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女主(快穿)(197)

作者:春未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位便是吴毓敏了吧,也就是未来的清穿女,她思绪全在这位清穿女身上,倒是没留意真玉的表情。

真玉有些沮丧,这样大的场合,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没有对她表示有兴趣,看来姨娘说的话怕是泡汤了。

自从这一次在慈宁宫请安后,真珠被叫进宫的频率高了不少,尤其是端午节之后,她和董鄂氏还有伊尔根觉罗氏一起几乎是慈宁宫的常客了。

伊尔根觉罗氏是她们三人中年纪最长的,生的秀美极了,董鄂氏年龄和真珠差不多,她是一等公彭春之女,身份最高,也因此不少人都说她极有可能是未来太子妃的人选。到了来年,伊尔根觉罗氏被选为大阿哥福晋后,董鄂氏的对手少了一个,越发可期了。

这天,真珠同董鄂氏一起从慈宁宫出来,正欲回家,却碰到康熙过来请安,二人对视一眼,忙又跪下请安。

这是真珠头一次碰到康熙,出乎意料的是皇上竟然十分和气,穿着也不是她想象中的龙袍或者明黄色,人家就一个浅褐色的袍子穿着,看起来和平常人无异。

听着皇上和太皇太后寒暄,真珠和董鄂氏都不敢动,过了好一会儿,康熙才让她们起身,分别问了她们是谁后,才让她们回去。

这一出去,倒是碰上一个穿着金黄色袍子的少年了,在一群穿着乌布的太监簇拥下,他的身份可想而知了,真珠忙跪下行礼:“奴才给太子请安。”董鄂氏稍微慢了一点,也忙跪下请安。

宫里就是这点不好,动不动就要下跪请安,让真珠这种没什么身份的人一天都不知道跪多少次。

第191章 清穿太子妃(5)

“起来吧。”胤礽漫不经心的看着跪下的两位少女, 他早就知道汗阿玛在跟他选太子妃了,他的太子妃那必定是要家世强大, 至于长相性情倒是其次。

面前这二人, 肯定也是贵族女子,大阿哥那个蠢货定了科尔坤的女儿,这科尔坤是明珠一系的, 那他选的妻子肯定不能是明珠那一派的。

这次董鄂氏快了一步, 拉着真珠告退。

匆匆一面, 真珠还没看清楚太子长的什么样,声音倒是听起来意气风发的样子。

到了次年, 大阿哥成婚后,宫里传来噩耗, 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崩了,真珠家里也忙活了起来,这位死的时候又是年底,原本忙着准备年节的觉罗氏又多了任务, 进宫哭灵去。

家中那拉氏也帮着忙, 当然, 不让她帮忙她也上杆子帮忙,还不如找点事情做。不过, 因为她怀孕了,这管家管不成了,觉罗氏便让真珠和真玉姐妹管着。

真珠还好,她原本在杭州就学习过, 后来在家更是有觉罗氏手把手的教着,这真玉就不同了,觉罗氏再好,到底对她不如亲女儿亲,再加上一个王姨娘,半点见识也没有,只知道说一些不着四六的话,让她愁的很。

王姨娘还不知道女儿怕露怯发愁,还高兴的端了燕窝递来女儿,一边畅想:“我说二姑娘啊,你也算熬出头了,日后管着家,谁敢对姨娘还是你不恭敬。”

“姨娘,您别说那些有的没的,我这还发愁呢。若是没人比着我,我倒还好,可偏偏有个人比着我,我万一做的不好,岂不是惹人笑话。”她最近也听王姨娘说过几句闲话,说当年大姐生下来瘦弱极了,差点就活不成,不知道太太去哪儿请了萨满过来跳了好几天,才把大姐救活,她就想若是大姐没了,自己便是家中长女了,她这个庶出倒也不算什么。

且瞧着仁孝皇后的父亲也是庶出,孝昭皇后也是庶出,人家还不都是照样当了皇后,如今家中若是只有她一个姑娘,那她便稳妥的了,只可惜她那位大姐不仅是嫡出还比她优秀,也许这就是命。

王姨娘讪笑:“姑娘不是和大姑娘关系好吗?让大姑娘教教你不就成了。”

虽然王姨娘这人有些拎不清,也因为女儿对真珠有些不同的看法,但是她还是很认可真珠的,这大姑娘对谁都是宽厚仁慈,善解人意,她都觉得真珠人不错。

真玉认命:“我知道了。”

有真珠管着家,真玉悟性也高,二人齐心协力倒是不让大人操心。那拉氏还有几分失望,但她到底不敢过多表露,觉罗氏年后把管家权接过来,姐妹二人也松了一口气,有多的空闲歇几天。

攒金丝海兽葡萄纹托盘上放着一个芙蓉小炉子,真珠亲手端过来给觉罗氏和石文炳喝,原本石文炳是不习惯喝这些汤水的,但真珠几乎是两三天就会熬一次,也不是什么大补的,但确实让他身体舒坦不少,就连华善都嫉妒他。

“这味儿极好。”石文炳指着这碗汤说。

真珠笑道:“阿玛每日操劳,若是不好好养着该如何是好。若我说,咱们家也该定时请脉才好,女儿知道阿玛额娘都年轻,正直盛年,可是女儿总是担心。”尤其是这些年石文炳虽然算不得什么绝世好爹,但是很疼她,觉罗氏也是如此,这么些年,和亲生父母无异,知道他在历史上于康熙三十四年就过世了,这要她如何不担忧。

觉罗氏看着丈夫一脸不在乎的,扭头就和甄珠道:“额娘去安排。”

这不请脉还好,请了圣手过来把了一圈脉,石文炳的身体最有问题,听大夫说颇有些外强中干的意思。把老太爷和老太太都惊动了,老太爷算是个人物,凭借自己成了豫亲王多铎的女婿,在平三藩时也是厉害的紧,唯独永兴不去救援,以至于石文炳想多干点事情,替他阿玛缓颊。

老太爷强令石文炳养好病再出去,觉罗氏也不敢马虎。

因为石文炳之事,全家都不敢再胡乱来了,便是刚怀孕没几天的那拉氏也安心养胎,真珠也成日守着,怕阿玛无聊,她还缝了不少东西送给她阿玛,以至于父女感情一日千里。

王姨娘看着着急,推了推真玉:“你是怎么回事?大姑娘在老爷那儿多得宠,都一样是女儿,你便上去多尽孝道就是了。”

真玉越发觉得烦恼:“大姐姐在那儿,哪里有我说话的份儿,姨娘,您好歹安生些吧,现在也不是小时候了。许多事情做的太出来了,太太也看的出来。我该去请安的肯定是要去的,但阿玛对我不如姐姐好,这也是事实,您又何必赶鸭子上架,我也是堂堂石家的小姐,岂能做出这种在阿玛面前争宠的事情来。”

她又让王姨娘不要胡乱做主张,王姨娘感叹:“我也都是为了姑娘,若是您得老爷太太看重些,日后您说亲不是好很多。”

“姨娘说这些做什么,我不愿意听,我也是伯爷和都统的女儿,虽不如大姐是嫡出,但身份也不差,您就别操心了。”

见真玉有些动气,王姨娘并不敢多说话了。

端午节至,华善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全家入满洲旗,也就是由汉军正白旗抬入满洲正白旗,这个意味让家族明显更上了一层楼。

她的哥哥富达礼娶妻之路也往更高层次去说了,当然,在富达礼成婚前,觉罗氏早就把他身边的丫头跟富达礼开了脸,这让真珠在见怪不怪中又有了一些悲凉。

自家的兄长尚且如此,若是太子,那他的女人就更多了。这个道理她不是不明白,可是却觉得可笑,这个时代要和那么多女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丈夫,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真是不接受都不行啊。

因为太皇太后才过世一年,宫里也没空再召小姑娘们进宫说话了,恰逢康熙二十八年石文炳外放福州,真珠也跟着父母一同赴任。

这观音保因为要留下来读书,便交给了嫂子富察氏,富察氏是年底进的门,一派长嫂的模样,很得觉罗氏看重,把小儿子托付给她,也算是给她的一个考验。

如此,真珠便随着阿玛额娘一同赴任福州,福州天气湿热,石文炳和觉罗氏口味却还是京城的口味,常常要吃油荤大的食物,真珠便一点点着力改变。她先开始每日做一些清淡的汤水,也让觉罗氏把小厨房交给她管,祛除湿气是第一步,再开始改变他们的口味。

所以每次她都能直接和父母一同吃饭,二十九年,石文炳的一位通房怀了孩子,觉罗氏立马让人准备乳母婆子伺候的人。

真珠看着忙活的觉罗氏,私底下有些忍不住问起:“额娘,您真的一点都不吃醋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