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邹妤传(34)

作者:田胜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起来说吧,李嬷嬷,给这个姑娘搬一个凳子。”

王恭妃心里藏着许多的疑问,妤儿有些害怕,然而看看朱常洛肯定的眼神,她终究还是说出了一切。

她看着王恭妃,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字一句地想王恭妃说了,王恭妃起先还紧皱着眉头,后来听到一切平安,没有横生事端,这才稍稍舒解。朱常洛看着母妃,满脸的歉意:

“孩儿今日鲁莽,险些惹出更大的事端来,还请母亲恕罪!”

王恭妃的眼神里有些责备,然而她最终还是没有怪罪:

“洛儿今日之举,说明你是个有血性的男儿,母亲也感欣慰,只是这手段实在太过激烈,你毕竟是浩儿的哥哥,你父亲的长子,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得多想一想,怎样做,才是最得体。”

前些日子周端妃与朱常浩频频对永宁宫冷嘲热讽,出言不逊,她已经听到了,她本不想理论,可果真细想起来,那么就还得说道说道:永宁宫的宫人虽并不喜欢惹事儿,遇到大是大非,也是不该怕事儿的。若论位分,自己是王恭妃,在周端妃之上;朱常洛身为皇长子,也在这朱常浩之上!如今借着这事儿给他们一些教训,杀杀他们的威风,便是果真闹大了,讨没趣的也是咸福宫。

她心里自然是责怪洛儿惹出事端,然而她更不愿看到洛儿成为一个趋利避害、见死不救的畏缩之人。在这深宫之中,避世固然可以换来一时的平静,然而一味地退让,并不是最长久的良策。

妤儿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她原本万分紧张,生怕王恭妃大怒怪罪,然而不想王恭妃竟然如此通情达理,不加苛责。意料之外后,一阵感动充溢胸腔。王恭妃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温和与慈祥:

“妤儿姑娘不必如此……周端妃那孩儿究竟如何顽劣,本宫也是有所耳闻的。太监宫娥虽说地位微贱,从前也曾是各自父母的掌上明珠,责打残杀,终不是那良善之行!……更何况,若要追溯往昔,本宫也曾和你是一样的身份,也曾过过那低眉顺眼、如履薄冰的日子,如今若要再苛责你,那岂不是罪过一件?”

妤儿面朝着王恭妃,心悦诚服地跪下,她的眼睛里有晶莹在闪耀着,她心里充满了感恩,然而此刻千言万语竟无从说出,最终,她只得说出一句:

“娘娘宅心仁厚,奴婢……感激于心!”

此刻的她已经是热泪盈眶,早就听说这王恭妃为人和善,百句听闻,也不如今日一见。

“好,好……”

王恭妃温和地笑着,一旁的朱常洛与李嬷嬷也在笑着。

正在这时品儿居然进了屋子,原来长公主今日想传唤妤儿,却未在秀女坊见到妤儿,品儿一路闻讯查找,这时候才到了永宁宫。

妤儿知道长公主朱轩媖如今是自己的一把保护伞,如今她想要在这宫里活命,必定得有这长公主的庇佑,因而她丝毫不敢怠慢这传唤,她转过身来,面露为难,朝王恭妃和朱常洛深深一拜,诚恳地说道:

“娘娘与大皇子今日相助,奴婢感激于心,只是奴婢还有要事在身……今日之恩,奴婢定将报答!”

王恭妃点点头:

“你快去吧,不必再惦记着这事儿。”

品儿拉着妤儿,头也不回地出了这永宁宫的门,两人走得很快,马上就不见了踪影,王恭妃转头一瞥,忽然见儿子朱常洛依旧呆在原地,痴痴傻傻,仿佛抽掉了魂魄一般,她不说话

朱常洛还并未体会自己的失神,李嬷嬷反应迅速,咳嗽几声,朱常洛这才意识到了母后意味深长的眼光。

他有些尴尬地一笑,笑的过后是难掩的失落。王恭妃望着儿子,也露出了一丝清浅的笑容,这笑容里带着些苦涩的味道。

第36章 明宫夜 上

万历皇帝后宫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剪不断,理还乱。

当年李太后与万历皇帝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如今也只是有些缓和,并没有太大的改善。李太后给万历皇帝指定了仪态端庄,母仪天下的王喜姐作皇后,然而万历皇帝打心眼不喜欢这位皇后,他的整个一颗心,都放在了新晋的郑妃身上。

万历八年,郑妃进宫,她那妩媚的风姿,顷刻间就让万历皇帝为之倾倒,淑嫔、德妃,她晋升的速度让众人瞠目结舌,眼看着就要升成贵妃的时候,李太后终于再也不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坐不住了:

“皇帝,你对后宫,总该‘雨露均沾’吧?你多久没有去皇后那里了?”

“母后,朕对皇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朕,问心无愧!”万历皇帝说道。

李太后大怒:

“相敬如宾?我看是‘相敬如兵’,‘兵戎相见’的‘兵’!”

宫里的流言蜚语早就四起了,听说这郑贵妃没大没小,居然胆敢抱着皇帝,摸皇帝的脑袋!李太后对这个“狐媚子”咬牙切齿,真恨不得煮了她烧了她杀了她:

“……商妲己、周褒姒,古往今来,狐媚样的女子,哪一个不是祸水?这个郑德妃,狐媚惑主,我看得下旨处死她!”

“母后若是不让郑德妃留在朕身边,这个皇位不要也罢!”

万历皇帝一意孤行,仍旧日夜与郑德妃饮酒作乐,那郑德妃毫不满足,竟然想做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万历皇帝一口就答应了下来,然而兹事体大,封皇贵妃这样的事儿,太后她老人家倘若不点个头,万历皇帝也是不能的,思前想后,他只好硬着头皮再次来到慈宁宫。

这么一去,大麻烦来了。

室内焚着熏香,太后双目禁闭,竟然是满脸的惬意,皇帝说明来意,希望太后能首肯郑德妃册封郑贵妃的事儿,然而太后一怒:

“你干的好事儿!”

一本内起居注摔落在皇帝的面前,原来前些日子皇帝照例来母亲宫里请安,临走时候天有些凉,太后便说:

“喝一些温酒再回寝宫吧。”

哪想到几杯酒下肚后,皇帝居然做了一件让全宫上下都一片哗然、瞠目结舌的事情:皇帝临幸了母亲宫里的一个老妇,一个年纪偏老,相貌丑陋的王姓选侍!就这命稀里糊涂地过了几月,王选侍的肚子大了起来,纸包不住火,太后大怒:

“偷腥居然偷了母后宫里的宫娥,难道我这里的就都是好的?皇儿啊,你……真是荒唐!”

万历皇帝惊得无以复加,他努力在脑子里搜索着有关王选侍的片刻印象,他的脸上现出可怖的表情。

明朝的皇帝都有一本《内起居注》,这一本册子里,不论是神庙拈香,祭祀筵席,还是几时几刻宠幸了哪一位嫔妃,都是有迹可循,连丝毫都不差。皇帝瞠目结舌,想要抵赖,然而如今白纸黑字在此,连抵赖也是不可能的了。李太后叹气道:

“哀家已经老了,却仍还没个孙子,果真这王选侍生了男孩,那便是我们宗社之福,郑德妃的册封还是放一放吧,当下要紧的,是这位王选侍的册封。”

万历皇帝听后惊呆,他“噗通”一声跪倒了:

“母后!那王选侍乃是区区宫女,怎么能?”

太后以一句“母以子为贵,宁分差等也”,驳得万历皇帝哑口无言:

“你口口声声说王选侍是区区宫女,可是哀家,你的母后我,当初也曾是先帝的宫娥!……你是准备不要我这个母亲了吗?”

“母后!”

李太后望着万历皇帝,慢条斯理,她并不想和万历皇帝起大的冲突,因而到了这时,她忽然改换了一副温和的口气说:

“哀家知道你心有所属,只爱那郑妃一个,只是皇儿你如今已经是那九五之尊,位高权重,理应以大局为重,这样才能让后宫安宁,国运昌隆!具体该怎么做,哀家不想多说了,目前只一件,哀家要你娶了王选侍,给她一个名分,这是你欠她的,你应当这么做。”

“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万历皇帝叩拜,他心灰意冷,却终究无可奈何,李太后软硬兼施,恩威并济,他纵然是天子,却也无法忤逆了母亲的意思。

他只得违背着自己的意思,先册封了王选侍为王恭妃,他最爱的郑德妃的册封仪式,无奈因此拖延。郑贵妃为此还哭闹了几日,却终究是没有改变什么,自己讨了个没趣。

册封当日,本该是黄道吉日,没曾想却天降大雨,电闪雷鸣,这可是从未曾有的事情,太监宫娥们都议论纷纷,窃窃私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