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罗氏笑道:“在外面不能回来参加你们的婚礼,但我瞧着你就跟二叔是极为相配的。”
那拉氏确实不愧是郡主选的人,落落大方,言谈自若,反客为主,“还多谢大嫂送的厚礼,我和二爷都知道您的心意。哟,这是侄女儿吧,生的真真好看,瞧着行动做派,倒很有几分咱们老太太的气派。”
“弟妹真是谬赞了。”觉罗氏和那拉氏才见了一面,也没什么太深的交情,但那拉氏看着颇有几分自来熟的样子。
郡主听了倒是高兴,水灵灵的姑娘谁都爱,她和石文炳一家不算亲近,但如果这丫头有什么出息,石家也受益不是。想到这里,她的表情和蔼很多。
长辈们相互见礼完,那拉氏又道:“知晓大嫂你们要回来,我着人已经把你们院子全部都收拾好了,若是还短什么,大嫂可莫怪罪。”
真珠觉得这话怎么听着有些别扭呢?
出了长辈的院子,她对俩哥哥招手,庆德比富达礼跑的还快,“妹妹,是有什么好事?”
真珠略一笑:“我在杭州还有沿途买了不少稀奇玩意儿想送给你们,也不知道你们喜欢不喜欢?”
富达礼兄弟对视一眼,这俩人到底是男孩子家里也拘的不狠,什么好东西没见过的,但是为了哄妹妹,还是装作一脸什么都没见过的模样。
“那等会儿丫头们收拾好屋子了,我再请你们过来吧。”
兄弟二人又装出很期盼的模样。
石文炳在富庶之地任职,带回来的东西还真不少,孝敬给华善的那更是目不暇接,郡主那儿也收到不少,觉罗氏自己留下的就更多了。闺女长大了也要有自己的院子,那拉氏虽然贴心的收拾出来,但从杭州带来的要归置的还得归置。
忍冬和齐格俩人把该放的都放好了,真珠对他们道:“拿俩个好看的匣子来,这一份是送给大哥的。”富达礼和石文炳很像,沉默寡言,但是是做实事的,也是走武官的路子,真珠搜罗的这一套匕首送给他最合适了。
当然垫着匕首的是在杭州买的美人图,真珠是纯粹抱着欣赏的眼神买的,每一拓都是精品,一张就要两百两,这可是她存了许久的钱呢。
送给庆德的,俱是一些机关或者杭州的古籍,这庆德虽然也是走武官的路子,但是他年纪小一点,对稀奇古怪的事物更感兴趣,所以送这些正合适。
收拾好了,就让丫头把这二人请过来,富达礼一打开,把匕首拿在手里掂了掂,“不错。”
一听到不错,庆德就猴了上来,把匣子扒拉几下,看到下边的美人图,就往自己怀里收,“真珠,你也太偏心了,这么好看的话,怎么就全给大哥一个人,他看的懂吗?”
富达礼原本心思只在匕首上,忽然看到美人图,眼睛一亮,和庆德抢了几下,最终以他个头高抢赢了。
真珠跺跺脚:“这可是两百两一张,可美了,你俩可别往歪处想。这美人身后都是西湖十二景,你们要是弄皱了,就麻溜儿的还给我。”
庆德连忙保证,“妹儿,你放心,就给二哥一张,二哥正好画画不太行,想照着这上边画呢。”
他一边说,一边指望富达礼能够给一张他,富达礼不理睬他,真珠拍拍他,“二哥,你看我送给你的,指不定你更喜欢呢?”
庆德一打开,就有个小黄鹂跳出来转圈圈,还有那种江湖卖艺人的假刀、喷血的假匕首,他立马抱着东西自己回去研究了。
显然她送的东西这俩哥哥都喜欢,她也放心下来。
刚安顿下来几天,真珠也休息了几天,每日陪陪弟弟和觉罗氏,她开始念书习女红了,这次还是请了在杭州教导她绣法的那位绣娘,先生却不是那位老先生,而是重新请了一位汉人大家研习。
为了给新老师留下好印象,她只好倍加努力。
在她正好熬夜写完大字的时候,宫里有旨意传出,让觉罗氏带着两位姑娘进宫去,得,之前忙的读书识字全部得停下,要先学习规矩了。自然,真珠也第一次和她这位庶妹一起说话。
第190章 清穿太子妃(4)
小的时候她和庶妹分别住在不同的院子里, 难得见上一面,大了她去杭州了, 而庶妹则留在府里让她姨娘带着, 其实二人年龄相仿,真玉生的轻盈,唇边还有两个小梨涡, 看起来甜美的很。
端看她今日穿的衣裳, 鹅黄绣白玉兰长裙足以显出她打扮的浓淡相宜, 而且颇有主见,也不是旁人能够指点的。
“妹妹。”真珠先喊她。
真玉也亲热上前来, “姐姐。”
在真珠打量对付的时候,真玉也没闲着, 只见和她说话的少女身着一件玉色翠叶云纹锦绣衣袍,明眸皓齿,和自己说话仿若春风拂面,她是一见着真珠就喜欢上了。
在和真玉交流中才知道这姑娘虽然有些小心思, 但是人却有几分自卑, 从长远来看, 她这种自卑可能对她日后成亲都不好,所以真珠言谈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夸她。跟着嬷嬷们学规矩的时候, 也称赞真玉,让她有些自信。
觉罗氏听说了越发觉得女儿难得,平常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哪个不是掐尖要强,偏偏自家姑娘心胸宽广, 确实能成大器之相。
二人学了三天规矩,感情也是一日千里,已经开始互相串门子了。
真珠会自己去小厨房炖点汤水,姐妹俩一起喝,真玉以前也没人这样和她聊天,倒是跟真珠说了不少府里的事情,但她一个小姑娘又能知道多少,好在这份心总是好的。真珠知道觉罗氏也不是那等对亲生女儿好,对庶出视同草芥的人,她也跟真玉请的先生在读书,还请了跟在她身边的王府嬷嬷们教导做针线,和真珠在明面上的待遇其实也不差什么。
甚至俩人配的丫头婆子标准都是一样的,觉罗氏这次回来还跟真玉给了几套货真价实的首饰,就是跟真珠也没送这么多。
但总归不一样还是不一样的,这个道理真玉和真珠都明白的很。
“明儿就去太后那里,说起来我这心里还是有几分忐忑的。”真珠握着手炉道。
真玉心道,原来她也会紧张,心里稍微舒服了一点,“姐姐,我也有几分紧张呢,但是跟着额娘和姐姐我就不怕了。”
真珠一笑,到底没说什么。
次日,一大早起床,齐格拿着牙具过来,仔仔细细的刷了两次牙齿,抹上香粉才开始围着她梳头发,半大不小的姑娘梳辫子最合适,在辫尾处缠上镶玉石的红绳子,衣裳穿着大红色的旗装,胸前戴着明晃晃的金项圈,年纪小还不到穿花盆底的释怀,遂换上元宝鞋。
姐妹二人都是一样的打扮,真玉的生母表现的尤为兴奋,觉罗氏淡淡的瞥了她一眼,她才讪讪的不敢多话。
接着坐马车到了午门,沿着三大殿进去后,往东边走去,由几个管事嬷嬷们带着进去,这一路上有侍卫有太监宫女,人人规矩的很,没看到任何冒失的行为。慈宁宫内隔壁的小房子已经站满了不少人,真珠她们一起去的时候正好由太皇太后身边的一位老姑姑带着进去。
“奴才给太皇太后,皇太后请安。”
稳稳当当的真珠和真玉二人一同蹲下去,坐在上首的是位老太太和一位中年女人,想必就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了,这二人对她们说的是满语,但是互相说话的时候说的是蒙语。得亏真珠家里一直都是三种一起教导,她能听的懂。
太皇太后笑的跟弥勒佛似的,她瞧了瞧真珠一眼,“这姑娘养的可真好。”
明明和旁人穿着一样的衣服,但是却一眼就能看到她,所以她又问了一句:“今年几岁了?念过书没有?”
真珠用蒙语回道:“回太皇太后的话,奴才今年虚岁十岁,跟着先生念到《孟子》了。”
大多数人当然是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这宫里的女人哪里能真的不识字,尤其是储君或者未来的皇子妃,没点真才实学怎么成。
太皇太后笑着颔首。
觉罗氏带着两个女儿在后排坐着,正好左边坐着一位小姑娘,这姑娘今年也才三四岁的模样,睁着大眼睛看着真珠,觉罗氏与她母亲聊了几句,都是旧相识,这位也是觉罗氏,是费扬古的夫人,这个费扬古不是孝献皇后董鄂氏的弟弟,而是步军统领乌那那拉费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