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菁已经脱离了敌人,她登上了城楼,站在裴景行的身边,看着满是人的瓮城渐渐成为一片火海。
她像是听不到那些刺耳的嚎叫声、呼救声、咒骂声……只看了一眼便道:“可以回去休息了。”
裴景行看着下方如同人间炼狱的景象,即便是铁血男儿,也无法接受这等惨状,他脸色发白,觉得口干舌燥,忍不住问道:“你是怎么想出这个计谋的……”
林菁道:“想嬴而已,还想把他们杀光。”
“我宁可死在兵戈铁刃之下,也不想被活活烧死。”裴景行看着有些浑身都烧起来的人拿出腰间的兵器,拼命抹上自己的脖子。
“弱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她淡淡地说道,转身离开。
可没等她走多远,就发现崔缇正在城楼拐角处呕吐,风中传来的烧灼人皮的气味实在太过浓烈,就算他们都蒙了面巾防止被咽熏到,那股气味还是无孔不入地钻了进来,再加上瓮城里开始自戕,许多城楼上的昭军都开始腿软,爬到旁边吐得一塌糊涂。
崔缇看到她就冲了过来,他红着眼睛道:“你怎么能想出这般没人性的计谋?你简直是地狱里的恶鬼!”
林菁低声道:“他们想侵犯我。”
“什么?”崔缇本来以为她会解释,却没想到她会说起这般私密的事。
“我被男人压在身下动弹不了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来质问他人性在哪里?如果恶鬼可以救我,那么恶鬼对我来说也是好人,就像你,如果按部就班的打仗,或许 会死在这场战争,但我的计策却避免了这一切,我对你来说,难道不是好人吗?你为什么指责我?因为我残忍?那我该送你去死。”
崔缇从未想过林菁会说出这样暴戾的话,他愣在了原地,还被林菁话里爆出来的信息震得脑子发晕,他只来得及对林菁的背影道:“我……你……我不会告诉别人的。”
林菁觉得有些累,她不在意地摆了摆手,从城墙上跳了下去,几个起伏之后,找了一个客栈,倒在床上便睡了过去。
第57章 鸿翎
这一场打得突厥人胆战心惊, 拔延诃勒带着人跑出几里外, 鼻子里似乎还能闻到那股烟熏火燎的死气。@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就算没有亲眼所见, 也能想象瓮城里是什么样子,数千人被活活烧死, 除了几百名在入口处,有幸及时逃出来的人以外,后面再出来的,都是一个个火人, 最后都堆叠在门口,一个都出不来了。
只能听到那瘆人的惨叫声。
连正毫不犹豫地带着人撤退了, 拔延诃勒带着残部逃离,他就算还想打, 底下被吓破了胆的士兵也无力再战。
这是一场地狱般的战役, 它的凶残足以令游牧民族发自内心地颤抖。
“林菁。”拔延诃勒说出这个名字,像是要把这两个字咬碎一般。
各州都有斥候追踪敌军,因此甘州之战的详情于两日之内便传遍了整个陇右道,但裴景行还需自己上表战况, 他将这场战斗写成了折子上奏,在计算军功的时候, 他特意对林菁道:“这一次你当居首功, 但火烧瓮城实在太过残忍,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五万军民, 一直为后世诟病,你身为女子却用此计嬴得战争, 同样要面对四面八方的质疑,可有心理准备?”
“没关系,如实上报吧。”
裴景行遂将将林菁写在了战功表第一位,这一次他不再低调行事,而是派出了鸿翎急使。
大昭朝的鸿翎急报只用来传递军情,信封和信使的头盔上都粘着三根染红的鸡毛,由骑士八百里加急,昼夜不停赶往长安,只要见到此信,遇关开关,城门无阻,可入皇城,直达圣听。
在十五年前,鸿翎急报只会带来大捷的消息,人们只要看到骑士头上的红翎子,就会欢呼胜利。
然而,曾几何时,无论官员还是平民,甚至是御座上的皇帝陛下,都不愿意看到鸿翎急报,因为每每传来的,都是边关告急的消息,兰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玉门关……最后连长安城都险些被突厥人兵临城下。
这一日,晨钟奏响,各坊门大开,一群穿着早已看不出本来颜色衣服的人便冲了出去,长安城忙忙碌碌的一天便这样拉开帷幕。
突然,从城门方向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一名身穿大昭军队标志性朱袍皂靴军服的骑士疾驰而来。
他声音已经嘶哑,但还是竭力大喊道:“甘州大捷,鸿翎急报,阻拦者杀无赦!”
那骑士半伏在马背上,显见是疲惫不堪,已不能正常御马,只能用绳索将自己牢牢缚在马身上,防止人摔下来。他身后还跟着两名甲胄俱全的城门官,护着他一路从朱雀大街奔向位于北面的皇城。
在朱雀大街两边的长安百姓简直不敢置信。
“鸿翎急使报的是什么,我没听错吧?”
“甘州大捷!”
“我滴亲娘,这是突厥人又打来了?”
“甘州居然打赢了?”
随着宫门被叩响,从朱雀门开始,城门官停步,转由禁军接受护送,皇城各大门一路畅通,将要行至紫宸殿的时候,禁军停步,转由千牛卫一路将鸿翎急使送到宫殿门下,左右两人几乎是将鸿翎急使从马上架了下来,扶到了皇帝李茂的御座前。
此时正是小朝会,紫宸殿内除了两名千牛备身,便是真正权倾朝野的宰相们。
领头的是左仆射史凤山、右仆射陈恪、裴元德,随后是侍中温有节,兵部尚书卢松,还有左骁卫将军冯景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名鸿翎急使身上,他从身上取出急报,呈于皇帝御览。
李茂身形清癯,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他华发早生,面容威严,唯有一双眼眸亮得惊人。他将急报浏览一遍,终于露出了笑意,命贴身太监宁珏拿给诸宰相。
“臣恭喜陛下。”史凤山看过后笑道,“亭思公,你果然为陛下寻得一员猛将。”
史凤山体型圆润,站着不动的时候仿佛宝殿里的弥勒佛,动起来的时候浑身的肉颤巍巍的,如一团摇摇欲坠的肉冻,看着有些滑稽,但没人敢嘲笑这位辅佐过两任帝王的群相之首,位极人臣的背后,也不知有多少敌人败在这一层肉褶堆出的笑容里。
陈恪面容儒雅,他谦逊地笑了笑,“这是圣人洪福齐天,”又对裴元德道,“果然虎父无犬子,三郎领兵不过半年便有三场上获之功,实乃可造之材,”@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裴元德因涉及到自己儿子,只是颔首示意。
侍中温有节皱眉道:“把敌军困在瓮城里活活烧死,太过血腥残忍,这不符合圣人的仁爱之道,也与我大昭恢弘气象背道而驰。”
兵部尚书卢松一哂:“甘州守城兵马不过五千人,敌方游击‘盗匪’有一万五千人,温公莫非想要兵不血刃地拿下这上阵上获之功?”
温有节冷哼一声。
李茂开口道:“甘州此捷不易,虽然手段过于凌厉,但无伤大雅,将捷报公示,让百姓也知我边关将士威名。”
众人心中都是一凛,看来皇帝是想抬举某人了,可如实公示的话,这火烧敌军的酷烈手段又会带来负面的名声,这又是抑又是压的,果然才是皇家手段。
李茂面朝卢松问道:“按照军功来算,这战功表第一,该封什么勋位了?”
卢松忙道:“居延海大捷之后,林菁已是正七品云骑尉,这一次她献计献策有功,且又有先锋、跳荡等功劳加身,应封正六品骁骑尉,可值军镇守捉。”
李茂手里端着一盏茶,沉思了片刻,对裴元德道:“延允,你家三郎也该升一升了,既然这般优秀,也不必在边关蹉跎下去,回来练练兵,卢松,把甘州的人马调动安排一下,明天把折子递上来。”
卢松正想答应,却不妨裴元德站了出来。
即使听到皇帝要奖赏儿子,他的声音依然波澜不惊,用一种冷静得几乎冷酷的声音,对座上的帝王道:“臣认为该调动的,不仅仅是甘州。”
李茂来了兴致,“此话怎讲?”
“大昭久未赢得一场大捷,归根结底,则是军中弊病沉积,且老将如惇武侯、良国公、符将军等,都已经年迈,新人却还欠缺历练,等到战事爆发才匆匆赶上沙 场,无异于揠苗助长,放眼兵部诸将,除了尉迟读武,唯有独孤止可堪大用,大昭将才青黄不接,臣以为,该给诸位年轻将军历练的机会。”