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妹妹不愿拉姐姐一把了?”
黛玉有些出神:“非我力所能及,姐姐另托能人吧。”
贾元春还想再说些什么,身后的抱琴扯了她一把,这才将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看着她们主仆二人离去的身影,霜晚有些担心。
“姑娘,贾大姑娘会不会记恨我们?”
黛玉没有错过贾元春离去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愤恨,但她不在乎,也不会因此去改变心意。
夕阳西沉,桔黄色调的光线与朱红色的宫墙格外搭配,黛玉的目光一寸寸掠过皇宫的景色,心中熨帖许多。
“事情就是这样。”
黛玉心里装了许多事,一下一下划着手里的荷包,能描摹出里面小巧的鹦鹉外形。
忽然眼前有一小片阴影,原来是林如海的手覆上了她的额发。
抬眼去看,发现林如海在微笑:“你做的很对。尊重她的选择,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要给她奢望。”
黛玉沉思片刻,再抬起眼时已经恢复了清明:“嗯!”
隔日,皇后懿旨,夸了一通林家女,重点在最后一句:
许配英亲王为正妃。
黛玉恭恭敬敬地接了旨,恭恭敬敬地送走宣旨的太监,恭恭敬敬地关上门,对林如海面色凝重。
“爹,我考虑好了。”
林如海没听懂。
就见她的神色格外认真:“我们逃吧。”
林如海:?
林煜风:?
刚得了消息迈步进来的祝子期:???QAQ
他是不是进门的方式不对?
退回去,再进来,看到的还是父女三人神情各异的样子。
祝子期没顾旁人,一个箭步冲上去,委屈巴巴:“为什么呀!”
黛玉眼前一花,仿佛看到了一只求虎摸的大型犬类。
见她不说话,祝子期继续委屈:“你都答应我了,不能始乱终弃啊!是因为听到大婚有压力吗?”
说完泪眼朦胧,怨妇状控诉:“你你你,你是不是不想给我一个名分!”
林如海:?
林煜风:?
吞墨从袖子里摸出一把瓜子,口齿不清:“这个版本的故事也可以……”
第56章 让“过去”过去
林煜风是最快结束惊讶状态的,因为黛玉的反应,他大概猜到原因了。
如今林煜风要去翰林院应卯,没空日日给黛玉做早饭,但离府之前去看看妹妹的习惯保留了下来。
今日去的早,话便多说了两句。
“妹妹你有没有想过成婚意味着什么?”
话音刚落,给黛玉梳头的霜晚笑了,心想大爷别看才华横溢中了状元,到底还是年纪小,问出来的问题都傻乎乎的。
但这问题听在黛玉耳中却不傻,仿佛晴天霹雳一般将她一直埋藏起来的记忆给劈了出来。
她不是没有成过婚,但正是因为曾经经历过,所以更加知道仪式背后都是些什么——
数不清的规矩、束缚、应酬、尔虞我诈……
她可以处理得很好,一如前世,但是她喜欢吗,她开心吗?
她原本只想着,今生要随了自己的心意,动了情便大胆的去面对;爱一个人,便跟着自己的心走。
但是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束缚那么多,成婚当时真如此简单吗?
这些问题原本可能根本不会成为问题,若是给她些时间,定能够自己想的非常清楚,但此时却让黛玉方寸大乱。
若是王夫人或者宝钗在此,可能会告诉黛玉一个她从未听过的新鲜词儿——
婚前恐惧症。
具体表现为:当事人产生极其强烈的焦虑和毫无由来的恐惧,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毁掉这场婚事。
林煜风叹着气去上朝,留下少女一个人坐在窗前托腮出神。
任她如何苦思冥想,也没能从前世那段婚事中找出任何蛛丝马迹。
此番看来,那时如同一只提线木偶一般任人摆布,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情感都裹着一层纱。
而此生,她对未来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和太过浓厚的感情,反而让人望而生畏。
林煜风虽然不知她这般复杂的心理活动,但也猜到了是因为自己早晨那个问题,才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他非常心虚的看了一眼祝子期,赶紧垂下头,生怕被迁怒。
开玩笑,别看这小子平时在妹妹面前怂怂的,想想他昨日在翰林院听到的八卦就浑身发冷。
翰林院的人说,宫变那日在背后放冷箭的是北静王,随即吞墨就当众把北静王的两条腿活活打断,原以为事情就这么了了,谁知隔日北静王府走了水,火烧了一整夜,整个王府都没了。
没等官府查明,北静王全家老少发配边疆的消息就传了来,至于他走不走得到地方,那就没人知道了。
他若再相信这小子是他看到的这个样子,那他就是个傻子。
林如海见儿子缩头缩脑的,大概猜到了女儿突变的态度和他有关。
其实这桩婚事他没有非常赞成,但之前黛玉坚持,他也没有反对的余地,如今若黛玉真的不愿,哪怕圣旨以下,他也有抗旨不遵的底气。
只不过都是过来人,他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祝子期。自然看得出这两人是两情相悦的。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两个自己做决定吧。
就像他当初和贾敏一般。
林如海轻轻笑了一下,然后扯住了儿子的袖子,对祝子期恭声道:“微臣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先告退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要给两个孩子一点独处的时间。
黛玉没有反对,祝子期更是求之不得。林如海心想我就知道,然后扯着呆若木鸡的儿子往后面去了。
其实自打祝子期来了,黛玉心中就非常忐忑。
她方才说出那番话时,也是中了邪一般脱口而出,但不料真的被祝子期听到了,当登时心虚的不敢抬头。
这会儿林如海他们都走了,黛玉有些担心,又有些期待,不知道祝子期会说出什么话来。
不料祝子期什么都没准备说,而是柔和地开了口:“我知道你心情不好,不如今天我们什么都不要想,我陪你去这京中逛一逛可好,想来你进京这么久,还从未好好的欣赏过京中的景致民俗。”
黛玉愣了一下。
若她真的是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或许会生气吧——
认为祝子期不拿她的情绪当回事儿,或者在故意逃避问题。
但是她已经活了百岁有余,自然知道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是最不适宜商量重大的事情的,于是点头同意了。
霜晚见黛玉的心情好了一些,凑趣道:“姑娘身量见长,往常做的男装都无法穿了呢,好在府中有前年为少爷准备下的衣服,都没沾过身,姑娘穿刚刚好。”
是了,那年林煜风说要进京与家人过年,谁知尚进一病就耽搁了。做好的新衣服自然也就没人穿,待他再进得京时,人早就飞速长高,衣服也小了。
黛玉眼睛一亮。她如今被赐了婚,消息肯定飞速散开,换上男装反而方便许多。
祝子期见黛玉的神情越来越放松,心情自然也随之变好,顺道给了霜晚一个赞赏的眼神。
既然换了男装,也就不再带随行的丫头,更何况有祝子期在侧,安全不必担心,两人便单独上了路。
嫌走路太慢,祝子期一把拦住黛玉的纤腰,脚步轻点,腾空而起。
黛玉惊呼了一声,失去平衡之间紧紧拦住了祝子期的腰,只听得耳旁风声烈烈作响,她害怕极了,在祝子期怀里缩成一团。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便停下了,黛玉一看才辨别出来,这是一处玉器作坊。
脚踏实地,黛玉红着脸带着薄怒,拧了一把祝子期的腰。
有玉器作坊的掌柜看着,祝子期自然不敢发出痛呼声,只是微笑抽搐了一下,然后对黛玉介绍到:“这位是刘掌柜。刘掌柜这家玉铺三年前开起来的。”
黛玉的注意力被玉石吸引了去,祝子期还在娓娓道来。
“……最初主卖昆仑玉。在新□□有一处矿山,由于出品稳定,回头客非常多。这两年打通了蒲甘的商道,京城里卖翡翠最好的就是这里,同时还销往全国。”
黛玉闻言心中有些好奇,不知他为何知道的如此清楚。
紧接着他们又去了京城中最大的酒楼、钱庄、客栈,祝子期都很熟悉的样子,黛玉越看越疑窦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