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脚步清点,祝子期又带她去了另外一家作坊,这间作坊竟然足有四进的宅院,越往里走便越能看到全貌。
黛玉只觉得熟悉,猛然脚步一顿,意识到这是机关术。
祝子期介绍到:“送你的那些小玩意儿……是我试了很多次的结果,没成功的那些试验品放在家里,被母后不经意间展示给了一些王公贵族,他们的女儿非常喜欢。
我便打起了他们的主意。如今京城中的富贵人家已经以能买一个机关术做成的小玩意儿为摆设当成风向了。”
心中猜测这是祝子期的生意,便见他不知按了旁边一个什么浮雕,他们前方的空地上出现了一个缺口。
走进一看,却是一个楼梯。
祝子期示意黛玉往下走,下完楼梯,前方是一条甬道,用青石板路铺就,看上去经常有人打扫,异常整洁。
两人沿着路往前走,不知道走了多久,转过一道弯,面前的视野忽然开阔起来。
黛玉看到了堪称震撼的一幕,眼前是一排排的巨大的机械,正在有规律的运转着,他们仿佛在代替人力制造着些什么东西。
一路走进去。便看到巨大机械的尾端摆放着一排排箭矢,而前面还在源源不断地往这边传送。
黛玉瞪大了双眼,哪怕她对此并不熟悉,但也知道普通的箭矢都是人工制作,速度有限,还可能会出错,因此箭矢数量有限,用完还要去战场上回收,麻烦又危险。
万万没想到,祝子期竟然利用机关术,让机械代替人力去完成箭矢的制作!
这样的话,本朝军队的实力一定大大增强!
祝子期看向这些巨大的机械师眼中闪过的光芒迸发出冲天的气势,浑身散发着自信和傲气,这样的祝子期是她不熟悉的。
两人继续往前走,就听到有人说话,打开一扇木门,里面正围着一张图纸争论不休的人们忽然安静下来,抬起头看向他们二人。
见到是祝子期,众人纷纷行礼问好,黛玉看得出来那并非出自对皇族人士的恭敬,而是纯属对另外一个个体的尊重与敬佩。
她忽然开始好奇,祝子期到底做了些什么?
祝子期点了点头,从旁拉出一个椅子给黛玉坐下,听了一会儿他们的争论这才说道:
“我们的目标并非只是制作箭矢,而是研制出更加好用的机械,能够制作更加复杂的东西,并且提高数量,让百姓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其中有一位书生打扮的男子皱着眉头说道:“属下还是认为,既然王爷有余力,应该研制出更多威力巨大的武器,而非把目光投向改善百姓的生活。”
祝子期摇了摇头:“这件事情我不会再重复一次了,我和圣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如果战况需要,我会配合研发杀伤武器。除此之外。我不会再考虑此类事情。我们不会挑起战火,但也不会姑息战火。”
黛玉在身后静静的喝茶,闻言看向他的背影。
她想起了三年前离家时那个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疑惑的少年,而此时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判断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她忽然对他燃起了巨大的信任,觉得这一次一切都会好起来,因为对方是祝子期。
处理完这些事情,祝子期便带着黛玉回了林府。
让丫鬟们出去候着,祝子期给黛玉倒了杯茶,这才开了口。
“玉儿,我知道你此时有满肚子的疑问想问我。但是你能先听我说句话吗?”
黛玉点头应了。
祝子期说:“这三年来,我不停的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是给你一个好的生活?
我想的又会是你想要的吗?
我便想起了你对我的信任。我想,既然你选择了我,那你想要的生活,也应该是我想要的。而我只有做好自己想的,才能有底气去追寻你的脚步。
我便想,我想要的是什么。
是去争抢王位和你一起凌驾于世人之上吗?
还是做当朝最有权势的王爷,让你受万人敬仰。
我不想碰权力斗争,也不想让这世界上战火连绵,我只想做一个富贵闲人,和我爱的人踏遍这大好河山。”
祝子期说到这里,神情有点惴惴不安。
“可是你却说你不想嫁给我了。我便想将自己准备的给你看。我想问三年前的那个问题,三年后我已经努力准备好了,那这一切是你想要的吗?”
黛玉愣住了。或者说被震撼住了。
富贵闲人这四个字她再熟悉不过,曾经的宝玉便自诩为富贵闲人,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这四个字有多重。
富贵容易守住,却难想当闲人,那是有人帮你负重前行。
但说祝子期,他把自己放得极低,黛玉却看出来了他生为皇室之人的谦卑之心。
若他想要钱,权势能换来数不尽的钱;若他愿意研制杀伤力武器,没有皇帝不愿意扩张领土,他可以借此有更多的钱。
但他都没有,而是选择走更吃力的路子。
他是个有担当的,有想法的人。
这和她以前那段失败的经历完全不同,所以不要“经验”被吓到啊,黛玉对自己说。
祝子期见黛玉一直不说话,顿时有些局促不安,想了半日,脸色一肃,说道:“若是玉儿担心的是我以后会变心,那我发个誓,若是我对玉儿有二心,或者起了纳妾的心思,就让我不得好死……”
黛玉见他开口便知不好,紧拦慢拦还是没有拦住,面色一沉。
“胡说什么!好好说话就是,发什么誓赌什么咒?”
她语气有些急,祝子期却开心极了,他知道黛玉肯这般说话定是没有厌恶自己。
祝子期委屈巴巴的扯着她的衣襟:“那玉儿,不要逃婚,嫁给我好吗?”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支持,明天就大婚啦啦啦,早就写好的婚后甜就能发了开心~
第57章 及笄
笄礼一生才得一次,自然要大办。
皇后娘娘最喜欢凑热闹,早就自告奋勇要当赞者,皇帝头大了几天:“那是年轻小姑娘的活儿!”
皇后泪眼汪汪:“圣上是嫌弃臣妾老了?”
皇上哄了三日,送了四套瓷器五套头面六套衣服,这才抚平了娇妻的委屈,然而也不敢再劝。
最后黛玉劝服了她,这才愿意去当正宾。
原本还坚持要送笄礼用的发簪,但见贾母颤巍巍拿出了一枚古朴的玉簪,心知老人家的心意为重,这才将自己的收起来,想着等玉儿嫁进来了再送不迟。
一早,亲朋好友齐聚一堂,贾家来了贾母与邢王两位当家太太,宝钗与三春也到了,担任黛玉的赞者。
亲近之人的礼物在流程开始前送到了跟前,旁人尚可,祝子期着吞墨亲自抬来的那样东西引得众人侧目。
那是一整块玉石雕刻出来的精致,看上去是江南水乡的亭台楼阁,最妙的是湖泊地下还能看到游鱼,柳枝仿佛在随风浮动,真真匠心独运。
众人还在惊叹雕工,就听霜晚惊呼:“这不是咱们扬州的院子吗?”
黛玉点点头,眼眶热热的。
没错,这就是她在扬州的院子,凭栏读书时最常在的地方。
祝子期这份心思才是最难得的。
看完礼物,繁琐的仪式便开始了,有至亲之人陪在身边,倒也没有十分难熬。
黛玉在其中,看着身边人真心实意的笑脸,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感动。
晚上众人一同用了饭,说了会子话,这才各自散了。
这一日黛玉被众人围着,分身乏术,祝子期急的嗷嗷叫也没能见着人,于是又走了老路子——蹲窗底下。
荷声得了黛玉的指示,早就在窗边候着,听到有声音,便猛地将窗户打开:“看我抓住你这个小贼!”
祝子期忙出声:“别怕,是我!”
荷声有些纳罕,但见姑娘的微笑,心知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也就没有为难祝子期。
黛玉知道他不方便进来,便走了过去,问到:“你怎么现在来了?”
黛玉已经换了就寝的衣服,一头乌黑的长发散在脑后,素着一张脸,竟是比精心装扮了还要动人几分。
祝子期看呆了,一时没了反应。
少女被他看得羞了,恼道:“你这人,来了又不说话,我关窗了!”
说着就要合上窗子,祝子期忙伸手去挡,一下子夹到了,痛得他倒吸一口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