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8)

作者:左伊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此时正是日落时分,橘红色的夕阳西下,似乎一切平静,“日落也很美。”嬴政走到舜华面前笨笨地说了一句无头无脑的话。舜华顺着嬴政的目光看过去,“啊,”舜华轻轻叫了一声,发了很久呆。“城墙有人跳下来了。”随后不远处有人喊了起来,平静一下子又被撕裂了。

在看夕阳时,嬴政也刚刚看到了那个跳下来的人,像一片叶子,随风飘舞落到了地上,似乎没有声音,似乎嬴政又听到了蝴蝶翅膀折断的声音,那是生命终结无声的抗诉。舜华似乎也听到了心底奇怪的声音。“舜华,抱歉,没什么的,我们去其他地方吧。”嬴政勉强打起精神说。这时他发现舜华眼里有东西在流动。“舜华,我……”正说着,一群人拥过来,“公子,可找到您了,快随卑职回去吧。”领头的人谦卑又着急地说。“嗯嗯。”嬴政还没来的及说完就被他们带回去了。

嬴政被带到了宫廷前,这样便和舜华分开了。赵姬在宫门的马车前焦急地走来走去,所有人似乎受她的情绪感染,都不安地动着。赵姬看到嬴政被送回来。像上次孩子不见失而复得那样,一把抱住了他,又惊又喜,有有点生气。“你这孩子……”正想责备,又被眼泪塞住了话语。一个礼官走过来请她们上车,她们上了车,经过几道宫门到咸阳宫前,又是换乘马车,子政去宫廷见秦王,“你这孩子,不要乱跑,再不见一次,真是折杀母亲了。”赵姬哭着对嬴政说。“母亲请放心。”嬴政坚定地对赵姬说,头也不回地上了去咸阳宫前殿的马车见秦王,换另一个词,应该是他的父亲。下了车,走上高高的台阶,穿过丛丛大臣的目光,嬴政有种错觉,生活在一个又一个人群中穿梭,有人的地方在实质上都是一样,似乎穿越了好几年,嬴政看到了那个坐在大殿上的男人——秦王,他的父亲。大臣分坐在大殿两旁议政,吕不韦在右边大殿的最前面,秦王在大殿中央上端坐着。而秦王在简单的一天里也似乎经历了几年,他们已经错过了几年,错过的时光,错过的关爱,还有错过的成长,不知道很多事情是否还来的及吗?秦王看着这个孩子,在各种嘈杂中,从大殿外的一个小黑点,到现在面前这个已初具少年体姿的孩子,仿佛是时光的孩子。

“他长得不错。”子楚心想,也只能这么想。

“父亲,秦国。我回来了。”嬴政看着大殿上的父亲,心里如此想着。

在说完祝词之后,吕不韦站起来到大殿中央对秦王行礼,说:“公子已归秦,公子久在外,日日思念父王,未尝熟悉秦宗室,应带公子与宗室其他元老亲近。”“这是应该。”秦王说。先王长公子傒也站了起来,向秦王行一礼,奏到:“公子久居赵,老臣心怜,野语有曰:‘磨砺出英才’,敢问公子现在学力到何处?给公子选太傅为重。”虽然是向秦王奏言,眼神却是对着吕不韦和嬴政的。

“老臣可否问公子几个问题?”嬴傒问。秦王还没回答,吕不韦抢着说:“公子年幼,一行艰苦,不如安定之后再安排也不迟。”“公子傒是寡人的哥哥,政公子的伯父,宗室大臣,爱卿也说公子应尽快亲近宗室大臣,无妨。”秦王回答。“多谢大王开明,”嬴傒作揖,“敢问公子日日思念父王母国,可知秦国现在面临的困境吗?”此言一出,朝廷哗然,秦国已经如此强大,六国称臣朝拜,怎么会有困境,这是大家的想法。嬴政略一思考,回答道:“孩童年幼,久未回国,居于邯郸,内政外交不知。在邯郸孩儿体会的最深的一点是,邯郸常常被秦军围下,兵临城下,又久久未下,如此多次,人马俱疲,”政公子略顿了一下,“不过伯父的问题孩儿确实不知,请父王与伯父见谅。大臣们听到他的回答,朝堂内安静了好一会,邯郸是块硬骨头,几世秦王久攻邯郸不下,拿不下邯郸,东进之路受阻,偏于西方……至于久攻不下的原因,也是牵扯面极广,涉及极大的利益链,秦国可能会毁在邯郸手上,也会因为邯郸而重生。“公子的太傅不能马虎了,恭喜大王得一如意子。”嬴傒惊讶地看了很久嬴政公子,默默地说出了这句话。

他们父子四目相对,那种独特的默契并不因时间的分隔而减少,这是嬴政在秦国的第一步了,虽然有点艰难,不过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作者有话要说:

莫名开虐了😂放心吧,都会重新变得开朗的

无论如何,绝境中,一定会留下希望

第7章 弹弓少年熟能生巧,议

公子政已经回到了秦国,随后与父王母亲拜见了各宗室大臣还有秦国两位太后,华阳太后和夏太后,华阳太后是子楚的继母,十分年轻漂亮,使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依旧保持着旧时楚国少女般纤细的腰身,还有那让人猜不透的眼神。夏太后已经老了,不光是她的容颜,还有身体,还有一颗衰老的心,爱情、少女的幻想或许都消失了吧,唯有孤独的时间陪伴。

嬴政与母亲住在一起,因为好动的天性,公子政很快几乎逛遍了整个咸阳宫。几天后,当他和魏之仪在花园里闲逛时,听到假山后面传了一些‘砰砰’的声音,像金石撞击似的清脆响亮。两人乘着好奇心绕到了假山后面,突然有东西飞了过来,飞在了嬴政的脚前,扬起了地上的泥土,魏之仪捡起地上的东西,发现不过是两块黑色的小石头。随后传来一个略稚嫩的声音说道:“这里是我练习的地方,不要伤着你们俩了。”公子政和之仪顺着声音看过去,这才发现对着假山的大树上还有个少年,年龄大概与嬴政相仿,十岁左右,头上用红线绑着一个小髻子,面庞俊秀不失刚毅之风,手上还拿着一个弹弓,他看到嬴政他们,便从树上跳了下来。之仪作了一揖,对少年说,“飞石击打声音清脆有力,攻击轻盈不易察觉,非仅仅靠腕力与敏捷的观察力所能做到,之仪心服。”少年说:“不过是小功夫,不及百步穿杨。”说着,又拿起弹弓往树上一射,树上的知了突然不吵闹了,顿时安静了起来。公子政和之仪更加惊讶了,公子政看着那个少年和他的弹弓,说:“虽非弓箭,但亦似百步穿杨,敢问子是怎么练到这种境界呢,可否传授一二与我和同伴?”少年笑了笑,指着假山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练出来的,从我很小的时候没事就到这边的假山来练习弹弓,本来只是好玩,后来我心痒想把石头打进假山上这些坑坑洼洼的小洞里去,就天天对着它看,也不知怎么的,本来一发也不中,似乎是突然有一天都打中了……”嬴政和魏之仪看着假山背后,这才发现石头坑坑洼洼,里面有的塞满了小石头,有的石头嵌在里头,总之就没有一处平整的地方,公子政说:“无他,熟能生巧,佩服。”少年笑着拿出两个弹弓,递给嬴政和之仪说:“一起玩吧,一直都是我一个人,都无趣死了。”公子政和之仪笑着接过弹弓,三人很快玩在了一起。

一边是孩童们无邪的玩耍,在朝堂上却又是激烈的争论。各人,各政治派系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执不休。公子政的归国无意为新一轮争斗打了兴奋剂,现在值得各人争议的除了对外的战争还有太子之位的归属,战争的输赢几乎关系每个秦国人的利益;而太子之位的归属问题则是有关于各大臣以后几十年的发展,站错站对了队伍,结果……不明而喻。

而秦王子楚最近也被大臣们的上书和奏议弄得十分为难,秦王子楚在治国方面,虽然能将国家料理的井井有条,但是比起秦穆公,秦孝公,还有自己的曾祖父秦昭王都略显平庸了,只能守业而不能扩业,刚刚登基不久很多事情都听大臣的,自己拿主意的时候少。朝廷本来分成三派,一派以昌文君为首支持嬴政的大臣,主要有在秦的楚国势力和赵国势力;一派是以公子傒为首支持公子成峤,以宗室大臣为主,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们都觉得公子政在赵国长大,那种关系本来就有些不清不楚的,流言满天飞,这触动了这些老臣的心结,而公子成峤血统高贵,母亲是韩国公主,身份清白,自然是继位的最好人选了。说起公子成峤,除了血统之外,自幼常在军营里磨练,体格健壮,武艺见长,头脑机灵。成峤和嬴政是最有资格和能力继承王位的公子。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大王春秋正盛,立太子之事暂缓,事实证明他们都是墙头草,随着两派争斗的白热化,他们纷纷转投成峤派或者公子政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