王妃来见母后的时候,母后没劝劝她?”

这亲事连刘芳和刘琰这样的姑娘都看出来不妥,曹皇后怎么会不劝呢?

英罗也无奈:“她来的时候亲事都办了,两边婚书都定了,人家都下了聘——换成是我也赶着下聘啊,这么傻的亲家不好找。”

是啊,如果宣王和宣王妃两个人里有一个脑子清楚,凭一个五品官儿,怎么攀得上宗室郡主呢?

“娘娘也劝了,说亲事没什么人知道,好生跟那家说,退了就退了,大不了娘娘再给他们赏个媳妇,翠郡主这边,亲事还是要好好挑的,可宣王妃自有道理,还说这亲事翠郡主自己也是一口同意的,很看得中。”

这就没办法了,要是刘翠真的自己看中,非要嫁,那别人说什么都没用。

对于刘翠这个堂姐吧,刘琰真心喜欢不来,但也说不上多厌恶她。

想也知道,宣王和宣王妃那么糊涂,生的孩子很有可能聪明不到哪儿去。即使是个好苗子,让他们这么多年来歪着养,也很难不长残。

脑袋清醒的姑娘绝对干不出私奔这事儿来。

刘琰总觉得刘翠这么干,是不是因为宣王妃就爱听那些富家小姐私奔穷书生,高中状元结良缘的戏。宣王妃爱听戏,十天里有八天要在自己府里听两折。她不喜欢听什么忠臣孝子,说太闷,也不喜欢打打杀杀的热闹戏,说太乱。就喜欢个情定后花园,遗帕惹相思之类的,一生一旦扮上就唱了,咿咿呀呀,扮相又美,唱的也缠绵委婉。

宣王妃就爱听这个,哪怕天天听,戏词儿都会背了,还能每天看得泪水涟涟。

英罗还小声说:“方家日子过的不是那么阔绰,聘礼下的就有些简薄,听说宣王妃打算就由宗正寺全权置办嫁妆,宣王妃再添个两抬就够了。”

刘芳和刘琰一起震惊了。

宗正寺给的嫁妆全是不值钱的货色,大姐姐出嫁的时候,宗正寺很会巴结,在规制上另添了一倍,那也值不了多少钱。那些帐子帘子,木器铜器瓷器家伙,哪怕给你凑个六十四抬,能值两千两不?

大姐姐的嫁妆实际是皇上皇后出的。

按皇上的话说,他和钱兄那是过命的交情,钱家的女儿他看作自己女儿一样,自然不会薄待。

皇上确实说到做到了,旁的不说,偌大一座公主府,三路五进带半个湖当花园子,这是一般王爷国公都没有的待遇。

而宣王妃就打算用这种嫁妆嫁女儿了?

刘芳冲口而出:“他们府上是缺吃的还是缺穿的?这么刻薄女儿?”

要是刘芳出嫁,八成她爹她后妈也能这么打发她,可刘芳那是后娘啊,刘翠这是亲娘。

英罗微笑不语,引着二位公主进去。

曹皇后将手里的请见牌子放回盘子里,摆手示意云罗退下。

云罗明白,这就是下午不召见外命妇的意思了。

总有人想见皇后,为了千奇百怪的理由。皇后都认真的听她们诉苦或是恳求,然后有的就允准了,有的不准。

云罗有时候都替皇后娘娘觉得厌烦。

有的人很懂礼,比如曹家的国舅夫人、还有孟驸马的母亲孟国公夫人,十次里有八次倒是替皇后娘娘排忧解烦来的。

也有那不知趣的,比如宣王妃。

云罗甚至听到这么一条流言,说宣王妃曾经对人抱怨过,说当初刘家给儿子们议亲,原来是要把她说给四儿子刘天宝,而不是现在的宣王刘天常的。结果曹家从里面插了一手,结果现在曹氏成了皇后,曹家成了承恩公府。

这流言不知真假,不过云罗觉得以宣王妃那糊涂劲儿,这话她真说得出来。

大约她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一样是刘家的媳妇,要是当初她嫁了老四而非老五,那现在做皇后的不就是成了她韩金枝了吗?瞧她的名字取的,金枝,多贵气,合该成为万人之上的贵人啊。

当初嫁进刘家,妯娌间谁也不比谁高一头,甚至以前因为老四常年不在家,曹氏一个人孤立无援,宣王和宣王妃两口子还没少为难这个嫂子。谁能想到有一天她要向曹氏叩头问安,想见一面还得递牌子请见呢?

两位公主进去之后,小太监薛敬光匆匆从外面进来,寻他师傅闵宏说了几句话,闵宏点了点头,把他打发去膳房催菜去,自己理了理袍子往后殿来。

“闵公公来了?可是有事?”

闵宏对英罗也很客气:“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听梧桐苑那边有人来报,说五公主从内宫监寻了个伺候笔墨的太监叫李常禄,今儿五公主交的功课大半是这个李常禄代写的,程先生一眼看出来了让她重写,五公主回去就让人把李常禄打了。”

英罗眉头都不皱一下。

五公主要不惹事那还叫五公主吗?

不过跟皇后娘娘遇着的那些事情比,她这些小打小闹真不算什么。

英罗点头说:“我知道了,多谢公公。”

闵宏接着说:“不过打的时候,多半是麓景轩的太监出手不慎,李常禄的手断了,头上也挨了几下,现在昏迷不醒。他不是麓景轩的人,他师傅是内宫监的管事李虞,托我想请太医看看。”

英罗面色沉了沉:“知道了。”

“那这太医?”

“让人去请吧,好歹是一条命,我会回禀娘娘的,这事儿公公多费些心。眼看要节庆,宫里还要办喜事,死人着实不详。”

闵宏也不是为了请个太医才来的,主要是婉转的把这件事情告诉英罗。

也就是告诉了皇后娘娘。

说真的,公主打死个太监不算什么。别说李常禄是李虞的干儿子,就是亲儿子,死了也就死了。宫里不让认干亲,在外面喊师傅徒弟的,关上门就干爹干儿子的喊了。

但问题是皇上现在正烦着,皇后娘娘事情也多,她总这么找事可不能纵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