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昭仁帝觉得一个哑巴不堪重用,那燕霁之多半是保不住自己世子之位了。
而燕行岳又借着十七皇子的光刷足了存在感。
一边是寂寂无名的哑巴,一边是已经初露锋芒的俊杰。沈见深故意让燕霁之暴露在众人的视野里,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啊……这个人原来还是世子啊。
不出越棠所料,昭仁帝的声音带着一点失望:“还是不会说话吗。”
襄阳王恰是时机地站了出来:“陛下,犬子愚钝……”
“走上前来,让朕仔细看看。”昭仁帝却忽然打断了襄阳侯的‘谦逊之词’。
燕霁之走得很稳,如翠竹、似青松,不卑不亢,气质卓然,然而他只走了几步便忽然停下,侧头朝身后看了看。
越棠微微一怔,想起对方的叮嘱,只略微纠结了下,便也跟了上去。
寸步不离,她说到做到。
等两人走近了,昭仁帝才忽然看清,原来燕霁之身边跟着的不是婢女。
他想了想,终于记起,扶华是和他提过的,越棠那丫头身份不尴不尬,能嫁入侯府已经很好了。对,就是嫁给了襄阳侯世子。
本意原是觉得这个襄阳侯世子虽然是哑巴,但安安静静站在那里却气度不斐,才想仔细看看。
可等两人走上前,昭仁帝的目光却放在了越棠身上。
这丫头幼时,他便觉得眉眼熟悉,后来越长越大,就这模样来说,扶华告诉他,这孩子不是皇家血脉的时候,他还是不大相信的。
可比起这一个,那一个才认回来的才是与扶华如出一辙,由不得他不信。
可是越棠这丫头,却长得更能勾起他某些回忆?大抵还是有些缘分的吧。
混淆皇家血脉不是小事,可这个孩子又何其无辜。
昭仁帝的目光柔软了些。
“霁之虽哑,可曾荒废读书?”
燕霁之稍稍往越棠这边侧了侧头,越棠知道这是自己发挥的时候了,连忙道:“世子一直泡在书房里,诗史文法均有涉及。”
实际她连燕霁之的书房都没进去过,只是忽然意识到,昭仁帝态度缓和,或许算是个机会。
昭仁帝略微一思忖,对坐在他旁边的六王爷道:“命人拿纸笔来。”
这是准备当场考校了,只是燕霁之不能开口,只好书写。
沈见深直觉不对,顿时笑着道:“父皇,您也太心急了些,这么多人看着呢,襄阳侯世子若是发挥不好,可就丢面子了。”
“深儿说得是。”柳贵妃自然同自家儿子站在一边,“陛下,席上诸位还等着用膳呢。”
越棠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张了张嘴,想要辩解两句。
昭仁帝却忽然抬了抬手:“襄阳侯年轻时便才华横溢,霁之既是世子,总不能一直藏着,若因为人多便发挥失常会丢了面子,索性连里子也没必要了罢。”
这句话是把双刃剑。
表现好,就是燕霁之的机会,表现不好,永远翻不了身。
即便知道燕霁之的能力,越棠也免不了手心沁出汗来。
襄阳侯和燕行岳却是内心一喜。
这些年燕霁之能把握的资源他们再清楚不过,连正经的先生都没请过,即便燕霁之内心再怎么聪慧,也终究学问见识有限,成不了大器。
在场众人,心思各异。
昭仁帝未必没有一一看在眼里,可他还是这样说了,把压力放在了燕霁之的身上。
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全然看燕霁之自己。
而这个机会,昭仁帝是看在越棠的面子上给的。他终究不太忍心曾经真心疼爱过的小丫头,落得这般冷清凄凉。
燕霁之的表现依然十分镇静。
他神色淡然地等着笔墨纸砚。
六王爷府的下人很快搬上来了一个几案,笔墨纸砚一一摆放在上面,都是如今的燕霁之书房里始终不能拥有的上品,他面上却没有任何异样,后背挺直地跪坐下去。
旁边的下人当即便要磨墨。
“我来吧。”越棠连忙打断了那人的动作,接手了这项工作。
她到不是担心有人会使坏,只是手里有些事情做,会让她比在旁边干等着要更安心一些。
墨条一圈一圈细细研磨下去,燕霁之也提起了毛笔,垂眸等待昭仁帝的考题。
“仁义,何解?”
考虑到燕霁之的实际情况,昭仁帝先是提了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然后又仿佛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一般,接连丢出了四个问题,皆是名句,释无可释的那种。
越棠微微用了些力气,险些让手里的墨条滑出去。
她的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几乎快要忘记手上的动作,只目不转睛盯着燕霁之奋笔疾书。
燕霁之专注的目光投在宣纸上,依然是规整的蝇头小楷,速度很快,但字体好看的如同印刷出来的一样,更没有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越棠看着这样专注的燕霁之,有些微微出神。
他的睫毛真的好长,但许久才会微微眨动一下,让人忍不住想要摸一摸。
她还记得之前他的皮肤还有些苍白,这段时间伙食好了些,倒也养回了些,变得有光泽起来,唔……有点滑滑的,想必触感也要好很多。
而且,小侯爷真的好厉害。
陛下一口气问了五个问题,他一下子全记住了,此时奋笔疾书也没有丝毫停顿,洁白的宣纸上甚至没有一个多余的墨点。
如果他能开口说话……
越棠忍不住想起来了前世那个口若悬河的燕霁之。
谁都不能再压下他的光芒。
想到这里,越棠满眼都是愉悦的笑意。
而此时此刻,燕霁之也落笔,他抬眼先看了越棠,只见少女眸中亮晶晶的,仿若星光。他心中最后那一点因为沈见深引起这许多事的不满,也不见了。
只要她欢喜,再多的麻烦又能算得了什么。
他起身,将宣纸规规整整地递给了昭仁帝身边的内侍总管赵一德。
赵一德接过宣纸,只略微扫了一眼便满是惊艳,连忙小跑着去呈给昭仁帝。
昭仁帝接过第一眼,便忍不住赞了一声:“好字!”
虽然只是蝇头小楷,刻意收着笔锋,但不难看出燕霁之书法功底尤为不错,若不是还有满满一份答卷等着他阅览,他此时定要先让燕霁之写一副大字来看看。
再细细将宣纸上的文字看下去,昭仁帝面上的赞叹收敛起来,愈加认真专注。
在场众人一时也分辨不出这位帝王是喜是怒。
作者有话要说:
小海棠:我们小侯爷是最厉害哒!叉腰大笑。
小侯爷:我的小海棠是最可爱的。
品品这措辞,狗粮,啧。
第14章 第一十四章
昭仁帝看得十分缓慢,花厅内也极为安静。
越棠也顾不得会不会触犯龙颜,只目不转睛盯着昭仁帝的神色,仿佛那个被检阅才学的是她自己。
她自然是相信燕霁之的。
可燕霁之的风格惯来冷僻又犀利,她不知道昭仁帝会不会喜欢这样的答案。
久久,昭仁帝才默不作声地将那宣纸叠好,却不放下,反而揣进了自己的袖口中,盯了燕霁之片刻。
燕霁之泰然处之。
有切身利益相关的人都忍不住紧张了起来。
“朕若没记错,霁之今年也有十八。”昭仁帝终于开口,再看燕霁之时,已经全然是新的审视。
“是,比行岳虚长两岁。”这次开口的是襄阳侯。
燕行岳年方十六,已经才动京城,而燕霁之却还寂寂无名,任谁都会忍不住比较。
“十八……刚刚好的年纪啊。”昭仁帝叹了一声,似乎在追忆什么,而后便是轻飘飘的一句,“先入翰林院做个六品编撰吧。”
众人闻言齐齐一惊。
翰林院为天子掌笔编书,能进翰林院的无一不是天子所重视的青年才俊,燕霁之那一篇,当真如此出色?
“陛下……”襄阳侯想要出言劝阻,“霁之他……”
随即又噎了噎,有哑疾又有什么要紧,编书用的是笔,又不是嘴。而自己那位长子,便是有才学又怎样,不会说话,便也止步于此,这辈子都摸不到重要官职的边。
如此一想,襄阳侯反而不推辞了。
到底是自己儿子,有个官身也好,日后没了世子之位,还不至于会饿死。
想着,便紧接着道:“臣替犬子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