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辞(52)

作者:在下本无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严迟真想为沈涵鼓个掌,第一次见有人能把大将军训得头都抬不起来,心生一股敬意。

沈涵叹了口气,“北燕朝堂上就是一盘散沙,你既然动了手,就把多年的朝政顽疾处理干净。为师也曾年少轻狂,有一肚子的治国之道,征战沙场亦是为师的憧憬,即便皇上不说,我也想请旨去东海……”

无论文武,沈涵此人都是当世无双,不然也教不出北燕帝和苏辞这么变态的人来,可惜他成全了姬泷的帝王梦后,在青史上连个命都没留,就被关押了,一生壮志难酬啊!

苏辞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她怎会不懂师傅平生不得志的愁苦,更加不愿看到他在深宫中幽禁终老,可只要再给她一段时间,她就能将他从宫中救出来了。

“师傅,东海之地凶险,我……”

谢王世家已除,谢皇后也没几天了,待她帮茗妃坐上皇后之位,打点好宫中一切,就能将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宫中带走,为此她不惜忤逆北燕帝。

沈涵:“凶险又如何?你边关六年都熬过来了,为师就熬不过来不成?阿辞,为师心意已决,你就当成全我,还是说你想看着为师一辈子囚禁深宫中,做一枚皇上要挟你的棋子?”

苏辞两眼通红,纵然满心不忍不愿,也只得一响头磕在地上,无奈道:“徒儿遵命。”

走廊下的褚慎微远远看着,眸子一暗。

小童悄然站在他身后,喃喃道:“原来他就是大将军的师傅。”

褚慎微扫了他一眼,“好些日子没看见你了,舍得从屋里出来了。”

十岁的小童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拍了拍根本不存在土的袖子,抱怨道:“爷爷那老糊涂,结海楼的账本又算错了,让落云听雨不远万里送来给我算,明明请个账房先生就能搞定的事情,非舍不得银子……”

结海楼日进斗金,一页账本上记录的金银都能把账房先生砸死。

褚慎微一笑,“那老楼主实在应该见见纯一和尚,两人定会能成为忘年之交。”

小童望着轮椅上的沈涵,“需要查吗?从这个人下手,应该能把将军的过往查得一清二楚了。”

褚慎微:“查。”

……

沈涵就是苏辞的一剂强心药,第二日满府人拦都拦不住,苏辞执意去上朝。

朝堂上炸开了锅,谢王世家谋反一事株连甚广,满朝文武吵得不可开交,相互指责,北燕帝又在此时提出拒绝与东海诸国议和,派一个沉寂多年的沈涵领兵出征。

“皇上,老臣以为南境战事焦灼,此时应与东海议和为上,我北燕国库空虚,经不起两面夹击和旷日持久的战役。”

“臣附议,再者说沈涵不是先帝时的翰林大学士吗?他一个文臣如何上阵打仗?”

沈涵有多少本事,北燕帝和苏辞再清楚不过了,可惜这帮子老臣不知,也不会信。

“臣附议,臣早年就听闻沈涵双腿残疾,一个废人如何杀敌?”

一袭红衣金甲大步上殿,高声道:“霍大人胆敢再说一遍,我就让你知道何为真正的残疾。”

百官见来人,皆眉头一皱。

苏辞跪在殿下,“臣拜见皇上。”

北燕帝压制着内心想把苏辞打回将军府休息的冲动,冷冷道:“大将军平身。”

“谢皇上。”

苏辞起身,面对百官,“沈涵是本将年少时的授业恩师,我一身武学谋略皆是恩师所教,何人说他不配上阵杀敌?”

百官噤声,无一人敢说半句。

苏辞又道:“至于恩师的腿疾,我已让机关师黎清连夜打造了一副特制的铁甲,可以让恩师像常人一样行走,如此一来,谁还有异议?”

百官你看我、我看你,均低着头,左右丞相已除,大将军手握重兵,如日中天,谁敢有异议?

苏辞转身跪在北燕帝面前,正色道:“臣今日上殿,除了为恩师一事,还有事向皇上启奏。”

北燕帝眉头微皱,“大将军请讲。”

苏辞:“臣请旨,废道教,灭除天下道观。”

一言激起千层浪,刚被苏辞镇住的百官瞬间沸腾,这群大臣都是道教的信徒,不反对才怪。

当即就有老臣站出来,骂道:“竖子你狂妄,不敬神明,那是要遭天罚的。”

苏辞嗤鼻一笑,“神明?你们信奉的神明未济道长是瀛洲的细作,里通外国,意图谋反,本将军没记错的话,诸位大臣前几日差点死在他的刀下。”

又一老臣站出,“就算如此,也不能一概而论,怎可清除天下道教?”

苏辞怼道:“众位大人当然不乐意,你们哪个人手中不握着十几座道观,借此吸纳百姓之财,中饱私囊。诸位大人是否真的敬畏神明,我不知,十恶不赦倒是真的。”

“一派胡言,小儿你莫要当着皇上的面,污蔑我等清白。”

“皇上,苏辞乃灾星转世,你断不可让将帅横行,祸乱我北燕啊!”

江晚寒出列道:“我呸,灾星个屁!臣赞同将军的提议,如今北燕道观林立,道士剧增,天下户口几亡其半,如此下去,民将不民,国将不国,灭道是大势所趋。”

在朝堂上八百年不说一句话的扶苏澈亦出列,“臣附议,道士免税免兵役,还需百姓纳粮供养,大大加重百姓负担,而不管百姓,还是达官显贵,皆竭财以趣道,破产以求仙,长此以往必定江山不宁。”

当即有人反对,“皇上,您万万不可听信这些人的谗言,道观是神明居住之所,怎么废黜?老臣誓死捍卫道法,大不了今日撞死在大殿之上,以此明志。”

苏辞冷冷道:“那魏大人还等什么?撞啊!”

“苏辞你……”

“我既然敢提出灭道,就不计后果,不管诸位大人同不同意,以后苏家军所到之处,一应道观片瓦不留,还有哪位大人要在金殿之上抢柱明志,赶紧撞啊!”

方才要撞柱的魏大人手指着苏辞,气得直哆嗦,“苏辞,你想杀了满朝文武不成?”

“若这满殿的社稷重臣都是江山蛀虫,有何不可?”

魏大人噗通一声坐在地上,群臣惊恐,只因那红衣金甲的杀神说的一点都不像假话……

退朝后,太医抬走了不少撞柱明志的老臣,一个都没死,除了流了点血,都是假晕。

江晚寒和苏辞并肩走在出宫的路上,东方既明,霞光万丈,照亮金碧辉煌的皇宫。

一场以文武百官为敌的朝堂争论结束后,江晚寒仿佛死过一般的脱力,他自当这个兵部尚书以来,就没这么疲倦过,长叹道:“苏辞,你不后悔吗?”

“后悔什么?”

“那个帝王自始至终什么都没说过,将烂摊子扔给你,将朝臣的辱骂扔给你,将百姓的吐沫星子扔给你,将遗臭千古的骂名也扔给你……我都累了,你不悔吗?”

苏辞一笑,朝阳的光镀在她的鎏金面具上,“悔什么?我日后一脚踏进棺材,天为被,地为席,一生问心无愧,一世纵死不悔,何必在意后世怎么评说。”

江晚寒一愣,不知为何,耳畔突然回想起民间总说的一句话――将军有两把剑,一把折兮,一把难全。

天将明,这秽浊不堪的世道就算等不到黎明,苏辞也会一脚踏破,不计代价,不计后果……

北燕史书有记:燕昭五年,金殿之上大将军苏辞舌战群儒,剑指百官,请旨灭道,北燕帝应允。此次灭道,凡毁道观四千六百余,归俗道士二十六万余人,民间骂声鼎沸,大将军一时受千夫所指。

而史官在记载这一段历史时,有感而发,在书页后面附上了一首词,乃是南楚七皇子淳于初昔年写给大将军的。

山河万里,将军剑出,仓皇边陲战马声。

浊世纷争,血染苍生,誓守海晏河清处。

百姓福祸,犹怨苏郎,红衣金甲都做土。

待盛世,伊人回首,谁祭将军衣冠冢?

第15章 梁战

三日后。

沈涵带兵出征东海,苏辞城门相送,这师徒两相互看了一眼,默默无话,尽在无言之中,就此别过。

黎清安慰道:“将军放心,温姨女扮男装跟着呢,她会好好照顾沈先生的,再说了,你已从南境调了两万苏家军前往,算上之前增援东海的军队,十万了,肯定打得赢。”

于苏辞而言,沈涵如父,看着父亲远奔东海作战,怎能真的放心?

上一篇:三千梨花繁成雪下一篇:世家小福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