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白月光皇后(清穿)+番外(119)

作者:米离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过她有些低估他的平复能力,见他刚刚还在叹息,下一刻就转而笑着对她说道:“如今长生可没我这般遗憾了,有一个同母的妹妹,若说有何事不够尽善尽美,那大概还是同母的兄弟姊妹太少了。”

原来他和自己母亲一样,都盼望着自己多生呢,他这真是一时一样,当初见自己生掌珠时昏了过去,便说女子生子是险事,以后不会让自己生了,如今刚当了皇帝却又提生子之事。

傅莹摇头道:“皇上,现在可是孝期,孝期生子万万不可啊。”

弘历道:“这个我自然知晓,等出了孝期,我再差太医悉心为你调理身体。前几日,我去额娘那里,额娘还说我如今当了皇帝,子嗣太过稀少不好。”

傅莹原不指望老公成为什么忠犬,毕竟是个自小接受伦理纲常的地道封建男子,在他看来,同妻子生更多的孩子,特别是儿子,那是一种爱妻子的表现。可她一至少是有过现代思想的女子,却不这么认为。

当初生产的痛苦依然让她觉得后怕,她可没那么想生孩子,她还是惜命的。

这回再次拿一些顺其自然的话来搪塞,心想反正现在自己生不出孩子,旁人急也没办法。

注释:1.此言出自于《礼记·曲礼》。

第101章

次日, 傅莹回到长春宫不久之后, 被封为妃的塔尔玛匆匆赶来见她,说是黄嫔情况不好, 要她到她的宫里看看。

这几日,傅莹忙着接待从外地随丈夫过来吊唁的贵妇们,外加侍奉崇庆太后等事宜, 新被封为嫔妃的各位格格,她根本无暇顾及, 外加高流素卧病在床,能为她分忧的只有塔尔玛了。

但塔尔玛毕竟年纪小,到弘历身边也不过短短两年, 见识不及高流素,免不了需常常向傅莹讨教。

傅莹现在事多,觉得能寻出一人帮自己理事已是万分幸运了, 所以不管塔尔玛处理得如何,她都不会去计较太多。想着嫔妃这些琐碎之事, 也没有多重要, 更何况潜邸的这些格格一向本分, 很少生事, 塔尔玛应该能应付过来。

但今日傅莹听塔尔玛说黄嫔情况不大好, 见她是从未有过的神色慌张,估计黄嫔性命危险,顾不得许多,匆匆同塔尔玛去往黄嫔的宫殿。

这黄嫔原是弘历府上的黄格格, 乌林珠病逝不久之后,这位黄格格就开始犯病,一直拖着不见好。雍正崩逝时,傅莹念在她有病在身,就让她呆在弘历旧府里养病,并未让她参与繁重的礼仪。

大约是黄格格自己过意不去,非要挣扎着去,最终导致病情加重。

傅莹见她生病也要行礼,同情之余,打算给她一嫔位以示奖励,另外也有封嫔能令其心情愉悦,早日康复之意。毕竟,其他格格现在最高也不过是一个贵人,黄格格无宠也无子,得了嫔位,成了一宫之主,自然令人羡慕不已。

弘历知道傅莹的用意,自然不会多加干涉,反而还因她体恤妾室,大加赞赏了一番。

不过,黄格格病入膏肓,即使给她封了嫔,病情也未得好转。傅莹有不详预感,让塔尔玛一直看着黄嫔,告诉她若黄嫔有什么不测,一定要第一时间告知她。

傅莹赶到黄嫔宫里,见苏采薇、清格勒、金蓉等人都已来到黄嫔宫里,想必是大家都赶着来见黄嫔最后一面,毕竟是相处多年的人,大家也不可能不赶来送她最后一程。

这样的情形,让傅莹觉得很眼熟,她记得当年乌林珠去世时,也是众人到屋中探视,只不过乌林珠的屋子没有黄嫔这般大,黄嫔也没有儿子来为自己哭泣。

众人先过来给傅莹行礼,傅莹让众人起来之后,便走到床前去看黄嫔。

黄嫔双目紧闭,就像是睡着了一般,但惨白的脸色加上病容导致的消瘦,让人细看之下就不似睡着。

塔尔玛小心翼翼地问傅莹道:“皇后娘娘且看,黄嫔这个样子,要不要现在就送吉安所去。”

说实话,傅莹并不愿意在人还未死的前提下就把人送去那种地方。她问黄嫔宫里的宫女,再三确认太医给黄嫔看过之后,依旧回天乏力,这才把赵琛叫过来。

“赵公公,你去回禀皇上,说黄嫔危在旦夕,看皇上如何处置。”傅莹对赵琛说道。

赵琛离开之后,傅莹见这屋里各嫔妃外加宫女太监很是不少,想着一会儿若弘历赶过来看黄嫔最后一眼,到时候屋里人多,怕是不方便。

于是她对众人说道:“今日各位姐妹也都看过黄嫔,心意算是尽到了。如今黄嫔怕是不好,后事自有我为之操持,众姐妹尽心便好,这样晦气的事情还是回宫避一避吧。等祭奠之时,各位再来也不迟。”

其他人知晓傅莹的意思之后,心里清楚自己在这里继续呆着无用,便抹着泪告退离去。一时间,屋中只剩下傅莹的随从,还有黄嫔这里的宫女太监。

这些受过严格训练的奴才们,是不会轻易在主子面前多语的,等一众嫔妃们离去之后,这屋里顿时安静了不少。

虽说不是头一回亲眼见人去世,但傅莹还是有些畏惧,特别是这里安静下来之后,这种恐惧感就更加难以忽略了。

幸运的是赵琛去了没多久之后就回来了,赵琛回道:“皇上说了,他忙着处理事情就过不来了,如何处置全凭皇后娘娘定夺,只要人不死在这宫里就好。”

虽说弘历十分偏爱自己,但也不会仇视他的一众姬妾,更何况这位黄嫔在潜邸时也很安分,傅莹原以为依他宽和待下的性子,至少能赶在黄嫔咽气之前看她一眼,如今看来,到底是侍妾的性命不及国事重要。

傅莹再次走到黄嫔床前,看了她一眼,对赵琛和玉枝说道:“命人通知内务府,为黄嫔准备后事吧。”

相比皇帝的丧事,一个嫔妃的葬礼远远不能与之相比。弘历的意思是,一个嫔妃在国丧期间去世,若办得太声张便有不孝之嫌,所以特意提点傅莹,让她一切从简,不必招摇。让众人穿几日素服,意思意思就行。

按理来说,傅莹又死了一个“情敌”,理应暗自高兴。不知怎么回事,她对黄嫔之死不但没有半分窃喜,反倒有种兔死狐悲之感。

想到当初乌林珠去世,她因介怀乌林珠生了孩子,对乌林珠的死并未有太多伤心难过,只是同情永璜年幼丧母罢了。

可黄嫔这位“情敌”是近乎透明的存在,即使是封她为嫔位,也不过是她和弘历看在她重病缠身的份儿上封的,这也是宫中惯例,并非特殊照顾,葬礼更是从简为之。她看到黄嫔死后的种种遭遇,难免感慨万分。

对于一个连狗去世都会难过的弘历,不可能对自个儿嫔妃早逝一事无动于衷,但他所做到的,不过是惋惜几声,说句什么“好好的人就去了,也是可惜”。

傅莹见弘历这种态度,不知高兴还是难过,若说有那么一点高兴,也是因为弘历对黄嫔不上心。

但很多时候她还是难过的,这个时代终究是对女子太苛刻了,她只能祝福黄嫔下辈子碰到一个喜欢自己的人吧。

黄嫔去世之后,傅莹去崇庆太后的永寿宫给她请安,见从蒙古远道而来的敏懿也在,想想上回敏懿回宫还是乌拉那拉皇后去世之时,如今再回已是多年之后了。

敏懿自小养在皇后那里,和那时还是熹妃的崇庆太后并不熟,但崇庆太后爱热闹,想着敏懿远天失地地从蒙古回来,自己是她的长辈,不让她来宫里住住不合适。

熹贵妃坐在坑上,傅莹和敏懿则坐在下面。崇庆太后说起黄嫔去世之事,忍不住对敏懿说道:“你回来奔丧,没想到还碰上这种事情,说来这孩子也是可惜,年纪轻轻就没了,比大阿哥的生母还没福,连个子嗣都没有就这么去了。”

敏懿对自己四哥的妾室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犯不着为黄嫔的离世难过,但出于对死者的尊敬之意,她还是说道:“太后,若说这黄嫔英年早逝确实是可惜了,但汗阿浑这边的妃嫔们大多数还是未有子嗣,也算不得什么太大的憾事呢。”

听敏懿公主这么说,崇庆太后连连叹息道:“我何尝不为皇帝的子嗣着急,但我每每提起此事,皇上便说是在孝期内生子有违孝道,便不好再三番五次地提起了。”

敏懿笑道:“汗阿浑还年轻着呢,等过了这三年孝期,保证一年能让太后抱上几个孙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