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已经知道了安桐出手坏了她的好事,故而她觉得此事也必然与安桐脱不了干系,为何不能反咬一口,将安桐快些被赶回临安去?没有安桐在此坏事,她日后要对付李艳岂非简单多了?
李重明铁着脸:“爹向来疼锦绣,也可惜她不是男儿身,否则这些家业早就传给她了!你阿翁偏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若安桐住在这儿,我们还能想办法将她送回去。可是她近来都是住在那许漕使之女的小院的,我们以何种借口将她送回去?”
“她最近的身子不是不好么?我们大可以告诉姑母,她病了。以姑母对她的紧张,必然会将她接回去仔细照料的。”
“可万一她跑回临安来了呢?她若真来了,谁能对付得了她?”
李薇却道:“上次阿翁病重,姑母不也没来吗?说明安家必然是有事缠身,她来不了了。她上回来不了,这回也不一定能过来。再说大伯在信安置办田产还需人照拂,只有姑父一人怕是不够的,故而姑母必然没空过来。”
李重明颔首:“那你给他们去一封信吧!”
三月上旬时,安桐便看见了从瞿川赶来的安心等人,他刚见到安桐,便连忙让随行的郎中上前去给安桐把脉。
“……安心,你这是做甚?”安桐疑惑。
“阿郎和娘担心小娘子回去的途中没有人照看,故而特意请了一位郎中随行,以便在路上照顾小娘子。”安心道。
“啊?可我没说我要回去啊!”安桐觉得这事透着古怪。
“小娘子来临安也有段时日了,阿郎和娘想你想得紧,又听闻你病了,所以才派我来接你回去。”
安桐问:“何人去信说我病了的?”
“自然是李家。”
安桐思忖片刻,道:“哦!不着急,我的身体没什么大碍,而且回去之事,待我慢慢计划。话说……安心你过来怎的不给我带些家乡的美味佳肴?”
安心顿时笑道:“小的怎会忘了给小娘子带瞿川的特产呢?都在那车驾上呢!”
“那行,都给我搬到许相如那儿去,你们先找个地方落脚,回家之事,容后再议!”
安桐说完便去找许相如了,她也得好好地想想,是要回家去,还是留在这儿对付秦韶茹和赵惟才。
第99章 拉红线(捉虫)
知道安心过来, 许相如便知道安桐得踏上归途了, 她心中虽然不舍分别, 可是考虑到安桐或许回到瞿川才能更好地避开危险,她也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安桐想的却是她还有两个月就得再度面对鬼门关,那混沌中的声音告诉她, 她能否撑下去,只能看她自己了。
她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越来越糟糕, 若回瞿川,好生调理, 又有爹娘的照顾, 自然能更多几分信心。可是她也害怕自己一旦回到瞿川, 却渡不过这个死劫, 那她便是要与许相如永别了。
前世心中对爹娘的挂念让她回来了,而今生她又多了一个牵挂的人, 让她只能在爹娘与许相如之间抉择。
江南之地在进入春夏后, 便总是阴雨绵绵、大雨淅沥。
安桐已经不仅仅是感觉到身子冷了, 关节之处总是隐隐作痛, 好在并不是很痛。很多她想做的事情也不能亲力亲为了, 只能交给任翠柔代劳。
任翠柔的品性, 安桐是信得过的。若说她先前有眼无珠看错了秦韶茹, 可任翠柔的品行在原著上都是有所描写的。相较于秦韶茹,任翠柔的心更为赤诚, 也能守住秘密, 甚至对她做的事情也不会过多地置喙。
不过很多时候安桐也不放心让任翠柔一个人出去办事, 毕竟和赵惟才作对的女子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她担心任翠柔会像秦韶茹的婢女吴真一样,被寻了借口抓进了县衙,后被狱卒玷污了身子。
所以她趁着安心来了,便嘱咐安心与她一同外出。
这一来而回,俩人的关系比起在浮丘村时更为亲近。
安桐见任翠柔居然罕见地找人学做女红,便问道:“翠柔这是动了春-心?”
任翠柔忸怩地辩解:“哪有什么春-心可动?”
安桐心想任翠柔的契约还有三年,若是等她契约满了再找人家怕是找不到什么好人家,所以何不趁她现在有这心思,便给她拉一拉红线?
于是安心来敦促她回浮丘村时,她便提了一嘴:“安心,你如今也已经有二十了吧?”
安心愣了愣,回道:“是的,小的比小娘子年长两岁。”
“我自有记忆开始,你便已经在安家,这么多年来伴着我长大,于我而言,你不仅仅是安家的仆役,更是我安桐半个亲人。”
安心感动道:“幼年天灾,小的被爹娘卖到安家,这一卖便是一辈子。小的已经没有了爹娘,这安家便是小的家了。承蒙阿郎、娘和小娘子的照顾,让小的感激涕零。”
“所以,我也不能亏待了你不是?眼瞧着你也二十了,却还未解决这终身大事,你看,是不是……”
安心猛地抬头看着安桐,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神情是欲言又止。
“怎么了?”安桐疑惑地看着他。
一旁一直不曾言语的许相如勾了勾嘴角,道:“你家小娘子见你与翠柔这些日子处得不错,而翠柔与你同龄,俩人也算是般配,便动了这做红娘的心思。”
安心忙道:“小的与翠柔没、没那回事!”
“我知道你们没那回事,毕竟关乎名节,我也不会胡乱说。只不过是要看你对她是否有这心思,若有,待回去后我便让爹娘去任家帮你说媒。若没有……”安桐顿了顿,“其实翠柔很不错,你真的不考虑一下?”
安心张了张嘴,许多话都被堵在了心口。他远远地看见任翠柔来了,便道:“小娘子,此事能否先别告知翠柔,让小的仔细想想。”
公 众 号 Y u r i A c g n 自 购 分 享
“自然,你若是想清楚了,便与我说吧!不过也别让人等太久了。”
安心抿着唇退下了,他与任翠柔擦肩而过,后者回头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神情有些失落。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许相如淡淡地说了句。
安桐瞥了她一眼:“说谁呢?”
“自然是说安心与翠柔了,不然小娘子以为我在说你和安心?”
“……”安桐瞪许相如,她有些不忿,明明她与安心相识十数载,可为何偏偏是许相如先发现安心对她有意思的?她是在了解了书中全部的情节后,才隐约发现安心对她不仅仅是主仆之情。
不过她注定无法回应安心的这份感情,可是又不想戳破,只能假装不知道,保全了安心的面子。
任翠柔已经走到了跟前来,道:“小娘子,秦家有消息传出,称秦淮已经取得了提举茶盐司的同意,扩大秦家浙盐的地分。”
所谓“地分”便是各地产出的盐的供应范围,浙盐一般在两浙路、江南东路供应,这是朝廷为了便于收税的榷盐制度之一。
不过相较于北方气候干燥易生产盐,南方潮湿,产出来的盐容易受潮,故而南方的盐井比北方少。如此一来,那些地方的盐便会少许多。而沿海的路府却有不少海盐被局限了供应的范围。
为此盐商们往往会动用许多方法将盐买到别处去以赚取更多的利润,由此便出现了许多私盐贩子。
不过官府毕竟是打压私盐的,若是能取得官府的同意,堂而皇之地将盐卖到别的地分去,那盐商便能少了私盐贩子这一层关系,直接将更大的利润收入囊中。
秦淮能取得官府的同意,明眼人都知道必然是赵惟才在其中起了作用。如此一来,秦淮便更加想抱紧赵惟才这靠山,他对秦韶茹便越来越重视。
对于秦韶敏先前被人设计之事,她已经抓到了模仿她的笔迹的人,也确定了是谁指使的,却因此事而奈何不得秦韶茹。
可也正因如此,秦韶敏对秦韶茹便再无半点仁慈。她有许多办法可以击垮秦韶茹,可代价却是会动了秦家的根基,她还不想与秦韶茹到鱼死网破的地步,只能尽量争取对秦家的家业的掌控力度。
______
“这又钓出一条大鱼,小娘子功不可没呀!”许相如眉眼弯弯地看着安桐。
对于赵惟才有哪些助力,安桐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可是她无法插手朝堂之事,只能将之告诉许相如,再由许相如经过许仁昶之手,让对赵惟才有猜忌之心的皇帝知道赵惟才绝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