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琅见景彦有些生气,也知道自己不该将人捧在心头的东西肆意嘲笑,可是想起刚才巷子里那一眼,他心里便有些发堵,说不清哪里不舒服,就是浑身都不通畅。
他追了上去,一把抓住景彦手臂:“你不在意吗?当初我在漾春楼,可是看过她的——”
景彦呼出一口气,抬高胳膊挣开季琅的束缚,回身时却挂了点无奈的笑意:“我说小侯爷,这事儿能别提了吗?反正你也不喜欢她,错又不在她,我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假装不记得了呗。”
他伸出食指,指了指季琅,半含威胁道:“但是你要是再提醒我,那就是故意找茬,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
季琅深深看了他一眼,随后偏过头去“啪”地一下拍开他手指:“见色忘友!”
—
景彦说是带路,实际上只是尽下地主之谊,走个过场,没有他,景氏也能带着人去太夫人那边。
姜幸跟着李芸环进到了里面,迎面看到一个绣着百鸟还巢图样的楠木镶边连屏,隔着连屏传来欢声笑语,似是已经来了许多人。
有丫头率先通秉了,李芸环带着几个小辈进去,里面的人谈笑声就停了停,都看了过来,小辈们俱都躬身说着贺词,姜幸趁这工夫,微微抬头瞥了一眼。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京中能数得上号的世家大族,姜幸以前很少出府,不能一一认全,唯一能确定的便是靠在罗汉床旁,煨在软垫上,慈眉善目的老妇人……她当是今日的寿星魏国公府太夫人,眉眼瞧着和景氏有些相像。
太夫人身旁还坐了一个年纪相当的老妇人,身穿绛紫青鸾纹样褙子,端庄大气,与太夫人相比眼神更犀利些,虽已头发花白,却仍不失英气。
两人关系似是很不错,进来的时候,她们的手都是握在一起的,想来年轻之时当是手帕交。
行完礼,太夫人展颜笑了笑,对李芸环也颇为尊重,急忙让人来添座——不管她辈分有多大,鸾阳郡主是皇族中人,父亲还是朝中实力雄厚的晋王,景家怎么都要给几分薄面。
姜修时祝完寿就告退去前院了,他也算半个景家人,本不必如此拘礼,可是姜修时自来就如此,一屋子女人孩子他待着不自在,便留下景氏一个人离开了。
太夫人看着姜修时的背影很是欣慰:“大郎这孩子还是这么稳重,当初让朝儿嫁给他果然没选错,姜夫人也是有福气啊。”
李芸环笑着回道:“修时这孩子懂事知礼,从来都让人省心,的确是我的福气。”
大家都知道姜修时并不是她生的,外面却一直传母子两人感情甚笃。每每看到她夸这个便宜嫡子时眼中的骄傲之色,她们心里都会对传言更信几分,也赞郡主脾气好,温婉心善。
不仅是因为她将先夫人的孩子视若己出,教养成人,就连这个从青楼里接回家的,她也是一视同仁对待。
想到这,总是有些人忍不住瞥向李芸环身后的姜幸。
众人都是如此,世事尽是浮于表面,少有人能细致入微地察觉到不一般的地方,从而看清水面之下的暗涛汹涌。
“祖母!”
姜幸本在神游天外,思绪却突然被一声叫喊打断,原来是世子与那个小侯爷过来了,看到这一屋子的人,两人都没斜视,径直走过来给太夫人行了礼。
还不等太夫人开口,她旁边坐着的那个老妇人却开口了,语气宠溺之中,又带了些埋怨:“你再晚些来,都要散席了,大郎和二郎早去了前院,真是等不起你,还不快给太夫人赔罪!”
妇人是对季琅说的,听到这几句话,姜幸总算猜出了她的身份——这位定是武敬侯府的太夫人楚氏,也是季琅的母亲。
只是姜幸记得,季琅并不是侯府嫡子,他生母身份低贱,连侯府门都没入,是何许人也人们也并不得知。当初,老侯爷从战场上将他抱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因老来得子所以对其甚是宠爱,有关此事的流言蜚语在京中也是传的沸沸扬扬。
就算是现在,也经常有人在漾春楼提起这事,背地里说老侯爷老不休,再即兴赋诗一句“一树梨花压海棠”什么的……
季琅眉目含笑,从善如流地又鞠一躬,对太夫人拱了拱手:“太夫人恕罪,季琅知错,只是路上出了点小状况,这才来晚了,而且方才世子还拉着我说话,非要跟我谈谈心事,我也不能不理他不是?”
他说到路上出了状况时,姜幸心都提了起来,好在他后面又扯到景彦身上,才没让人留意到这个细节。
景彦却脸色一变,不等他堵住季琅的嘴,两个妇人已是对视一眼,颇为好奇:“什么心事?二郎不找祖母说,却告诉季三这个泼皮?”
景彦家中排行老二。
太夫人是玩笑的语气,楚氏并不生气,反而还饶有兴致地附和:“你祖母刚还念叨着你长大不粘着她了,现在听了这事怕是要更伤心。”
一屋子的人都哈哈笑了出来。
景彦知道,季琅是因他刚才见色忘友的事打算找补回来让他好看呢,怕他瞎说什么,急忙就要告退。
季琅却不紧不慢,开始端起了架子:“二郎快快!别让你祖母伤心,有什么事找她说一说,虽说心事来找三叔说也未尝不可,但有些事你祖母比你三叔我懂的多得多。”
季琅确实比景彦大一辈出去,按照辈分,景彦确实也要喊他一声三叔。
太夫人这下更好奇了:“到底是什么事?”
“太夫人,您也知道,二郎比我虚长两岁,今年已是二十有一,却还是没有议亲,恐怕是着急了吧。”季琅摸了摸鼻头,边偷瞄一眼景彦边道。
太夫人“啊”了一声向后靠去,随后和楚氏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想到是这件事。
自家孙儿混不吝她又不是不知道,就是因为一直瞎混,才没什么贵女愿意嫁进来,身份低点的,他们魏国公府又看不上,这才一来二去耽搁了下来。
虽然有外人在这,太夫人还是有些哭笑不得:“你竟然也会为这种事操心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要是真的想成家立室,你就给我收敛收敛,正经一点,你以为这事,只有你自己愁吗?你父亲母亲更愁!”太夫人说话非常实在,在座的也都知道国公府的情况,闻言又笑了起来,却都不是带着恶意的。
姜幸也被这太夫人的态度逗笑了,总觉得她虽是出自世家贵族,却有自己的一套处事之则,不那么高高在上,让人觉得很舒服。
她正掩嘴轻笑,却不防一道视线射过来,她一抬头,发现景彦竟然在看向这边,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好在他很快就将视线挪走,姜幸也松一口气。
在景彦身旁的季琅也发现了他的眼神,莫名觉得心中不快,他拉过景彦,笑着对太夫人道:“这以后不就要劳烦太夫人替二郎多留意留意了吗,二郎也长大了!”
楚氏一看他贫嘴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很是破坏形象地抓了一个花生扔过去:“你还有脸说别人!”
季琅轻而易举接住,扒开花生皮给吃了,两个活宝将妇人们逗得不行,一时间厅堂里欢声笑语,却突然有个声音插了进来。
“世子哥哥挺好的呀,”姜嫣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扭头看了看景氏,“大嫂经常夸他!”
姜嫣刚说出前半句,大家都是一凛,下意识看过去,听到后半句话才释然,原来是听景彦的妹妹说的,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心怡景彦。
李芸环看了姜嫣一眼,也应和道:“世子这孩子玲珑心思,别看外表世故,心中却澄澈善良。”
太夫人眼睛亮了,似是许久没听到有人这么夸自己的孙儿,忙招呼姜嫣坐过去,天南地北好一顿夸。
景彦却皱了皱眉,多看了姜嫣一眼,又正巧身后的季琅一脸坏笑地怼了他一下,凑过来在他耳边道:“看来你们魏国公府和姜府真是很有缘分啊。”
那边太夫人和姜嫣已经聊了起来,景氏面色有些无奈。
本来是说者无心,却是听者有意,太夫人近日来确实为哥哥的亲事发愁,现在看到一个不嫌弃哥哥的,就想深入了解,那意图简直昭然若揭。
她却是不太喜欢这个小姑子……
“祖母,离开席还有段时间,不如趁着这会儿打一局叶子戏吧。”景氏起身,打断了太夫人和姜嫣的交谈,别的夫人光在这坐着也没劲,一听叶子戏都来劲了,俱都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