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纪事(77)

作者:北海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毕竟天豫朝女子出门不稀奇,经商的大有人在,学医的也不是没有,他们也就是好奇多瞧了几眼,还不至于盯着不放。眼下可是有他们更感兴趣的话题。

“你们留仙镇怎么样?雨水大不大?”

“别提了,今年夏天这大雨是一场接一场的,米都涨价了,不过好歹我们留仙镇地势高,也出不了什么大事。临近的颖州就不好说了,十年前海河决口的事周兄你还记得吧?”

“怎么会不记得,真是惨哪!”

“可不是吗?嘘,我师傅来了,先不跟你说了。”

五六个年长的大夫随着刘炳良一起走进来,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些年轻的弟子。

自大齐开国以来,连年战乱,民间疫病丛生,各地面对疫情都是被动的应对,并未曾主动的采取一些措施去提前预防和干预。

十年前的一场浩劫令天豫帝痛定思痛,一直想着建立一个体系,以提前对这些疫病进行干预。但直到天豫十八年这件事才提到了日程上。

刘炳良领着这些人坐到长桌两端,刘炳良坐了左手第一位,陈思道也来了,他看到了林晚,笑着朝她打了招呼。

刘炳良招手示意林晚坐过来,她便走过去坐到陈思道旁边的空位。

他们对面的人都是从外地来的,另外大厅靠墙还摆了几排长椅,坐的都是随同师傅过来的弟子。

刘炳良对面的张同海皱眉看了看林晚,不知道刘炳良这是在搞什么名堂,带个女弟子来也就算了,怎么还让她跟他们坐到一起来了。

他们又不是来玩,是商量正事来了。那丫头跟这儿掺合算怎么回事?

林晚能看出来后边有弟子对着她指指点点的。她早就习惯别人的质疑,这些事她在靖陵都已经经历过了。

刘炳良的几个弟子心道:你们现在小瞧林家的五小姐,总有让你们大吃一惊的时候,等着瞧吧。

张同海多年前就与刘炳良齐名,可是这次惠民署基地建在了靖陵,医令这个官位就跟他没关系了。

说不服气还是有的,谁让靖陵比较富庶呢?容易筹措到资金。这一点张同海不服也没办法。

这不,皇帝一下令,要求海南道各州郡大夫一起商量出个章程,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他们就得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日夜兼程地赶到靖陵。就因为这里是惠民署基地,他们不愿意来也得来啊。

在这个时代,因为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威胁最大的三种疫情是鼠疫、霍乱和天花。

这与现代不同,现代因为接种疫苗,天花已经绝迹。又因为卫生习惯和环境比较好,喝白开水已成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鼠疫基本绝迹,霍乱也很少发生了。

在这个时代,潮湿的盛夏最容易发生的就是霍乱,尤其现在各地的大雨一场接一场的下,万一发生洪灾,形势会更严峻。

因此他们这一次聚到这儿,主要就是要研究霍乱的预防和应对。

张同海道:“老刘,你把我们大家都叫来,有什么吩咐你就说嘛。”

他心里虽然对刘炳良不服气,表面上还是表现出俩人关系不错的样子。

“哪里谈得上吩咐,这就是遵照圣上的旨意,大家一起商量商量,拿出个章程,不然万一爆发了疫情又控制不住,咱们谁也担待不起。”

其他几位大夫都点头,皇帝的旨意传到了各州府,谁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是林五小姐,别看她年龄小,可是医术未必比在座的诸位差。”

“哦”,那些人都半信半疑地,他们都四五十岁了,拿小姑娘跟他们比,这样也行?

张同海显然是不信的,不过他不会莽撞地就去质疑林晚的水平。

说到底,毕竟活了五十多岁,他自认自己是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像个愣头青一样去直接质问。

打人脸的法子多的是,直接质疑是下下策。张同海是不会用那样的蠢招的。

“没想到林五小姐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成就了,看来我老张可真是孤陋寡闻了。”

我先捧着你,把你捧得高高地,看你摔下来时疼不疼,张同海心里想到。

等她摔下来,看她觉得打脸不?打了这个小丫头片子的脸就是打了刘炳良的脸。打了刘炳良的脸,他张同海心里就痛快。

刘炳良笑而不语,跟张同海认识这么多年,还能不知道他心里那点小九九吗?你张同海想看笑话,到头来还不知道谁是笑话。

“我说实话,最近事情多的不得了,来的匆忙,也没什么准备,不如各位先说说,对这事都有什么想法?”

见没人接茬,张同海指着林晚道:“林五小姐面前那些是……”

林晚面前放着一叠小册子,另外还有一叠纸用夹子夹着放到最底下。

林晚也不墨迹,直接道:“这些都是我整理的资料,有关霍乱预防和治疗的。”

看来这位林五小姐真是有备而来呀。

刘炳良道:“五小姐,你且说说看。”

林晚点点头,道:“其实霍乱的治疗,相信在座各位应该都是有经验的,我这里也就不耽误时间,就抛砖引玉的说说我的看法。”

嗯,不错,干脆利落、不卑不亢,在座的几位外地大夫都认真了起来。

林晚把下边的那一叠纸抽出来,给这些大夫们每人发了一张,大夫们低头一看,标题是:霍乱辩证及施治。

这些大夫们不由得又给林晚加了一分,光凭这准备周全的资料来看,这就是个做事严谨的女孩子。

且不论医术是否真如刘炳良所说的那么好,光是做事的态度就值得人赞赏了。

第101章 这么详细的策略,你服不服?

“关于霍乱的辩证,这上面已经写的清清楚楚,各位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可以提出来。”林晚指着上面的辩证部分道。

好几个人看了之后都觉得这上面所写与自己知道的有一部分是相同的,但却比他们所知的要全面。

心里都很奇怪,她才多大?有没有见过霍乱的患者都说不好,怎么可能知道的这么详细呢?也许这份资料是师长提供的吧?不然无法解释他们心里的疑惑。

要知道他们懂的那些也都是他们在行医生涯中,结合前人的书一点点总结出来的。

这些大夫们彼此之间都留着一手,鲜少进行医术上的交流,就怕自家的绝活被人学去了会影响医馆的生意。

像林晚这样大大方方地把辩证之法和药方都写出来,并分发给在场的人,换成他们,肯定不愿意。

就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都是空手来的,并且来的时候就想好了,就应付着说几句,至于药方,肯定会有所保留的。

“林五小姐给的辩证之法和药方,诸位有什么不同意见和要补充的吗?”

一位瘦瘦的大夫道:“以我的经验看,林五小姐对霍乱的辩证是对的。”

他看诸人都安静听着,接着道:“霍乱病人泄肚时确实没有里急后重,这是它与一般腹泻的区别。另外霍乱的话会上吐下泻,泔米样水便。有的会有小腿转筋疼,严重的会脱水,皮肤干瘪,气息奄奄。”

其他大夫也都赞同,就连张同海也说不出什么意见来。

张同海看了看药方,问林晚:“你这个回生丹为何用粉甘草细末?”

“哦,这个呀,张大夫不可能不知道吧?粉甘草解毒效果很好的,而且还能调和中宫,用来止住吐泻。另外这药方里的冰片和薄荷冰过于辛辣,用粉甘草调和下,容易服用。”

其他大夫看了看张同海,想着这张同海是不是存着考较的心呢?其实他们也想知道,林晚这资料是师长给的,还是她自己真的明白。如果是后者,那真够厉害的。

刘炳良道:“诸位还有什么问题,抓紧时间说,我们要在上午将所有的方案定下来,济生堂里现在就有三个霍乱患者等待治疗。咱们这边研究完了定出方案,便要去济生堂。另外药方确定下来后,各位要赶紧回去,把防疫要用到的药材都屯积好。不然到用的时候临时调拨就来不及了。”

各位大夫都点头,确实要抓紧点,就怕不知道什么时候疫情就会起来。临时备药的话真的会抓瞎的。

那位瘦瘦的大夫又道:“林五小姐那急救回阳汤是救治危重之症的,这个老朽倒是看得明白。就是这防疫丹为何只比回生丹多出两味药呢?”老头子这倒是问得挺诚心的,他是真想知道林晚如何解释这两个药方的差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