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妈妈现在的手法可熟练了呢。”柳梦荷说着,就熟练地揪了个剂子,按扁、擀开、包馅、再擀、上锅,一气呵成,几秒钟而已。
第四十六章 我有办法了
金黄的馅饼很快就出锅了,柳梦荷看向女儿,用力地点点头,“小悠,妈妈没骗你吧,我现在手法可是熟练得很呢。”
“所以呀,以后摊子上的事情,真不用再牵扯你了,我和你爸两个行的,没看别人家的摊子,大多都是一个人在忙么,有你爸在,妈妈已经很省心了。”
秦小悠也知道爸妈不可能让自已一直跟着帮忙,而且她最近也着实是有点没心思,上辈子的成绩让她心慌,很怕努力了也换不来好结果。
“那行,帮完了今天早晨,以后我就不来帮忙了,爸妈,你们就要多辛苦了,中午的饭盒我就直接带回班里去了,吃完午饭我刷好再送过来。”
看女儿这次没有坚持,夫妻俩松了口气,女儿小小的年纪,本身就太过要强,又不放心他们两个,让他们很是内疚和心疼。
期望着女儿懂事,可太懂事了又让人心疼,人心就是这么矛盾的,但两个人看着女儿走远的背影,更多的是骄傲。
不用帮爸妈出摊了,秦小悠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已的课业上,上课更加的认真听讲,课后的复习和预习占满了她所有的时间。
柳梦荷更是一天三顿给女儿调样做好吃的,为此不惜又去买了两套饭盒,好方便给女儿带足一天三顿的营养餐。
当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下来,秦小悠强忍着没让自已掉下眼泪,全班级第一,全学年第二,一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是她两辈子以来,考出的最好成绩,在成绩下来之后,秦小悠跑到没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场。
没有原因,不为上辈子的经历,也不为这一次的重生,纯粹就是一场发泄,发泄过后,秦小悠擦干了眼泪,换上了灿烂的笑容。
新生活真的开始了,从这一次的成绩单开始,接下来,她会不停地交出让自已满意的答卷。
不论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业上的,她要把一切的改变,都掌握在自已的手里,只有依靠自已,才能活得更真实,活得更有尊严。
拿着成绩单回家,全家人都是一阵欢呼雀跃,柳梦荷和秦大路更是兴奋得不得了,自已有一双让人羡慕的好儿女。
“姐姐,姐姐,我也考了全班第一名呢,你看你看。”秦小闲跑回屋去,拿出了自已的成绩单,得瑟地递到了姐姐的眼前。
小家伙眨着大眼睛,一脸的期待,等着姐姐夸自已,秦小悠接过弟弟的成绩单,顺嘴夸道,“我弟弟最棒了,谁也比不上。”
一边夸着弟弟,一边看向成绩单上的成绩,结果她的眉头却是渐渐的拧了起来,表情也变得越来越严肃。
“怎么了?”看到女儿渐变的表情,柳梦荷赶紧出声问到,然后凑过去看儿子的成绩单,想看看哪里不对了。
“妈,小闲现在才只是三年级,除了语文、数学两科主科,就只有音、体、美这些副科了,可你看看他的成绩。”
秦小悠点了点手里的成绩单,“语言九十二分,数学九十五分,这也太差了些,竟然还能是班级里的第一?”
柳梦荷听到女儿这么问,有点没想明白,“第一就是第一了啊,这个分数有什么不对的吗?”
她可是听儿子说了,儿子不光是班级第一,还是全年级第一呢,村里的邻居都羡慕自家儿子学习好,路上遇到自已,谁不夸上两句。
“妈,我已经上初一了,可语、数、外的成绩,我们班级有一半都是过了九十分的,可弟弟现在才小学三年级。”
这还是没算上外语的分数呢,如果弟弟去了城里学校,再加上外语的成绩,那别说想保持第一名了,能保持中游都烧高香了。
看妈妈还是没太听懂自已的意思,就知道是因为妈妈不了解外面的学校状况,秦小悠只能认真的给妈妈解释着——
“妈,现在城里三年的孩子,语文、数学双百的都要占班级半数以上,小闲的成绩拿到那边去,恐怕连中游都排不上。”
“这还不包括英语成绩,因为咱们家住在农村,农村的学校还没有开外语课,要是再算上这一门,小闲的成绩只能挂人家的车尾了。”
虽然念书不多,柳梦荷还是听明白了女儿的话,就是自家儿子在这边的学校上学,即便是考出了第一名,跟城里的孩子也是没法比的。
仔细想想也是,自家小悠都上初一了,语文和数学的分数都比儿子要高,这么下去,儿子可是要被远远的落下了。
“大路,这可怎么办,咱家附近好几个村子,可就这么一所小学,小闲再这么念下去,怕是要被耽误了。”
她不懂什么师资力量的事情,她只惦记着自已还想在儿子考中学的时候,让他也考女儿念的达盛一中呢。
那可是全达盛市的重点中学,对分数的要求严着呢,女儿这么聪明,当初都没有考上,那按照儿子现在的成绩,不是更不可能考上了?
而且听女儿刚刚的解释,儿子不仅考不上达盛一中,甚至有可能连城里普通的中学都考不上,她这个心急哟。
秦大路抓了抓脑袋,他也有点慌,光高兴儿子考了第一名,根本没想着儿子的单科分数有什么不妥的,况且在他看来,九十多分已经很好了。
现在被女儿这么一说,他立马就没了底,特别是听到女儿说,城里的小学都开始学外语了,那儿子不是会被越落越远了吗?
他刚刚可是看到了,女儿的英语成绩是九十九分,听女儿说,还是因为有作文题,才被扣了一分的。
“小悠,那你说现在咋办?小闲的学校就是这么一个环境,附近又没有其它的学校了,想转校都没地儿转去。”
下意识的,秦大路就跟女儿商量起来,在这一刻,女儿成了家里的主心骨,是可以给他出主意,帮他想办法的人。
秦小悠用指尖点着太阳穴,脑子里琢磨着有什么好办法,突然,她猛地抬起头,“爸,我有办法了!”
第四十七章 弟弟的前程
听女儿说想到办法了,秦大路夫妻俩异口同声地问到,“小悠(悠儿),有什么好办法?赶紧给爸妈说说。”
秦小悠轻咳了一声,“咳!妈,让小闲去市里读书吧?正好他现在是三年级,市里的小学都是在三年级才开始加开英语课的,时间上刚好。”
“现在转学过去,小闲也落不下多少的课程,何况他现在已经是他们班上的第一名了,成绩差不是因为他不用功,只能说明班级的整体实力太差。”
“如果想要得到改善,只能是换个环境,市里的学校,师资力量到底要雄厚一些,各种资源也是这边的学校比不了的。”
秦大路夫妇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眨了又眨,换学校?去市里念书?哪有说的那么简单。
当初女儿能念达盛一中,他们费了多大的力气啊!不说求爷爷告奶奶的给人跪下,也差不多了。
“悠儿,要不……先让你弟在这边念着,成绩差一点,你回家的时候多帮他补补呗。”柳梦荷犹犹豫豫地说出了自已的想法。
秦小闲的脸上划过一道黯然,他很期待能去城里读书,可他也知道,去城市念书,不只是花钱多,还得去求很多人。
当初姐姐去念市里的中学,爸妈就是去求了村长,又让村长带着去求了好多人,还借了好多的钱,姐姐才能上的达盛一中。
“妈,我知道你担心啥,这事儿交给我吧,不用你和我爸操心了。”秦小悠对于把弟弟转到市里学校去念书,有着十足的把握。
现在是一九八三年,学校还不怎么看重城市、农村的划分,只要成绩说得过去,转学手续并不难办。
这可不像是在后世,上个幼儿班都要分区、选号、交赞助的那个年代,不趁着现在把弟弟转到条件更好的市里学校去,那才是傻子呢。
况且,想到帮弟弟办转学的同时,秦小悠的脑子里也蹦出了一个更好的想法来,那就是让爸妈也搬到城里去住。
一直惦记着爸妈他们出早点摊子路太远的问题,可只要他们搬到市里去住,那难题不就轻松解决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