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纪事(78)

作者:北海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哦,是这样的,防疫丹多出了细辛和白芷两味温药,凉热比较均衡。而回生丹这副药方偏凉些。临证应用时可以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用的。”

“嗯,林五小姐说得有道理。”大夫们都点点头,不管林五小姐真正看病时效果如果,最起码,她于医理上还是懂得不少的。当然懂医理不等于就能给人看病了,实际看病的时候,病人的表现千变万化,如果没有相当的经验,想在种种复杂病况中抽丝剥茧般找寻蛛丝马迹谈何容易?

最终林晚的药方得到了全体大夫的认同。有几位大夫也作了些补充,提供了自己用过的验方。但总体来说还是以林晚提供的药方为准。

张同海本来是想挑出点毛病来的,可是竟挑不出刺来,何况他一个积年的老医所提供的两个药方还不如人家林五小姐给出的要好。光是看那些大夫的表现就知道了,大家拿到他的方子不过是神色淡淡的放到一边。反而是林晚发下来的资料,那些大夫都仔细地折叠好收了起来。

张同海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本来他想趁着林五小姐冒头的时候搞事情,最好是能让她出出丑,她出丑了便是刘炳良出丑了。结果人家的脸没打到,倒是给人递了个梯子。

不过他转念想想,这女孩子未必就真的能看好病了,待会儿去济生堂的时候,他倒要看看她是不是真的像她说的那么能行。

那位瘦瘦的大夫高高兴兴地把林晚给的辨证之法和药方收起来,然后好奇地望着林晚前边那一叠小册子,问道:“林五小姐,你那些小册子是做什么用的?”

林晚从上面拿起几个,分发给在座大夫,道:“这些倒不是药方了,在座各位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拿回去多印一些,然后发给百姓们。诸位都知道的,霍乱这个事儿,预防更重要。这上面都是预防霍乱的措施。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喝污水,要把水浇开了再喝,另外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如果预防没做好,就怕爆发起来,大夫人手不够救不过来呀!”

林晚说的这一点他们倒都是知道的,难能可贵的是,林五小姐考虑到普通大众很多都不识字,把防病的措施以绘画的形式画出来,这样任是谁都是一看就能懂得。

这些大夫一想,林五小姐对这个事考虑得实在够周到,他们的境界倒是有些小了,面对着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这些老爷子们生出了些敬佩。

按林五小姐的构想,一方面,在百姓中展开防疫宣传,这样,能够防患于未然;然后另一方面又要备齐防疫所需的药材,甚至可以提前按那个防疫丹的药方做成药丸,这样用的时候直接就可以服用。便能救更多的人了。

这些人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讨论了一会儿,便与刘炳良一起前往济生堂,那里有三个霍乱病人正在隔离室里等着治疗呢。他们定出的策略到底能不能行,首先就要在这几个病人身上试验一下。

林晚另外还提供了两种针灸方法,到时候也是可以酌情选用的。

这些大夫都是各地数得上名号的名医,对于各种疑难杂症都比较感兴趣。林晚所说的这些,也让他们对此行有了期待,他们倒想看看,林五小姐的方法是否真的够实用。

第102章 从怀疑到佩服的距离有多远

一个弟子拉开隔离室的沉重木门,这些大夫和他们的徒弟几十号人呼啦啦地鱼贯而入。

刘炳良询问了看守的弟子几句话,便领着众人到了这仨人身边。

其中一个刚从茅房出来。另外两个都躺在床上。严重的那一个皮肤干巴巴的,有气无力的躺着不动。

连这么多人进来都没能让他有什么反应,显然病得太重,已经脱力了。

另一个躺着的忽然爬了起来直奔屏风后恭桶,行至半路,嘴里便喷射出淘米水样的呕吐物。这人也来不及管这个,直扑屏风后,总算没在这么多人面前拉在地上。

过了一会儿,他才扶着墙,有气无力地挪回床上。

他眼睛暗淡无光,看着这些大夫,像是在求这些大夫快给他治一治。

眼见这几个人病的都不轻,刘炳良挥挥手,道:“都看看,搞清楚症状,然后都说说怎么用药。你们回去后就得自己辩证用药了,趁着大家都在,抓紧时间都看看。”

众人都知道这机会难得,交流的机会太少了,平时大都是自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摸索。

刘炳良这么一说,众人就散开了。

一时间抓手腕的,摸皮肤的,看舌苔的,还有跑去看地上的呕吐物和恭桶里的排泄物的。

因为之前会上对霍乱的辩证说的很明白,上吐下泻,淘米水样便。腹泻时无里急后重。另外其中一人小腿肌疼,即所谓的霍乱转筋。最严重的那个有明显的脱水症状。

所以,虽然有几十个人在看,大家也都很快就看明白,这三个人的确都是霍乱没错。

辩证上没什么问题了,大家都意见一致,下一步便是商量用药了。

先研究的自然是病的最严重那个,已经严重脱水,看上去奄奄一息的。症状倒是符合林晚的急救回阳汤之证。

眼见这人病势沉重,大家都没异议,张同海也同意给这人服用急救回阳汤。

这么多明白人看着呢,他没理由反对,都是明医理的,林晚的急救回阳汤很适合这种危重患者。

于是,便有人赶去抓药熬药。

在等药的时候,张同海道:“林五小姐不是说可以用针灸来辅助药物吗?不如林五小姐给我们大家演示下,这样更明白。”

林晚不是看不出张同海话里的意味,这是想考校她,或者说想找机会让她丢脸啊!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各地汛情紧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疫情,有大量的工作等着他们去做,这么大岁数的大夫,算起来也是资历很老的,怎么老是想着这么点事?

对于这种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实力碾压他。

做大夫这一行的,各地哪儿都有,随便哪条街上大都有开医馆的。但是要做到手到病除经验老道的名医,极为难得。

也正是因为做个名医不易,这一行就有着默认的等级观念。

能在技术上碾压众人的,说话是极有分量的。

到现在为止,林晚提供的防疫策略和药方,虽然已经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肯定,但是很多人还是认为这些药方她是从长辈那里得来的。

所以对她算是挺客气的,但是敬意谈不上,现在能听进她的意见也是看在药方的份上。并不是出自对她本人的敬意。

林晚无所谓他们是否敬服她,她只希望他们不至于怀疑她的实力,进而怀疑这些药方。如果因为怀疑而没有好好的推进她所提出的策略。万一爆发疫情,后果可能会很可怕。

她谈不上什么忧国忧民的情怀,但是在她明知道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情况下,她无法眼睁睁的看着那么多的人面临未知的巨大危险而不顾。

如果到时候真的死亡太多,那种生灵涂炭不是她的心能承受的。

所以她并没有在这里反驳张同海的话,来到一个病人身边,先后刺入他的素髎、十宣、中脘、足三里等等,并且一边刺一边解释这个病人为什么要刺这几个穴位。

林晚针刺和讲解的过程中,病人都安安静静的听她的指示,很是配合。

能不配合吗?之前他们都快吓死了,想着自己会不会死掉啊,现在知道能治了,那大夫说什么就都是对的。便是大夫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也得答应啊。

林晚针完了这一个之后,又指着另一个病人,说明像另一种情况针哪些穴位合适。

指出之所以有这些不同,是因为这两个病人虽然都是霍乱,但是寒热有区别,心内有热的那个,可在服药的同时用些生石膏类的凉药。

在场的人都有一定的水平,林晚稍加点拨便全都明白了。

有不少弟子都一边听一边拿本子记着,好像在听大师傅讲课。

等到急救回阳汤煎好端来的时候,这边的病人针灸已经扎好了,也有人去给这个人去煎药了。

林晚便要走过去,看看那脱水严重的患者。人群立刻给她让出来一条道,把路给她腾出来。

张同海也想凑过去看看,结果不知道是谁往前一挤,把他挤边上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