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澄,你年纪尚轻,因而不懂得这只是一段违缘。苦海无边,违缘便不会断,经历过几次,便知其中深浅。修习佛法,成大智慧,却是功德造化。我待你如师如父,你怎忍这般伤我心?”
他声音有些闷,带着哽咽,“师父,徒儿罪孽深重,无法根除。且我犯妒,贪情,将堕畜生道,无颜继续修行。佛祖已然弃我,再不开示、苛责于我,而我自知,我亦度不了众生,更担不起般若寺传承密宗之重任……”
成善满脸严肃,冷声回答:“佛陀涅槃时有云,佛法终将兴于震旦。你有佛缘,有慧根,我捡你之时襁褓旁就放着株千瓣莲。师父不忍你如此堕落,今日时辰已晚,回去再做思量,歇下罢。”
眼见着他持杖要走,竺寒跪着向前几步,扯住了成善衣尾。成善回头,见着他最寄予厚望的小徒弟红着眼睛,像极了林子里的野兔。
恳求道:“师父,您曾说,修佛之人要经历三个阶段。我尚处其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我也一直为得大成而潜心钻研,可惜现下我听不到其二了。因只觉得,无论睁眼闭眼,见山是她,见水是她……师父,您指点于我,我该如何修下去?不是佛不要我,是我背佛,心胸被小情小爱占据,总归是要堕入红尘,受苦受难。”
“我不怕为她所抛所弃,许是多年以后我顿悟于俗世,又要再度受戒出家,从头修起。但我无怨,无悔……”
成善气急,开口打断:“孽徒!孽徒!”
般若寺成善法师的关门弟子他不愿做,传密宗佛法于震旦大兴他不做,非要作最普通不过的泱泱俗世芸芸众人,任谁听了不会气极?
他被关起来了。
仿佛成善正在救赎迷途弟子,要把他关在寺中不得出,最好能忏悔得悟,及时知返。
寮房门外落了锁,有师兄看守,还要在隔着窗小声规劝,竺寒通通不理。好像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少年心性,为寻常情爱破戒,一心还俗享人间俗乐。
无人知晓他在佛前跪过多久,又多少个夜不能寐,才下此决心。更不知,他爱的并非凡人,是要受佛祖嗔怪,受天地驱逐,受地狱责罚的惊世之孽。
脑海写满:不得善终。
作者有话要说:
1.因个人因素舍戒返俗,为归俗。而还俗是因破戒被逐出佛门的意思。现下“还俗”也包含了“归俗”的意思,我这里用了归俗。
2.违缘:佛家口中的磨难、历练。
3.“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出自青原惟信禅师。他讲修习佛法三个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里用作成善法师所说,也可当作引用,不必细究。
第18章 盛唐篇·竺寒(拾捌)
次日,成善在竺寒寮房内,两人各拿一本经书,却是最基本的《心经》。他俨然成了长安城中那般管教擅自动情子女的阿爷,要给他从“色即是空”讲起。竺寒没什么表情,面上始终是淡淡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百六十字,义理精炼,他几近倒背如流。修佛将二十载,竟然教他再从心经学起,有些可笑,有些苍凉。
授我佛法如师,生我慧命如父。成善法师于他,真真切切是师是父,愈是这样,他心头就愈是不忍。既然已经叛了佛祖,就绝不能连师父也骗,心变了,就是再难愈合如初了。怎么能一心装着阿阴,又抬头望向佛祖?
成善见他目光游移,心中悲怆,无奈叹了口气。只觉得自己许是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在竺寒身上,因而现下仍旧想着补救与救赎,仿佛后院的佛柳病了一般,重新松松土洒洒药就会好。
“观澄,要专注。”
他仍是那副不咸不淡的样子,不做反抗,却也沉默。
“是,师父。”
不知今日晨起后至此时,第几次念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成善端了小沙弥刚倒的热水喝下,润润嗓子。好似不过一夜,眉间褶皱愈增。
竺弘奉命看守正殿,迎送香客,此时带了人过来,先敲房门,道:“师父,阿阴施主求见竺寒师弟。”
话毕,成善今日第一次见竺寒那副如同古井不波的神色起了微澜。
他眼神摆动了。
即便现下心焦的老人,却也仍旧算得上矍铄,把这细小变化纵收眼底。遣了“听课”的小沙弥们出去,唤竺弘带人进来。竺弘把阿阴请进门,便又回了正殿,只有寮房不远处立着两个僧人看守。
阿阴见着不同于平日有些热闹的寮房,便知有些不妙,特地稳了步伐缓缓进去,果然见到成善法师同竺寒正在打坐,二人谁也不起身,成善合掌道了声“阿弥陀佛”。
她见小和尚面色不悦,似是有话说又不得说,心中也是不解,只能等待成善开口再做反应。
“阿阴施主,又来找我这劣徒了?”
“您说笑了,成善法师的闭门弟子,应唤高徒才是。”
老僧笑了笑,却是冷笑,下一句道:“那为何施主要勾我爱徒堕无间泥犁?”
阿阴心中噗通一声,脸色发白,心中正想着如何作答,小和尚先行开口:“师父!”
成善转头看向竺寒,“观澄,莫再维护。你下山不过三次,定然不会有心背佛,那便离不开女子挑拨。说罢,你这女子是何居心?”
竺寒提着海青衣摆,鞋也未穿,爬下了榻,跪在冬日冰冷地面。黑色的砖块,玄色的布料,几乎糅合在一起,让阿阴觉得眼前的人不太真切。他磕了个头,仰望不动如钟的住持,否定道:“师父,不要怪她,同她无关。是我,一切都是我,我沉于迷惘,我罪孽涛涛。您不能把罪责强加到她身上……”
“闭嘴,观澄。为师没有问你,你何以这般急切。”
阿阴愣在原地,只觉得怀中手炉都霎时间变得冰冷,她不知道,昨日还同竺寒约好,今日来见他,怎的就变成了这般田地?小和尚不是仍在同她置气?如今却又在成善法师面前维护她?
她心里最知,这段不为世人所容忍的情意,是谁先开头。是她,当然是她,玄衣僧人至纯至善,怎会甘愿堕落俗世红尘。
竺寒转头对她,眼眶有些红,却是决然开口:“你回罢,这里与你无关。”
阿阴不听,哪里与她无关?成善怪罪于他,她怎忍心?
“成善法师,小女不解,发生了何事。”
榻上老者拂了拂袖,带着念珠放到□□,淡笑开口:“拜阿阴施主所赐所求,老僧钦定的传人昨日在正殿佛祖面前,决意归俗。施主常来拜佛烧香,做的为何还是这等违缘之事……”
她满眼只看着那跪地的小和尚,他头再度倒下,彻底贴在地面,好大一声。教她心疼不已。
阿阴上前,不拜成善,脆生生地开口:“老和尚不知,这哪里是违缘,这是良缘。您自小教他大爱无疆普度世人,可未曾有过小爱,何谈大爱?所谓的佛法谶纬,也不过是水月镜花,照影自赏的空乏道理……”
成善动怒,见她那副妖媚面庞撩人神情愈发反感,甩了手里的经书扔在竺寒头顶,再砸落肩头,好大一声。她呼吸变得急促,蹲下扯他手臂,要他抬头,“起来,教我看看,疼不疼?”
再仰头愤愤道:“出家人竟也心急妄动,好生可笑!”
“老僧责罚自己的弟子,与施主何干?”
她起了身甩手就要打上去,被竺寒骤然提高声响唤了句“阿阴”,止住了动作。老和尚坐在原地巍然不动,他不能动手打阿阴,因而气极亦是经书砸在竺寒身上,却砸在她心里。
而阿阴错愕,这是他第一次真切无悔地唤她“阿阴”,却没想到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着实令人心中有些难过。
他说:“阿阴,不可。”
好,你说不可,我便不做。吓退无数厉鬼如何,独闯罗刹又如何,只要你竺寒小师父一句话,我便乖乖臣服,作好似人间最听话的一只兔宠。
成善见状,缓缓开口:“圣人脚下,勾引僧道,犯大唐律法。竺宣,去请……”
“师父!不要,师父……弟子求您,求您不要。是我心思妄动,她并未勾引,一切都是观澄作孽,您切勿祸水东引,佛祖也定然不允……”
阿阴心急如焚,心下实在想要动手,或者立马勾了这老和尚魂魄回地府。她压下了竺寒声音,反驳道:“观澄,你不必把责任揽于自己。老和尚,是我勾引在先,可他从小被你捡回般若寺,尚且没有选择能力之时就要做和尚,哪里来的道理?我只不过带他见见你口中的苦海俗世,有多绚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