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九里(51)

作者:奉小满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待到了奉天站,奉九才从卧铺车厢出来,神色如常地跟着宁铮下了车,跟徐庸客客气气地道别,又跟着宁铮坐上汽车,回到了自己家。

宁铮被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唐奉先留住了,他对宁铮及时赶到并能代替唐家人把奉九照顾到恢复健康表示赞赏,宁铮眼睁睁地看着奉九跟自己道了别后,就由从得知奉九今天回来就一直等待的秋声和小不苦,一左一右欢声笑语地陪着回自己的住处了。

宁铮跟未来的大舅哥客客气气地聊了一会儿,他有种感觉,唐奉先对自己有种隐隐的敌意和冷淡,倒是也可以理解:听说唐奉先极疼爱这个幺妹,而自己跟奉九订婚一事,唐奉先知道很多内情。

任谁也不能喜欢一个对自己嫡亲妹妹耍尽手段的妹夫吧。

他识相地以军部还有军务亟需处理起身告辞,唐奉先连做个样子都不肯地立刻负手相送。宁铮马上决定,回去就找人细细了解大舅哥的喜恶,务必投其所好扭转自己在他心目中的不利印象。

毕竟,未来只怕仰仗这位对奉九而言父兄一样的人物的地方,少不了。

……………………………

离自己跟父亲约定的闭关半年带出一支“新军”的截止时间越来越近了,宁铮也更加忙碌,虽然眼瞅着到了农历年,但练兵的事情并没有因为是冬季而有所懈怠。

过年前几日,宁铮好不容易抽空儿回了趟家,一进门才发现嫁到蒙古的大姐宁首芳回来过年了,带着她温顺的丈夫、八岁的大女儿山里红和刚出生的小儿子尕娃儿,旁边围着开心不已的妹妹巧稚,正用手扒拉着尕娃儿胖得邪乎的大脸蛋儿,尕娃很给小姑姑面子的张嘴笑,露出没长几颗牙的红红的牙床,可爱得紧,巧稚于是喜得见牙不见眼的。

宁首芳是宁老帅的第一个女儿,占的就是一个“首”,所以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与其他女儿不同,就连名字也是刻意地与其他女儿犯的“巧”字不一样。

大姐未出嫁时在家里绝对称得上飞扬跋扈,本身就泼辣大胆,再加上老帅对嫡妻的愧疚,更是助长了她的气焰,几个姨太太都避之不及。

待到后来要出嫁,也是难得自己可以挑选丈夫,最后挑了个温和帅气的蒙古族贵族小伙子,夫妻感情很好:也是,就她那破马张飞的性子,脾气急的只怕一天也跟她过不下去。

最后还不忘敲了老帅五十万银元做嫁妆:当时民国的购买力,一个银元可以买一百五十个鸡蛋,十个大洋就可以买一垧地(一公顷);历代公认的国宝、晋代陆机的草隶《平复帖》,也不过肆万银元。

大姐财力之雄厚,在当时全中国也算得上名列前茅,相当于今天的亿万富婆。

宁铮刚想接过可爱的小侄儿抱一抱,就看到老帅也到客厅了。

宁铮马上双手下垂,锃亮的长筒牛皮军靴鞋跟儿一磕,肃然立正敬礼:“总司令好!”

老帅很是满意,走到儿子面前,费力地仰头看着这半年来给自己很是长脸的儿子,转头对正逗着孩子的大女儿、巧稚和各个姨太太说:“娘们儿都上楼去,我和宁军长有话要谈。”

女眷们听话地往楼上走,巧稚早已见怪不怪,大姐则莫名其妙地偷偷扯三姨太的袖子:“秀姨,我爹和我弟这又唱的哪一出儿啊?”

三姨太捂嘴笑:“这不你这弟弟现在答应老帅进宁军带兵打仗了吗,帅爷高兴得都找不着北了,生怕是假的,所以在家也时不时地来上一段。”

老帅一等她们上了楼,就引着宁铮往书房走,一边说:“宁军长,我怎么听说你现在关门练兵,这像话么?兵!不是纸上就谈得出来的,兵!是实战练出来的。你……”

宁铮说:“总司令,如果有人在您耳边对我训练军队的事情指手画脚,请不要放在心上。另外,我们约定的是半年,不是三个月,请总司令放心,我一定会实现既定目标,不给您丢脸!”

老帅:“……好吧,咱们还是按照说好的办。晨钟儿啊……”

“总司令,请称呼我的军职!”宁铮目视前方,目露刚毅。

老帅:“……”个损色!

宁铮到底洗了手换了衣服这才上楼抱了抱大外甥,逗了逗外甥女儿,随手一把银元又撒出去了。

还没抖完舅舅的威风,就被大姐揪着耳朵打听了半天有关奉九的事儿。大姐一回到家,就让几位姨太太把后来唐家又送过来的奉九的照片拿过来端详了一阵子,看得出来,大姐对奉九不是特别满意。

“这丫头,太漂亮,听说读书也是优等生,太聪明了,这样的女人,心气儿高,不好养啊。”大姐深深地忧虑着。

宁铮没说话,只等着姐姐的负面情绪宣泄完。

“我听说她根本不想嫁到咱家,有这回事儿么?”

“哪有,别听别人瞎掰扯。”宁铮轻描淡写地想糊弄过去。

“你还别想蒙我,虽然这样的不多,但真有不爱嫁到高门贵府闲杂事儿太多累人的。”

“姐,你也不看看你弟弟是什么人,她急都急不过来呢,还不爱嫁?我要是女的,我都羡慕能嫁给我的女人。”

“滚!边儿呆着去!”大姐笑骂着,照例被他的插科打诨弄得哭笑不得,到底被他混过去了。

正在这时,宁铮接到了一个电话,居然是奉九打来的,说是大年初四请自己去看戏——这可就新鲜。

也不怪宁铮有点纳闷:自从上次奉九在盘山县生病,宁铮用专列把她送回唐府,这还是她头一次主动跟自己联系。

宁铮约她出去,她也没一次痛快的,在电话里都是推三阻四东拉西扯,直到把约会扯黄了算;至于他百忙之中登门看望,就更是没一次见得着人的,两人作息不一致,不是他有时间她却跟同学玩去了,就是她空下来自己却一直不是泡在军营就是泡在军部。

宁铮如何看不出来奉九还没死心塌地想嫁给自己,不过好歹婚是已经定完了的,这就不怕,水磨豆腐的功夫,他宁铮可不差。

而这是她头一次能主动邀请自己看戏,这是不是有点什么说法?宁铮可没那个乐观劲儿认为奉九忽然就想通了。

地点不作他想,定在北市场的大观茶园,喝茶看折子戏。

彼时奉天在老帅的带领下,已经是重工重商,大力发展民族产业。

从进入腊月年根底下开始,有名的戏班子就都不好请,尤其在正月里,宁府和唐府这样的高门大户都不会少请各地戏班子唱堂会,但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水平最高,到了一票难求地步的,自然就是北市场大观茶园的堂会了。

今年巧了,虽然是大过年的,但奉天城最有头有脸的几个大户人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有的正好手头吃紧,有的父母热孝,并没有摆阔做大堂会的打算,所以成全了几个大戏园子的生意。

他们早早打听得今年过年会是个牛市,所以早早撒开人马全国各地包括北平上海苏州南京广州去笼络戏剧名流。

奉九想请宁铮去自家包厢看戏:依照宁唐两家在奉天的地位,每家自然都要留够充足的票源用来走人情。

宁铮在电话里非常痛快地答应赴约,而且在他的坚持下,他会准时去唐府接奉九一起过去。

北市最大的戏园子大观茶园,老板人称高小辫儿,有能力,路子野,面子大,果然请来的都是各个戏种的名角儿,宁铮又看了看报纸上登的年初四的戏牌,开场时间照例是午时三刻:有盖州皮影安心斋的《封神榜》,奉天落子筱麻红的《杨三姐告状》,京韵大鼓李白银的《红梅阁》,京剧程砚秋的《锁麟囊》……密密匝匝,一直排到深夜。

宁铮撂下电话,手指在膝盖上轻点着,也不知这么长时间没见,这个没良心的小丫头,对自己可有一丝想念?

北市场的茶园戏剧场如此红火,奉天落子功不可没。

奉天落子原本起源于唐山落子,但跟其他传统剧种一样,免不了有粗俗□□的一面,唐山落子自然是在河北唐山,属于北洋政府管辖范围,北洋政府主管文化教育的文官认为低俗不堪,在关内就给禁了,所以落子艺人就不得不出关,到政府管辖不那么严苛的东北讨生活,结果很快就发展成了轰轰烈烈的奉天落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