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个思考时要用纸笔的习惯,还好酒店里这些东西都齐全。她抽出被磨得有些钝的铅笔,在纸上随意地写下“礼物”两个字,然后画了个框,圈起来,停顿了两秒钟,又涂掉。
礼物,还是礼物,怎么也绕不开这个词。
======
父母和哥哥被杀,是十年前,她上高三的时候。
她跟哥哥唐扬感情很好,两人都是不肯认真学习的代表,唐扬从小就带她一起玩游戏,而且玩得与时俱进,从飞行棋玩到五子棋,再进展到玩游戏机,然后开始玩单机游戏,最后再玩到网游。
唐扬就在连城上大学,周末一般都回家,平时也经常跟她一起约着出来玩,即使她高三也照玩不误,为了不让父母发现,两人就白天联系,约好时间地点,然后各自翻墙出来,去网吧开两台机,耳机一戴,旁若无人地玩个通宵,然后一起吃顿早餐,再各自翻墙回学校,唐扬回宿舍睡觉,她去早读课上睡觉。
在唐扬被杀之前,有一款新游戏要上线了,他们一如既往地约定,要找个时间出去玩。
然而,在约定履行以前,唐扬就死于非命。
这件事的风波过去以后,她重新返回学校上课,在同学和老师格外关切的眼光里,她一如往常那样白天上课复习,晚上偶尔翻墙出去玩游戏。
哥哥不在了,她就一个人玩。
她花了一周时间去通宵,把游戏账号玩到了满级,就想转手把号卖了换钱。正要把账号挂上交易平台的时候,网吧老板走过来,递给她一捧玫瑰花,说是一位先生拜托他送来的。
那是一捧订购的玫瑰花束,还附了一张贺卡,卡上的字也是打印的,没有署名,只有那首爱丽丝和花园的童谣,还有短短的一句话:
“亲爱的唐小姐,这份礼物你喜欢吗?”
网吧很乱,很嘈杂,充斥着浓重的烟味和酒气,有人在对着网线那边的队友破口大骂,有人嚷嚷着让老板送一包烟来,手中的烟头刚刚掐灭在烟灰缸里,有人开了一罐啤酒,咔哒一声掰断拉环,斜着易拉罐喝了一大口,酒液倾斜着洒出来,全都落在了衣服上。
唐璨穿着校服,扎着马尾,从头到尾都安静地戴着耳机,一晚上都一言不发,在满地的烟酒和满屋的嘈杂人声之间,显得格格不入。
她一只手捧着玫瑰花,一只手拿着贺卡,整个人像是僵住了,交易平台上登陆密码输了一半,光标停在那里,再也没有动过。
======
“直播时间过得很快啊,还有人想问问题的吗?或者有想听的歌,也可以说。”陈莳萝停下了手中的钢琴,看了一眼弹幕,“这个问题——最近会有参加综艺活动吗?”
“没有,”她笑了一下,答道,“最近都要拍戏,除了下个月的MV拍摄以外,没有其他行程了。”
“想听《寄梦》?”她念了一句,双手又放在了钢琴上,“可以啊,还好我还记得怎么弹。”
《寄梦》是陈莳萝两年前的原创单曲,尝试了和以前不一样的词曲风格和唱法,刚上线时好评如潮,唐璨也习惯性地收藏在歌单
里,并且单曲循环了好几天。
一边听直播一边思考,就像一边看电视剧一边写作业,而且这首歌她很喜欢,前奏一起就有点心猿意马,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干脆把纸笔一推,专心地看直播听歌了。
反正不是立刻要交的作业,听完这首歌再说吧。
这首歌用的是旁观者的口吻,讲述在不同的人的梦境里行走时的见闻,唐璨一直很喜欢它的旋律的歌词,更重要的是陈莳萝把调写得比较高,用一种婉转的腔调唱出来,颇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自己的歌自然就比较熟悉,陈莳萝顺畅地唱完了整首歌,尾音收束的时候,她微微抬眼,冲镜头轻轻一笑。
唐璨原本就托着下颌在听,一直注视着屏幕,陈莳萝一抬眼时,刚好也对上了她的眼神,她不由得也笑了一下,感觉虽然隔着一道网线,隔着屏幕和摄像头,却好像是她在和她对视一样。
弹幕里很快刷起了一片表白,唐璨摘下一边耳机,又拿过纸笔,重新开始写写画画。
陈莳萝的声音总让她不自觉地想注意听,继而抬头去看屏幕,实在是惹人烦扰又让人舍不下的存在,她把音量放到最低,只留一线余音在耳边,分量既不会重到让人无法忽视,又不会轻到全然不存在。
她几乎可以肯定,这次送她水晶球的,跟十年前送她玫瑰花的,是同一个人。
这个人想做什么?他或者她,会是幕后的另一个凶手吗?
恐慌是没用的,她也不会惊慌或者害怕,她早没这种情绪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肯能地理清个中关系,整理线索,如果这个人真的和杀害她父母和哥哥的凶手有关,那她就更不可能放过这件事了。
她可以为了找一条原本属于母亲却被凶手拿走的项链而等待八年,也可以为了追查凶手而付出更多,迟早有一天,她会把真相从淤泥里挖出来,一把火点燃了,烧成一缕青烟,递送到深埋地底的三具尸骨身边。
唐璨深吸了口气,目光缓缓落到纸上。
酒店的记事簿纸页很小,她画了几笔就差不多填满了,现在这一页上,横平竖直的实线纵横交错,连接着不同的字符和边框。
首先是礼物,十年前和十年后,她收到了两次。
十年前的那张贺卡,让她第一次知道了“爱丽丝和花园”的那首童谣,她曾经上网查过,但除了这是一首外国童谣以外,再也没查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也许,它对于凶手而言,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
唐璨笔尖点着纸面,视线又挪到下一个词语。
下一个词是“项链”,它同时连接着“凶手”“母亲”和“大小姐”三个词。
她本想写陈莳萝的原名,但平日里叫大小姐叫得太习惯,落笔的时候没留意,自然而然地写了出来,也懒得去改了。
凶手把母亲的项链送给陈莳萝,这是否意味着,她和这件事有一定的关联?
联想到此前的两次案件都在针对她,唐璨在“大小姐”的名字旁边打了一个勾。
直播还在继续,陈莳萝好像在笑,耳机里传来她愉悦的笑声,也许是考虑到正在直播,笑得很克制,声音很低又很轻。
唐璨抬头看了一眼屏幕:她应该是在看着弹幕和粉丝聊天。
这不是什么精彩内容,她又低下头,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纸张上。
这一页写满了,她把纸页撕了,换到下一页。
铅笔写字其实挺有质感,笔尖在纸面上摩挲的感觉分外厚重,她平时用惯了水笔,酒店的铅笔被削了很多次,只剩下短短一节,握在手中几乎要抓不住,写起字来也是飘的。
好在这不妨碍思考,本来写写画画也就是顺手而已。
唐璨又写了“大小姐”三个字,然后写下“英语老师”“林澄”“王允珍”三个名字。
十年前,陈莳萝和她一样大,根据之前她在综艺节目里随口说过的求学履历,当时她也在连城上高中。
可惜偌大一座城市里,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十年前她们并没有萍水相逢的缘分。
如果陈莳萝也和她一样,被卷进了这件事里,她是因为十年前被杀害的家人,陈莳萝又是因为什么?
难道十年前的连城,还发生过什么事吗?
唐璨放下笔,缩小直播间页面,打开了浏览器。
当时她家人被杀的案件,作为一起轰动全城的“入室杀人案”被不断转载报道,她终日沉浸在这件事里面,再没关注过其他,更不用说留意新闻了。
如果陈莳萝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她也许可以在新闻上找到蛛丝马迹。
Chapter.30
唐璨在搜索引擎里键入“连城”两个字,想了想,加上了“2009年元宵节”,然后点了搜索。
她准备先把范围缩小,锁定在几个关键的词上,就不怕搜不出来了。如今网络很发达,新闻又是每个时代都必不可缺的,既然这件事当时能在报纸上、电视上流传,也一定被记录在了网络上。
她父母和哥哥被杀,是在元宵节过后一周的周二晚上。学校一般都在元宵节后开学,她上高三,开学更早,连元宵节都没过就回了学校,节日当晚,还是唐扬冒着冷风在校门口等她,给她送了一碗装在保温饭盒里的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