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葛亮的最后八年+番外(40)

作者:江东阿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歪在船舷边,问陈震,“陈大人,何时能到啊……”

半天没有回答,我抬头一看陈震,忽觉问了也白问,因为此时的他正坐在一旁,紧闭双眼,脸色苍白,不言不语,努力维持着他的最后一丝坚强。

——忍住没吐。

我虽吐得晕头转向,见了他的样子,还是忍不住想笑。

听到我笑,陈震转头来瞧我,那眼神里略带了不快,大概他心里在想,“蒋琬怎么会看上这般轻狂的小婢子吧。”

我见他也算有趣,又想转移些注意力,便有一言没一语的与他搭起话来。

“陈大人此行东吴,是和贵干?”我问。

“这不是你一个相府婢子该干涉问询之事。”他瞥我一眼,看我问起这等事来,就是蒋琬的面子也不够给的了。

“我知道。”我不以为意,“过江来联盟,见孙权。”

陈震一愣,说,“公琰与你说的?”

我摇摇头,不经思索就说,“诸葛亮……丞相说的,你们这事情,又不是前儿个只酝酿一两日就定下的,我早便知了。”

“你?”陈震听我言,倒是重新审视我起来,“丞相如何会告与你知?”

我自知失言,便不再说,心里却想,那段时间与诸葛亮去湔县看都江堰,也常与蒋琬费祎几人对坐,多少听得一些,况且,与孙权联盟也早不是第一回了,要追溯起来,恐怕能说到建安十三年,赤壁那去了。只是后来因关羽之死,刘备伐吴,两地关系崩了一段时日,诸葛亮主政后,这关系又迅速恢复起来了。

不得不说,政治家的眼光还是看得十分长远的。两地联手,互惠互利,互为相依,若一日伐魏功成,两国再行火并,到时季汉未必没有胜算。

这理想十分丰满,而现实……

“我自有我的方法。”我看了眼陈震,保持着我的神秘感。

陈震摇摇头,大概觉得我只是在糊弄他而已,不再与我说话。

季汉的这只官船终于在某一日上午靠了武昌的港口。我身心俱疲,几日也颠簸得没大睡好。心想下去之后一定得找个地方好好歇脚,幸亏走前蒋琬给了我一包银两,想必能用上些时日,也解我囊中羞涩,燃眉之急了。

说吧,蒋琬真真是个心细如发之人。若不是早一步爱上诸葛亮,或许,我会爱上蒋琬也说不定呢。

心中一时暖暖地,今日天气好了许多,风浪已平,江波微漾,荡着金色,十分好看。

岸口热闹非凡,行人来往,喧嚣接踵,商船客船不尽可数。我跟着陈震下了船,只见不远处已有群人在等候。领头之人穿一身绛紫色衣袍,头戴长冠,也算赫赫儒雅,又带了几分刚毅。我瞧着,倒是有几分眼熟。

等到来人近了,越发觉得熟悉。直到陈震向前几步,大大方方行了个揖礼,嘴中道,“诸葛大人安好。”

我闻言,整个愣住。

怎么这里又蹦出个诸葛??长像居然也略略相似。虽说这位诸葛大人脸型有些忒长了,但是那眉眼,怎么看都与诸葛亮像得很,若说是同胞兄弟我也不会不信,难道……

“我大汉陛下与丞相也托在下与您问好,丞相虽与大人有同胞之谊,却难抵这一江之隔。丞相日理万机,尽管有心想来看望大人,着实无暇分身,万望大人见谅。”陈震说着,语气虽恭谦,但也句句铿锵,不失分寸。

“先生说哪里的话,我与孔明各为其主已有多年,各自都是知晓各自脾性的,他若来了,我们倒不好在此处讲话了。听闻北伐之事迫在眉睫,孔明素来是个殚精竭虑的,先生替我回去转告他,伐魏是大事,保重自身亦是大事啊。”

这诸葛大人说着,我脑子里迅速转着弯儿 ,一人名字忽然浮现出来。

——诸葛瑾。

诸葛亮是会写家书的,我曾看到过一两次,虽不知里边内容,但笺封上却见到过“东吴诸葛瑾”几个字。该是眼前这位了。

看来,虽然跑出了丞相府,却还是没跑出他这大家族啊。听闻还有一个叫诸葛诞的,现在魏国效力,不由感叹诸葛家也算“枝繁叶茂”、“家大业大”了,处处都位极人臣、官居极品。

我思索着,一边也很赞同诸葛瑾所说的话,果然是亲兄弟,诸葛亮的脾气他倒清楚得很,“殚精竭虑”这词用得不错。我向他望去,不由赞许地点了点头。不想这一微小的动作却一下被诸葛瑾搜寻到,他的视线从陈震身上转开,落到了我身上。

他看着我,我看着他。我看他只是因为觉得他身上有三四分诸葛亮的影子,而他看我时,眼神却全然不一样,隐隐露着怪异,甚至,我从他打量我的神色中看到了五分惊讶。只是这惊讶藏得很深,旁人不仔细些看便注意不到。我心下觉得奇怪,又不知该怎么办,倒是陈震见诸葛瑾站着不动,于是与他说,“时间不早了,还请大人带我前去会见吴王。”

诸葛瑾听了,这才反应过来,将视线从我身上收回,看了看陈震,露出温和的笑容,道,“先生说得是,这便去了。请。”

诸葛瑾做了个手势,旁人赶忙让出道路来,我趁着这间隙,与陈震说,“感谢陈大人一路关照,如今已到东吴,大人既有公事在身,奴婢就在此与大人别过。”

陈震忙着与诸葛瑾叙事,见我也无事到了东吴,于是说,“姑娘尽可自便了。”

我点点头,自觉地退出了人群。那诸葛瑾回头,一个不经意的看了我一眼,神色却再无波澜,之后他与陈震边说着话,边被群人簇拥着,即刻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前天的鸭脖果然臭了,糟心,全扔了……

今天外边超级热,还是慢慢码字的好。

东吴啊,我现在就在东吴,风情万种的东吴,花儿也陆续开了,周末去赏花!

第46章 风香阁

到了东吴,多少有了一半归家的感觉。可这里是武昌,离我真正的家其实还远着。算了,哪怕回了那个地方,又能将息何处?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如今这幅样子,脱离了丞相府,没有了诸葛亮的庇护,我又能怎么保全自身呢?尽管眼下还能用些蒋琬给的银钱,将来呢?

我对自己进行了一番灵魂拷问,得出来的答案是,我须得尽快找个地方安身。就像现代农民工进城打工一样,我现在背着一个破包袱,身上只有一点用完就没的傍身钱,孤零零站在繁华热闹的东吴街头,发了一会傻,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出了码头,硬着头皮往前走,哪条街道人多我就往哪钻,心中猜想,繁华之处就业缺口也一定多吧。我边想着,走进了一条最繁华也最为宽阔的街道。周边商店林立,青石砖铺向远处,我慢慢走过,满目皆琳琅。

这样的兴旺繁盛,也不逊于成都了。我自顾打量,见到一家名叫“风香阁”的小楼,这楼格外别致,雕窗小门,略略陈旧。楼前种了许多绿草粉花,还有数盆吊兰,居然有些现代小资的情趣。名字也好听,风香风香,连远处吹来的风都是香的,这名儿取的妙极。

我伫立了一会,还是忍不住走了进去。

正好遇上中午,厅里来往客人也很多,十分喧闹,远处还有几名舞姬在台上旋转跳舞,我看这酒楼似的陈设布置,总觉哪里瞧过,很熟悉。

正想着,一个妇人看到我呆呆站着,本在招待其他客人,见了我,立马热情地走过来,还不忘扬起她的粉紫色帕子,朝我招呼着,“姑娘!”

我看她都一把年纪了,还打扮如此轻佻,以前在丞相府时,閤门内的仆妇皆穿着简朴严肃,干活安静沉默,对比之下,立刻觉得这人不是正经人,这酒楼大概也不是什么正经酒楼。我看她饿虎扑食的表情动作,下意识后退几步,转头想走,却被她拉住。

“姑娘是来应聘的吧?”妇人拉住我的衣袖便不肯放开。

“我不是……”我想挪开她紧抓我的手臂,没想到她握得更牢了。

“还说不是,可别害羞了。若不是应聘的,怎么会有姑娘家擅自进我们风香阁的门呢?”妇人看着我,一脸得意,“况且,门前就贴了告示,姑娘不会没看到吧?”

我光看那些花花草草了,告示这种东西,我还真没注意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