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改初期收到了一些大地主抵制,官府就选几个为富不仁的作为典型处置,再扶持几个机灵的小地主提供技术支持开设作坊。支持税改和不支持税改的下场一目了然,后期便通顺了一些。官府还取消了有功名的学子免税福利,改为直接补贴银钱以及奖励官学名额。
三年后江浙这边税改成熟,又从这里抽掉做得好的官员派到相邻的地方做一方掌管扩大税改试点。沿海建起了大盐场,晒盐法逐渐取代煮盐法,降低了制盐成本反而增加了产量。
盐税的增加加上海上贸易的活跃,足以补足税改初期的缺口,甚至因为商税和关税的缘故,朝廷的财政日渐丰盈,才能够同时开展许多大项目。
随着国内翻天覆地的变化,胤礽也开始意识到人才的缺乏。这次不需要太后提点,皇帝便主动督促各地官府兴学,开办官学也支持各地在野的大儒办学给予嘉奖和补贴。
皇帝本就极为聪慧,又正年轻,原本底子不错,如今学东西又快。短短三年就已经不再需要太后在背后出谋划策,彻底架空了太上皇,成为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权者。
太后亦毫不拖泥带水的断绝了对前朝的关注,这三年她已经将手上的许多东西都分出去了。只剩下在一些公司、集团有些股份,可是具体操控都交给了最初跟随她的人和养大的孩子们。只专心在后宫指点皇后整肃了后宫,和太妃太嫔们喝茶听戏,养养小阿哥小格格。
太上皇这些年日子不好过,久了也知道了皇帝背后的军师是太后。太上皇如今自然是搞不死太后的,于是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意,常住畅春园了。
经历了最初权利被架空的痛苦、暴躁,接受事实的太上皇开始沉溺酒色。这些年竟然也陆陆续续生了一些小阿哥小格格。只太上皇被儿子伤透了心,不太喜欢小孩子,可怜这些小家伙生母位份也不高都丢给皇帝这个兄长养了。
皇帝对于如今朝堂上很能干活的兄弟极为满意,倒是不介意养一批预备役。这些小阿哥、小格格,加上皇帝和兄弟们也陆续成家养了一班儿娃娃,宫里的太妃太嫔们很是有事儿做。
皇帝非常勤政,这些年朝廷办了很多大事,故此后宫妃嫔并不多。除了皇后就两个嫔三四个贵人答应,比太上皇的后宫可干净多了。皇帝的大阿哥、二阿哥和二格格是皇后所出,三阿哥和大格格是两个嫔所生。
不仅皇帝,皇帝的兄弟们府上也颇为清静,其中睿亲王承祜、庄君王万黼、南郡王胤禶、廉郡王胤禩、敏郡王胤禟都只有福晋。前四位是夫妻情深,胤禟虽说夫妻感情也不坏,不过没有纳妾的最大原因是沉溺发明了。
少时太上皇还曾嫌弃胤禟沉溺奇淫巧技,荒废学业,可如今谁也没有胤禟风光。胤禟入朝办差时直接去了戴梓的兵器研究所,三年功夫就发明出了最先进的战车,受封郡王。多年来也陆陆续续发明了不少民用和军用的玩意儿。若非顾虑兄长们的爵位笃定了他日后的前程,凭着他的成就便是亲王爵位也是给得的。
皇帝余下那些兄弟虽然除了福晋外都有几个姬妾,却都没有比皇帝多。朝廷大事一件接着一件,皇帝又愿意重用兄弟们,大家都奔事业,谁愿意在后院风花雪月。
不说胤禟在京城风光无限,二阿哥胤褆前几年平定南边之乱,顺便以五百万两为朝廷“买了”一块领土也有了封地还成了亲王。以鲁直见称的胤俄带上胤祥称霸海上,成了海军将军,得了镇海郡王的爵位。
不细说其他几位阿哥,如今就连各府福晋都在太后支持下在外面筹办什么女学、慈善会之类,孩子们到了进学的年龄就丢进宫读书让太妃们照顾。
新帝登基的第十年,奉太上皇太后南巡。太上皇退位前多次南巡,时隔十年再次南巡,心情委实有些复杂。在龙舟之上,眺望运河两岸,不用地方官府粉饰太平,就足以看出这十年的不同。
太上皇过去南巡,因地方官员为了政绩掩饰,也会让百姓穿上最好的衣服上街。可是就算如此,百姓眼中也大多带着麻木。如今的百姓,脸上却多了笑意,甚至脚步都勤快了。
这十年来随着农业亩产不断提升,工业、商业发达,税改等惠民政策下,百姓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虽说普通百姓想要致富依旧不容易,然只要勤奋些不遇上灾年,温饱是没问题的。在比较十年前后两岸的建筑,也可知道这十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太上皇再如何不甘心也不得不承认,为君,他的儿子做的更好。甚至,除去皇帝,其他儿子也都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皇帝给予兄弟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又将他们限制在某个领域中。如此兄弟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又不会影响到皇帝的统治,达到了极好的平衡。
然越看到儿子能干,太上皇心里越像一把火再烧。若非、若非那突入起来的怪疾,他怎么会禅位。若没有禅位,或许如今百姓称赞的明君就是他了。
第608章 九龙夺嫡(三十二)
太上皇心情有些郁闷,回仓房睡了一觉。睡着之后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他的耳朵没有聋,自然也没有变成哑巴。
在朝堂上他是那样的意气风发,与太子亦是父慈子孝,感情甚笃。只是随着梦境的继续,有些事情开始转变,儿子们都渐渐长大,太子也逐渐失去了风度。
太上皇看着自己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长大的儿子们在他面前斗的你死我活,他痛苦的废太子立太子,儿子们在他的操控下斗的死去活来。他死了很多儿子,也圈禁了很多儿子,太子甚至说要与他此生不再相见。
梦里的太上皇很伤心,可有觉得志得意满,他是皇帝,高高在上的皇帝,没有人能够违逆他的意思。然而有一天他还是死了,没有人不会死,哪怕皇帝、太上皇也会死。
在梦中的他死去时,太上皇忽然惊醒了。他想到了那个梦,梦里没有太后、没有纯亲王,裕亲王也早早地死了。在梦里,如今活着的小格格、万黼、胤禶、胤祚、胤禌还有许许多多皇孙都会夭折。
太上皇有些分不清梦境还是现实,由近侍伺候着起身,准备去甲板上吹吹风。太上皇才走到甲板上,就见几个少年拥簇而来,向他请安。
“孙儿们给皇玛法请安!”
领头的少年是皇帝的嫡长子,也是如今的储君弘曦。虽然知道太上皇听不见,太子领着一种兄弟过来请安依旧谨守礼节,不敢又丝毫懈怠。
弘曦今年十五岁,长得丰神俊秀,容貌肖似皇帝,不过性格倒是与他大伯承祜更像一些。皇帝少年时性格傲娇别扭,太子却更像大伯,性格温和,因此很得弟弟和堂兄弟们拥护。
太上皇见着皇孙们,心中忽然生出几分快慰。时光荏苒,如今他的孙子也已经长大了。再多的父慈子孝在儿子长大了要飞了之后也会成为尘烟,就如他和皇帝一样。皇帝如今对他做的,他日太子也会落在他身上。
“皇玛法,今日龙舟要在扬州停靠,孙儿和弟弟们约了一起上扬州城玩儿,皇玛法可要重游扬州城?”
扬州?太上皇忽然皱了皱眉。
太子见太上皇的神情愣了一下,旋即露出一抹惊喜:“皇玛法能够听到孙儿说话吗?”
太上皇神色一震,他竟然听到声音了。时隔十年,他竟然再次听到声音了!
自太上皇得了聋哑之疾,还是太子的皇帝就在京中建了专门的医药所,专门研究西药和中成药,培养大夫。后太子登基,皇帝也每月派人来为太上皇诊脉,太医尚且束手无策,这什么医药所又有什么用?
果然,大夫来来往往,开药什么从未断过,却全无用处。太上皇心中只道皇帝是做样子的,并非真心。太上皇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真的恢复了。
太上皇激动地张了张嘴,却只发出啊啊啊的声音,脸色不由一变。他能听到东西了,可是依旧无法开口说话。开口说话又能如何呢?将儿子叫来骂一顿吗?如今朝中的大臣早已经不是昔年那些,谁又会效忠于他。
太上皇便是将他的不孝子招来,挨个骂个狗血淋头,最顶也是让人以为他失心疯或者老糊涂了。朝廷上下谁不知道皇帝孝顺,十年如一日为太上皇延医问药。从皇帝到诸位亲王郡王和阿哥们,必月月亲至畅春园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