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农)(90)

哦,还有一点,就是沈甜毕竟嫁做人妇了——虽然是‘童养媳’,就要为张家人操心了,吃饭上变成了两家在一个锅里吃饭,家务洒扫和穿衣缝洗方面,沈甜也接手过来。沈甜究竟是活过一世的,虽然现在才十一岁,每天也都将张家洒扫收拾得干净整洁,张家父子的衣服穿出去,也都体体面面的了。

村里人见了张家和张武壮他们的前后变化,无不夸赞沈甜能干懂事!

至于沈甜住在沈家,还帮娘家做活的事,村里人都没太看不过眼,毕竟沈甜还小呢,张家又没有婆母教她,平日里可不得齐四娘这个亲娘带在身边教导嘛。

姜秾虽没常住回姜家,但除洞房花烛夜略微有丁点尴尬外,之后她就当一切无事发生了。

虽然夏五斤日常一些举动,比之前要亲近(亲昵)许多,但姜秾已经确定了与他的夫妻关系是‘形婚’,并决定待他找到心爱之人或觉得不便时,就与他合离。已经认了死理的姜秾,任凭夏五斤怎样撩拨,也能自然处之了——虽有时难免也会耳热不自在。

夏家当初孤儿寡母的人单力薄,只建了一间正房供母子两起居坐卧。后来夏五斤渐渐大些后,就用竹子夹草席做墙,隔出来两小间的卧室,如此才有了两间卧室和一间堂屋之分。

然而,屋里到底逼仄,以前母子两只是将就着住,想着等夏五斤议亲了,就立马修缮并扩建屋子。

谁料世事变化太快,陡然就娶到了秾妹/秾娃儿回家

做妻子/儿媳妇,夏婶与夏五斤母子觉着啊,就像捡着天上掉的馅饼一般,可把人高兴坏了!

然则高兴之余,也都觉得屋宅逼仄,委屈了姜秾。

于是等姜秾三朝回门,又等到作‘六朝’时,夏家再次摆酒席宴请过村民,弥补了当初的仓促之后,就计划着修缮和扩建房屋了。

当初夏家虽只建了一间正房,但圈起来的前院和后院,也是比照着村里人家来的,非常宽敞。夏五斤和夏婶商定了,前院有小灶屋烟熏火燎的,而后院清净,便在后院扩建一间卧房,让夏五斤和姜秾两人住。

破土的大日子,自然是特意看好了日子,就在大暑节气这日。

这时候正是伏天里热得很,村里人那时刚好将绿肥沤上,又还没有开始翻耕麦田,正是难得闲在家里的时候。

夏五斤已经成丁,且已经成家,那就是夏家的顶梁柱了。这时候他也很有一个当家汉的样子,没让夏婶和姜秾操心——姜秾本来也不知怎么去操那些心,他非常周到的一家一家登门去请工。

虽然夏家不缺那点雇请短工的工钱,但那样就显得见外生疏了。于是夏五斤去请了村里乡亲来帮白工,这样就显得亲近些,但也要非常厚道,不能让同村乡亲说嘴。

于是,夏五斤去县城买了许多腌制的像是野兔、野鸡、獐子和野猪肉等野物,又打了二十斤高粱酒,加上自家就有的干湿蘑菇。扩建房子这四五天里,酒肉菜蔬一样不少,白面馒头管够,好酒好菜款待着村民们。

虽然没给工钱,但那些进了村民乡亲肚子里的酒肉钱,可比工钱还要多呢!

帮工的村民们这几天的忙帮得也很高兴,酒肉也吃的很是尽兴,虽然村里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了,可连着四五天喝酒吃肉,就很是奢侈了。

后院的房子扩建好后,与之前的那间正房一起,将墙上都刷上了白石灰,显得屋里亮堂白净极了!

不过,夏家在扩建和修缮房子时,家里叮梆哐啷的乱得很,夏五斤就让姜秾晚上回姜家住着:

“拌泥拌灰时,灰尘扑天的,没个清净还不方便,秾妹你回家去住几晚上,清静自在些。”夏五斤说的理由是这个,其实心里想的是:

到时忙前忙后的,必然是一身汗水拌着灰尘,黏黏糊糊的还臭得很,白天还罢了,所有帮工都是一个样儿。但晚上帮工们吃完饭各自回去了,就只剩下臭烘烘的他,那要是熏到了秾妹,他好不容易才立起的一点好印象,可能就轰然崩毁了,要不得要不得……

回家住?这正合姜秾的意。

一个人睡一间卧室,比两个人挤一张小双人床,可是要舒服自在多了。

一个怕破坏自个儿心上人心目中的印象,一个还不习惯两个人睡——显得拥挤,于是一拍即合,新婚不过月余的两人,就分居睡了十来天。

扩建后院那间房,加上修缮前面的房屋,只用了五天时间不到,多出来的那五天,是姜秾说等房屋晾干后再入住。

夏五斤是不会让姜秾有借口住在娘家的,虽然两人同床共枕也不做什么,但那也是增进两人感情,或者是让秾妹习惯有他这人的大事!

于是,夏五斤动作迅速,很快就购置了棉絮被褥,把提前就找木匠做好的衣橱斗柜等家具,喊力夫给搬了回来,花了两天时间就把新建的后院那屋子,给布置妥当了!然后,让姜秾搬了回去。

不过搬回去,也只是搬了回去而已。并未因为卧室宽敞,没有人打扰,而发生些其他什么……有实质进展的事情。

姜秾依旧像在姜家时一样,早起洒扫两间屋子和前院后院,当天有衣服需要洗时就寻空去姜水边洗衣服。夏

婶去看菇房了,她就负责做饭,其他时候就去田间地头转一转,或者在家琢磨一下种庄稼方面的事情。

再者,时不时的,还和带了零嘴吃食上门的沈甜凑在一起,一边聊天——主要是沈甜聊、她听,一边缝补衣服,或者悄悄缝制月事带……

在动手能力方面,姜秾绝对是继承了她神农祖宗的手工天赋,而沈甜又一直喜欢做手工,因此两人如今在这方面都还蛮擅长的,缝补衣服甚至是做衣服这事,都能拿得起。

姜秾没事时也会回姜家坐一坐,帮忙做点事情。

周翠娘和姜金,也时不时会到夏家来坐一坐,至于姜双五……完美演绎了父爱沉默如山。

这样一来,虽然姜秾已经出嫁,却依旧还在眼前,嫁女/出嫁的伤感或不适应之类的,慢慢也就散了,还像是以前一样过得自在。

周翠娘时常到夏家来,是因为指点女儿做衣服做饭或帮忙做活儿,而姜金这个一旦见到他阿姐,就像只鹌鹑一样的弟弟,他时常到夏家,是何原因?要知道他以前是不常去夏家的,他更喜欢去沈家。

大概是因为……长姐陡然出嫁后,姜金在某天夜里睡着前,突然意识到:他就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了!作为父母之依靠的儿子,以及为出嫁阿姐撑腰的娘家兄弟,陡然间责任压身!

于是,一夜之间开始长大的姜金,时不时就会到夏家去看看、去坐坐,只是为了确认他阿姐没有受到欺负。

于是去的时候多了,难免就会常在夏家吃饭,周翠娘也说过几次,让他不要去麻烦他阿姐。可姜金他不放心啊,于是依旧时常去夏家巡看,碰上吃饭时候,就又被留饭了……

嘿!这小崽子果然是开始长大了吧,虽然有时懂事,但总去夏家‘蹭饭’可就不懂事了哈!虽然姜家与夏家更加亲近了,夏家是他阿姐夫家,可也不能这么随便啊!

周翠娘说过一次两次了,姜金还不时去麻烦人家,那她能不来脾气?!儿子不听话,抽一根柴火条.子揍一顿就好了!

挨过揍后的姜金……依旧时常去夏家看他阿姐有没有受欺负,但绝对不在饭点去夏家了,就算实在碰上夏家摆桌子吃饭时,也是一溜烟就跑掉,绝对不在夏家增饭吃。

为这,夏婶、夏五斤以及姜秾,都觉得姜金那小娃子真是有几分可爱啊,时常被他逗笑。

其实吧,姜家和夏家——更甚至是村里其他人家,现在都不是缺一两口饭吃,姜金在夏家吃饭也就是添一副碗筷的事情。

不过家中教导小孩子却不一样,要让小孩子知道,不能随便去麻烦别人家。一次两次还好,时日久了难免会讨嫌,也容易让人日后念叨,毕竟人情难还啊。

夏婶也知道,于是也不拦着周翠娘教导姜金,不过平时会待他更好就是了。

姜秾嫁入夏家后,她也没什么不习惯的,基本都还是像以前一样——虽然夏五斤或许不这么认为……

姜家和夏家因为成为了儿女亲家,两家相处得也更加和睦亲厚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