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尧成要外放的消息在周家也是炸开了锅。
“啥?四儿要到黍安当官?那不是打仗的地方吗?你一个文官又不能带兵打仗去做什么呀?”宋氏听了急的团团转。
“要不四儿你不做官了吧,这在京城当官多好啊,怎么就外放呢?而且还是那么个地方?”宋氏有点犹豫,那打仗的地能是什么好地方啊,一不小心说不定命就没了。
周尧成失笑,皇帝都已经下了圣旨,谁敢抗旨?何况如果这样他就贪生怕死,那他何必科考做官呢。
“没事的,娘。我这又不是去边疆带兵打仗的,况且边疆有镇北王坐镇,安全的很。而且我要是做出政绩,将来还是有希望回京城的。”这几年边境稳定,起码暂时是不会有事发生的。
“唉,这也没办法了。那小葡萄怎么办?”宋氏看着儿媳妇抱着的孙子突然说道,她也知道这事是她想当然了,只是看样子她儿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不管是把小葡萄带着去还是留在京城都不好。
这老天爷是不是见不得他们老周家好,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又遇到这个糟心事!
周尧成看了他媳妇一眼,“娘,阿予和儿子肯定是要和我一起走的。你和爹要不就留在京城吧,如果不习惯也可以回大林村,大哥他们会照顾好的。”他这一去至少也得要几年,怎么也得把媳妇儿子带上,不然他孤身一人怎么过?
宋氏两口子面面相觑,叹了口气,“我和你爹在大林村生活惯了,要不是有你和儿媳妇还有小葡萄,我们怎么会来京城?”
他们来这已有京城一段时间了,出个门就能碰到个当大官的,一直小心翼翼就怕得罪大人物给儿子添麻烦。这儿子走了他们就更不敢待在这里了,在京城胆战心惊的还不如跟着儿子一起。
“四郎你要是不嫌弃,我们就跟着一路,我和你爹身体好着呢,还能帮你干活。”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他们两口子一起去就是帮着吵架都还多有两张嘴呢。
就在外人看热闹时,一道圣旨传到周家。
周尧成一家下跪听旨。
只听内侍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诰曰:黍安知州周尧成之母宋氏,端淑恭俭……兹特封尔为宜人……”原来是这圣旨是给周尧成之母和妻子赫封诰命的。
虽说上了品级的官员,其家眷都会封诰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有的。这诰命一种是官员可以自己请求,然后看皇帝是否批准。另一种就是皇帝主动亲自赐封的。
周尧成知道这大概是皇帝的补偿,但外人不知情,除了周尧成,其余外放的新科进士没有一个得到皇帝颁赏的。
这周尧成可是头一份啊,哪个当官的不是做了大事或者政绩十分突出,再不就是熬了十几年,才请旨给自家夫人或老娘诰命的,再不就是皇帝下旨奖赏的。
而周家,宋氏捧着自己的诏书又哭又笑的,她一个泥腿子出身,托四儿子的福,封诰命了,也是有品级的人了。
五品诰命!宜人呐!
但又想到她儿子马上就要去黍安那地方,又悲从心来。宋氏情愿不要这诰命,只希望她儿子平平安安的。
晏青予也挺感动,有诰命和没诰命是不一样的,就是她出门和官夫人们打交道都得高看她一眼,毕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愿意给自己的原配请封诰命的。
“高兴吗?”周尧成看着晏青予,眼底是满满的柔情。
晏青予扬起一个笑容,道:“当然高兴了。”
“只要你高兴就好,以后我会亲自为你请封的。”周尧成心里有点遗憾。
“好啊。”
第七十六章
京中诸事都安排妥当之后,周尧成率家人离京。
京中认识的好友来送行,众人敬过践行酒,一饮而尽。
江宥霖走过来祝愿道:“周兄,这一路途遥远,愿你此去一帆风顺。”
孟修然道:“周兄,我在京城等着你早日归来。”
这是他在京城认识的好友,周尧成郑重的点点头对着二人道别。或许将来有一天,他们也会走向不一样的路,但是现在他们的初心是一样的。
离家远行,宋氏心情有几分低落,她已经在京城习惯了,也认识了几个老姐妹,这一去有生之年还不知道有没有再回来的一天。
大概这离京的人只有小葡萄是没心没肺的,趴在他娘亲的怀里,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往车外看去,眼里满是好奇。小葡萄自从到了京城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院子里,晏青予很少带他出来。
“早知道有今天,我就该带小葡萄出去逛逛的。”晏青予看着活泼好动的小葡萄,眼底有着怜惜。他们大人去黍安那苦寒的地方到是还能忍受,就是小葡萄这么小她有点不忍。
周尧成闻言看着车外热闹的场景,又低头看着小葡萄满脸好气的神色,眼眸一暗,随即又恢复平静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再回来的。”
从京城到黍安路途遥远,如果一路都走陆路,不说山路崎岖,还要经过深山老林也不太安全。因此周尧成选择前半段可以走水路,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上了船,小葡萄也不害怕,每日都趴着窗边看鱼,或者待在周尧成身边看他钓鱼。因此在船上倒是也不显得寂寞,很快就到了宁平府城。
周尧成让晏青予她们在船上等着,自己带着陈柏下去找镖局,谁知刚走上码头,就看见隐约觉得熟悉的人在远处站着,看见他便露出一个笑容来。
周尧成看着比以前更加洒脱的杜东,想起以前在书院苦读的日子,露出一个笑容来,拱手说道:“杜兄,好久不见!”
杜东扬起笑容,走上前来抱了抱周尧成道:“周大哥,好久不见!我打听到消息就猜到你近日会到宁平府,还好今日没有错过。”
因没有时间在府城停留,周尧成就婉拒了去杜府拜访,杜东也知道周尧成如今要赶着去任职,也没有强求,两人来到一家码头不远的酒楼续旧。
“周大哥如今是从五品知州了,恭喜恭喜!虽然是要去黍安任职,但我相信周大哥的能力,一定会给黍安带来不一样的变化的。”杜东还是以前一样对周尧成充满信心,他是亲眼看着周尧成从一个农家子到如今的五品大官,像他这样的人,早晚都会一飞冲天。
别看黍安这地方苦寒,比起其他繁华的地方寒酸的很,但好歹也是五品大官,有多少人一辈子也做不到五品官!
周尧成嘴角一勾,“借贤弟一言,希望三年以后我们能同堂共事。”
杜东笑了笑,端起桌上的一杯酒,朗声说道:“今日一别,三年后再见只希望如愿所求。”
周尧成也跟着笑起来,一同举起桌上的一杯酒一饮而尽,道:“贤弟可知道哪里有镖局?你也知道这前往黍安路途遥远,这人生地不熟的,又带着妇孺老少,没有人手不安心。”
“大哥,如果不介意可以和兰家商队随行。”
“兰家,哪一个兰家?”周尧成自然是不介意和商队一起,他对黍安一无所知,说不定日后还有需要商队帮忙的地方,要是和兰家人认识,也是一件好事。
“自然是汉阳兰家,我与兰家大少爷相识,每年他们兰家都前往黍地收皮货,这路都是走惯了的,也不用担心安全。若是能与周大哥同行,他们是求之不得。”
兰家是大夏有名的晋商,在民间也有好名声。兰家每年都要走一趟黍地,但路途关卡很多,兰家每年要打点的银子也不少,大部分都会给兰家面子,但也有压不住的地头蛇。
但有周尧成一路随行又不一样了,他是朝廷赐封的黍安知州,周家家眷也封了诰命,可见是圣宠在身。在这当头,除非有人脑子进水了才会上赶着得罪人。
周尧成一听是有名的兰家就同意了,这临时去找的镖局到底没有兰家有保障,笑着说道:“贤弟有心了,多谢!”
跟兰家同行,起码安全上有保证了,他们一行人又没去过黍地,真要碰上什么事,就他带的一些家丁根本不管用。
吃完这顿饭,杜东带着周尧成去了一趟兰家别院,兰家早就做好了准备,就等着杜东这边的消息。
兰奇见杜东带来一个俊郎非凡的青年,就知道此人新科进士探花郎,如今外放黍安的从五品知州周尧成。兰奇急忙上前几步拱手行礼,朗声笑道:“原来是贵客进门,兰某见过周大人,杜兄,两位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