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橘团(8)

元镇的身量又高了些,如今快到弱冠的年纪,脸上的青涩较之前褪去了些,只是肤色还是如之前般白皙,笑起来的时候还是十足的少年模样。他笑道:

“你呀,这金橘团真是百吃不厌。”语气里满是宠溺。

络秀今日一到京都,就直奔丰庆楼,京都七月,人困马乏,络秀额头上还残留着之前奔波的薄汗,她用帕子轻轻擦拭额头。这金橘团可真是解暑,清凉之感丝丝入扣,又有红豆的香甜化在其中,她对着弘景咧嘴笑了笑,继续专心吃着金橘团,追问道:

“你还没告诉我许口酒究竟是什么样呢?”

“我昨日去阿金家,看到了孙大娘准备的许口酒。七八瓶酒装在一个网袋里,网袋上装饰着八朵大花。许口酒的担子上缠绕着花红,孙大娘说,这叫‘缴檐红’。哦,对了,孙大娘还准备了鲜亮的罗娟,会一起送去。”

元镇望着络秀说道。

“没想到下聘都这么麻烦。”络秀咕囔道。

“这些麻烦都是礼节,也是一片心意。你放心,等到我们的时候,这些都由我和叔叔来操办,你不用担心。”

元镇接道,伸手帮络秀梳理了一下她的碎发。络秀去年加笄,由少女的三丫髻改成了巾帼髻,记得一开始络秀怎么也梳不好,还是江姑娘耐心地帮她一点点把长发挽起,饰以巾帼,再插上弘景送的黑檀木流苏木簪。发簪寄情,汝贞虽早已猜到二人之事,但看见发簪更是了然,抓住机会将二人调戏了一番,把二人的脸羞得通红。

想到江姐姐即将嫁为人妇,络秀打心眼里为她高兴,她知道弘景见到阿金和江姐姐的婚事,自然盼望起他们自己的来,她心里又何尝不是,但想到这次行镖前爹爹和她说的话,眼捎上却多了一丝愁绪。

她不知道该何时告诉弘景,她自己也没想好要如何向爹爹开口,改变爹爹的心思。她虽在外行镖已有三年光景,经历种种,但在爹爹面前却还是那副自垂髫年纪起就不变的害怕和敬畏。这几个月来,一想到那日爹爹给她指了婚事,而她只低下头一句话都说不出,她就懊悔不已。为什么当时没有勇气和爹爹直言她和弘景早已心意相通呢?为什么她当时只知道沉默,连说句“不愿”都没有呢?

她不敢让愁云在脸上停留太久,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从旁边的行囊里掏出了一支玉簪,送给弘景,说道: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知道你快要弱冠,这是我在晋城买的玉簪,给你。”

弘景从络秀手中接过玉簪,只见玉簪尾部雕着六团梅花,造型独特,清新淡雅,是弘景喜欢的款式。弘景喃喃着欢喜,对玉簪爱不释手。

“要不要我帮你插上?”络秀问道。

“恭敬不如从命。”弘景道。

“那你可不能嫌我带的不好。”络秀站起身来,故意面色严肃地说道。

“络秀带的,自比我们这等普通人要别致地多。”弘景笑着说道。

络秀知道他又是取笑她不善打扮,她的簪子常常斜斜隐藏在头发里,发髻也常常歪歪斜斜的,不像弘景,发髻永远整齐干净,一丝不苟。

她故意用力摆正了弘景的头,弄得弘景□□了一声。络秀怪他定是故意装疼,两人又嬉笑了一番。

络秀轻轻将弘景头上的木簪取下,又将玉簪轻轻插入发髻里。她看着发簪上的六团梅花,手顿了顿,想到自己不能再对弘景隐瞒下去。她和弘景快半年未见,两人书信往来,云华满纸,她从未提及父亲给她安排的亲事。她总是想先让爹爹回绝了亲事,再告诉弘景,可是自己又那么不争气,一直不敢和爹爹提。不若先将此事告诉弘景,她不想二人之间生出嫌隙。

“弘景,我有一事…”

“络秀,我有一事…”

络秀刚开口,弘景也开口说道。他已和叔叔坦白了自己和络秀之事,只待过几日沈伯伯来到京都,就让叔叔和沈伯伯提亲。他今日特意安排了小閣子,也是想将提亲之事事先告诉络秀。他从刚开始就一直忐忑,伪装了一副平静模样,还好络秀没有看出来。

两人还待开口,一阵敲门声传来,阿金探进脑袋,对着络秀一笑,说道:

“沈姑娘,我可要借用一下你家的弘景,他得帮我挑着担子,和我娘亲去汝贞家提亲,误了时辰可不好了。”

络秀听到“你家”两字,微微红了脸。

阿金打断了两人的思绪,络秀和弘景内心都想,也罢,今日七夕,他们约好了去潘楼街附近玩乐,等到那时再说不急。

弘景看了看络秀,络秀笑笑,悄悄对他说道:

“申时见。”

弘景点点头,就起身随阿金去。阿金见两人的腻味样子,笑着摇摇头。

只听门外弘景对阿金说:

“你当时和江姑娘也是如此。”

“不不不,你和沈姑娘更甚…”

弘景走后,只留络秀一人在閣子里,她单手托腮,一边吃着金橘团,一边期待着今晚。

☆、二 七夕乞巧

早在七夕前三五日,京都就车马盈市,罗绮满街。小孩子们特意穿上了新装,比较谁更好看,还有的孩子手里拿着新鲜的荷叶,看起来像是磨喝乐。每到七夕,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见卖磨喝乐的小贩,这种小塑土偶在百姓中深受欢迎,“磨喝乐”乃是梵文音译而来,七夕时供奉磨喝乐有化生求子之义。

“你今日去江姐姐家如何?”

络秀手里拿着“门神将军”,把玩着问道。

门神将军是造型像门神爷的果食,果食由油面、糖和蜂蜜制作而成,果食的造型可以千变万化,捏成各种样子,和蜜煎雕花有些类似。

“很顺利,我听江先生说,回礼都准备好了呢 。”弘景的手里则拿着刚买的双头莲,络秀刚刚看见了好奇,买了放在手里把玩了一段时间,就又给了弘景。

“回礼是什么呢?”

“京都的讲究是要准备两个水瓶,瓶中置清水,放活鱼三至五条,一双筷子放在瓶内,叫回鱼筷。这也是江先生告诉我的。”

七夕节街上的人简直比夜间甜水巷的人还要多,弘景留意着络秀身边,不让她被旁人挤到。

络秀本想着游玩的时候告诉弘景婚约一事,但眼下人头攒动,处处张灯结彩,连说话都需比平时大些声,实不是个好时机。罢了,等回到丰庆楼再说吧,络秀想。

络秀和弘景都对拜仙人没有什么热情,两人随着人流拜仙之后,看到前方有姑娘们正在乞巧,就凑热闹走了过去。

说是乞巧,乞求天上的织布能手七姐,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实则是斗巧和赛巧。女孩子们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果可以一口气穿过七枚针孔就叫做得巧,若是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则叫输巧。眼前的八仙桌旁聚着好几个女孩子,各个打扮得花枝招展,都对月穿针,周围聚拢了许多看热闹的观众,看是哪家的女儿乞到的巧最多。

络秀的身量在京都女子中绝对算高的,她身上还穿着白天行镖的长袍,长袍偏紧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方便骑马,再加上络秀身姿挺拔,在一群京都百姓中显得格外醒目,有不少人都偷偷望向络秀。络秀的五官也渐渐出落得有陇西女子的特质,较京都女子更为立体,鼻梁挺立,浓眉大眼,秀丽中透着英气,巾帼髻更衬得她光彩照人,连女子都不禁看向她。有位大娘走向络秀,热情地说道:

“姑娘怕是从来没有参加过乞巧吧,不妨来试试。”

络秀立刻摇手想要拒绝,但弘景却很好奇络秀穿针引线是什么模样,他一时起意,赶紧替络秀答应,鼓励络秀前去乞巧。

“弘景,你知我不会…”

络秀脸红了些,笑着拒绝道。

“你那么冰雪聪明,现学现会。” 弘景又眨眨眼,说道:

“无碍,你若穿不了,我就来帮你。”

一旁的大爷大娘也都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这位公子都这么说了,姑娘你便试试吧。”

络秀无法,只得瘪瘪嘴说:“那我试试吧,弘景你可得帮我。”

话音刚落,络秀就被弘景推着去了八仙桌。

络秀仔细观察周边的姑娘,见她们都将针孔对着月亮,借月光缓缓地穿针引线,络秀也照葫芦画瓢模仿起来。自己尝试了才知道,这乞巧用的针孔都极细,若不是迎着月亮和彩灯,连发现都难,别说穿了,更麻烦的是清风拂过,线头还会随风飘舞,好不容易找到了针孔,还需要整理彩线。单是整理线头就难倒了络秀,可怜一双练剑的手在月下捣鼓了半天,也没有穿进一枚针孔,忙活了半天,结果一个孔都没进。络秀心生放弃,就伸手招了招弘景。

上一篇:小傻妻下一篇:他动了买来的媳妇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