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殿中没有旁人,姜穂儿瞪她一眼,道,“太皇太后何等尊贵,哪里是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再说她老人家确实是年纪大了,不愿意见外人也是正常,天底下多少人想想孝敬她老人家呢,我算哪根葱?你往后说话可得注意,这里不是乡下,隔墙有耳的地方,如若被有心之人听见,没准儿命就没了。”
被她这么一吓唬,小秋果然害了怕,赶忙点头道是,“我知道了,往后再不敢乱说。”
“在宫中不可随便自称我,”姜穂儿有提醒了一句,而后叹了口气道,“看来得请个嬷嬷教教你规矩才成。”
也得亏这小丫头好,碰上她了,不然要是换个主子,还不得挨打掌嘴?
不过话说回来,姜穂儿从前当下人的时候觉得不容易,这会儿才发现,原来当主子也不是容易的,一个倒霉就很容易被自己手下人给连累。
试想一下,如果刚才小秋的话被太皇太后给知道了,不定该怎么想她呢,啧。
与此同时的寿安宫内。
老太太年纪虽大,但耳聪目明鼻子也尖,明书还没把食盒提进正殿,她老人家就已经闻到了那股隐隐约约蜜糖的香气,不由得开口问道,“是什么东西?”
明书笑吟吟的提着食盒进来,行过礼后道,“是穂儿给您做的点心,头前她来时,听说您胃口不好,回去就忙活起来了,好容易给您做好,这不就立刻送来了。”
太皇太后微有些意外,“她是来送点心的?”
明书点头,“可不是吗,怕打扰您休息,这不交给奴婢手里后就回去了,穂儿手艺好,奴婢闻着就觉得香,老祖宗您晚膳没胃口,不如尝尝这个?”
太皇太后却显得兴致寥寥,“搁着吧。”
明书一顿,只好应了声是,将食盒放下了。
姜穂儿这丫头虽不错,但到底曾引发老祖宗两个孙子之间的对峙,所以老太太心里多多少少还有些心结。
明书不太好劝,只好先做罢。
却说姜穂儿在宫里等了一夜,一直没能等到明书派人来给她递信,便明白了太皇太后八成是没尝她的点心。
虽然有些失望,但她并不气馁,第二日便又早早起来,给老太太熬鸡粥煎杂菜饼,这也是从前老太太最喜欢吃的早餐。
待做好,天刚刚亮,她顾不上自己吃饭,赶忙披上斗篷出门,给老太太送了过去。
然这次太皇太后也依然不肯露面,仍是明书过来与她说话。
“昨儿太皇太后没有胃口,点心没有尝……”
明书有些抱歉。
姜穂儿却看不出什么情绪,只笑道,“多谢姑姑替我操心,这是我今早新做的鸡粥与杂菜饼,您趁热拿进去吧,这天气冷,等会儿怕是要凉了。”
明书被她感动,便又接了过去,她便也不逗留,原回去了。
而鸡粥可比昨日的点心浓郁多了,明书才进了抱厦,那香味便只扑进了殿中。
正坐在镜前叫宫女梳头的老太太闻见了,免不得问了一句,“什么东西?”
明书笑着答,“穂儿刚给您送来的早膳,是您从前最爱吃的鸡肉粥与杂菜饼呢,也不知道她放了什么作料,怎么闻着都比御膳房做的香呢?老祖宗,您快趁热尝一尝吧。”
老太太今次终于有了些动容,“她又来送饭了?”
明书点头,“可不是吗,这一大早的,也不知她几时起来忙活的。”
老太太没说话,只从镜里瞧着那食盒冒出的热气,明书便大着胆子把粥端出,与杂菜饼一起放在了桌上。
没过多久,姜穂儿等到了明书派来给她送信的小宫女。
“老祖宗今日尝了姑娘做的粥,并未说什么,但胃口比平常好了许多,一气儿吃了大半碗,杂菜饼也吃了两个呢,姑姑说,姑娘明日若有空,不妨再做些。”
姜穂儿点头道好,心里终于踏实了下来,看来太皇太后这是肯接受她了?
于是第二日,她又早起忙活,做了杂粮糯米卷与鸡丝小馄饨端着去了寿安宫,而这次,终于没白跑,等老太太吃完了东西,终于把她叫到殿中,见了她一面。
她小心认真的给老太太磕头行礼,乖顺的如同当初还是小厨娘时一样,太皇太后看在眼中,轻叹一声道,“丫头,这一别几年,没想到咱们还有再见面的一天,你这两年去了哪里都干什么了?”
姜穂儿明白,天底下没有能瞒过老太太的事,此时便也不敢掺假,一五一十的将自己这些年的动向给交代了清楚。
“奴婢离开端王府后与阿娘在京城呆了一段时间,后又返回苏州老家,直至此次进京,奴婢也不敢奢望能再见老祖宗的面,今日见老祖宗凤体康泰,奴婢便也安心了。”
老太太假装严肃,“那在老家待得好好地,怎么又进京来了?听闻当初离开端王府也是你自己要求的,既然一心谋求自由,何苦又回来这宫中?”
【这丫头是个小滑头,有了危险第一时间就开溜,倘若往后再遇上什么事,没准能把那个臭小子也扔了,今日老身我可得好好敲打敲打,防微杜渐。】
姜穂儿,“……”
要把咋说姜还是老的辣,这老太太咋这么精呢!
第84章
姜穂儿心道多亏老天爷赐给她这个本事,既然知道老太太对她有些不满,那她一定能努力转圜过来才是。
她于是立时认错,垂着脑袋道,“奴婢真是汗颜,实在无颜面对老祖宗。当初离开端王府,一则是奴婢实在挂心外头的阿娘,其实也是奴婢知道自己配不上陛下,彼时陛下正在忙大事,奴婢不敢耽误拖后腿,便同主子们告辞出了王府。”
“后来,家中又遇上了难事,长辈们做主要回乡,奴婢是个当晚辈的,没法忤逆,便一道跟着回去了。”
太皇太后面色不见松动,只轻飘飘的问道,“那既然当初觉得配不上,现如今怎么又觉得配得上了?”
姜穂儿一边暗自擦汗,一边小心翼翼的道,“奴婢现如今也自知自己与陛下乃是云泥之别,从不敢肖想,但,承蒙陛下厚爱,甚至还亲自去到江南寻了奴婢,奴婢不忍,亦是不敢再拒绝,只能厚着脸皮又回来了。”
她小心瞥了一眼老太太,见其神色微微松动,便继续道,“如今承蒙老祖宗也不嫌弃,还肯开门见奴婢,奴婢无以为报,不胜感激。”
这话终于叫老太太听得心情舒畅了些,却仍绷着脸,道,“难得你倒是个知恩图报的,那哀家往后把你留在这寿安宫,要你日日伺候哀家吃饭可好?”
姜穂儿自然明白这是老太太的试探,极为诚恳的一口就应了下来,“这是奴婢的福气,奴婢求之不得。”
老太太挑眉,“哀家可是说真的。”
姜穂儿使劲点头,“奴婢也是发自肺腑的真言,陛下现如今操劳国事,能替他孝敬您,奴婢莫求之不得。再说,这天底下多少人想伺候您,您老人家能看上奴婢,是奴婢的荣幸。”
难为她小嘴抹了蜜似的,这一套一套的,果然哄得太皇太后动了容,老太太没忍住弯起唇角来,轻哼道,“就你嘴甜!”
姜穂儿厚脸皮,“奴婢这是由心而发,绝不掺半分假。”
“成了。”老太太哼笑一下,又严肃道,“既来之则安之,往后踏踏实实在宫里待着,陛下是个执着的性子,你应该也清楚,哀家不知他对你许诺过什么,但凡是他说出口的,都能做到,你也就不要再有什么旁的心思,免得叫他伤心。”
“奴婢谨遵老祖宗懿旨。”她也一脸肃敛,赶忙垂首道,“奴婢从前愚笨,如今明白谁对奴婢最好,自然也会竭诚以待,奴婢今后一定踏踏实实的守在陛下身边,请老祖宗放心。”
太皇太后终于满意了些,轻轻颔了下首。又道,“你如今已经不是下人,就不必再自称奴婢了,免得叫旁人听见看轻;也不必每日来伺候哀家,有精力多往陛下身上放吧。”
姜穂儿赶忙应是,又问道,“老祖宗明日可想喝鱼汤,小女在江南时学了一道家乡的鱼汤烧法,特别适合长者服用,小女明日烧给您喝,可好?”
难为她这般殷勤,终于把太皇太后给逗笑了,老太太哼道,“从前到没看出来,你还是个厚脸皮的。”
姜穂儿可知道老太太其实已经接纳了她,一点也不恼,愈发厚着脸皮笑道,“多谢老祖宗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