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切都有天意(10)

作者:八度清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住进了医院的特殊病房,24小时有人值守。虽然急症介入放了心脏支架,但效果并不理想。术后反复的心律失常,室颤。最后被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在他病情稍稳定的时候,意识还算清楚。经过批准有几个亲友和领导过去探望过,说白了就是临终关怀。于住院的第三天凌晨,突发心跳骤停,撒手人寰。当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我很愕然,但也在预料之中。

“人生走到这一步其实也挺可怜的,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自己的父老乡亲”刘雅丽感叹的说道。

“如果真的有九泉之下,世上的人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吧,起码会警钟长鸣的警示自己,别犯错误。”我陪着她一起感叹起人生来。

听说他的葬礼很简单,没有同事,亲友朋友也没有几个,都怕受到牵连。政府出面火化了,葬在了公墓里。葬礼上只有他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哭的死去活来。

第9章

就在他去世的第二天,我们为期两个月的保健任务也宣告结束,和下一批新来的人交了班,收拾好行李,开车载着刘雅丽回家。她特地打扮了一番,来庆祝这枯燥生活的结束。化了淡妆,头发整齐的扎在脑后,烫过的发梢蓬松着,散发着淡淡的香水味。细细的银色项链围绕在洁白的脖颈上,在阳光下闪着耀眼光芒。漂亮的白底碎花裙子,肉色的丝袜,洁白的休闲鞋,活脱脱一个阳光大美女。我都看的有些呆了。她在车前转了一圈然后问我

“漂亮吗?”

“美极了,如果我年轻十岁,肯定追你”我弹掉烟头上的灰,长长的吐出了一口烟,赞叹的说道。

“现在也可以啊”她撅着小嘴,瞅着我,不像是开玩笑,等着我回答。看着美艳欲滴的她,有多少次我也何曾不想拥她入怀?不过每次都是理智还是战胜了冲动。我自己都是去留不定,那还有精力去照顾一个丫头。如果给不了她长久的幸福,还是不要撩拨她的春心。

“上车”我微笑着打断了她。她有点落寞的拉开副驾驶的车门,上了车,眼睛看着窗外沉默不语。

夕阳西下,一路美景尽收眼底。我打开收音机,电台里恰好飘来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我们禁不住跟着哼了起来。听着这首熟悉的送别的曲子,回想起这一个月来的各种境遇,有忧愁,有不安,但更多的还是快乐和美好,好在一切都顺利的过去了。我有些热泪盈眶,泪水模糊了双眼。是感动还是忧伤?我自己也讲不清。而这一切都如同车后的风景,渐行渐远。当这一切落幕,我认为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通过留置员的这面镜子,我知道应该如何更好的规划人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结识了丫头这样的红颜知己,让我烦闷的心情逐渐得以平复,我想这也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人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或悲伤或快乐或忧愁或宁静,但大部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从记忆里逐渐淡化,乃至抹去。然而这段时间的经历将会在我人生中摸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永不退色的回忆。

夕阳是最美的,但也是短暂的。如同我们的人生,如不把握住机会,在最美的年华绽放,可能就要平平淡淡的度过此生了。我也想好了,回去后直接找邱院长摊牌,如果还是推脱,我决意要回美国。

回家后我回家探望了父母。然后在一个淫雨霏霏的下午,独自一人偷偷的去了韩处长的墓地,给他送了鲜花。在墓碑前,看着他的照片,我感慨万千。人这一生,十字路口可能很多,但重要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在重要路口走错方向也许就是万劫不复,也许就是万丈深渊。我在想如果当初他没当上处长,还是一个没有大的实权,无忧无虑的小科长,每天下班后写写字,钓钓鱼,陪孩子写写作业。平平淡淡的过这一生,岂不也是非常的完美的一生?然而他老婆的离去可能激发了他对金钱、对权力的欲望。人的价值观一旦发生巨大的转变,就会创造一切条件去实现。别人在知天命的年纪已经开始打算退休的生活,颐养天年。他却奋发图强,竟然熬到了处长的位子。也许他这样做的目的并没有遵循他的内心,只是想证明给某些人看罢了。但是人一旦尝到了金钱、权力带来的那种荣耀感,会不断的嗅着鼻子,想尽一切办法贪婪的去搜寻。最终让他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冷雨吹入伞下,我打了个寒颤。心想他这一死,也没有必要再帮他传递消息了吧。在墓碑前,我掏出那个纸条,想把它烧掉,以这种方式还给他,以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也需是好奇心的驱使,我打算看一下里面的内容。我小心的打开那个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并没电话号码而是混乱的写着几个字母、数字和一个学校的名字,一个人的名字。内容如下:JMHT.4.2.502.5564.xx中学.韩菲菲。我猜测韩菲菲是他女儿的名字,但其余的就不得而知了。唯有那几个英文字母用了一个少见的艺术字体,让人看一眼就会记住。我想起那晚他在救护车上的遗愿,和他那死鱼一样的眼神,拜托我有空去看看他的女儿。也许他想让我把纸条转交给他的女儿吧---我猜想。我收起纸了条,离开了墓地,决定去找她的女儿,帮他完成最后的遗愿。

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上班,手术,跑步,睡觉,也跟美国的那帮朋友们发个电子邮件,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期间kassy曾想公休期间飞越大洋来看我,我也兴奋了好几天,盘算着她来后的生活及游玩计划。后来却因为她外婆突发中风去世,事情就这样搁浅了。那天跟她在网上聊得很开心,她问我回国后的情况,我侧面的告诉她工作不是很如意,感觉自己这些年的所学没能真正的发挥出来。她是个很敏感的女孩,问我“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更加公平才对吧?难道你们不重视科技和人才,怎么会对你的工作不重视,不肯定?我本以为你回去会有更大的发展”。我给她发了一个无奈的动画表情。聊到最后她建议我再回美国发展。并说可以帮我联系医院或者实验室。我没有同意不过也没有拒绝。

这件事之后我考虑了好久,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国内的生活更适合我。我决定去见齐良友一面商量一下扩建实验室的事情。我跟他是师兄弟,因为当年他的毕业论文不过关,晚毕业了两年。后来是我这个师弟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帮忙改写的,发了个三流的杂志才勉强毕业。他家庭情况好,对我的帮助感恩戴德,在法院和银行上班的爸妈亲自出面请我吃了好几顿大餐。甚至拉着我去唱歌,旅游......那时对我这个乡村里出来的土包子来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体验了几把上层人士的生活。这也让我坚定了信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混进他们的生活圈子里。工作之后他却一改当年的秉性。再也不是那个精瘦的面孔略带忧郁的眼神他了。拿了毕业证的他工作、生活顺风顺水。父母也经常带着他出入各种场合,如今的他练就了一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技能。自从当上了科研处长之后更是混的风生水起,腆着隆起的肚子,打着官腔。官场上的语言让他拿捏的恰到好处。我都感叹于他的变化,让我感到这个师兄离我越来越远了。我觉得我们不再是一类人了。当年一起疯癫一起狂浪的那个青年再也找不回来了。

再次登门拜访他,他很高兴。他已结婚,孩子都幼儿园小班了。我特地给孩子带了一份在美国买的儿童电话手表作为礼物。寒暄了一番后我开门见山的说起扩建实验室的事情,他笑着没直接回答,而是转移话题聊起了家常。

她的老婆笑嘻嘻的给我倒茶:“良友经常跟我提起你,说你们以前一起跟许老学习的事情。您都回来那么长时间了,我们也没好好请你吃顿饭,有点太不像话了。今中午别走了,嫂子亲自下厨,你们师兄弟俩好好叙叙旧”。

“对对对,我们一会边喝边聊”齐良友热情的说道。

席间,他不断的把话题引到我们上学的那段时光:“你还记得于芳吧?就是你暗恋了人家2年多最后也没敢向人家表白的那个于芳”齐良友笑嘻嘻的说道。“怎么不记得?那是我的梦中情人,现在她怎么样了?”。接着酒的缘故,我丝毫也没掩饰自己的感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