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渣过的病娇称帝了(101)

对,别扭。

要知道她从前一直都是伺候人的那个,如今忽然被人伺候,着实有些不太习惯。

然她也知道,既然跟着萧元翊回来了,这样的生活往后将会是常态,她出身低微,本就有遭人说三道四的风险,往后得愈加注意,不叫人拿住把柄才是。

这样想着,饭也终于吃完了,他们是天亮时分到的京城,如今这样一番忙活,也不过才巳时,姜穂儿可不能没心没肺的去睡,她还有要紧事。

她叫来了自己宫中管事的宫女落梅,问了下现如今宫里的形式,譬如太皇太后身体如何,端王爷及诸位夫人们如今住在哪里等等。

咳咳,这些都是萧元翊的长辈,她必须得搞好关系啊。

落梅善解人意,知道她的用意,便知无不言的给她细细介绍了一番——太皇太后老人家身体依然不错,只不过因着这一场动荡,以及萧元曌身体的恶化,心情有些低落,近来常窝在寿安宫中,外人不轻易得见;而端王爷因着萧元翊称帝,已经被尊为太上皇,如今带着一众夫人及尚未成年的子女们住在畅春园,不理世事,逍遥自在。

畅春园乃宫外的一处皇家园林,也就是说,太上皇一家子现如今并不在宫中,姜穂儿稍一思量,决定先去向太皇太后请安。

然而如落梅所说,太皇太后如今鲜少见客,所以她此行能不能见到老太太,她自己也没有把握。

果然,待她来到寿安宫外,也如旁人一样吃了闭门羹,管事姑姑明书对她道,“难得你还记着老祖宗,只是老祖宗这些日子精神不太好,已经不愿见客了,你就先回去吧。”

因着还没有名分,明书也不好对她用尊称,不过语气依然如从前一样和蔼。

姜穂儿也客气,笑道,“有劳姑姑替我通传了,一别这么久,不知姑姑一切可好?”

明书笑着点头,“托陛下的福,寿安宫一直安稳。”

姜穂儿又问,“不知老祖宗近来如何?好久没能伺候她老人家饮食,老祖宗近来都喜欢吃些什么?胃口可还好?”

明书心里叹了一句难为她有心,也如实对她道,“老祖宗的胃口不比从前你当差的时候,有时只喝些清粥,点心已经许久没用了,不过有时倒是会想起你做的蜜三刀,与我们说一说。不过也只是说说而已,却没叫御膳房做过。”

【因为御膳房做的没她好吃……】

当然,明书这话只是在心里想想,并没说出来,毕竟说出来会有歧义,显得好像要她去做给老祖宗吃一样。

毕竟人家现如今可不再是寿安宫里的小厨娘了。

然而明书并不知道,很多事,并不是她不说,姜穂儿就不会知道的,此时待她说完,就见姜穂儿笑着同她客气道别,回去了。

~~

案头积攒的折子实在太多,萧元翊从早忙到晚,午晚膳差点都来不及吃。

官员们排队等着召见,都是举足轻重的要事,譬如兵部侍郎等着发军饷,他给批了,户部尚书奏请登基大典时免除来年的苛捐杂税,他也批了,礼部侍郎担心明年的春闱能否照常举行,他二话不说就首肯,给其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些事都算顺利,只是当又看见奏请他选妃的折子,他立时黑了脸,将折子扔到了地上。

官员们在门外听见皇帝摔东西的声音,吓的心头直跳,好不容易等挨了骂的礼部侍郎灰头土脸的出来,才明白具体缘由,都不由得觉得奇怪。

照理来说,陛下如今正值壮年,理应着急广纳后宫绵延子嗣的,可他怎么这么反常呢?人家每每好心劝谏,都被臭骂一通?

众人暗自在心间揣测,新君打小就跟别人不同,难道……有什么特殊的癖好?

第83章

事关陛下尊严,因此众人纵使在心间怀疑,面上却都不敢说什么,只能纷纷溜须拍马道,“陛下一心为江山社稷,无暇顾及个人大事,实在令人钦佩。”之类的虚话。

左都御史韩柏青是位直人,他看不下去众人这幅虚伪嘴脸,不由得哼道,“你们可知,陛下此次急去江南所为何事?”

众人皆都摇头,又问他,“莫非韩大人知道不成?”

陛下此次乃秘密行动,等人都回来了才告诉他们自己是去了趟江南,他若自己不说,别人又如何得知他去干了什么?

却听神通广大的都御史韩大人道,“陛下此次千里迢迢奔赴江南,却只带回了一名女子,你们以为,陛下果真不近女色?”

“什么?”众人大惊失色,“陛下从江南带回一名女子?她她她是什么人,现在又在何处?”

都御史哼笑一声,“今早随陛下一道入的宫,这阵子怕是已在后宫安置好了。”

众人大惊失色,察觉自己实在是消息闭塞,同样在朝为官,为什么都御史的消息就如此灵通呢?

同时他们也无比急切地想知道,这位被陛下千里迢迢带回的女子究竟是何方神圣?难道陛下一直不肯选秀纳妃,正是因为她?

于是乎带着这样的疑问,众人回去之后就开始纷纷打听了起来。

而没过多久,就查到了眉目,原来这女子不过是当初端王府里的小厨娘。

哦对了,听闻昔日叫陛下与当初那位废帝曾一度在除夕年夜宴上对峙的,也是她。

啧,如此看来,这小厨娘也确实有些厉害,竟叫陛下一直念念不忘至今……

这个消息,着实叫那些打算把家族中适龄女子送往宫中的世家勋贵们有了危机感,他们思量再三,觉得后宫不能叫小厨娘一人占了,便又动起了脑筋。

——新帝年轻气盛又倔强,一时为了情爱不肯顾全大局,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宫中不是没有可以约束他的人。

他们不信,太皇太后及太上皇也能由着新帝独宠一个卑贱出身的小厨娘。

哼,总有机会的。

~~

虽说在寿安宫吃了闭门羹,但姜穂儿毫不气馁,一回到自己的关雎宫,便打发宫女太监去御膳房要了材料来,她挽袖洗手,要亲自给老太太做几道点心。

不过自打上回离京,她就再也没动手做过点心了,难免有些手生,是以反复试了几回才找到手感,终于做出了同原先一样精致的蜜三刀来。

除此之外,她还做了莲花酥及桂花糯米糕,这都是从前在寿安宫时太皇太后常吃的,但愿今次能用这几样美食敲开老太太的门。

这么忙活一通,已是半天过去,眼看天将傍晚,怕老太太吃了晚饭没胃口,她赶忙提着食盒出了门。

重又来到寿安宫外,守门的宫女入内通报后,仍是明书出来见她。

“老祖宗说今日身子乏了,等会儿便要睡,还是不见客了。”

同样的话同她一天说了两遍,明书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但姜穂儿并不气馁,笑着将食盒递给明书道,“不打紧,我就是做了些点心给老祖宗送来,烦劳姑姑替我拿进去吧。”

“这个……”

明书有些犹豫,但隐约闻见了食盒里传出来的香气,仿佛同从前一模一样,终于忍不住接了过来。

感受到了食盒里传出的温度,明书有些不可思议,“这是你才做好的?”

姜穂儿点头,笑得有些不太好意思,“不瞒姑姑,我回了江南后就几乎没做过,今儿怕手生,做了好几遍才成,就是不知还合不合老祖宗的口味,如若老祖宗有什么不满意,您一定如实告诉我,我回头再改进。”

听她如此说,明书都被感动了,叹道,“你今早才随陛下入京,没来得及歇息就做了这么多好吃的来孝敬老祖宗,这份孝心可真是难得。”

姜穂儿不好意思道,“昔日若无老祖宗的庇护,我现如今怕是都不知道死过几次了,老祖宗的恩典我一直记着呢,就是苦于没机会报答,现如今不过做些吃的,如若老祖宗肯赏脸我就高兴死了。”

明书原本就对她印象挺好,此时忙点头,“那我去问一问,天冷,你先回吧,有什么事我自会叫人去跟你说。”

姜穂儿赶忙应好,又连道了好几声谢,这才终于回了关雎宫。

如此折腾一番,等迈进自己的院门,天已经黑了。

小秋挺心疼她,一边给她准备热水洗手,一边嘟囔道,“姑娘可真不容易,这一天都没来得及好好歇歇,冷风里来冷风里去的,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