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纪事(123)

作者:北海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小公主眼睛半睁半闭地点点头,不再闹腾,林晚则向珍嫔示意去偏厅那里,八九个太医还在那边等着呢。

几人经过正殿之时,天豫帝见珍嫔脸色好了一点,而且那边麦子的哭闹声自那丫头进去不久就停了下来,心里有点奇怪。

见林晚去了偏厅,珍嫔跟着过去,他也背着两只手,踱了进去。

太医们一见皇帝进来了,忙忙要站起身来行礼。皇帝双手下压,示意不必多礼。见皇帝面色仍然沉郁,太医们便坐了回去,得赶紧拿出个主意才行。

天豫帝精通御人之术,这时候他虽然也着急,可也不会动不动就对这些太医们说什么“你们要是治不好,朕便砍了你们的脑袋。”

如果让这些太医们处于恐惧之中,反而影响水平的发挥了。

姚公公引着林晚坐在杜和身边。杜和拿过来两个药方给她看,药方基本都对症,区别在于大黄的用量。

“五小姐,公主的情况你也看过了,你怎么看?”

对面的夏太医和其他几个太医对杜和的做法有点不满,他们仔细斟酌出来的药方就那么随随便便拿给她看?难道就因为她是江指挥使的未婚妻,就要捧着她吗?

这可是事关人命的大事,而且不是一般人的命,是皇帝最宠爱的小公主的命。

你林姑娘是治好了琉月公主的胀气症不假,可那是公主不让我们看,若是让我等出手,随便一剂药也就应手而愈了。

这些大夫们心里嘀咕着,偏偏在这个时候,那女孩子道:“这两个药方,都有点不妥。”

什么什么什么?他们没有听错吧?

一时之间,偏厅里所有人都看向林晚。

第161章 皇帝是神助攻

那些太医们,除了杜和与葛洪亮,其他人都怒了,若不是皇帝与诸妃嫔们都在,他们说不得要质问那丫头,怎么敢如此狂妄胆大包天?她怎么敢!

但是场合不对,他们现在可不能做出有失身份和仪态的举止,不能跳着脚跟那小姑娘对吵。虽然很憋气、很想用唾沫星子淹死她,可是表面上的淡定和风度还是要维持的。

杜和没什么惊讶的表情,似乎林晚这么说很正常,葛洪亮沉默着,也没有别的太医那么激愤。

皇帝和妃嫔们显然也都觉得这姑娘狂妄了,但是现在几个太医争不出结果,暂且听听那林五小姐怎么说吧。

一名太医拂了拂颌下的雪白长髯,那是他多年行医久经风霜的见证,抬眼,按下略有起伏的情绪,摆出一副长辈对晚辈的宽容模样,道:“林五小姐这么说,可有什么依据吗?”

“公主的脉,沉、紧,这没错吧?”

众太医点点头,切脉,这是最基本的,他们这些人都不会搞错。

林晚知道这些皇室的人看病用药,必须得辨明理法方药,有根有据,才可能同意用药。如果不说清楚,这么磨蹭下去,公主的疔疮会更恶化。时间不等人啊!

“公主之脉象沉紧,此紧为有毒,且为沉紧,那么说明有毒且病在里而不在表。”

太医们也点头,这说的也没错。

“之前已经用过了清热解毒的药了是吧?但是效果不明显?”

“嗯,用过了。”杜和说罢,拿出之前几个太医和议的方剂。

林晚看完之后,把药方轻轻放回桌面,道:“我知道诸位前辈觉得我说的话太狂妄。”

林晚停顿之时,那些太医们心想:你还知道你自己狂妄啊!我们这些人说的都不对,就你对,你怎么那么厉害?看把你能的,怎么没上天呢?

不过见她还有后话,且听着就是了。

“实在是我早年在乡下,见过不少患了疔疮的人,有好几个因为救治不及而丧命,所以晓得这病的凶险,不敢有半点马虎。该说的话不管好听不好听必须都得说。”

见她说的严肃诚恳,皇帝在不远处竖着耳朵听着。他倒想看看江淮那小子看中的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京城这么多贵女入不了他的眼,偏偏选中了这么一个人?

论相貌,算不得绝色,也不知道到底哪儿好?

“这疔疮最严重的要数半日疔,诸位是否听说过?”

葛洪亮想了想:“是不是长在鸠尾的地方?长在那里的疔疮一旦发现半日就没救了。我早年倒是听师傅说过。”

林晚指着姚公公腹中线任脉上胸以下的一点道:“葛太医说的没错,疔疮发于鸠尾处,是最危险的一种,等发现时已经晚了。”

林晚说完这些,珍嫔几乎从椅子上滑下来,身子软软的靠在宫人身上。

皇上知道林晚还有下文,既然发于鸠尾处的最严重,那么小公主的疔疮是长在脚上的,应该没有那么严重。看她的意思是有办法的,不然她不会这么安稳的坐在这里跟太医们理论。

不得不说这个想当千古一帝的皇帝到底不是一般人,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

淑妃坐在众嫔妃后边转着念头,今天这事,太被动了,赶上小公主病危,被珍嫔拿住了把柄,暂时只能服软,海棠真是失策了。

皇帝那边果然如他所料,听到林晚继续往下说:“幸亏小公主的疔疮长在足背上,没有那么危险。但是疔疮发出之后,如果用他药无效的话,就得重用大黄以下其毒,可是几位开出的药方中,大黄的量太保守了。”

“可是,大黄苦寒泄下作用强,小公主尚年幼,岂可多用,你又打算用多少呢?”一个年轻点的太医道。

“这位前辈说的是没错,大黄苦寒泄下,是不能多用,我也只打算用一剂而已,用过一次后,下次再服药便不需要再用大黄了。如今当务之急是用大黄以下其毒。”

太医们沉思不语,他们在贵人中行医久了,用药但求稳而不求险。久而久之,便大抵都成了太平医。

“我看小公主虽然年幼,可是平素喂养的很康健,故而可以用一两大黄。”

“一两……”有两个素来谨慎的太医倒吸了一口凉气。

其他几位略有松动,但不敢表态。

这时候,一边的皇帝说话了:“公主的病用大黄是否对症?用一两大黄,最坏的可能是什么?”

林晚一听,这皇帝看问题的角度真是不一样。

杜和想都不用想:“公主这病,用大黄是合适的,用一两大黄,只用这一次的话,倒不会有什么危险,可能会腹泻。只是不可以长期用。”

皇帝点点头,又问:“如果不用大黄公主是不是危险?”

几个太医点头。

“夏太医,你说呢?”皇帝问这些太医中的副院首夏老太医。

皇帝这两个问题已经把利弊全都解析明了了,便是那些全不懂医的嫔妃,经皇帝这么一问,也知道用大黄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他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犯糊涂,躬身向皇帝施礼:“回皇上,臣认为可以采纳林姑娘的意见。臣请林姑娘拟个药方。”

夏太医这么说,其他几位太医心里不是滋味,可也不好反对。

林晚道:“几位的方剂其实将大黄的剂量加大些,便应该能奏效了。既然夏太医如此说,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罢,林晚也不客气,在这以技术能力论地位的医界,该露峥嵘就别低调,不然平白的被人看轻。

林晚提笔在纸上写下几行字,字迹相对于女子来说,力度较大。

“勉强还算整齐吧,再差就不能看了。”皇上站在她身后心里嘀咕了一句。

“大黄、天花粉各一两,皂刺四钱,乳香、没药、穿山甲……”

皇帝看不懂,以目询问夏太医杜和等人这药方如何。

众太医都看过后,都没再反对,除了大黄的剂量比他们之前草拟的量要大,其他的药并无不妥之处。

“臣认为此方可以一试。”夏太医道。

“如此,便将药速速煎来。”皇帝最终做了拍板。珍嫔没有意见,她听皇帝的。

第162章 实力碾压

浅粉色的纱帐轻飘着,珍嫔娘娘在前,宫人小心翼翼地跟在后边,两只手端着刚熬好的药,走到公主床前。

公主已经醒过来,皱着眉头靠在软枕上,疮口处又疼上了,珍嫔哄着麦子公主:“麦子,你把这药吃了,病就会好了。乖,喝下去就给你蜜饯吃。”

梳着包包头的小公主却嘟起了嘴:“母妃,你骗人,昨天、前天你都说吃了药就好了,可是还没好,更疼了。我不要吃,好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