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摸出一块雪白的棉帕给她擦了擦。
“疼么?可别盯着湖面看了。”
奉九嗯了一声,又揉了揉眼睛,眨了眨,经过泪水的冲洗,原本就清润的眼眸更如雨后一碧千里的晴空般光耀生辉,她不好意思的笑道:“好了。”
说完发现宁铮没动窝儿,不禁抬头,发现他正一动不动地凝视着她,那一向如黑夜般深沉的眸色也减轻了几分。
她着急快点过去问安,不解地轻轻向前一甩头,宁铮双手牢牢扳住她的头,细细察看了她的眼睛,见她果然无事,这才把她的胳膊往自己小臂上一缠,俩人又继续往前走去。
将军府分成三个院落,东边就是宁铮的奶奶,也就是老夫人的住所,同住的还有老夫人孀居的妹子,姐儿俩命都不好,都是在三十多岁的年纪守了寡,而且妹子还无儿无女,这样住在一起还有个伴儿,她们的楼上住着家里未出阁的两位小姐,是最得宁老夫人喜爱的两位孙女儿。
西跨院是老帅的四个姨太太的住所,院落非常宽敞,大多带着她们自己生的还未成年的子女一起居住,里面显得突兀的一栋二层小楼,就是小青楼,里面住着宁铮的大哥和二哥两家人,大哥早逝,只剩大嫂和儿子鸿司,二嫂两口子有个小儿子鸿允和小女儿雁英。
中间的就是大青楼,现在是宁铮在家里的办公、居住和会客之处。
这个时间,荣寿堂里正是热闹非凡。主子们都用过了午饭,大冬天的外面天寒地冻,也没多少营生儿可做,所以都识情识趣儿地凑到老祖宗身边解闷儿。
早有下人一路通报过去,家眷们也都热切地盼着,想听听一个月没见的宁家顶梁柱能有什么新闻让大伙听听。
荣寿堂的大丫头四喜早就迎在了门外。
“三少爷三少奶奶来了!老祖宗一早听说您回了,这个乐啊,粳米粥都多吃了一碗呢!”老太太信佛,一个月得有十天严格奉行“过午不食”的古规矩,而且主食只吃粥。宁铮奉九双双向她颔首示意。
奉九一向很喜欢这个识进退顾大体的四喜,又冲她笑了一下。
老太太的确会调教人,别看只是庄户人出身,但人是极聪慧开明的,身边的丫鬟都是人精。
他们一进去,就看到满满一屋子人,都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呢。
“给奶奶请安。”
宁铮跪在水磨石地上早已放好的赭石色垫子上,给宁老夫人磕了三个头。
随后站起来跟奉九一起,给旁边的其他长辈们问好。
宁老夫人喜笑颜开,一旁端正坐着的宁老夫人的妹子,及几位姨太太也露出了笑容。
屋子里登时就更热闹了,原本下棋、翻绳、丢嘎了哈的(羊骨节)、赏玩古董的也都停了手,凑到老夫人身边看热闹。
各种问安的声音不绝于耳。
至于三少爷为何一早就回到了府里,却到了这个光景才来问安的原因,除了懵懂的孩童,其他人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奉九到底脸皮薄,总觉得别人看向他们的眼光里有种打趣,就好像都知道这一大上午的不来现在才来问安的原因,白腻的脸皮儿不知不觉已经是跟秋天的柿子一般红透透了。
到底是老夫人看不过眼,清清嗓子说:“九儿啊,你们转年儿成亲就满三年了,世间千万事,子嗣事最大,晨钟儿回来的又少,别的事儿啊,都不要紧。”明明才两年多,到老太太这就四舍五入了,她说完,还不忘戏谑地冲她挤挤眼——老太太生性耿直,不爱绕弯弯,有话说话,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宁老夫人的话一出口,屋里原本有些人玩味的眼光立刻变了。
起初刚一嫁过来,她就领教了这个顽皮的庄家老太太的各种出人意表,所以现下并没有感到任何压力,心里反而只有感激。
她深深的一个福下去,低声应了个“是”。
辈分最高,位高权重的宁老夫人都发话了,其他人怎敢说半个不字,当即嘻嘻哈哈地打听起别的事来,整个荣寿堂里立时呈现出一派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光景。
“行了行了,都坐下吧。”
“三弟三弟妹真是般配,这一进来,都看呆了我们的眼了!”一道细细柔柔的嗓音适时地响起,奉九抬头一看,正是二嫂颜乐龄,上海人,典型的江南佳人,和宁家二哥是留洋的同学,难为一大家小姐也能跟着丈夫回到天寒地冻的奉天,更别说二哥还是庶出,可见宁家二哥宁铖的出色。
“可不,大冬天的到处都灰突突的,你们贤伉俪,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呢。”抿着嘴笑的是大嫂李娟静,旁边陪着的,是她唯一的儿子,宁府长孙宁鸿司,跟奉九差不多大,因为父亲宁钺,也就是宁府庶长子早逝,鸿司一向极为懂事,不过性格稍嫌沉默寡言,很得宁老夫人的疼爱。
又是孀居,大哥早在第一次宁陆两系军阀大战争夺地盘时就已战死了。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帅府将军府最不缺的,可能就是寡妇和幼年失怙的孤儿了。
宁铮的大哥与二哥都是二姨太的儿子,老帅也不过就这三个儿子,二姨太是个教书先生的女儿,跟宁铮的母亲张氏一样,去世得早,其实当初跟张氏差不多一同进门,但受宠得很,所以老宁夫人生宁铮反而是生在了之后。
那个时候的老帅还不过是一个赤水沟乡里的团练,称不上大富大贵,所以并不像大户人家那样,“仓廪实而知礼节”,就算是姨太太生在了嫡妻的前头也不觉得有何不妥。
宁诤不由得看了侄子宁鸿司一眼,见他除了问安眼睛就只规规矩矩地盯着地面,于是又收回了目光。
大家又说了些闲话,只听得宁铮说:“我这次在北平,给奶奶新寻见了一副西洋老花镜,您一会儿试试,这副,比以前那副要轻得多,也清楚许多。”
宁老夫人自然说好。
“给大家的礼物都送到各屋去了,大家一会儿回去看看吧。”除了老夫人的事情,宁铮还真不把其他事放在心上。
厅堂里自然又是各种道谢声,宁铮一向大方,而且不拘于嫡出庶出,一视同仁,所以在府里也是很得人心,宁铮还有一个胞姐,早就出嫁了。
“三哥三哥,那位江夫人,真的很出色么?”问话的是胞妹宁巧稚,眉目盈盈的爽快可爱。
宁铮沉吟了一下:“夫人有大家风范,口才便给,的确名不虚传。英文特别流利,遣词造句典雅,很有底蕴。”不正面回答问题,看来容貌并不大美。
“听说她很欣赏三哥呢。”大妹捂嘴偷笑,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夫人也喜欢打网球,偶尔打过几次球。她自小去美国,国文已经不大灵光,我和她能用英语交流,她很高兴。”
一片赞叹声响起,江夫人在全国的女学生中都拥有一大批拥趸者,概因除了长得美之外,还是美国第一女子大学卫斯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的缘故吧。
众人明了,又接着问了北平、天津、南京名利场上别的感兴趣的话题,听到了报纸上都不报的新闻,又惦记着送到屋里的礼物,于是纷纷告退了。
第3章 衣香鬓影
“三叔,那个小俊亭,卸了妆也美么?”没想到宁鸿司忽然走过来,声音虽不高,可也绝不地问了句。
其实奉天的报纸上也爱写少帅的花边新闻,什么少帅拥着某交际花王小姐、某电影明星跳通宵、某台柱子花旦共度春宵的事,但家里谁会这么不长眼的当着满堂女眷时问呢?
偏偏他问了,这个宁家第三代中最优秀的男孩子,他发问了。
宁铮眼睛眯了眯,心头有点冒火。
“真的想知道?”
“没,只是好奇。”宁诤发现这个他眼中的孩子已经快跟自己一般高了,其实他不过小自己四岁,比奉九还大着快一岁。他有着宁家男人特有的容长脸,白皙的皮肤,潋滟的黑眸,挺直的鼻梁,简直,就是几年前的自己……不可忽视自然而然地散发着强烈的男性魅力。
老夫人敏锐地觉察到了叔侄二人间的暗潮涌动,她看了看宁铮,看了看鸿司,又状似无意地转头看了看奉九。奉九虽然在听着他们说话却明显听不清,她脸上带着笑,夹杂着一丝困惑。老夫人到底没说什么。
宁铮暗暗吸口气,没搭理他,转头叮嘱大妹二妹晚上带她们一起去美国领事馆的事,就陪老夫人进了里屋,祖孙俩说体己话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